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核心素养视阈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探析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bj1202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标准中有关高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规定给高中英语教学指明了方向。在浙江新高考的背景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也应当创新,以更加适应高考要求。本文中笔者立足于自身教学实践经验,首先对高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内涵与浙江新高考的动向做了深入分析,其次就近年来浙江高考中的真题进行分析,指出浙江新高考背景下对学生素养的新要求,最后就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提出了几点意见,期望能够为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提供一些具有价值的借鉴。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 高中英语 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0-0011-02
  前言
  阅读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指出:“语篇承载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传递文化内涵、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语篇不仅为学生发展语言技能和形成学习策略提供语言和文化素材,还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提供平台,教师在教学时要认真研读和分析语篇,在引导学生挖掘主题意义的活动中,要整合语言知识学习、语言技能发展、文化意识形成和学习策略运用,落实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学生在英语阅读方面的常见问题是认为课内材料相对较为简单,但是处理起课外阅读来就感觉困难得多,这根源于英语素养的缺失。笔者是浙江省农村地区高中英语教师,现立足于笔者教学实践经验,结合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要求与本省新高考动态,就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一、问题的提出
  (一)学科核心素养
  我国于2014年颁布的《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文件中首次明确提出“核心素养”一词,此后国内教育学专家学者开始对核心素养的研究,中小学各学科也开始建立自己的核心素养体系。
  在最新修订的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普通高中英语课程的具体目标就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在接受高中英语教育后应具备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学科核心素养。课程标准中关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表述为高中英语教学指出了方向。在高中阅读英语教学工作中,应当紧跟这个教育思路,重点培育高中生在这四个方面的素养。
  (二)浙江新高考
  从2016年10月开始的浙江新高考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获取主旨、归纳大意,捕捉细节、推断情节,读懂语篇深层意义、了解作者隐含思想等方面,这些能力的养成和提升不是仅靠备考期间短期机械的作业练习就能完成的。高考命题方向的变化反映了教育部门对学生英语素养要求的提高。
  二、浙江新高考背景下对高中生英语素养提出的新要求
  (一)语言运用能力
  浙江英语新高考中的题型与结构变化体现出了命题人对学生语用能力的考察意图。语用能力指的是使用语言的能力,在阅读题中新增的七选五题型要求学生在选文所提供的语境下理解语言,学生要具备在特定交际需求下分析语言的能力才能完成此题。分析2017年浙江英语高考(6月卷)中的七选五阅读真题,可以看出命题人对语用能力的考察。
  Hit the streets with confidence.33 Say,“Excuse me,I work for XYZ News,and I was wondering if you could share your opinion about this topic.” This is a quick way to get people to warm up to you.
  此题所给出的语用环境是记者在外采访他人,是活生生的语言实际运用情境。学生需要将自己代入到记者的角度中进行思考,对语言用途进行判断,才能做出正确选择。本题中的易混淆项是A选项“Limit your time.”和B选项“As you approach people,be polite.”许多学生见到后文中的“quick way”感到前文中可能是有关节省时间的陈述,但是如果更细致地观察前后文“Excuse me”“warm up to you”等内容,便不难判断本题的正确选项是B选项。从“Excuse me”中可以看出,记者与被采访者是初次接触,因此礼貌更为重要。
  (二)语境把握能力
  英语基础薄弱的学生在阅读中常出现的问题是对文章中出现的单词、词组并不陌生,但是当它们组合在一起出现时就无法理解。另一类常见现象是猜词能力差,遇到一个陌生单词和词组,往往就出现无法再继续阅读的情况。这些现象的存在都暴露出学生篇章理解能力中的问题,因为学生不善于把握整篇文章的主题,所以不能借助对主题的理解来把握每一个单词、词组和句子。
  Italy is the latest Western European country trying to control a growing immigrant(移民)population by demanding language skills in exchange for work permits,or in some cases,citizenship.【2017年浙江英语高考(6月卷)】
  这段文字中只有一个生词:immigrant,而且试题中还给出了中文解释。但是很多学生看到这段话后,会感到不知所云。学生的理解障碍来自于同文章主题之间的心理距离,移民等问题与高中生尤其是农村高中学生的生活背景存在很大差异,高中生如果没有较丰富的背景文化知识或想象力,便无法准确把握该语境。由于对篇章的把握较弱,较大地制约了部分学生对词汇的理解能力。
  阅读七选五这道题中有一个陌生词语“hit the street”,很多考生被這个短语难倒,但是结合语境我们是可以分析出本短语就是“当街采访”的意思的。全篇所讲的就是如何当街采访、有哪些小技巧、怎样调整自己的心理,相当于一篇写给新手记者的工作指南。把握了整体语境,其实不难理解这个短语。   (三)快速阅读能力
  浙江英语高考的总体难度有所增加,话题覆盖到更多的社会生活层面。考生要学会跳读、略读,快速把握文段大意,而不能耽于细节难点无法继续阅读。所以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动脑习惯,通过跳读、略读来猜测上下文大意,而不是一碰到生词就查字典或依赖老师的梳理帮忙。
  One day,the bombing stopped and the 52 left.But the war was not over yet.Alia knew that if the books were to be safe,they must be 53 again while the city was 54 .So she hired a truck to bring all the books to the houses of friends in the suburbs(郊区).Now Alia waited for the war to end and 55 peace and a new library.【2017年浙江英语高考(6月卷)】
  第53题的选项是“A.sold;B.read;C.saved;D.moved”。对学生來说,如果刚读至第53题,不可能选出正确答案,还会觉得A、B、C、D四个选项都说得通。但是如果学生快速阅读,读至后文“hired a truck to bring all the books to the houses of friends in the suburb”,就会知道Alia将这些书转移了地点,而最能体现地点转移的词汇便是“move”。
  (四)批判思维能力
  每个语篇都是作者思维的表达,其中材料的组织、语词的选用都具备一定的逻辑性和关联性,因此学生在阅读时并非是对文本信息的被动接受,而要深入分析理解文本,区分观点与事实,区分重要信息与次要信息,发掘文本的深层含义与作者的言外之意,能够在头脑中构建一个文本纲要。也就是说阅读时必须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达到对文本的高层次理解,或者说阅读行为是一种批判性思维活动。
  (五)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思维是指以新颖独创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培养创新思维能力是高中英语教学中较为容易忽视的一个板块,在农村地区就更为严重。长期以来,高中英语教学的理念与方式方法都较为陈旧。这一现象正亟待扭转,在浙江新高考及英语高考试题改革的背景下,传统教学中忽视创新思维能力的做法已经不再适应高考要求。在浙江新高考英语试题中考察创新思维能力最多的板块是读后续写板块。这样的出题模式将读与写结合起来,学生必须要先读懂文章才能写作,在写作中又必须要与前文有一定的连接,在情节上要与前文相衔接,人物也要一致,还必须要使用到给定的5个词语,对学生的写作能力要求较高。
  要在作文题的第二部分中得分,必须要有较强的创新思维能力。2017年浙江英语高考短文续写部分中给出的原文是一个非常具有情节性的故事,一条狼在追逐一个人。学生要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发挥创造性思维,续编情节。人物要怎样脱身,他同故事里的其他人物将发生什么样的关系?学生只有具备创新型思维才能答好此题。
  三、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策略分析
  (一)培养语用意识
  语言只有在具体的使用环境中才能突显出其价值。根据对浙江英语高考真题的分析,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语用意识,那么在教学中应当如何体现这一点呢?笔者认为,可以在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突破:首先是注重口语能力的培养,包含口语交际和口头表达两个部分。对于课本中的口语交际内容,教师一定要当堂组织学生训练,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使用之中提升语用意识。在每节课刚开始的两三分钟内,教师可以安排一位学生上台复述昨天所学的课文,其要求是必须要全部使用英语讲述。学生在口语训练中最能体会到英语语言如何表达情感、传递思考,以及如何选词摘句,保证信息的正确传递。其次是在课文分析中注重语用因素,联系课文的语用背景来分析课文。教师的课文分析往往会成为学生的范例,教师在课堂上结合语用需求来分析课文,学生在考场上也就能够自觉运用。
  (二)联系语境教学
  为更好地应对核心素养培育与浙江新高考改革背景的要求,在高中阅读教学中便应当更多地联系语境。教师要关注文本背景,密切结合文本背景解析文本。在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中,很多篇章都涉及到英语国家的文化,有些涉及到传统文化,有些涉及到当下的发展状况,在教学中切不可脱离文化这一基本语境。
  笔者在实践教学中发现,涉及到国外当代社会发展情况的阅读材料,往往给学生带来较大的理解障碍。这在一定程度上同农村环境有关。在农村地区,因为信息化程度较低,学生更不容易对英语国家文化产生深刻的感触,对课本中涉及到的传统文化尚且不易把握,更不用说不断变化发展的当代文化了。为提升学生对外国文化语境的把握能力,教师自身的素养也要过关,必须要具有充足的文化背景知识才能够指导学生。这要求教师平时加强英语文化修养,并多关注英语国家时事,才能在英语教学中运用自如。
  (三)培养阅读技巧
  阅读需要一定的技巧,教师要将整套科学阅读方法传授给学生。文本的意义并不是自动浮现的,面对着同样的阅读材料,具有科学阅读策略的学习者能够从中得到更多的信息。在实践中,笔者对阅读策略做了系统性的梳理,包括以下几个要点:(1)带着目的阅读:要让学生理解阅读不可浮于文字认读,而要把握文字所携带的信息;(2)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调整阅读的速度:学生一定要能够熟练地运用跳读、略读等阅读方法;(3)在读前、读中、读后进行设问:反映在考场上,则是根据语段后的提问来阅读;(4)对信息进行对比或比较:在阅读时,读到相似信息,要加强比对,找出其中差异;(5)区分观点和事实:这是应对高考阅读的重要阅读技巧,学生切不可将文本事实或数据视为作者本人观点;(6)分清主要内容以及支撑信息之间的关系:学生要把握文章主题,必须要具备这一能力;(7)对文章内容做出预测并修正预测:预测能力是高考英语非常适用的能力,学生往往必须在粗略观看文段后便对内容做出预测;(8)根据上下文猜测不熟悉的语言点:学生必须拥有这一技能才能应对高考;(9)推理能力:学生要具有根据文本中的已有信息推测其他信息或作者意图的能力。   (四)引导批判思维
  批判性思维是一种自主思维,它强调学生自主思考,形成新知。要培养起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其中最重要的途径是提升学生在常规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参与度。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中思维参与能力极弱,长期存在简单化和程式化的问题,教师所使用的英语教学流程多为“概读—细节阅读—知识点解读”,学生自己去批判性地阅读,去质疑和释疑较少。新高考形势下教师要引导学生对任何可能形成结论的陈述提出合理的质疑,寻找有力的证据,进而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比如阅读一篇议论文可以让学生在整个阅读过程中一直处于批判性思考之中:文章的主要观点是什么?有什么证据支持这个观点,作者的结论又是什么?总之,教师要鼓励学生思考,在理解文本信息的基础上,将文章内容与自己的经验进行比较,对自己提问:文章内容与我的想法是一致的还是矛盾的?我是否被这些理由说服了?我的依据又是什么?我自己又得出什么结论?我自己的观点是否令人信服?
  在这一系列的质疑、碰撞、调整的互动中,学生进行了大量的、积极的思维活动,批判性思维的训练贯穿整节阅读课,在潜移默化中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意识得到强化和提升。
  (五)引导创新思维
  浙江英语高考对创新思维的考察主要体现在写作中的第二板块。读与写天然是一体的,考场上既然有读与写相结合的要求,在教学中就应当反映出来。
  首先要最大化地利用阅读课文本资源,教师应多设疑提问、引导观察、归纳总结,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发散性思维,进行交往合作学习。在阅读中,分析文章的主题、段落大意、人物性格、主人翁的优秀品质等,可以培养观察力、想象力以及分析、综合能力。这些都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很好方式。其次,要加强英语课外阅读教学。因为阅读材料涉及的知识面不宽广,学生的思维容易受到束缚。只有接触到更多的阅读材料,学生才能够培养语感,认识到英语能够传达丰富的信息。在实施课外阅读材料的教学时,要把握两个原则:一是教育性原则,所选择的材料一定要有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二是趣味性原则,学生对英语阅读普遍存在一定程度的畏难心理,只有具备趣味性的阅读材料才能吸引学生。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新课标中核心素养的定义及浙江高考改革都对高中英语阅读的变革提出了要求。在浙江新高考的背景下,英语高考对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语境把握能力、快速阅读能力、批判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应的,教师应当针对学生的薄弱项,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语用意识、联系语境教学、培养阅读技巧、引导批判思维、引导创新思维。教师应当深入理解高中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促进自身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的更新,同时应当深入分析浙江高考英语科目中的新变,在教学中更多地反映出高考新趋向。
  参考文献:
  [1]杨雨佳,戚玲东,陳欢欢,谢许瑶,雷艳艳.高考改革后浙江省高中英语教学新举措[J].海外英语,2017,7:44-46
  [2]张旭.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J].英语教师,2016(16):137-140
  [3]刘苏华,石蕴玉.批判性阅读策略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上海教育科研,2016(10):68-70
  [4]王建华.核心素养框架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思考[J].校园英语,2016(21):153
  [5]张金秀.从课程性质的角度把握高中英语阅读教学[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3,2:76-80
  [6]孙瑾凤.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J].学周刊,2017,8:134-135
  [7]郝文君.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研究[J].教育,2017(3):224
  [8]何立群.探究基于读写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模式[J].课程教育研究,2015(7):112-113
  [9]朱俊.试析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J].中学生英语,2016(16):21-23
  [10]刘慧,付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思辨能力培养[J].新课程(下),2016(6):24-25
  作者简介:
  毛惠萍,女,1978年1月出生,浙江省江山市清湖高级中学 一级教师 研究方向:英语教学 通讯地址:浙江省江山市清湖街道基山 邮编:324104。
其他文献
关于社会扩大再生产的源泉問題,是馬克思主义再生产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闡明資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是为了进一步揭露资本主义生产的剝削本質,为了揭露資本主义再生产的內在矛盾。探讨社会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是为了寻找和利用扩大社会主义生产的途徑,以利于实現社会主义再生产的高速度发展。社会再生产規模的扩大,表現为生产条件的扩大和社会产品的增加。扩大生产条件的目
剪力和弯矩是梁弯曲时横截面上存在的两种基本内力。基于这两种内力之间的微分关系,用控制截面法计算其最大剪力与弯矩。不仅解题速度快而且正确率也高,能真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
绿色经济发展是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应有之路。本文主题是:分析常山这个欠发达县发展工业绿色经济的具体成效、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问题存在的原因,最后提出
对当前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若干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思考,认为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体现科学的发展观,事关农民增收.提出了应建立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标准化体系,发展优势无公害农
摘 要:军事理论课是普通高校本、专科必修课,目的是为增强大学生的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为解放军训练储备后备兵员和培养预备役军官打基础。为提高教学的有效性、针对性,专题教学模式是一个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军事理论 专题教学 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6(b)-0141-02  辽宁医学院的军事理论课程的专题教学改革实践,在第一轮的
《人民日报》原副主编周瑞金在《炎黄春秋》2011年第9期载文指出:中国改革要分“三步走”。就是中国改革要分经济体制、社会体制、政治体制三步走(文化体制改革融合其中),目前处
何哲在《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1年第4期根据课题研究结果,尖锐地刊文指出:如果目前的分配格局不改善并且继续恶化下去,中国迟早会进入极度不稳定的社会动荡期,并产生一致性的改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增强,中国的国际地位和角色都发生了不同以往的变化。中国选择怎样的战略实现中国崛起,以怎样的方式实现自己国家利益?和谐世界理念应运而生。本
详述了寒地粳稻花药培养技术,并介绍了黑龙江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开展花培育种所取得的成就,育成了合江21号等9个花培水稻品种,累计推广面积150多万hm2,还创造了大批新种质,这
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成为世界第二,人均GDP突破了4000美元,已经是典型的中等收入国家。如果把过去从低收入国家向中等收入国家的转变称为第一次转型,那么在未来的10年乃至30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