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农村小学生科学实验能力有效性研究

来源 :读书文摘(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jh_q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国家新课标改革中,在《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让学生通过手脑并用的探究活动,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体验学习科学的方法,发展科学探究所需要的能力”。在农村小学科学实验课程中,因客观条件有限,对于学生的动手能力及教学效果,存在很大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现阶段农村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对学生科学实验能力的培养体系对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农村小学;科学实验;资源开发;有效措施]
  一、引言
  伴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小学课堂教育的理念转变为以培养学生素养为主的启蒙课程,实践性强的课程越来越受到学校和家长的重视。但我现阶段教育资源不平衡,城市和农村的小学硬件设施等资源,有着非常大的差距,制约着农村小学开展科学实验等科目的教学。本文通过分析现阶段农村小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二、农村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存在的困难
  (一)硬件设施资源不足
  任何科学实验的教学科目,都不能够少了各种设备器械的辅助,否则将不能收到预计的教学效果。现今,因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平衡,资金投入不够,导致农村小学的实验硬件资源不充足,是制约教学开展的主要因素。因此,部分学生甚至全部学生不能够参与到科学实验中。即便少数农村小学,配有科学实验设备,但因数量不足,只能够由老师操作演示,学生不能够自己动手实验,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动手水平和实践能力的提升。
  (二)教学模式不能与时俱进
  小学科学实验课堂的特点是实践,主要的目的是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很多的农村小学课堂,在新课标改革后,依旧采用先前的一言堂式教学,不能够与时俱进的改革教学模式,而科学实验课程很难通过单纯的讲解和记忆达到教学目的。单项的教学而没有学生互动,艰难晦涩的科学知识,会直接降低学生参加的热情,从而产生厌学情绪。
  (三)学校对于该类课程缺乏重视
  受到我国应试教育制度的影响,很多学校的教学重点依旧在语数外等主要课程上,优先保证学校的升学率,而注重实践培养的科学课程,大多得不到重视,这样也直接的导致了学生不重视该类课程,也只是将学习的重心放在主课上。
  三、农村小学科学实验能力的提升策略
  (一)转变教学理念
  就农村小学的科学实验课程而言,最大的难点不在于硬件条件的限制,而是学校和教师的理念转变。及时转变学校和教师的授课理念,主动的引导学生,培养其动手操作的习惯,提升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通过科学实验课程提高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于今后的成长有着实际的促進作用,这也是对农村小学实验课程具有实际进步的意义。
  (二)加强硬件设施的建设
  现阶段的农村小学条件有限,相关的教具配备不齐全。因此,学校应在硬件建设的时候,更重视科学实验课程教具的配备,在保证其他必要的硬件建设后,应完善科学实验课程相关的硬件条件,在主观上重视科学实验课程,让学校学科全面平衡的发展。
  (三)因地制宜的选用教学材料
  在资金和硬件设备不足的情况下,学校和教师可以根据所处环境,充分利用周围的自然环境,因地制宜的就地取材,引导学生在生活的环境中,观察和总结科学现象,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同时还可以锻炼学生自主思考问题和逻辑总结的能力。利用有限的条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将更有利的推进农村小学科学实验课程的开展,对于熟悉的环境,学生科学实验能力也将有着显著的提高。例如,在教师植物根茎和细胞等知识的时候,农村有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反而能够更加贴近自然科学的环境。在没有现成细胞切片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新鲜植物,自己动手,实用载玻片等自己动手制作切片来观察。在教授土壤形态的知识时,可以带领学生去到田间地头,直接的观察农耕土地和非农耕土地的区别所在,这样不仅直观印象更加深刻,而且极大限度的弥补了教具不足的情况。
  但与此同时,教师在开展课程的时候,应正确引导学生的行动,注意安全,避免学生在课后模仿,而引发不必要的安全事故。
  (四)与时俱进的改革教学模式
  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即便受限于硬件条件,不能够为学生实际展示实验过程。得益于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的,大多数农村地区都已经通网了,而且还有不错的网速,教师应充分的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向学生展示多种的科学实验方法。在声光电相结合的刺激下,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将无声的教学内容,转变成生动的画面,不仅让教学效果得到保证,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现代科技,自主的学习新知识。在展示结束以后,还可以同学生进行进一步的交流,调动学生深入学生的兴趣,还会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农村小学科学实验课堂的教学中,虽然硬件条件和资源有限,但教师和学校要在主观上转变教学理念,重视科学实验课程的意义。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因地制宜的选用周围能够得到材料,不间断的开展科学实验课程,与时俱进的改革教学手段,让科学实验课程不再是摆设,让学生充分发挥自主动手的能力,提升操作和实践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紧跟新课标改革的脚部。
  参考文献
  [1]阮洪常.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J].杂文月刊教育世界,2016,(11):201-201.
  [2]张天松.浅谈农村小学科学课中一些实验改进后的好处[J].教育,2016,(12):00044-00044.
  [3]姜婧.农村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现状与对策——以晋中榆次区农村小学为例[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7,32(4):00097-00101.
  [4]袁绪清.浅谈农村小学利用身边资源培养学生科学实验探究能力[J].新课程(上),2017,(12):185-185.
其他文献
变形套管经冲击整形后套管内存在残余应力,为了真实模拟套管冲击整形过程,探讨套管整形修复尺寸界限,采用ANSYS软件建立了变形套管冲击整形非线性接触三维有限元模型.以P110
摘 要: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音乐课程的教学,就是要坚持提高小学生音乐赏析水平为中心。在实际教学中,通过巧妙的音乐欣赏教学手段,让学生感受音乐的熏陶,丰富自己的音乐情感,教师也要注意自我音乐修养的不断丰富和完善。这对新时期小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措施分析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目前对于小学教育的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其中一些教育工作者对于小学音乐
一、开展机械创新设计教学的必要性分析  随着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发展,创新教育已成为现阶段工程教育的核心内容,要求各大院校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以及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开展机械创新设计教学是工科院校进行素质教育实践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加强学生创新设计能力培养的根本途径。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如何接近同企业之间的距离,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加强创新人才的培养尤为重要。这些都需要学校对现有的
一、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素质教育已实施多年,关于素质教育的本质要发挥学生的主觀能动性这一点始终毫不动摇,学生在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的同时,要求教师先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让学生能够快乐地成长也是素质教育实施的关键点所在。教学中教师应积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校环境与氛围,如学习“我是神舟号”这课内容的时候,教师应先给学生播放有关我国神舟号飞船的研发与升空过程,并为学生讲述我国几代航天人对航天事
[摘 要:随着教育的发展,数学科目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初中,是学习和加强数学科目的关键时期,在初中,应该让学生对数学有足够的兴趣,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所以在新时期对数学科目的教学改革十分有必要,本文主要介绍初中数学改革和创新的相关措施。  關键词:初中数学;改革与创新;措施方法]  初中数学教学的改革创新,必须要以每个学校的实际情况来采取相应的措施,从现实的问题着手,要有侧重点,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