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课异构中的“美丽”风景

来源 :数学教学通讯·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caodou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同课异构作为当今流行的一种基本模式,让不同的教师发挥各自的特点,呈现不同的课堂精彩之处,可以说,给了不同的人施展才华的机会。但是,同课异构活动的立足点应该放在哪里?精彩的呈现突出在何处?怎样呈现出最美丽的风景呢?本文从两节同课异构课出发,试图探究此中内涵。
  关键词:同课异构;风景
  【课后访谈与思考】
  笔者:课上有一个学生在三角形中数出了5条线段,你听后第一感觉是什么?
  执教者A:我很惊讶,也很想知道错误原因,帮他一起解决,于是马上决定让他上前指给全班同学看。
  笔者:当你看到他指出的第四条“线段”时,你分析出他错误的原因了吗?
  执教者A:我也不知道图上那么明显,他怎么会把那两条线段看成一条的。
  笔者:你想过如何进一步引导该生思考吗?
  执教者A:这样我可能来不及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了。
  笔者:那么你觉得发生类似的情况以后准备如何做出应对呢?
  执教者A:我感觉需要继续观察和思考,分析其中的错误原因。
  从以上的访谈中可以看出,该教师非常重视课上发生的惊异,有随时接受挑战的心理准备,但为了确保能完成整节课的教学任务,又因一时间未能解读学生思维,只能浅尝辄止,转入下一环节。其实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指出所谓的第四条“线段”的端点,再看看现在所指的线是否是两点之间直直的一段,这样不仅解除了学生心头的疑虑,还可以深化对线段的认识。但是学生怎么会把三角形中两条边合成后也看作是一条线段呢?为了求证心中的猜测,课后我找了那位学生交谈,验证了我的猜想。妈妈曾教过他数复杂图形中的线段条数,他认为两条线段合起来得到的应该也是一条线段。原来他是根据已有的经验,对貌似的图形做出了判断。如果教师当时能解读出学生的内隐知识,及时对下面的教学稍作调整,相信那位学生会豁然开朗,带着收获回到自己的座位。
  【场景二】
  在另一节课尾,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进行回顾总结。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哪位新朋友?
  生:线段。
  师:你知道线段有哪些特点?
  生1:直直的。
  师:哦,你知道了线段是直直的,还有吗?
  生2:线段的这头和那头断掉了。(指着线段说)
  师:请坐。(师朝生2看了看,没有做出评价)
  师:线段还有其他特点吗?
  生3:有两个端点。
  师:很好,看来大家都记住了线段的两个特点:直直的,有两个端点。
  ……
  【课后访谈与思考】
  笔者:在课尾学生小结时说到线段的两头断掉了,对于这个回答你是怎么理解的?
  执教者B:我……也不清楚。
  笔者:你觉得这样的回答有创意吗?
  执教者B:当时感觉很意外。
  笔者:课后你想过如何对这样的意外进行引导和思考吗?
  执教者B:没有仔细思考过这样的问题。
  显然,该教师并未注意到学生的回答中蕴藏着的教育契机。与执教者A相比,该教师缺乏处理课堂惊异的思想准备,不善于从学生的反馈中捕捉有价值的信息。如能对生2的回答稍作引导:“是什么让线段的两头都断掉了呢?”学生定会说出端点,教师再故作惊讶:“你真了不起,还发现了线段端点的作用——端点把线段的两头都给切断了。”这样不仅保护了学生的自尊,还让学生在“断”字中触摸到了抽象的“有限的思想”,丰富并完善了学生对线段的感知。这样的课堂意外和小插曲可以说是经常存在的,教师若能抓住机会,借势引导学生思考,无疑可以成为本堂课一道美丽的“风景”,会在学生心中留下深刻的烙印。
  【后续思考】
  课堂教学是一个在特定环境下,以特定的教材为媒介,以特定的儿童为对象,展开特定的教学事件……但同时还具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每个人(包括教师和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带着独特的个性和思维方式、已有经验和知识,在具体的情境中不断地自我建构。教师不可能预测到每位学生的反应,甚至连自己在课堂上的具体表现都带有不确定性。教师如何才能在所处的特定情境中,根据当时的情况作出相应的变化,和学生在默契中呈现一道道风景呢?
  笔者认为:首先,教师要善于解读。教师除了对教材的系统把握之外,还要对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经验以及思维特点准确把握。每一位学生都来自不同的家庭,不同的生活背景造成他们各自拥有不同的生活世界和知识经验。课堂上的一个个“小惊异”正是他们与文本教材碰撞出的自我解读,其中不乏有价值的成分。教师要在瞬间敏锐地捕捉到其中的信息,分析这些信息产生的原因以及信息所反映的深层次的东西,并且选择其中有价值的信息作为下一步互动的资源,使课堂充满生命的灵动。其次,教师要善于借势启思。课上出现的“惊异”,有的暴露了学生思维过程中的错误,有的体现了学生独特的思维方式,还有的是学生在表达时欲速则不达……这时,教师要处变不惊,运用教学经验,激活教学机智,在教学目标的引领下适时调整,借势启思,巧妙点拨,让我们的教学“自然而然”,在“无痕”中收获“有痕”的精彩。
  同课异构活动,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提供了非常广阔的舞台,这里无论发生什么小插曲,都将是最美丽的风景,只要我们的教师处处有心,善于倾听、解读,巧妙借势,那么被错过的“风景”将会越来越少。
其他文献
袁娅维  灵魂突围  从2008年日本游学归来组建了乐队Soul Side,到成为Neo-Soul唱作人,2018年她把自己的新专辑定位为Soulpop,“无论我人生发生什么变化,我的灵魂始终不变。”10年间,她在自我和外界间,寻求着最佳的平衡和自己的音乐突围之路。  不想再曲高和寡  “不存在的未来,谁能让我找到答案”,在新专辑《TIARA》一首《存·不存在》里,袁娅维这样唱。  出道十余年,现
【摘 要】  本文从平台的总体框架、使用用户、功能模块三个方面介绍了理论学习子平台和微店分销子平台的构成及功能,从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数据分析三个方面介绍了大数据挖掘和分析子平台的运作及功能,分析了该“三位一体”移动电商教学实践平台的有效性和实用性,以期解决当前中高职电商专业学生面临的现实困境。证明了本文构建的“三位一体”移动电商教学实践平台是当前中高职电商专业教育改革的理想选择。  【关键词】
你喜欢吃高糖、高盐或加工类食品吗?当你享受这些美味的时候,殊不知这些食物会给你的身体带来很多不良的影响。所以,我们平时在选择食物时,一定要提高自我约束意识,远离这些不健康食品,多选择那些对我们身体有益的食物。  [听力扫障]  1.diabetes n. 糖尿病  2.dietary adj. 饮食的  3.sodium n. 钠  4.proportion n. 比例;份额  5.consump
你在远方  不能时刻陪在我身旁  思念  让我陶醉在苦涩的甜蜜里  我虽然流泪  但并不悲伤  因为,我要拥有一双翅膀  插上它让我在爱的天空里自由飞翔  飞过空间的阻挡  飞过时间的考量  我扇动翅膀  飞到你的窗前  悄悄的飞进你的梦乡  把炙热的爱  放在我的唇间  深情地吻在你的额头上  让思念填满你的心房  把瞬间的美好  吻在永恒的记忆长廊  留一个美丽的梦给你  讓你去想像  我要拥
年度PUGC視频创作人  今年,在疫情刺激下,短视频行业爆发,大能的成功算得上异军突起。从0到600万粉丝,他只花了33天。作为一名职业的改装表和独立制表师,他将自己的所长发挥到短视频制作中,以另类的方式带人们走进“好奇却又不敢走进”的奢侈名表的世界。大能  大能本名赵赫,1988年出生于河北保定,职业改装表和独立制表师,短视频博主。  我的手表事业是从2014年做改装表工作室开始的。刚入行的时候
从7岁到18岁,陪伴宋佳成长的是一把把柳琴。十余年后回望当年,她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正是与柳琴相伴的十年寂寞,将自己送上了表演道路,也塑造了今天依赖灵感、浸入式的表演风格。她觉得表演的人就是感性、就是动物、就是孩子,并简单直接地自我定义为“竞赛型选手”,善于临场发挥。曾经的合作搭档、导演徐浩峰对此的理解是:“宋佳属于大自然,用皮肤来思考,思考方式是完全生理的。”  竞赛型选手  电影《师父》开拍前
2018年11月3日至10日,于南半球春日来临之际,拥有158年历史的墨尔本杯赛马嘉年华(Melbourne Cup Carnival)在充满历史底蕴的弗莱明顿赛马场(Flemington Racecourse)蓄势来袭。每年11月的第一个星期二,这场被誉为“让整个澳大利亚屏息呼吸的全民赛事”(Theracethatstopsanation)中,名驹、骑手和驯马师将现场激情竞逐。四日不同主题的赛马
SIHH每年都是眾星云集,前往品牌展台拜访的国内外明星不在少数。尤其是IWC的晚宴,今年因为是品牌150周年,明星阵容更是耀眼,Cate Blanchctt、Bradley Cooper、James Marsden等,包括演员陈柏霖齐聚现场。场内的话,有Panerai代言人霍建华和Montblanc代言人杨洋。  杨洋在去年8月底宣布成为Montblanc品牌大使,成为钟表圈继吴亦凡、李易峰、陈伟
羊毛外套Dsquared红色毛衣尼龙拉链长裤黑色牛仔靴均为Givenchy印花图案背包J.W.Anderson打火机壳挂件Ambush蛇皮壓纹夹克绿色紧身上衣均为Givenchy紧身橡胶短袖J.W.Anderson 黑色裤子Matthew Miller真丝和服外套Gucci真丝牛仔风格衬衫Dries Van Noten黑色套西Berluti真丝黑白图案睡衣双排扣西装套西均为Givenchy橘色打火
毕赣对谈戴锦华  “你是要造反吗?”听到毕赣一句调侃自己的话,戴锦华教授笑着同应。|这样针锋相对的时刻在12月13日的GQ Focus活动中并不罕见。两人各自站在创作者、评论者的立场,对毕赣的两部长片《路边野餐》与《地球最后的夜晚》进行了讨论。|如何看待影坛对于毕赣的狂热?新片是否致敬塔可夫斯基?长镜头的野心与意义究竟是什么?|以处女作惊艳影坛后,毕赣带着数千万投资、大卡司加盟的《地球最后的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