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以初中语文教学为载体打造高效课堂

来源 :语数外学习·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hishagua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追求高效率、快节奏的生活是当今时代的特征,新课改也提出了高效课堂的理念,如何在固定的课堂教学时间里完成更多的教学内容,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与技能,是广大教师正在思考的问题。初中语文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学科,学好语文是语文学习的目标,也是为学习其他学科打下良好的语言文字基础。本文以初中语文教学为载体,对高效课堂的构建提出如下建议:
  一、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效课堂离不开教师与学生的积极参与。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可以发挥环境的影响力,让学生感受到周围同学都在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让学生在自由、积极的环境中耳濡目染,努力学习。初中生正处于青春叛逆期,期望得到他人的认可,期望获得成功,良好的学习环境对他们的影响更加明显。一方面,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导入,通过课堂导入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生动而富有趣味的情境中主动学习。例如在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死海不死》的教学中,课文题目本身就存在一定的“矛盾性”,教师可以在课前出示死海的风光图片,让学生初步感知死海的神奇和美丽,同时结合“死”与“不死”的矛盾,让学生对阅读文本产生强烈的欲望,从而以积极的状态进入课文的学习。另一方面,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构建积极、和谐的人际关系。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边活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信任、接纳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二、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以学生为主体是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课堂教学的高效与否是以学生的学习效果来衡量的。打造高效课堂,首先要转变教师的思想观念,将学生的学摆在课堂教学的首位,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及已有的生活和知识经验,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互动式等多种教学方法。例如文言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大重点和难点,教师可以转变过去对相关语法、词义等进行详细讲解、学生被动机械记忆的方式,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初步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然后结合课文注解和相关参考书把握文中的重难点词句,最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对课文进行全面的理解和掌握。
  三、精心组织课堂教学,优化语文课堂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构建高效课堂需要教师深入把握教学内容,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联系学生的实际精心组织课堂教学,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使得课堂教学更加紧凑有效。精心组织课堂教学,教师要认真做好课前准备,设计以学生的学习发展为主导的教学案,对教学的流程进行精心设计。同时,课堂教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要根据课堂上的突发情况和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反馈,及时地调整课堂教学的内容。比如教学《故乡》,教学内容非常丰富,课堂教学的时间安排比较紧凑。如果在教学中,教师发现学生对少年闰土与中年闰土之间的差别产生强烈的好奇,却为了赶进度将这样的问题简单对待或者搁置一边,可能扑灭学生思索和探究的火花,削减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
  四、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合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为了丰富课堂教学的形式,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进行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时候应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以适应学生活泼好动的心理特点。多媒体、网络信息技术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被运用到教学中,极大地丰富了教学手段,能够将抽象的语文教学变得更加直观形象,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教学的难度,使课堂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然而,教学方法的选择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其目的都在于更好地促进语文教学,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时候不可本末倒置,让学生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关注多于对教学内容的关注,从而适得其反。例如在教学朱自清的散文《春》时,教师可以适当运用多媒体课件,以图画为导入点向学生展示生机盎然的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帮助学生将抽象的文字形象化,有利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但是如果把握不好,学生会将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对图片的欣赏上,而忽视了对课文的理解,从而影响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的感受,不利于学生想象能力的发展和语言能力的提升。
  总之,打造高效课堂是新课改的基本要求,也是初中语文教师在实践中积极追求的目标。广大教师要以初中语文教学为载体,营造积极的语文学习氛围,精心设计课堂教学,采用丰富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其他文献
学位
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与技术的不断进步,区域的物质内涵越来越丰富。区域的发展模式已由传统依托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转变为依靠区域自主创新的进步,创新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中最
本文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江汉平原乡村住区系统演变与人居环境优化研究(40671050)”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空间结构与村镇布局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农用地转变为建设用地的速度也在不断加快,粮食安全已成为不可忽视的全球问题。珠三角是全国经济发展最迅速的地区之一,城市用地迅速扩张,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