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肇于自然——汉代书论中的自然观及其成因分析

来源 :美术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_hua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书肇于自然"一语出自东汉书法家蔡邕《九势》,为其开篇之论。虽然关于《九势》的真伪,历来有所争议,但其中所具有的有价值的思想观点,如对于书法艺术本质和特征的探索在汉代却相当有代表性和借鉴意义。《九势》开宗明义,指出了书法的起源与自然之关系:"夫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势出矣。"在蔡邕的宇宙观中,宇宙自然是一个"寒暑相催,阴阳代兴,运极则化,理乱相承"(《释诲》)的矛盾运动的生成过程。"书"即生发于这种自然运动之中,而"势"则是伴随着"书"的肇始而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从 1 997年 7月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到现在 ,东南亚国家经济经历了两次衰退和两次复苏。本文论述与分析了这两次经济衰退与复苏的国际与国内经济背景 ,并比较了其不同特点 ,在
《我爱这土地》这首诗是艾青反复重写的精炼之作。将《我爱这土地》与艾青其他诗作如《复活的土地》《北方》《死地》《生命》等进行对比阅读,可以挖掘出艾青诗歌中常用意象的深层内涵,追踪诗人情感体验的流变。  艾青的诗歌在中国新诗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有学者将艾青诗歌的中心意象概括为“土地”意象和“太阳”意象。“土地”意象凝聚着诗人对祖国大地真挚的爱,是艾青诗歌中一个永恒的、歌唱不尽的对象,艾青也因此被称为“
期刊
#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1-0063-01  有位名师说:“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意思是盐只有溶入汤中才能被人们愉快地吸收,知识也只有融入轻松愉快的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才会吸引人情趣盎然地去学习。创设有效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情境,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思考中感悟。  从生活中来,
科技时代的到来,也相应提升了对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各项要求,主要表现在专业技能,基础知识以及图书馆基本情况等方面,需要不断加强图书馆员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然而,现阶
个案监督是人大及其常委会对司法机关实施法律监督的一种有效方式。而司法机关的工作人员却对此心存疑虑,担心会妨碍司法机关独立行使职权。笔者以为.问题不在于人大能否对司法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商标保护是品牌建设的保障;商标权管理是公司知识产权管理的重中之重.商标权利管理的主要工作包括商标注册、侵权防纠、驰(著)名认定、使用许可、转让等,为企业品牌建设提供
期刊
东亚经济复苏的源泉在于企业的改革抉择.深化改革和调整是东亚企业再展宏图的惟一出路,科技创新是东亚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而知识管理则是提高东亚企业创造能力以及管理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