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中国制造2025的湖南篇章

来源 :新湘评论·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shengli4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5月,国务院正式印发了《中国制造2025》,作为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
  前不久,工信部正式批复同意长株潭创建“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群,并要求形成长沙“麓谷”、株洲“动力谷”和湘潭“智造谷”协同错位特色发展的产业新格局。湖南省委书记杜家毫说:“‘中国制造2025’的本质就是制造业不断迈向信息化、智能化的过程。湖南要紧紧抓住这一轮工业技术革命,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区位、人才,以及工程机械、轨道交通、汽车制造、移动互联网等产业优势,大力推进‘互联网+’和‘+互联网’,加快实现制造向创造、速度向质量、产品向品牌的转变,力争走在全国前列,书写‘中国制造2025’的湖南篇章。”
  一年多来,借助“中国制造2025”东风,湖南已成功抢占中国重要的智能制造高地。
  高端装备:挺起制造业脊梁
  武汉一家汽车配件企业,在进行汽车空调系统新产品研发时,尝试让华曙高科“打印”了一轮反复修改的样品。结果发现,3D打印比以往开模具的传统制造方式无论时间还是成本均大大降低。于是,该企业先后向华曙高科订购了5台3D打印装备。
  “3D打印技术可以帮助传统制造企业缩短研发、制造产品的时间。”谈到3D打印技术对传统制造业有何影响时,华曙高科常务副总经理陈勃生列举了这一典型案例。
  3D打印技术是长沙工业由“制造”向“智造”迸发的一个切面。
  目前,中国制造在世界上叫得响的有三大“拳头”:高铁、核电、北斗。而作为中部城市,湖南省长沙市在北斗、高铁两大领域中均占有优势。
  在日趋激烈的区域竞争中,制造业的智能化水平,决定着城市的竞争力。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1-9月,长沙经济保持了9.1%的增速。
  “当前,我国仍处于工业化进程中,与先进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说,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自主创新能力弱,关键核心技术与高端装备对外依存度高,是各地不得不面对的迫切问题。
  为了迈过这道“坎儿”,株洲结合自身区位优势,构建以轨道交通、航空、新能源汽车三大动力产业为主导,以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等相关配套产业为支撑,以及生产性服务业协调发展的动力产业体系。
  中车时代电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拥有从关键零部件到整车的核心技术及制造能力,其生产的用于无轨电车的电机在国内市場占有率约为95%,并已具备年产纯电动及混合动力客车1万台的产能。
  各类汽车配套企业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产值同比大幅增长;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发展成为整机制造、核心部件、关键零部件协调发展的产业集群,机车国际市场占有率达27%,市场份额全球第一;中小型航空发动机更是占有我国90%市场份额……
  “工业是株洲的主属性,制造业是株洲的立市之本、强市之基。”株洲市委书记毛腾飞说,“要大力研发关键核心技术,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加快建设‘中国动力谷’,到2021年,三大动力产业力争实现总产值4000亿元”。
  智能制造:让企业尝到“甜头”
  在威胜集团总装车间,一条人机协作生产线尤为亮眼:生产线一侧是20名工人,一侧是5台可移动机器人,二者效率却不相上下。“生产线升级改造后,不仅运营成本下降了,而且整体生产效率也比以前提高了45%。”威胜集团生产中心主任廖前忠说。
  当然,对“智造”的追求远不只威胜集团。近年来,长沙开创智能制造长沙模式,已有230家企业入选国家、省、市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
  “从2015年46个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实施情况看,企业生产效率平均提升38%、能源利用率平均提升9.5%、运营成本平均降低21%、产品研制周期平均缩短35%,产品不良率平均降低27%。”工信部部长苗圩说。
  自2015年5月,国务院正式印发《中国制造2025》以来,推进智能制造正在逐渐成为一种共识。
  为此,在“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大背景下,长沙市明确提出:着力打造国家智能制造中心,率先建成智能制造强市。现在,“智能工厂”“智能生产”“智能物流”,正在长沙引领一场智能变革。
  “株洲正在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推进制造业向高端、智能、绿色、服务转型。”毛腾飞说,目前已编制轨道交通装备、通用航空、新材料、陶瓷、服饰共五个产业智能制造三年行动专项实施方案。通过示范带动,全市共有200多家企业正在制定智能制造方案,或启动智能制造工厂建设。
  实践证明,大量企业在推进智能制造过程中尝到了“甜头”——
  株洲齿轮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实施齿轮传动总成智能制造项目,运营成本降低30%,产品生产周期缩短30%,不良品率降低30%。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通过推进转向架数字化制造项目,将整个智造系统延伸拓展至各生产制造平台,改善了产品质量,实现降本增效。
  新兴产业:构建制造新体系
  不少专家指出,形成经济增长新动力,塑造国际竞争新优势,重点在制造业,难点在制造业,出路也在制造业。
  然而,当前我国一些地区在推进制造业发展过程中,一定程度上存在著一哄而起、雷同发展、重复布局问题。对此,工信部按照“基于比较优势、促进错位发展、推动部省合作”的原则,制定了“中国制造2025分省市指南”,引导地方产业差异化发展。
  2015年7月,长沙率先发布《长沙智能制造三年行动计划》,提出到2018年底长沙制造业重点领域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试点示范企业、项目运营成本降低30%,产品生产周期缩短30%,不良品率降低30%。
  “长沙曾经是工业基础相对薄弱的城市,一路走来,长沙工业化进程持续加速。2005年,长沙全部工业总产值为1300.62亿元,到2015年,长沙工业产值已达到万亿元规模。”中共湖南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易炼红告诉记者,过去30年,长沙形成了材料、食品、工程机械、电子信息等四大千亿元产业集群。同时,全市有科研机构129家、国家重点实验室10家、高等院校57所、两院院士58名;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居全国省会城市第4位,应用型科技成果转化率达85%。“发展智能制造,长沙优势明显。”
  日前,株洲出台制造强市五年行动计划,并在其基础上实施工业“1093”行动,加快构建制造新体系——发展轨道交通、汽车、航空、新材料、生物医药等十大重点产业;实施高端装备创新、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互联网+”应用等9大专项行动;打造一批标志性产业集群等3大工程。
  “株洲以壮士断腕意志淘汰落后污染产能,关停企业473家、生产线195条。”毛腾飞说,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弥补关停企业带来的增长压力,“减法”做出“加速度”。2016年1至9月,新兴产业加快成长,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增加值分别增长8.3%、13.9%;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7.3%,占规模工业比重48.4%。未来株洲将加快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集聚创新要素,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打造“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打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通道,推进制造业迈向高端。
其他文献
初中阶段,较好地掌握词汇是提高学生英语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必不可少的条件。对于初中生来说,词汇学习是必须的。然而,中国农村初中词汇教学现状并不令人满意。对于
发挥作为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过渡带、长江开放经济带和沿海开放经济带结合部的区位优势,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竞争力,是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对湖南发展提出的新要求、赋予的新使命。将“一带一部”作为湖南“十三五”发展的主导战略,既体现了国家意图,也明确了湖南方向。落实好“一带一部”战略,在国家区域总体布局中更好地凸显湖南地位、释放湖南影响,应着力从六大方面重点突破。  建设大通道。充分發挥区位优势,关键
世界各国在城市化进程中都面临过乡村衰落的问题,并形成一系列实证可行的解决模式。我国“乡村振兴”所需应对的问题较之其他国家既具共性,也存个性。在借鉴别国理念与经验的基础上,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是人们共同的期望和责任。  英国规划先行以点带面。从19世纪末霍华德的田园城市规划,到“二战”期间以大伦敦规划为代表的区域规划,再到“二战”后的新镇建设规划可谓一脉相承。其主旨在于加强小城镇发展,以
最大限度满足客户要求是出发点和最终目的,提升服务和盈利水平的途径就是提高质量、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过程。将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设备运转率结合起来研究,追求生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