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佛画艺术风格探微

来源 :美与时代·城市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fan_cui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西夏佛画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时代因素,在本有文化的基础上吸收汉地和藏地佛教文化,形成了特有的艺术风格。可以对西夏佛画的产生、西夏佛画与汉藏地区文化的关系、西夏佛画艺术风格等问题进行探索。
  关键词:西夏;西夏佛教;西夏佛画
  西夏是党项人在中国西部建立的一个番汉联合政权,在中国历史上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朝代,西夏特有的文化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尤其是西夏佛教研究近来受到很多学者的高度重视,而西夏佛教研究中有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西夏佛画研究。
  20世纪初,俄国的卡斯洛夫考察队最先来到了西夏故地黑水城,发掘了一批西夏佛教美术文物,也正是通过这些文物的发现,才得以对西夏佛教美术有了初步了解和进一步探索的可能性。近年来,关于黑水城的发掘成果越来越丰富,兴庆府及其以西的贺兰山一带发现了很多佛寺、佛塔遗迹以及帝陵,通过这些发掘的遗迹和文物可以看到西夏佛教美术的大体面貌,其中的西夏佛画很值得我们去关注和研究。
  首先,关于西夏佛教绘画风格的形成要素,笔者认为,宋朝中原地区与西藏两地绘画艺术对其影响最大。当时,汉藏两地的佛教都比较发达,而西夏又是汉藏两地的中间地带,所以,西夏佛画必然会受到汉藏佛画的影响。
  宋文化是中华文明的又一个高峰,宋代文化艺术的影响的范围非常广泛,甚至当时的朝鲜半岛乃至日本等广大东亚地区都不同程度的受到了影响。当时的西夏紧邻宋朝,而且深慕汉文化,所以西夏受到宋的影响也就成了必然。对于这些同属佛教信仰的地区,其佛画的相似性也就不言而喻了。
  同时期,在中国青藏高原的藏文化也在迅速发展。藏文化是在本有文化的基础上受到印度文化的深刻影响,并不断吸收汉文化,而形成的一种特色鲜明的发达文化。也正是这种有别于汉文化的高度文明势必也会给他的近邻西夏带来一定的影响。汉藏两地的发达文化存在着一个交流的平台,就是佛教文化,而这两地的佛教文化又不尽相同,也正是由这两种不同的佛教文化给西夏佛教文化的发展形成带来了积极的影响,从而催生了具有西夏特色的佛教艺术。
  其次,西夏佛画与汉藏两地文化的关系,与汉传佛教、藏传佛教的不同特色有密切联系。宋地与藏地所信奉的佛教却分属于不同的宗派,宋朝民众信奉的是汉传佛教,属显宗;西藏民众信奉的是藏传佛教,属密宗。所以,这两种不同的宗派意义的佛画所侧重描绘的场景也就会有所不同。在宋代,汉传佛教当中的净土信仰已经非常普遍了,天下佛教几乎都是以禅宗和净土宗为主旨,所以这个时期所描绘的佛画大多与净土信仰有关。例如当时流行的《极乐世界观想图》是对西方极乐世界的美好描绘,画面以西方三圣为主体,并配以众多菩萨、天人,种种鲜花、宝物、阁楼等等,都是根据《阿弥陀经》中所描写的极乐世界的情形而描绘的,这种绘画形式都属经变画题材。另有修习佛法的人对于希求往生西方极乐净土而描绘的《阿弥陀来迎图》等等,这些都是显宗佛画,可见,西夏佛画种有大量的汉传佛教因素存在。西藏地区流行的藏传佛教是从印度直接传来的印度佛教后期密教时期的佛教信仰,密法修持非常严格,他们对于仪轨、绘画等的要求都同样非常严格,最能说明这一点的佛画就是曼荼罗。曼荼罗是佛教对宇宙的微缩描绘,以毗卢遮那佛等主尊为主体,并以大千世界为范围而展开的对各法界乃至整个宇宙的描绘.“曼陀罗者,乃从灵性的角度所见宇宙之缩图,其中有宗教、有哲学、有伦理、有艺术”。西夏佛画中此类绘画属于密宗佛画,可见当时也受到了藏传佛教的影响。
  最后,西夏佛画的艺术风格,正是借鉴了这两种不同宗派的佛画才形成了同时期独具特色的佛画风格。宋代的净土绘画与当时盛行的世俗画风以及汉地初兴的文人画风密不可分。自唐代以来的吴道子画风在世俗绘画中愈加盛行,到了北宋的李公麟将其推向了高峰,使线条在绘画当中的地位愈显重要,宋朝的佛画当然也在此范畴之内。西夏的佛画积极地吸收了对线条艺术的运用和表现,通过对比宋朝和西夏的佛画就能看到。而文人画对于意境的主观营造也渗透到了当时的佛画当中,西夏佛畫也积极地借鉴了对佛画意境的营造。不管是表现手法还是对意境的营造,西夏佛画和宋朝佛画在继承传统规制的同时更多的带有主观性。但是,西夏艺术和宋朝艺术之间有一定的差异,“西夏是对北宋的反拨,北宋是对前代的俗化,而西夏则是以异族的眼光来放大汉文化的印迹。”[1]将这两种佛画与西藏佛画对比我们又会发现,西夏佛画和西藏佛画的色彩要比宋朝佛画强烈得多,究其原因,西夏佛画更多的学习了西藏佛画的风格。前面提到西藏佛画属于密宗佛画,为了更好地描绘宇宙自然,密宗绘画更多的选用了自然矿物色如群青、绿青、朱砂、金色等等,由于密宗仪轨等的严格性,这种绘画形式及用色也随着藏传佛教在西夏传播,早期的西夏密宗绘画很严格的继承了这种用色方法,所以在至今发现的西夏密宗绘画曼荼罗中可以很清晰的看到两者的相似性。
  对于西夏存在的这两种不同的佛画状态而言,进一步催发了西夏佛画艺术风格的发展和形成。由于西夏密宗佛画的严密性,所以很难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而西夏的显宗佛画,为了尽一切美的感官来表现极乐净土,在学习和继承了宋朝佛画的基础上,大胆的借鉴运用了西藏密宗佛画的色彩,然后融入了党项族特有的文化精神,由此西夏佛画形成了其特有的艺术风格。
  更重要的是,对西夏佛画的研究是汉传佛画研究和藏传佛画研究之间的纽带。笔者认为,今后对西夏佛画的进一步探索和研究,一定会对汉藏佛教美术更细致、更全面的研究有所帮助。
  【注释】
  [1]易存国.敦煌艺术美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91
  【参考文献】
  [1]高春明.西夏艺术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2]林保尧.佛教美术讲座[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
  [3]金申.西藏佛教美术讲座[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
  【作者单位: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研究生院】
其他文献
【摘要】语文课程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得”,更应该关注学生的“习得”,学得知识,习得能力,学、习二者不可割裂开来,这也正是符合素质教育的理念。口语交际教学更着眼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使学生的听、说能力协同发展的同时,对他们健康的情感、恰当的行为表现、良好的合作意识以及社会适应性的培养等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统一。  【关键词】低年级;口语教学;资源开发  【中图
结合项目实例,简要地从园林和规划设计两方面,阐述东方今典住宅小区的园林设计理念;并从小区整体布局、植物配置等方面充分诠释现代社区园林规划设计的“舒适”、“现代”、“生
【摘要】课程整合、学习拓展、教学变革等都是深化课程改革的题中之意。小学语文课程统整对于学校、教师、学生都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学校和教师不能为了统整而统整,要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和实际水平出发,熟悉教材、深化认识、拓展范围。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程;统整;思考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有关教育研究者认为,统整即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看起来不相同但却有着联系事物或者现象合二为一
通过对湖南省湘潭市岚园路街道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岚园路街道的特色与现存问题,提出设计目标、对策及策略。即在街道整体景观整治、提质与提升中,贯彻生态、文化和商业的融合
本文介绍了国外三层PE结构的开发、应用,我国的引进、吸收、国产化的发展过程和在石油天然气管道建设中的使用情况;阐述了三层PE结构标准的制订过程,埋地钢质管道防腐采用三层PE
中国是食管癌的高发地区,以鳞癌为主,病死率和发病率均居世界首位。由于大部分患者就诊时就已经是中晚期,完全手术切除后,5年生存率不足30%。因此,我们在探索食管癌规范化治
在防腐和阴极保护领域中,参比电极是最普通且不可缺少的工具和设施之一。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对其尚有很多的认识不足和误区,影响着管理水平、维护和维修的质量。本文结合实际讨论
【摘要】有一句话叫“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它说的是背诵在写作上的重要作用;还有一句话叫“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它说的是背诵对理解课文有积极的意义。由此可见,背诵在语文学习中有多重要。也正因如此,“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学生背诵默写一定的名句名篇。但学生往往轻视背诵,厌烦背诵,甚至拒绝背诵。老师就要帮助学生度过背诵这一关。怎么帮呢?要开启学生背诵的动力,激发学生背诵的积极性,要让学生感到背诵
对于一门基础性学科,语文课程在技工学校的课程体系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只有具备扎实的语言表达能力、知识应用能力,才能学好专业课程,实现顺利就业,促进个人职业素质的不断
种植甜瓜经济效益较高,是理想的前茬作物,农民种甜瓜的积极性很高。文章从品种选择、培育壮苗、定植、定植后管理、采收等方面介绍薄皮甜瓜大棚冬春季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