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导研式教学”研究与实践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8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工作全面开展,高中数学顺应新课程改革的趋势,强调“授人以渔”,将“导研式教学”合理应用于课堂教学中,不仅优化了传统教学理念,形成了新的解决问题的思路,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学习水平。对此,本文将对高中数学“导研式教学”进行探究。
  关键词 高中数学;导研式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8-0123-01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兴趣
  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知识抽象复杂,内容也比较烦琐,高中生的学习压力较大,因此我们更应当为高中生营造出科学、合理的教学情境,并在教学情境中设计相应的问题。通过问题,引导学生产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究兴趣,让数学学习变得更加有趣。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开展高中数学导学式教学,有着诸多的好处。首先,它能够让整体课堂氛围变得更加活跃,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探究环境;其次,它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让学生的主动性得到有效的发挥;最后,它还能够让整体教学过程变得更加流畅,让课堂结构更加完善。
  二、注重“理解式”教学方式
  (一)对学生加以理解
  在教学中,教师应当致力于对学生整体的基础情况进行了解,了解学生所掌握的探究方式和策略,对所遇到的困难给予及时帮助,并掌握成绩优秀的学生与成绩差的学生之间的差距,然后根据所了解到的情况制定合适的教学设计和方式。
  (二)对数学加以理解
  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借助知识产生的背景、发展阶段、发展方式、发展途径、知识结构之间的联系、知识的本质等方面来进行理解。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此过程中要忘记现有的结论性知识,与学生们一起探寻知识发展的轨迹、解题的方法等。
  (三)对教学加以理解
  此方面需要注意的是对知识、情感、能力等方面的培养,教师需要清楚地知道如何在合适的时间为学生们提供恰当的指导、如何围绕基础知识展开更深层次的教学、如何帮助学生们将新知识“内化”、如何采用合适的方式让课堂效率有效提高等。
  三、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也可以让学生从学习中获得成就感,不断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所以,在高中数学中应用“导研式教学”,教师应该适当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不断提高数学水平。以学生学习“直线与方程”为例,教师设置难度系数相对较大、综合性较强的数学问题,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解决数学问题。
  习题1:已知两条直线L1:a1x b1y 1=0与L2:a2x b2y 1=0的交点为(2,3),则过 点 P1 (a1,b1), P2 (a2,b2)的直线的方程是________________。
  小组讨论时,学生根据自己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提出自己的看法,明确问题的考点,最终找出解决问题的思路,以下为解题过程:
  解析: ∵ (2,3)点为两直线L1:a1x b1y 1=0与L2:a2x b2y 1=0的交点
  ∴2a1 3b1 1=0,2a2 3b2 1=0.
  又 ∵ 以上两式又可以看成分别是 P1 (a2,b2), P2 (a2,b2)在直线2x 3y 1=0上,
  ∴ 所求直线方程为2x 3y 1=0
  由此可见,高中数学“导研式教学”环境下,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由学生在小组探究学习中,巩固数学知识,不断提高数学水平。
  四、注重练习和总结,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在自主学习之后,还要进行练习和总结。通过有效的练习,学生能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因此,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设计科学合理的练习题,让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对相关的数学公式和概念进行归纳和总结,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高效率的练习,能够促进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学会举一反三。例如,在教学不等式的相关知识后,教师可为学生设计下面的练习题:解不等式 |x 1|>|2x-3|-2。这是一道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在解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时,通常是利用绝对值概念|a|=a(a≥0)或|a|=-a(a≤0),将不等式中的绝对值符号去掉,转化成不含绝对值的不等式,再去求解。去绝对值符号的关键是找零点(使绝对值等于零的那个数所对应的点),将数轴分成若干段,然后从左向右逐段讨论。这道题的解为:令 x 1=0,∴x=-1;令 2x-3=0,∴x=1.5。(1)当 x≤-1 时原不等式可以化为 -(x 1)>-(2x 3)-2,∴x>2 与条件矛盾,无解;(2)当 -1-(2x-3)-2,∴x>0,故 01.5 时,原不等式可以化为 x 1>2x-3-2,∴x<6,故 1.5  综上所述,原不等式的解为{x|0  综上所述,在高中数学教学时应用导研式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降低数学知识和数学概念的理解难度,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體地位,切实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毛水平.高中数学“导研式教学”研究与实践[J].中外交流,2018(09).
其他文献
摘 要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对初中数学的教学有了更高的要求,应该以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重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位置,发挥教师主导的作用,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数学是一门相对复杂的学科,其中包含很多抽象的数学知识点,处在初中阶段的学生理解能力都不是很强,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很多的问题,教师应该不断转变教学方式,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摘 要 古诗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是感受中华文化的一个窗口。语文教师要利用好教材,加强古诗文教学,挖掘古诗文的传统文化内涵,传承发展中华传统文化。  关键词 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8-0120-01  中国几千年的思想、情感、智慧主要积淀在古诗文中,无论是其深厚的文化背景,凝练的语言形式,还是其委婉含蓄的表情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Ultrasound Elastography UE)及常规超声(Coventional ultrasonogaphy CUS)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为甲状腺恶性结节的筛查和早期诊断提供重要
摘 要 吕叔湘先生指出:“语文教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艺术。”我们的语文课堂不仅要有完善的教学设计与常规的教学过程,还应使语文课堂具有诗意和远方。一堂课有多种教学艺术,有导入的艺术,有学生交流的艺术,有提问的艺术,有教学语言的艺术,有处理课堂突发问题的艺术,有恰当使用先进教学资源的艺术等等。而教学语言贯穿一堂课的始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学语言的艺术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课堂;语言;艺术  
摘 要 对于小学生来说,其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相对较差,教师必须充分调动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才能促进学生进行有效的数学学习,从而集中体现课堂教学的科学性。  关键词 小学数学;科学探究;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8-0122-01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不断修订,科学探究教学已被越来越多的小学数学教师所接受。从新课程实施的角度来看,科学探究性学习
目的:  胰腺癌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是预后最差的恶性肿瘤之一,更是一个早期转移、局部浸润、传统治疗不敏感的致命性疾病。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胰腺癌具有高度侵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