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要的是“诚意溢出”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yi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导语:公文属于科学文章中的应用文体,说起来十分拗口却有许许多多的人每天都在撰写、传播、使用。在信息传播迅速的时代,在语言美逐渐趋于粉饰太平的当下,公文将何去何从?
  公文抄袭与公文空洞,已成为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民间也有很多讽刺段子,来讽刺公文中的官场话语,比如涨价说“调价”,下滑说“负增长”,停滞说“零增长”,贫困说“不富裕”等等。这类公文修辞术的目的,就是为了使事实变得模糊不清,分散民众和媒体的注意力,使人们尽量少地通过这些词语去关心言辞背后的事实真相。热爱这类堂而皇之的公文修辞术的,并不只是官员,也传染到了媒体和学术界,使得我们的公文、新闻和学术话语都越来越远离民众的常识世界。
  悠久的公文
  中国是一个非常重视公文的国度。我们留存下来的第一部历史文献《尚书》,就是一部公文汇编,名列四书五经的五经之首。《尚书》最早叫《书》,“书”原是记录之意,也就是档案一类的文献,而《尚书》就是“上古之书”的意思。传说《书》最早由孔子编定,并删为百篇,但没有史料表明,孔子教学生所用的《书》就是今天的《尚书》。秦始皇焚书坑儒,使得儒家所传五经中《尚书》残缺得最厉害。一般认为,《尚书》是在汉代成书的。一般把济南伏生传下的《尚书》29篇称为《今文尚书》,因是用当时的隶书抄录并流传开的。到西汉中期,传说从孔子旧居墙壁中,发现了用先秦文体写的《书》。孔子的后人孔安国整理后,发现比通行的《尚书》多出《逸书》等16篇,这就是《古文尚书》。
  虽有今古文之争,《尚书》依旧是历代读书人的必修课,却是一个事实。用今天的眼光看,《尚书》中大多是当时官府处理国事的公务文书,文体主要有六类:典、谟、训、诰、誓、命。书中大部分是号令,即向民众宣布的话,小部分是君臣相告的话。号令一般称为“誓”“诰”或“命”,平日的号令为“诰”,与军事相关的叫“誓”,而君对臣的话多叫“命”。而“典”则是对五帝之书的记载,“训”是臣开导君王的话,“谟”则是记录君臣之谋略的。
  古之文字
  《尚书》虽然“佶屈聱牙”,用的多是古文字,但它的简练和大气,却对后代的公文影响很大。所以历朝历代都有对公文文风的改革,如唐高祖李渊,立国之初就发布了改革文风的《诫表疏不实诏》,指责当时“不肯直陈”的拙劣文风,到中唐韩愈等发起的“古文运动”,更把文风改革推向了高潮。可以说唐代强盛,与这种词强理直、质朴务实的文风是分不开的。明代朱元璋,因官员的建言空泛,还刑责过官员。他在谈到诸葛亮《出师表》时,对公文说了四字要求,叫“诚意溢出”,认为公文如果没有诚意,只是“繁文浮词”,会“徒乱听耳”。
  可以说,中国自古就明白,公文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要形成与民众常识的沟通。很多官员可能没意识到,他们的公文或讲话,不仅是一种政治行为,也是当地最为重要的公共话语。小至乡镇,大到国家,所有政治权力的建构与执政行为的实施,首先依赖的是执政者公开的陈述。一旦权力话语变得空洞、贫乏、模糊不清,甚至不动脑子地抄袭,既表明官员对一方的施政理念缺乏见解和设想,说明他们政治想象力和政治使命感的缺失,更会导致基层公务员和民众的认知偏差或理解混乱。权力话语的空泛,折射的不仅是权力的傲慢,也给那些伪善者提供了腐败的精神土壤。在一种装腔作势、辞不达意的话语体系中,人们是无法真实辨认那些权力拥有者的知识和人格的,于是伪善者在这种话语体系中往往如鱼得水,更易形成自己的权威,讲实话讲真话的人,反而会惨遭淘汰。
  以史为镜
  要把历史,当作我们的先生。从一个地方公文的文风,就能看出一个地方的政治风气和对政治的远见。公文或报告可以说,是一个地方最重要的公共话语,如果它们不能肩负起对政府行为和社会活动肩负的指导,又怎能期望换来民众和社会对相关执政理念的认同?如果一个地方的公文,总是无法满足民众的心理预期,总是带来认知的模糊与混乱,不仅会让民众产生对未来的不安全感,整个社会也会失去方向感。时间久了,自然会招致各种社会阵痛。
  公文说到底,是各级政府用来寻求社会认同的一种艺术。这种艺术只要我们读读《尚书》,就能明显得感觉到。这种艺术不仅要有对当下的理解和对未来的洞察,还需要有对公正、常识和良知的尊重,更需要有对民众清晰流畅的表达。这个常识,我想每一个读过《尚书》的人,都会有强烈的感受。我们的现代公文在开启民智和谋求共识方面,总不能比不过一部上古时代的文献吧?
其他文献
儒家很有趣的一个说法是,敬畏心与和乐是结合在一块的,敬畏心与和乐是一种情绪的两面而已,没有敬畏的,放纵恣肆的生活同时也是没有快乐的生活,这个大家可能有异议,怎么说放纵恣肆的生活是不快乐的呢?我越放纵越快乐,我多快乐,我多自由?但是恰恰不是这样,大家反省一下,当你没有一定约束力和克制的时候,没有敬畏心提供你起码的自律的时候,那种快乐是何等的让我们内心觉得空洞,如果连续三天让你天天喝酒、唱卡拉OK,你
期刊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典哲学的根本观念之一,与“天人之分”说相对立。最早是由庄子阐述,后被汉代思想家、阴阳家董仲舒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并由此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对天人合一观念需要全方位地分析。在自然界中,天地人三者是相应的。《庄子·达生》曰:“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而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是合一于至诚、至善,达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
期刊
“道”在老子哲学体系中的很重要的一层含义是指自然万物运行的客观规律,被称为“天之道”。老子认为,天下是个神圣的器物,世间万物有其独特的运行规律。“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故物或行或随,或歔或吹;或强或羸,或挫或隳。”(《道德经》第二十九章)在老子看来,天道运行有如下几个特征:客观性,平衡性,无利害性。“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荀子·天论》)我
期刊
从庄子的“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到董仲舒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天、地、人三者的关系一直不断变化着,《易经》中强调“三才”之道,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可见,“天人合一”在中国是一个基本的信念。而季羡林先生对其解释为:“天,就是大自然;人,就是人类;合,就是互相理解,结成友谊。”这话深得我心,在中国古典文学里,关于人与自然的交融的诗句、轶事不可谓不多,高风傲骨的中国文人在
期刊
窥天之形,寻天之道,天人相感,终至合一。这一场问天之旅,让我们在心中得到了只属于我们自己的那个小结。而现在,我们回到有文字记录的最初源头,再一次看看,天是什么,与人何干?是否,还有另外不同的答案?  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天”是一个脑袋被着重画出的小人,本义为“头”,后引申为“天”,因为两者都是至高无上的。“头”的意思很早就消失了,但我们仍能从一个词中找到它的影子,那便是“刑天”,他的名字就是被砍掉
期刊
在漫长的人类生存过程中,不仅享用着大自然的所有恩惠,同时也承受着大自然带来的各种灾难。当人类仰望天空,开始敬畏自然体认天理的时候,就标志着人类已经迈入文明的门槛。在天人合一思想体系中,“人”和“天”作为两极,经过一个长期漫长的斗争、磨合、适应、协调的过程。在儒家思想中,对“天”充满敬畏之心,并赋予了“天”至高无上的权力,与其说“天人合一”莫如说“人合天一”更为贴切。儒家的这种敬畏之心,不仅仅来源于
期刊
《传习录》是明代哲学家“阳明先生”王守仁的语录和论学书信合集。“传习”二字出自《论语》中的“传不习乎”一语。此书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一直以来都是研究其思想及心学发展的重要资料。即便不研究哲学,读一读智者之言会令人大为获益。翻开《传习录》,于字里行间处,你会看到一位四百多年前的智者站在当时思想的巅峰,俯视愚钝的众生,以超拔的精神境界布泽于天下。  坦诚而言,《传习录》并不好读,因文字本身比较
期刊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参考《诗经选》人民文学出版社  ◎有礼有节  《关雎》这首诗的结构可分为三层。第一层,也就是第一段,主题应当称为“爱慕”。是一位男子在感情上的自我剖白,是
期刊
五行中,火有温暖升腾的特性,苦味属火,但苦味又属阴,它是阴火,就像炉膛里烧剩下的灰烬,有余温的时候有一点烘干的作用,完全冷却以后如果不把炉灰掏空,新火就烧不起来。所以,苦味的东西分两类:一类是苦温的,例如咖啡、红茶,祛除湿气的作用比较强,就是中医所说的“燥湿”;一类是苦寒的,例如莲子芯、绿茶,有清热、泻下的作用。  苦味入心和小肠,能泻心火和小肠火。凡是清热泻火的药,都有苦味。最为大家熟知的,就是
期刊
《墨子》:兼相爱,交相利。  “注释”:不分亲疏、远迩、贵贱、贫富,一视同仁地爱所有的人,互相帮助,互给共赢,同谋福利。  “解读”:  墨子认为社会难以和谐的根源就在于“不相爱”,即“国之与国之相攻,家之与家之相篡,人之与人之相贼,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和调,此则天下之害也”。  如何从根本上做到“相爱”,那就需要“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的心态,再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