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足用户需求是数字图书馆的最高评价标准

来源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高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8y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甲,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学士,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可莱仁大学图书情报学院硕士,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信息管理学院博士课程。美国计算机国际编码协会个人会员,美国斯坦福大学图书馆元数据应用组(task force)成员。 1982~1984年任北京大学图书馆系统部助理馆员,1985~1986年任卡罗学院图书馆技术服务图书馆员, 1988~1991任杰克(GEAC)计算机公司系统分析程序员,1991~1994年任美国研究图书馆网络(RLG)系统分析软件设计员,1994~2000年任 DIALOG信息服务公司数据库开发经理, 2001~2007年任斯坦福大学图书馆系统部系统软件研发人员,目前任职于霍普金斯大学系统部。
  对于“数字图书馆”的概念大家都比较熟悉,但是对于它的内涵和标准,也就是“数字图书馆”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可能每个人心中都会有自己的理解和答案。作为“数字图书馆前沿问题高级研讨班”的组织者之一,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图书馆系统部的张甲教授在谈及一所好的“数字图书馆”应该是什么样时,没有将重点放在他所熟悉的技术研究领域,而是将“标准”定在能否满足用户需求上。
  技术重在应用 旨在服务
  “对于数字图书馆,早期大家对它的理解基本上就是纸本图书的数字化。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它的认识也逐渐发生了变化。”张甲教授说,“数字图书馆本身是一种信息技术,即将传统文献资料电子化,同时它也是一种教学手段,即通过数字化技术传授知识。它让以前那些孤立的载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信息能够广泛传播,给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带来极其深远的影响。只要用心,任何人都可以突破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利用它来获取知识。”
  那么到底建成什么样才算是一所好的数字图书馆呢?张甲教授强调,对于硬件和技术,其实数字图书馆并没有特别的标准,因为技术的发展一定要与应用接轨,所以数字图书馆的最高标准应该反映在应用上,资源的公开使用才是其成功之处,读者的受益程度才是其衡量标准。比如国家图书馆建立一个供全社会使用的数字化平台,让边远地区的人们能享受到数字资源,这就是一种成功的表现。
  关于未来数字图书馆的发展方向,张甲教授认为是“高度贡献,高度共享”,即每个图书馆都将自己的编目贡献出来,每个数据库都放在“云计算”环境中。要实现这个目标,离不开图书馆联盟的作用。但他特别指出,联盟的工作重点应该放在政策指导上,而不是直接提供具体的服务,否则可能会扩大浪费。比如英国联合信息系统委员会(JISC)主要就是制定一些行业认证系统标准,美国也有国家存取管理认证系统Shibboleth。中国的图书馆联盟也应该主要做些决策性工作,将灵活性还给各个图书馆,而不要将大家硬性捆绑在一起。为了扩大联盟的作用,他还提出“农村包围城市”的建议,即更多地关注高校图书馆中的“弱势群体”—偏远地区高校的图书馆和中小型图书馆,利用联盟的力量让他们共享数字资源,得到更多的实际效益。这些图书馆则可将主要精力放在资源共享上,而不是研究开发,更没必要重复引进一些资源。
  张甲教授强调,技术的应用方向和策略远比单纯的引进和使用更为重要。因为从技术发展的规律来看,一般应用技术平均5年就需要进行重新评估,看看哪些需要放弃,哪些可以继续使用或进行改进。而技术的跟进和开发需要大量投资,是一件非常困难又必须十分慎重的事情。到底哪些技术需要引进?哪些不需要?这些都没有固定标准,图书馆在计划引进某种设备或技术时,需要重点考虑的不是已经有多少人在使用它,而是要考虑这项技术能不能满足未来发展的需要,是不是能为更多的读者带来更便捷的服务。可以根据本馆的经费和人员等实际情况,定下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看看哪些要尽快做,哪些可以等一等。
  “在建设数字图书馆的过程中,要避免走入一个误区,就是为了数字化而数字化,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豪华的建筑外观和炫目的设备技术都不是数字图书馆的核心价值,图书馆的核心价值应体现在为读者服务的水平上。”张甲教授说。在他看来,各种工具的使用和环境的营造,都是为了与教学和科研相结合,否则这些外在的东西都不会持久。资金和资源都是有限的,而服务是无限的,所以要把有限的钱花在最需要的地方。如果把有限的资金过多地投入到一次性投资中,势必会影响其他服务的质量。数字图书馆带来了全新的工作流程,它的发展变化也体现在服务和管理上,需要大家在前进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以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和管理理念。好的图书馆并不以外在条件为标准,而是要能深入满足读者需求。否则无论表面上看起来多么好,也只能是一个有缺陷的图书馆。
  张甲教授(右)与参会代表交流
  服务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数字化时代让人们感觉图书馆好像越来越不重要了,张甲教授说:“其实这只是一种表象,以前我们借书、查资料需要去图书馆,现在凭借技术手段不需要了,这只是说明图书馆的前台功能减弱了,但是图书馆融入教学和科研的服务功能没有变,只不过在形式上变得幕后化和无形化,而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举了一种新型服务模式—“电子教参系统”,即将一门课程所需要的10本参考书、200篇文章以及教学大纲和计划等,都放在一个系统里,就可以解决每到新学期开学时,学生忙着四处找资料、借不到想要的参考书、不能及时了解教学计划的修改等一系列问题。这种服务让图书馆的作用不是减弱了,而是加强了。所以衡量图书馆的作用不能只看介质的改变,而要看它能不能在读者最需要的时候提供最好的服务,这种紧密的结合关系才是图书馆的优势所在,才能让读者感觉与图书馆是不可分割的。
  服务的好坏不仅体现在硬件上,更体现在服务意识和理念上。张甲教授举了一个很小的例子,一般图书馆都会严格规定还书日期,但其实可以采用更灵活的方式:有的书如果没有第二个读者要借,那么用一个学期也可以;而如果有另一个读者要借,则要在一定时间内归还。这是因为限制归还日期的本意是让更多的人有机会读到这本书,但如果借书的人还没看完却必须归还这本书,而还回的书“躺”在那里又没人看,就不是一种有效的服务,而是资源的浪费,因此这个规定也就失去了本来的意义。所有的规定和管理都应以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需求和提高资源利用率为原则,而不只是一个“死”的条款。
其他文献
[摘要]本论文研究分析了有关中国大陆市场营销状况的英语论文的广度和深度,以及撰写这些论文的学者和他们的所属教育机构。我们发现,尽管中国的市场营销仍处在起步阶段,但是相关论文数量正在不断增长。我们进一步发现,其中大部分论文以消费者行为作为研究对象。另外,我们所搜集的论文还反映了使用定量研究的趋势。我们由此做出以下结论:虽然相关论文涉及范围较广,但是研究深度不够,且与中国市场营销相关的英语论文正处于明
期刊
在全国范围内,广州市属于教育相对发达地区,中小学教育装备现代化和信息化也走在全国中小学前列,请您介绍一下当前广州市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情况。  龙树基:广州教育信息化经过了“十五”“十一五”的快速发展期,目前已经进入了相对平稳的发展阶段,逐步显现出从粗放向精细、从规模向内涵、从速度向效益、从“支撑边缘”到“融入核心”的转型发展态势。据统计,到2011年年底,全市共有中小学校1 492所,其中农村
期刊
编者按:  北京市外事学校,原名北京市外事服务职业高中,于1980年与北京饭店联合创建,是全国校企合作较早、合作形式多样、双赢效果凸显的职业高中,目前已形成了“三址一基地”的规模。然而,我国的职业高中与普通高中相比,发展一直相对缓慢,在社会上的受重视程度也相对较低,在北京地区尤其如此。在这种大环境下,北京市外事学校却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并借助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走出一条具有鲜明特色的职业高中信息化
期刊
以什么样的新支点来支撑学校的现代管理?以什么样的发展方针指引现代学校的数字化狂潮?当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交汇并融合之时,审视我们的教育与信息化之间的巨大鸿沟,数字化校园的理念应运而生,并逐渐演变为驱动学校持续发展的新的原动力。建设数字化校园的核心目标是实现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支撑,以数字化平台为依托,以有效应用为最终价值目标,通过数字化管理平台辅助学校的现代化管理,最终服务于学校的教育教学。  一、腾讯
期刊
创建节约型社会是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华民族勤俭节约优良传统美德的具体体现,更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时期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我校作为北京市海淀区教育改革最前沿的学校,在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在开展和创建节约型校园方面进行了一些大胆的尝试和深入的探究。  我校1956年建校,是一所有着悠久历史的学校,早在1988年率先在海淀区进行内部体制改革,1994年又率先在全区进行规模办学试点,形
期刊
锂离子电池具有容量大、电压高、寿命长、自放电小、性价比高、污染少等优点,它不仅在手机、数码照相机、笔记本电脑等便携式小型移动数码产品方面有很广泛的应用,而且正在向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的中型电源方向发展[1]。锂离子电池的广泛应用,对其电池材料的性能和成本提出了新的挑战。目前,正极材料的选择是影响锂离子电池进一步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可充放电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LiFePO4是一个研究热点,它
期刊
《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率先在全国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昭示着教育现代化的脚步逐渐临近。“十二五”开局以来,很多学校都在研究数字校园的课题,试图在教育信息化的征程上拔得头筹。但是许多学校对于什么是“数字校园”,建设数字校园要具备什么条件,怎样建设数字校园等问题还没有一个很清晰的概念。前面两个问题,在网络、报刊等媒体上不难看到业内人士的各种言论,而第三个问题,怎
期刊
陈进,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馆长,博士,上海交通大学机械设计与理论(振动、冲击、噪声)学科博士生导师,美国Iowa大学高级访问学者,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客座教授。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各1项。先后主持包括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重点项目、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上海市科技攻关重大项目以及国际合作项目在内的数十个科研课题,著有《机械设备振动监测与
期刊
摘要:在左江花山岩画数千个人物图像中,有不同的图像形态与类型,而且还有不同的舞蹈队形,它们各具特色,各有寓意,各具作用。花山岩画的舞蹈性质,属于具有原始形态的祭祀性舞蹈,摹仿青蛙跳跃的舞蹈源于骆越稻作农业的生产方式和对青蛙的崇拜,其基本舞蹈动作是通过特定的舞蹈组合或队形在行进中反复举手、摆手、手诀、蹲足、跨步、跳跃等语汇来完成。这种以举手蹲足动作贯穿舞蹈始终、具有强烈节奏感的拟蛙舞,创造出特征鲜明
期刊
摘 要:顶岗实习在高职教育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针对目前顶岗实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顶岗实习教学设计及顶岗实习教学过程的监控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顶岗实习;教学设计;教学管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