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三角洲农用地利用效益时空分异研究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inv123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农用地转变为建设用地的速度也在不断加快,粮食安全已成为不可忽视的全球问题。珠三角是全国经济发展最迅速的地区之一,城市用地迅速扩张,经济建设占用耕地造成耕地日益减少的趋势十分严峻,如何使有限的农用地发挥更大的综合效益,是珠三角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保障社会生态安全的重要措施。开展农用地利用效益评价研究,可以度量农用地利用功能的实现程度,总结农用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高效利用农用地的对策,协调好农用地利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关系,对实现农用地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立足于珠江三角洲农用地利用现状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在农用地利用效益理论和实践方面进行了探讨。理论上探讨了农用地利用效益的概念,尝试构建了农用地利用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实践上在分析珠三角区域概况和农用地现状的基础上,对珠三角及各市农用地利用效益进行评价,用功效函数法进行指标标准化,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用协调度模型对农用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综合效益进行评价,采用图谱法和Spearman相关系数法对2000-2006年珠三角农用地利用效益动态变化和空间分布进行了分析。最后总结珠三角农用地利用当中的问题,对如何提高农用地利用效益提出了建议。结果表明:1996、2000-2006年间,珠三角农用地利用过程中,经济效益与社会、生态效益变化趋势相反,三者顾此失彼,综合效益总体呈上升趋势;珠三角农用地利用效益空间差异明显,从1996、2000-2006年空间差异有缩小趋势。提出应通过控制耕地面积减少,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科学技术推广,加大生态环境建设投入等措施来提高珠三角农用地利用效益。
其他文献
版画是一种与时俱进有着深刻时代背景的艺术,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版画艺术的发展空间也不断扩大。与此同时图像也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的变化,从而使图像中的艺术语言也发生
当我们选择了书法,就是选择了一种文化精神,一种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人生追求;当我们选择书法,就是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以古为徒,以古为镜生活方式。这种特殊的生活方式
随着土地管理部门工作性质和业务需求的不断变化及深入,将GIS软件应用于土地管理以辅助土地部门的日常办公日趋体现出其价值所在。采用先进的GIS及Internet网络技术,深化土地管
学位
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与技术的不断进步,区域的物质内涵越来越丰富。区域的发展模式已由传统依托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转变为依靠区域自主创新的进步,创新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中最
比较水稻机器旱直播(旱直播)和旱育秧机器插秧(机插秧)2种栽培方式的经济效益。在一般栽培条件下进行水稻测产,对采用旱直播和机插秧2种栽培方式农户水稻生产的栽培成本、经
期刊
本文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江汉平原乡村住区系统演变与人居环境优化研究(40671050)”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空间结构与村镇布局
作品赏析:米芾的这件手札颇耐咀嚼、品味。由于是与友人叙旧感怀、酬答唱和,因而此札写得心手双畅,挥洒自如,可谓诗书俱佳、情感与笔墨相互交融、相互生发的合作。此札挺劲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