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多媒体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drew1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多媒体与语文教学相结合,为语文教学带来巨大改变,尤其在文言文教学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将多媒体技术运用到文言文教学中的导入环节、诵读环节、词汇理解、鉴赏环节等,不仅可以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还能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文本,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文言文;多媒体;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多媒体技术运用到文言文教学中,主要是指通过计算机技术将文字、声音、图片等多种信息合理地应用到文言文的教学实践当中去。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文言文的学习往往艰难无比,学生往往用尽全力学习也收效甚微。如果教师可以合理利用多媒体,不仅能激发学生兴趣,还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学习效率更高。
  一、多媒体应用于导入环节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好的语文课亦是如此。但在实际教学中,语文教师往往由于课堂时间有限,考试压力大,而忽视了课堂导入这一环节,直奔所讲内容,这种方式看似节省时间,但却是填鸭式教学的开始,所以巧妙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进行导入在教学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图片导入
  图片导入是教师精心选择与本课内容密切相关的图片导入新课,利用丰富生动的图片,可以将难懂的文言文变得生动有趣,以便教师可以将文言文教学循序渐进进行。例如,语文教师在讲《岳阳楼记》时,就可以采用图片导入的方法。在讲课前,教师可以准备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名楼”的图片,并让学生回忆有关“四大名楼”的诗句。由此,引出今天所学的课文《岳阳楼记》。
  (二)音乐导入
  在一定程度上,音乐与文学是相通的。在文言文教学中,恰如其分地使用音乐,能快速地将学生带入情境中去,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帮助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教师在选择音乐时要选择与文章内容、主题契合的音乐,以便能更好地进入正式的学习。例如语文教师在讲授课文《愚公移山》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认识愚公的形象,学习他执着坚持的精神,在上课之前,可以播放歌曲《愚公移山》,学生跟着优美的旋律,初步认识课文,体会人物的百折不挠、坚持不懈的精神,从而更有兴趣地进入课文的学习。
  (三)视频导入
  视频导入就是利用影像资料来引起课文的一种方法,视频很好地将声音和画面有机结合,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利用视频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强烈的好奇心,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例如教师在讲《三峡》这篇课文时,很多学生并没有亲眼所见三峡,所以学生并不理解课文中的“重峦叠嶂,隐天蔽日”,而通过视频的介绍,学生对三峡的景色有所了解,并且赞叹这奇妙的风景。
  二、多媒体应用在诵读环节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求朗读和默读。诵读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是至关重要的,通过语音的形式读出来,才能真正触动心灵。通过诵读,让学生领会古人的所见所感,挖掘文本深层次的内涵。著名语文教师钱梦龙在谈到古诗文教学时这样说:“不妨让学生适当学一点吟咏之法,所谓‘三分诗,七分吟’,许多意境深邃的诗句,非吟不足以入其境,得其趣,领略其韵味。”可见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方法之一,而多媒体技术与诵读相结合,可以增加诵读中的乐趣,让课堂变得丰富多彩。
  (一)示范朗读
  初中阶段的学生喜欢模仿,喜欢表现自己,语文教师如果找一些名家朗诵的视频供学生学习,会有助于学生对美的朗读、美的语言的模仿,大大加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喜欢朗读,养成良好的习惯。例如语文教师在教学九年级课文《唐雎不辱使命》时,学生刚接触时会感到枯燥难懂,如果教师通过多媒体播放名家朗读的视频,让学生跟随视频首先正音正字,读通语句,然后再引导学生关注名家朗读时的语调、语气、节奏,体会作品中的丰富情感。
  (二)配乐朗诵
  配乐朗诵是朗读环节的进一步升华,它是将音乐、文学、朗读融为一体的学习方式,给人真切的审美感受和轻松愉悦之感。在学生深入理解文章之時,加之配乐朗诵环节,会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但要注意的是配乐并不是盲目选择,而是要选取与朗诵作品风格、内容、情感相配的乐曲,可以使朗诵和配乐合二为一,做到尽善尽美。例如在诵读《岳阳楼记》时,就可以配上优美的古筝曲,让学生在美妙的情境中,感受岳阳楼一碧万顷的湖光山色。学生融情于景,进一步体会作者豁达的心态和远大的政治抱负。
  三、多媒体应用于词汇理解
  古代汉语专家王力说:“古代汉语的问题,主要是词汇问题。”在语文考试中,对文言实词的考查也是重要内容,现阶段,又对初中文言文提了更高的要求,对于文言文阅读的考查扩展到课外,所以对文言实词的学习非常重要,它是我们能看懂一篇文章的基础。适当地使用多媒体技术,可以让一些晦涩难懂的文言实词更加生动形象,从而减轻学生文言文学习的负担。
  (一)文言词汇形象化
  由于时代的变迁和语言系统的不断变化,这就使文言文中的实词的语义发生了变化,而且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率非常低,所以学生对文言文中的重点词汇难以掌握,即使通过机械记忆背了下来,在考试中也仍然不会运用。所以语文教师应该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创新教学方法,改变死记硬背文言词汇的教学方式,找到适合初中生的学习方法,提高文言文的教学效率。例如,在《醉翁亭记》中作者写道:“宴酣之乐,非丝非竹……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其中本句中有写“丝”“竹”“觥”“筹”几件物品,先看“丝”和“竹”,在课本中对“丝”的解释是弦乐器,对“竹”的解释是管乐器,但是丝竹究竟是什么样子,学生可能并不清楚,教师可以查找有关丝竹的图片,放到翻译旁,让学生更好理解。再看“觥”和“筹”,在课本上对“觥”的解释是“酒杯”,而对“筹”的解释是“酒筹,宴会上行令或游戏时饮酒计数的筹码”。但是通过这样的解释,学生无法知道觥筹的具体形状。教师通过网络搜索,搜索关于觥筹的图片,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其中含义,有助于学生理解全文内容,体会我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文言知识系统化
  在传统的文言文课堂,教师在黑板上写满了关于本课的知识点,例如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特殊句式等,黑板上写满了还要把不重要的擦去。一堂课上完,学生大部分时间都用来记笔记,教师大部分时间都在写板书,课后学生还要自己归纳背诵。这种单一枯燥的传统教学方法,使得原本生动的语文课堂变得死气沉沉,这无疑让刚刚接触文言文的初中生失去兴趣。如果教师能利用多媒体将自己整理的文言知识展示出来,并且利用课件的动画效果巧妙地展示知识点的脉络和层次,一目了然地把握文章的重难点,同时也节省了教师板书的时间,学生也可以边听边记笔记,提高文言文教学效率。例如,教师在讲《醉翁亭记》时,让学生找出贯穿文章的线索是什么,学生浏览课文,很容易找出“乐”是贯穿全文的主线,经过归纳总结,在课件显示“山水之乐——四时之乐——宴酣之乐——禽鸟之乐——太守之乐”,并设置动画依次显示,既直观又形象。此外,这篇文章用了21个“也”字,这些“也”字所表达的意义不同,有的表示判断,有的表示陈述,学生很容易将其混淆。教师可以将这些例句展示在多媒体上,然后加以对比分析,让学生体会其不同。借助多媒体,我们可以将课文中的信息内容全方位地进行立体的展示,层次清晰,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四、多媒体应用于鉴赏环节
  在文言文教学中,鉴赏文本是重要的一个环节。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通过通读全文、逐句翻译来鉴赏文本,这样的方法有很大的局限性,很难达到“鉴赏”的效果。所谓鉴赏,是学生通过对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生活经历以及对文学作品本身的理解,继而对文章内容做出深刻的剖析和解读。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写道: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所以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对于文言文的鉴赏是至关重要的。借助多媒体,可以深刻地感受到文章中所营造的意境,让学生如见其物、如临其境,体会作者所表达的强烈情感。
  (一)利用多媒体介绍背景知识
  阅读背景知识是指人脑中有助于学习的心理储备。它是理解阅读材料的首要条件。分析文言文的深刻内涵,离不开对背景知识的详细介绍,只有对时代背景深入地理解,才能客观深入地把握文章的内涵。但是时代背景往往是复杂的,教师仅仅通过语言的讲解很难让学生在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果教师通过多媒体的方式,巧妙地配上图片、视频,便能生动形象地将信息展示出来。例如语文教师在讲解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的时候,可以利用课件的形式将苏轼的生平和时代背景展示出来:本文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苏轼由于与新党派政见不合,被新党派所害被贬黄州,这是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面对此情此景,作者写了这篇文章。同时可以配上苏轼的插图,图文并茂,方便记忆。教师也可以查找有关讲解苏轼生平的短片,让学生边看边听,逐渐理解文章中作者“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的复杂心境。
  (二)利用多媒体营造意境
  文言文有着优美的意境,但初中生往往由于与文言文的距离甚远,生活阅历尚浅,对于文言文的理解停留在表面。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转抽象为形象,让学生更好理解文章内容,激发学生情感。例如,语文教师在讲《陋室铭》的时候,如果向同学们展示陋室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其“苔痕上阶綠,草色入帘青”的美丽景色,再配上优美的古筝曲,体会作者“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怡然自得,让学生深刻感受陋室下的勃勃生机。
  (三)利用多媒体激发情感
  文言文记录了古代哲人的崇高理想和高尚情操,其情感丰富细腻,值得细细品味。古人云:“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深入挖掘文本,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强烈情感。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无以言表的情感通过多媒体的形式传达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感受。例如,在教学《出师表》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播放名家朗读这篇文章的视频,引导学生注意朗读者的节奏、语调,体会朗诵者带着无比恳切的语气读这篇文章。教师也可以通过幻灯片介绍诸葛亮“三顾茅庐”“白帝城托孤”等故事,让学生对诸葛亮这个人物有更加全面的了解,以便增长见识、激发情感。
  将多媒体合理地运用到初中文言文教学中,可以起到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创设氛围意境、引起强烈情感的作用,声画的有机结合,可以将抽象的语言和事物变得具体形象,学生更容易把握文章和理解文章。但是如果盲目乱用多媒体技术,就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只被有趣的视频动画吸引,不能掌握教学重点,则会起到负面的效果。合理使用多媒体,把握使用多媒体的“度”,把它作为辅助教学的一种方式,打造科学、高效的课堂。
  参考文献
  [1]王力.谈谈学习古代汉语[M].北京:中华书局,2008.
  作者简介:王椿瑗,女,1996年生,吉林白山人,渤海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学科教学(语文),在读硕士生。
其他文献
【摘要】目前初中语文课堂缺乏生命力,教学效率低效。抓关键语句,寻找阅读教学的突破口,巧妙切入,层层引导,一篇长文教学水到渠成。提高课堂阅读的有效性,简化教学头绪,层层深入,条理分明,课堂教学有效开展,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关键语句;现代文阅读教学;有效性;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目前初中语文课堂
一、慕尼黑国际青少年电视节简况慕尼黑国际青少年电视节(以下简称“慕尼黑电视节”)始创于20世纪60年代初。今年该电视节有来自全球的58个国家的93家电视机构参加。电视节每两年举行一
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要想写出一篇高质量的作文,需要小学生具备较强的语文综合能力和语言基础知识,对于小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因此在教学实践中
目的:1.探讨甲泼尼龙治疗大鼠百草枯中毒急性期肾脏损伤的疗效。   2.为激素在百草枯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及剂量选择提供参考。   方法:根据随机表法,将120只Wistar大鼠(体重
《温州晚报》2001年7月5日《淘旧书》一文中说:“北京的玻璃厂聚集好多知名学者,读《燕京岁时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等清人著作,以及周作人、胡适、刘半农等人的散文
【摘要】相对于当代的漫画,连环画属于我国古老的传统艺术,并且表现的题材非常广泛,丰富的叙事情节与细腻的人物刻画手法,使连环画成为老少皆宜的一种读物。将连环画引入小学生的写作教学中,非常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状态,通过阅读连环画,可以全面打开学生的感受能力,让学生获得愉悦的阅读体验,再通过教师科学地引导,就可以逐渐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连环画;写作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
【摘要】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现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却并没有达到理想的阅读教学标准,所以还需要教师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式和策略不断进行优化,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以此有效地推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高效开展。  【关键词】深度学习;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
第一部分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在肝硬化诊断中的初步研究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在肝硬化诊断中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将临床病理证实肝硬化的患者20例(38岁~75岁,平均年龄52.4
【摘要】高中语文作文的教学也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提出了全新的教学要求,通过提高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高中语文教师不懈探索更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加强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自我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本文通过对传统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明确了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实用性和创新性的意义,进而提出了应用对策。  【关键词】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实用性;创新性  【中图分类号】G63
【摘要】我长期在农村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并积极参与了特色学校的创建工作。近年来,我校正在创建“整本书阅读”特色学校。在农村小学开展“整本书阅读”的过程中,由于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开展得并不很顺利。对此,我结合整本书阅读活动开展的实践,对农村小学开展“整本书阅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提高农村小学“整本书阅读”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农村小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