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ri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改革的终极目标是为了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低负高效地培养高素质人才。如何才能实现课堂教学的低负高效呢?笔者认为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引导学生自主分层“立标”
  
  传统的教学中语文老师通常只是对“查字典解决生字词;读准生字词;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文学常识;流利且有感情地朗读全文”等提出基本的要求。实际上这只是最低层次的“读、查”要求,除此以外,更应该对学生进一步地提出“思、析”和“练、评”。
  “思、析”要求: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理解作者写作意旨,基本把握文章主旨;审题,理解课题与课文的紧密联系及在文中的作用;理清作者思路,明确层次发展的脉胳;概括段意,编拟提纲或小标题;找准重点字词及句段,领会其作用;流利复述文章或精彩语段。
  “练、评”的要求:总结写作特点;模仿文章技巧尝试片段写作;能找到同内容或同风格文章进行比较阅读,寻找作者同一时期或不同时期的典型作品讨论作者的风格。
  通过这样的分层立标要求,其实在教学前学生已基本明确了课堂教学内容。在整个课堂教学中不再是一个要老师领着才能过马路的盲人。学生可以根据这三个目标内容的完成判断自己立标学习能力的强弱。这时候的预习不仅是课堂教学的准备阶段,更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
  
  二、激发学生互学互评的热情
  
  教学过程是学习的一种主动建构的过程,其本质就是把书本中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自己对教学的认知结构的过程。现在的课堂教学有别于过去“满堂灌”老师一讲到底的现象,但如何有效地激发起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的热情,使教学真正变成学生自发的认知过程,这也是值得教师注意的问题。笔者体会就从三点着手:
  1、把提问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师生问答式的教学固然也能引起学生思考的兴趣,但毕竟有被老师牵着鼻子往前的嫌疑,不是完全的自主。如若尝试把提问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2、把答案肯定与否定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语文教学是一种创造性极强的复杂劳动,它没有千篇一律的模式和一成不变的规格,只要找准切入口,运用教学机智,把对答案的肯定否定权交给学生,一定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3、借助电教媒体设置情境。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问题情境能提供一定的刺激模式,有梯度的问题能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解题兴致,培养各自的能力,从而让学生感受到成功。在《海燕》的教学中,借助于电教媒体再现海燕与风浪搏击的三幅图,在教材和学生之间架桥梁,从而化抽象为具体,变深远为切近,使学生在其中自觉主动、趣味盎然地进行知识的探求和能力训练。
  
  三、强化学生反馈矫正意识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教学应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具备良好学习习惯的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反馈矫正意识。据调查后进生学习成绩的落后与他们不具备反馈矫正意识不无关系。通过同桌对查、小组互查、集体矫正等形式,课堂上努力使师生、学生之间以及学生自身在认识中产生冲突和碰撞,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分组、分片集体参加讨论的过程中,既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又帮助学生清楚地了解自己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培养了及时立标,修正和补充不足的能力。
  在作文的批改过程中,笔者就采用了小组互批,教师写评语,集体交流精彩语段三个步骤。整个过程中,学生必须三改自己的作文。首先根据小组成员的意见进行第一次修改,然后再次上交,教师重点写评语,主要是指出明显的优缺点。学生根据教师意见进行第二次修改,并推荐出自己认为精彩的语段。学生集体对语段进行评议,在相互评议学习的基础上第三次修改,最后由教师挑选精彩的打印成集萃。经过多次反复,学生充分意识到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而且有了充分尊重同学、老师的意见的意识,一改过去认为作文写完就万事大吉的观点。这样良好的反馈矫正习惯,无疑是非常有利于学生学习的。
  
  四、认可知识迁移方法的多样性
  
  “自学是最好的老师”,一个学生若愿意自学,善于自学,具备自学能力,将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有文化有能力的人。那么,如何来判断学生具备了真正自学语文的能力呢?教师首先要改变评价机制。即不能以试卷上的分数来作为评价学生成绩与能力的唯一标准,而应以学生掌握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作为终结评价目标及学生全面素质的衡量、能力的测查等方面。这就需要老师认可知识迁移方法的多样性。
  一个具备相当语文自学能力的学生善于对一堂课进行自我小结,善于对一篇例文进行特色分析,并进行模仿,甚至自发地给文章加结尾或改写。如学完《雄伟的人民大会堂》后,学生能以导游的身份介绍人民大会堂,并在当天的日记中学生摹仿课后练习四中所附的平面图,画自己家的平面图,然后配以解说词向同学介绍。这说明学生在知识迁移的过程中自主探索的愿望得到了激发,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培养和提高。老师必须发现并认可这些学生自学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的方法和途径。
  
  单位:江苏张家港市第二中学
其他文献
新课程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就是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中有探,探中有学,作为新世纪的音乐教师如何进行新课程的音乐教学,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一、引发美感,激发兴
The characteristic of autogenous shrinkage (AS) and its effect on high strength lightweight aggregate concrete (HSLAC) were studi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
A 16-year-old Australian steered her bright pink,34-foot yacht out of Sydney Harbor on October 18,2009 to start her bid to become the youngest person to sail A
前言最近不用影罩管而用红绿蓝三只单色阴极射线管的三管式显象管录象装置已付诸实用,人们正致力于改进图象质量,然而与磁带磁象机比起来图象质量差了。显象管录象用录象照
应用于YM2—10型机器上的成批生产的变形测量仪,通常是作为小循环时测量试样变形用的。其主要缺点是应用的局限性:它只能使用在100毫米工作长度的试样上。此外,由试样到傅感
图1所示的角尺,结构很简单,只要使∠ABC=90°,D是AC的中点,DE平行于CB,CB上的刻度按标准单位刻,DE上的相对刻度数值是CB的两倍就行。它有多种用途。 The scale shown in Fi
课感,就是对课堂教育教学情况的一种直觉感知、感悟,它能使教师灵活、机动地调整教育教学进程,使之更有针对性、更优化。同样,作为学生上课也需要课感,课堂是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实践的场所,学生上课如果有了良好的课堂感觉,就能迅速地进入角色,全身心地融入课堂,不断地产生共鸣,实现自我探究,最终取得新收获,甚至创新。但是,学生的课感,除了有一定的先天因素外,绝大部分需要靠后天的培育,尤其是需要靠教师长时间精心
一些量仪(例如百分表等)的球形测头,由于磨损的原因,常使球面部分出现小平面或小棱面,直接影响到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因此球形测头的修理也是量仪修理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项目
最近,我市接连发生了两起热力管道阀门爆裂事故,造成了较大的人身伤亡。对此,本人提出以下几点意见,避免类似事故的发生。 一、在安装阀门前首先应该严格检查所用的阀门质量
大量实践表明,ERP(企业资源计划)作为当今世界一种先进的管理技术,其原理虽在不断的发展,但并不深奥复杂,欲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则与其它科学技术一样,有效地应用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