猕猴桃果实采后常温贮藏期品质评价

来源 :中国果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xj8u5yh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研究猕猴桃果实采后营养品质变化及品质评价,以\'金桃\'和\'徐香\'猕猴桃为试材,监测了采后常温贮藏期5次果实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金桃\'和\'徐香\'分别在贮藏的第9 d和第6~7 d感官评价最佳.猕猴桃常温贮藏期硬度变化规律大致相同,均为先快速后缓慢降低,\'金桃\'和\'徐香\'猕猴桃达到呼吸跃变时间分别为7 d和5 d,贮藏期限分别为11 d和8 d;贮藏期间2个品种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可滴定酸、总酚含量均先升高后降低,类胡萝卜素含量持续升高,维生素C含量呈较稳定波动变化;贮藏期间\'金桃\'猕猴桃的维生素C和总酚含量均高于\'徐香\'猕猴桃.通过主成分分析发现,\'金桃\'和\'徐香\'猕猴桃分别在各自贮藏第9 d和第7 d的主成分分析综合得分最高;\'金桃\'猕猴桃的综合得分高于\'徐香\'猕猴桃.猕猴桃贮藏期间的品质最佳时期是呼吸跃变后的1~2 d,此时食用营养品质和风味最好,随着贮藏期延长,营养和风味等品质均受到影响.
其他文献
试验旨在探究S100A12在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ctinobacillus pleuropneumoniae,APP)诱导猪肺泡巨噬细胞(porcine alveolar macrophages,PAM)炎性细胞因子表达及吞噬中的作用.PAM细胞接种APP菌株后,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感染后不同时间点炎性细胞因子和S100A12的mRNA表达水平;构建S100A12重组蛋白表达载体并进行重组蛋白的表达纯化,用MTT法检测其对PAM的细胞毒性,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不同浓度(0、5、50和500 ng/m
为了解副猪嗜血杆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现状,制定副猪嗜血杆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流行病学临界值,本试验根据CLSI-VET中规定的方法,对ScienceDirect、PubMed、中国知网等数据库中副猪嗜血杆菌对喹诺酮药物的耐药数据进行收集,共收集到605株环丙沙星、74株氧氟沙星、322株左氧氟沙星、211株达氟沙星、276株萘啶酸、143株洛美沙星、638株恩诺沙星及262株马波沙星的最小抑菌浓度数据,进行数据修正后利用统计软件ECOFFinder进行整理拟合,得出MIC拟合直方分布图,确定了副猪嗜血杆菌
试验旨在探索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scherichia coli,ETEC)感染猪小肠上皮细胞(IPEC-J2)诱导的microRNA(miRNA)表达谱变化,为解析宿主miRNA在ETEC感染过程中的调控作用提供理论基础.利用Illumina 6000 Novoseq SE50测序平台分别对ETEC感染前后的IPEC-J2进行高通量测序,用Bowtie与参考基因组比对,用DESeq R Package进行miRNA差异性分析.通过miRanda和RNAhybid共同预测差异
为了解贵州省三穗县鸭疫里默氏杆菌(Riemerella anatipestier,RA)的流行血清型、毒力和耐药情况,本试验从贵州省三穗县6个规模养鸭场临床疑似RA感染的病鸭体内分离出6株分离菌,对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毒力基因检测和耐药性分析.细菌分离鉴定结果显示,分离菌在巧克力琼脂培养基上长出表面光滑、圆形半透明的滴状菌落;革兰氏染色呈阴性短小杆菌,瑞氏染色呈两极浓染;分离菌均不具运动性,尿素、触酶和氧化酶试验均为阳性,符合RA生化特性,将6株分离菌分别命名为SS-RA1~SS-RA6;6株分离菌的16
犬肿瘤性疾病是兽医临床上常发的一种疾病,其发病率较高,是造成世界范围内犬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其病理学分类、自发性、基因和信号通路等方面与人类肿瘤有相似之处,可作为人类肿瘤的研究模型.表观遗传是基于DNA序列没有发生改变的情况下所致基因功能和表达水平发生了可遗传的变化,主要通过基因转录或翻译过程的调控,影响其功能和特性.表观遗传改变主要包括DNA甲基化水平改变、组蛋白修饰、染色质重塑和非编码RNA调控等.DNA异常甲基化在犬的多种肿瘤中均有研究,包括犬白血病、淋巴瘤及黑色素瘤等,且犬与人类肿瘤的DNA异
试验旨在探索α7烟碱乙酰胆碱受体(α7 nicotinic acetylcholine receptor,α7nAChR)的高亲和力激动剂烟碱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诱导的兔子宫内膜上皮炎症的作用机制.分离发情后期兔的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用100 ng/mL LPS对细胞进行炎性刺激12 h.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烟碱(5、10和20μg/mL)对细胞存活率的影响,筛选合适浓度的烟碱进行后续试验.将细胞分为对照组(CON)、LPS、LPS+烟碱、LPS+烟碱+甲基牛扁碱(
试验旨在探究黄芪多糖(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APS)对LPS诱导的鸡巨噬细胞(HD11)炎症模型的抗炎效果和作用机制.用不同浓度的LPS刺激鸡巨噬细胞(HD11),通过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白细胞介素-1β(IL-1β) mRNA表达的变化,以确定构建细胞炎症模型的LPS最适添加浓度.将HD11分为对照组(C)、脂多糖(LPS)组(L)、黄芪多糖(APS)组(A)和黄芪多糖抑制脂多糖组(A+L),在LPS刺激后的2、6、12、24、48 h用实时荧光定
试验旨在探究低聚壳聚糖硒抗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ZEN)对猪小肠上皮细胞(IPEC-J2)紧密连接蛋白表达的影响.试验分为对照组(C)、ZEN(30 μg/mL ZEN)、ZEN+0.5 Se(30 μg/mL ZEN+0.5 μmol/L低聚壳聚糖硒,以Se计)、ZEN+1.5 Se和ZEN+3 Se组.待细胞长至60%~70%汇合时,ZEN+0.5 Se、ZEN+1.5 Se和ZEN+3 Se组培养液更换为含对应Se浓度的培养液,C和ZEN组更换为正常培养液,12h后向含ZEN组加入30
为加快\'由良\'蜜橘的脱毒效率,以\'卡里佐\'枳橙为试管砧木,探究了试管播种培养砧木的处理方法、成年态茎段消毒方法、单芽茎段培养方法和不同茎尖来源利用率,以期找到最优的方式来获取数量多、质量好的茎尖.结果表明:划破内种皮砧木种子污染率为32.5%,萌芽率为60.0%,获得的无菌试管砧木最多;培养室培养植株后再进行成年态茎段培养的污染率显著低于从田间采样,从培养室取接穗,使用1%NaClO消毒20 min后污染率为20.0%,褐化率为10.0%,萌芽率为70.0%;MS+1.0 mg/L
野生种质是苹果属植物种质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苹果属植物的遗传演化和驯化中具有重要作用.我国对苹果属植物野生资源的收集、保存和利用有超过半个世纪的历史,概述了我国近20年苹果属植物野生资源的收集、保存和利用现状,针对苹果属植物野生资源面临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收集、研究和利用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