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三资”管理新模式的实践及探索

来源 :中国集体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ngming81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农村三资管理是农村发展中的关键环节,通过三资管理不仅能加强各类资源的合理配置,而且能提高农民的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因此,加强三资管理有着重要作用。虽然三资管理有着一定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受人为因素和外部客观因素的影响,许多农村并不注重对三资进行管理,致使各类腐败现象不断产生,进而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对农村三资管理模式进行创新有着重要作用。文章主要对农村三资管理新模式的实践和探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农村;三资管理;新模式
  在社会经济的推动下,我国的农村经济也获得了较大进步,农村各类资源及资产情况呈现出发展趋势,给农民的生活带来了较大便利。虽然农村的发展形式逐渐好转,但是在许多方面依然存在着较大问题。农村三资主要指的是资产、资源以及资金,三资管理问题不仅给农民的收入带来不利,而且产生了多种腐败、贪污等问题,对农村经济的稳定及进步造成较大影响。因此,农村相关管理人员必须加强对三资管理新模式的探索,优化各类资源,从而更好保障农村发展。
  一、农村三资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农村三资管理是农村稳定发展的重要环节,对农村经济的进步有着较大影响,因此,加强农村三资管理有着重要作用。虽然在社会经济的推动下,我国农村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受人为因素及外部客观因素的影响,农村三资管理依旧存在较多问题,涉及到许多方面,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解决,将会给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不利。农村三资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具体如下。
  (一)三资管理认知不充分
  在实际生活中,很多农村干部对三资管理的认知不足,虽然三资管理具有一定的重要性,但是大多数农村干部都忽视了对三资进行管理。三资管理主要包括对资源、资金以及资产的管理,从村级干部方面看,一些农村干部在进行三资管理时,主要集中在资金管理方面,不注重对资产进行管理;集体资源管理具有一定难度,很多农村干部为了减轻自身负担,没有将集体资源纳入管理范围。由于干部岗位具有一定流动性,一些新上岗的干部对以往的三资情况不注重了解,也没有将集体债务情况、资产变更情况以及相关结算情况纳入责任范围,致使三资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隐患不断堆积,难以得到有效解决。从镇级干部方面看,由于三资问题涉及的范围较广,整体管理难度较大,一些干部认为进行三资管理极易增添自身的负担,管理成效也较差,所以不去进行管理。由于相关制度规范不完善,镇村各管理制度都存在一定差异性,很多农村干部对相关规范不了解,缺乏一定的三资管理意识,致使农村三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最终给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极大不利。
  (二)三资管理制度不完善
  很多农村在制定三资管理制度时,缺乏一定的创新意识,盲目参照上级部门相关规定进行操作,致使农村三资管理制度存在许多隐患,在生产开支以及集体资产管理等方面不具备一定的规范性,难以发挥出有效作用。虽然农村存在着管理制度,但是涉及的范围较窄,细化程度不足,致使实际操作中不具有较好的执行力,可操性不足。由于各类制度不完善,许多集体项目难以顺利进行,在资产评估、集体项目招投标、预算执行等多方面都出现了较多问题。有些农村在开展基建项目时,没有按照相关规定签订合同,致使相应权益难以得到保障。在对集体资源或者集体资产进行使用时,很多农村缺乏一定的权益意识,没有进行相应会计操作,致使集体权益受到一定影响。
  (三)三资管理监督不严格
  在实际情况中,相关部门对三资管理的监督存在较大问题,对相关规范制度执行不力,致使三资管理问题长久得不到解决,给农民自身效益带来较大不利。农村三资管理问题涉及的金额一般较小,而且受职能范围的影响,一些司法机关不便对农村三资问题进行干涉。一些纪检机关主要对党员干部进行监管,如果农村干部不属于党员,纪检部门难以进行有效监管。一些农村在村民听证会或者召开某些相关会议时,往往流于形式,没有充分发挥村民的作用,致使三资监督存在隐患。在对相关基建工程或者集体项目进行变更时,由于一些财务管理人员并不具有较好的理财知识,在对相关数据进行审查时缺乏一定规范性,导致集体利益不能得到较好保障。很多农村在开展一些重大项目时,对相关集体信息没有及时进行公布,也没有告知相关村民,而大多数村民都不具有较好的民主管理意识,对集体资源、资产情况的重视度不足,最终导致群众监督不利,给三资管理带来极大不利。
  二、农村三资管理新模式分析
  农村三资管理质量与农村经济发展有着紧密联系,如果不对三资问题进行有效解决,将直接对农村的稳定发展造成重大影响,因此,针对以往三资管理模式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有关部门必须加强对农村三资管理新模式的探索,具体如下。
  (一)三资管理委托代理模式
  在实际情况中,许多村民对三资没有较高的认知度,缺乏一定的重视性,而农村干部又疏于管理,造成了许多隐患。因此,有关部门可以采用委托代理模式进行三资管理,通过委托代理以保障村民的合法权益,促进相应资源、资产的合理配置。在对委托代理模式进行应用时,有关部门必须对农村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分析,完善委托代理服务标准,加强各种服务体系之间的联系,包括农村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农村土地承包管理中心等服务主体。有关部门还需对农村集体债务、各类经济合同等内容进行有效处理,增强农村三资的专项管理力度,从而更好提升三资委托代理服务能力,提高农村三资的管理效果。
  (二)三资管理服务中心模式
  服务中心模式以三资管理为主要工作内容,注重发挥民主监督作用,强调多种监督方式相结合,从而提高农村三资管理水平。有关部门在对服务中心模式进行应用时,须建立相应的三资管理服务中心,完善服务中心相关功能,提高三资管理的透明度,加强对三资各环节的监督,促进相关操作项目的规范性。由于三资涉及的方面较广,所以有关部门必须充分发挥村民的作用,实现对三资的动态监督,从而促进三资管理顺利进行。
  (三)三资管理多级规范模式
  多级规范模式强调三资管理的规范性和程序性,消除各种风险因素,以保障集体资金、资产的安全。在多级规范模式下,如果集体项目的支出额达到一定标准,则需要经过服务中心审查、村民检查、会议通过等环节才能对该项目进行处理,这样才能各类收支明细的准确度及规范性,从而更好保障三资管理效果。
  三、结语
  在农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三资管理是其中重要的环节,三资管理质量与农村经济发展情况有着紧密联系,因此,加强农村三资管理有着较大意义。虽然农村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但是三资管理问题依然没能得到有效解决,不仅给农民的经济效益带来不利,而且衍生了许多腐败、贪污问题。因此,相关管理人员必须加强对三资管理各环节的监督,合理配置各类资源,处理好各种资产问题,从而更好保障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贺尧生.泰安市农村三资管理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2.
  [2]张涛,王余丁,王建中等.农村“三资”管理问题的调研报告——基于河北省调查问卷的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5(24).
  [3]刘钦钦.农村三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15).
  [4]卢士海.加强农村三资管理的制度建设[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05).
  [5]杨淑香.我国农村三资现状与清理途径方法浅析[J].财经界,2013(11).
  (作者单位: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古陶镇农村综合便民服务中心)
其他文献
市场随着企业一体化的解散而呈现出模块化的发展趋势.本文对在这种模块化的市场环境下企业的角色选择,以及价值链协调者的组成及其能力要求展开讨论,为在这样的环境下选择成
将贴现现金流量方法(DCF法)应用于新技术投资决策分析中,必须对DCF模型中的各个输入变量予以充分的关注.只有正确估计新技术的投资成本,特别是"软件"投资成本;选择恰当的对比
世界经济的新标识"低碳经济"产生并逐渐深入人心,在低碳经济发展背景下,企业环境成本会计核算应运而生。企业要树立良好形象,在国际竞争中占有不败之地,在环保措施方面加大力
摘要:以当前现状而言,广大农村的基层财务管理水平仍相对较弱,是制约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为全面响应国家政府三农建设的号召,农村基层必须加强对财务管理的重视,及时解决其中问题,确保各项资产的安全有效使用,以及资金的安全运行,使得农村地区财务管理水平实现“质”的提升,从而有效盘活农村闲置资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进而带动农村地区群众享受更优质、全面的金融服务。文章主要阐述了农村基层财务管理存
本文利用了Kolmogorov-Smirnov检验法来检验了中国B股市场日收益率的正态性,得出收益率并不是呈现正态分布的.在此基础上,利用分形市场理论中的R/S分析法来研究中国B股市场的
由于一些因素的限制,通过定量的方法研究库存控制问题面临很大的困难,本文用一种半定量的方法来解决库存控制的问题.文中首先在分析影响库存控制5个重要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库
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国际投资立法的自由化趋势已不可逆转。本文在现有各类投资立法的基础上,对国际投资法律自由化的价值取向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在外国投资者利益与东道国国家
摘要:我国农民工的过度流动与劳动力吸收方式和用工方式息息相关,但学界从企业用工制度的角度对我国农民工较高流动性展开深入研究的成果相对较少。文章利用2013年全国范围问卷调查数据,借助Logit模型,证明不规范的用工制度强化了非稳态转移条件下农民工的流动性,显示农民工工作流动性更多受不规范用工制度的影响,而区域流动性既较多受不规范用工制度的影响,也较多受生存状况和户籍制约等的影响。  关键词:用工制
根据中国的具体国情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新阶段的发展目标。要实现这一新目标,全面、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