教学反思能力: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本原

来源 :基础教育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cao1261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卫华,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教育硕士,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教育科研先进个人,南通市学科带头人,南通市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专家委员,南通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在多年的实践中,形成了“有思想、有涵养、有个性、有创造”的教育教学风格。参与主持了多项国家、省级课题研究,在国家、省级刊物发表论文三十余篇。
  [摘 要]教师的专业素养对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教学反思能力又是教师专业素养中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之一。数学是一门对探究、思辨要求较高的学科,更需要教师对学生、教材、教授过程以及结果进行深度反思,在反思中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这说明,提升数学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尤为重要。
  [关键词]教学反思;数学;专业发展
  叶澜教授曾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这说明,关注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现状,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应该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追求。在此,笔者以数学教师为例,对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认识和培养谈几点看法,以期教育同行能对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提升给予足够的关注。
  一、教学反思能力的实践理解
  1.教学反思能力的含义
  什么是“反思”,从字面上看,有回头、反过来思考的意思。熊川武教授认为:从元认知理论的角度来看,反思就是主体对自己的认知活动过程,以及对活动过程中涉及的有关事物特征的反向思考。反思是对过去活动的一种理性总结和经验思考,期望通过对活动的思考,从中总结教训、获取经验。而教学反思则是指教师对自身或他人的教学实践预设、过程和结果的一种再认识、再思考,通过思考认识去分析实践活动的现实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并以此总结活动的教训与经验,从而有效提升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
  结合以上对教学反思的认识,笔者认为,数学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将自身或他人的教学实践活动作为认识和思考的对象,通过对教学预设、过程和结果的反思,对自我教学实践进行主动有效的回顾监测与评价调控,促进自身教学水平提升的一种素质。
  2.教学反思能力的特性
  一是实践性特征。教学反思能力的形成强调基于实践,它是教师在对教学实践活动的预设、实施、结果的不断回望和思考中,在对教学系列活动的不断改良中最终获得的,“教学中反思、反思中教学”的实践模式促使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获得发展。同时,它特别强调基于个体典型实践案例进行有效的分析和思考,从对单一个体实践活动的考量中,获得对群体实践活动开展的启示。
  二是人本性特征。教学反思能力是在对教学活动不断的审视和判断中形成的,是一种基于教师与学生的活动状态和结果的审视和判断,它直接指向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和学生。它的形成将有效促发教师在不断的反思中获得教学水平的提升,使其专业成长速度提高;它的形成促进了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助推下,生成更多的有效学习,形成更全面的学习能力,收获更多的学习效益。
  三是学习性特征。教学反思能力需要在不断的学习中获得,不仅在于对实践经验的学习,也在于对教学理论的学习;不仅在于对个体典型案例的学习,也在于对日常教学过程的学习;不仅在于对学科领域内专家的学习,也在于对身边同事的学习。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使教学反思能力在不断的适应与锤炼中获得“生长”。
  四是动态性特征。教学反思能力的形成是基于敏锐的反思意识和良好的反思习惯,在对教学实践不断的回望和思考中动态生成的。同时,它对教学实践的反思效益也是动态的,即对不同的教学实践活动,其反思效益是不能进行绝对类比的,因为教学实践活动和人的自我发展具有较强的动态性。
  二、当下数学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现状扫描
  经验对于刚从事教学工作的年轻教师来说,往往很有帮助,但对于大多数已进行多年工作实践的教师而言,有时也可能会成为一种束缚。纵观当下小学数学教学领域,教师教学反思的状况还不尽如人意。
  反思动机的缺失,导致反思能力低下。经过实践,必然会取得一定的经验,而经验的拥有,使得教师难以产生突破现状的需求,难以将自己适当地“放空”,呈现一种“回零”状态,促发自己为获得更大进步而去思考当下行为产生的原因和道理。故任何能力的形成一定是基于一定的动机状态,反思能力也不例外。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因为数学知识结构的简单、学生身心发展的单纯,再加上自我实践经验的存在以及现有经验已经使教师能够应付目前的教学考核要求,所以对教学反思往往缺乏强烈的动机,缺少主动思考的行动,致使教学反思能力低下。
  反思过程的形式化,导致反思能力低下。教学反思能力的形成需要经历一个不断实践的过程,良好的实践反思过程将有助于反思能力的形成。但在现实中,许多数学教师在实现教学反思的过程中,往往只追求表面的“繁华”,难以就教学过程中的学习内容、师生活动、生成事件等方面,进行积极的反思,从而形成基于自身体验、感悟下的有效反思。这种形式化的反思,不仅对促进教学活动的改良毫无益处,也很难促进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提升。
  反思内容的狭隘性,导致反思能力低下。在教学反思能力形成的过程中,一定会对教学活动的诸多事项进行思考,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活动背后的教学理念、教学评价等。以教学内容为例,它包括本节课教学内容重难点的确立、内容呈现的顺序等。对教学活动的深层次思考,使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深入发展,而不是仅仅就某一节课的不足之处去思考。否则这样的狭隘性反思,只会使教学反思能力处于低水平状态,很难发挥教学反思能力对教学改良的促进作用,以及对教师自我成长的促进作用。
  反思方式的单一性,导致反思能力低下。能力的形成需要依托有效的實践方式,教学反思能力的获得也要基于一些反思方式的运用。但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反思的时候,一般只是在教学活动结束以后,再结合自己的教学过程或结果进行“个人化”的思考。这就缺乏群体的参与和现场的研讨,不能很好地利用群体性、现场性效果,使得教学反思成效受制于教师个体水平,不能更好地通过教学反思过程促进教学反思能力提升。   三、培养数学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策略检索
  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曾提出一个教师成长公式,即“教师成长=经验 反思”。这充分说明,教师的成长不能仅仅依靠经验,只有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学会积极的反思,用反思能力的提升来促发教学过程的完善,来提升教學实践的效果,并以此实现教师的自我成长。
  培植教学反思的意识、动机。教学反思意识是获得教学反思能力的重要前提,只有在强烈的反思意识主导下,教学反思行为才能发生,教学反思能力才可能得以形成。因此,反思意识的培植应该成为反思能力培养的第一步骤。要通过专业理论的学习、学科课程标准的研读,以及数学名师成长的示范,引导教师对教学反思的认识,使教师知晓其对教学质量的提升、自身专业发展的重要作用,让教师认可和接受教学反思,产生对教学反思的内在动机。同时,注重为教师创设有利于进行教学反思的教学氛围,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能够积极主动地将教学反思渗透到教学实践过程中,为教学反思能力的提升提供实践平台。
  梳理教学反思的一般过程。在具有了反思的意识与动机后,教师还必须明确教学反思的一般过程,如此才能实现教学反思能力的形成。对于数学教学反思过程,一般可概括为“实践活动—观察分析—体悟研讨—实践运用”的循环反复过程。“实践活动”包含课前预设、课中教学、课后延展三方面;“观察分析”则是对三方面的相关内容、活动进行细微的观察,并就其实践状态进行分析,生成体验和感悟,使教学反思结果更为科学、理性;“实践运用”则强调对研讨后得出的反思结果在实践中进行运用验证,使教学反思能够真正服务于教学实践,并以此推动教学反思能力的提升。
  明确教学反思的基本内容。教师教学反思能力是基于对教学活动过程中相关内容的不断思考而习得的,而教学反思基本内容的明确又是提升教学反思能力的必经之路。教学反思的基本内容应当是教学实践过程中各阶段的一般性元素,如在课前预设阶段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在课中教学阶段的师生活动、教学生成等;在课后延展阶段的问题激发、作业设计等。对教学反思基本内容的明确,将有效提升教学反思的效果,也能更好地帮助数学教师形成教学反思能力。
  选择教学反思的不同策略。教学反思能力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方法予以支撑,选择多样的教学反思方法将有助于教学反思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反思需要关注以下几种策略:一是基于“现场问题”的实践反思策略,强调从教学实践的现场问题出发,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以及解决此问题的路径,以此获得改良教学实践的方略;二是基于“师生对话”的主体反思策略,强调从教学活动主体——师生的对话活动视角出发,观察他们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对话互动的实践效果,以此反思教学设计;三是基于“典型事件”的案例反思策略,强调从教学活动中的生成事件出发,对即时生成的活动过程进行分析研判,通过理清其背后产生的原因,来提升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
  总之,教学反思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一定是突破教师原有的经验及其内在心理舒适区而实现的。只有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实践、不断运用,教学反思能力才能得到发展和提升,才能真正促发教学实践的改良与突破,才能使教师专业素养的主动提升成为可能。
  参考文献(编者略)
  (责任编辑 郭向和)
其他文献
通过对水胎胎体胶和嘴子胶胶种、工艺、设备、隔离剂配比等的改进,提高了水胎的使用次数,使水胎平均使用次数由60~70次提高到了130~140次,提高了水胎的利用率,降低了轮胎制造成
介绍了脲醛树脂托辊生产工艺,通过改进,提高了脲醛树脂托辊的产品合格率,降低了综合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目的观察Ezrin对人肺癌细胞株A549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用细胞转染方法将Ezrin特异性siRNA(观察组)和对照siRNA(对照组)转入A549后,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A549
考察了我厂HK(初馏点)~100℃和HK-75℃汽油馏分醚化的最佳工艺条件,表明,二者在反应温度65~75℃,反应压力的1.0MPa±0.2MPa(体积)_3~5h^-1,油醇比(体积)100:8~100:10和1000:10~100:12时,醚化调和后均可使催化汽油辛烷值提高1.8个单位,醚化原料以选择HK-75℃汽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其治疗措施之一———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能有效及时地开通梗死相关动脉,改善患者预后。但部分患者行急诊PCI后可出现无再流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嗜热吸水链霉菌抗原是否能引起豚鼠大棚肺,及制作大棚肺动物模型的方法及最适宜的嗜热吸水链霉菌抗原剂量。方法 40只成年豚鼠随机分为A、B、C、D组,每组10
摘 要:新课标下,教师要注重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设计精心独到的教学流程,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实施科学的课堂评价,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以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31-0064-01  随着新课标的逐步实施,既要打造高效课堂,又要深入实施素质教育,还要切实
主要讨论混合罐控制方案的选取,着重分析不同的控制方案对工艺操作和安全的影响,并以此选择出最优的控制方案.
探讨了磷酸酯型防火涂料的合成配方筛选、防火机理及性能检测。阻燃时间达到17~19min,可应用于木材及其他一些合成材料的防火。
目的观察胸乳晕入路胸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的疗效。方法胸腔镜下为50例甲状腺疾病患者行经胸乳晕入路甲状腺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提示其中甲状腺腺瘤3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1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