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安全驾驶影响因素与驾驶安全措施

来源 :大众汽车·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xh43884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主要尝试从人为因素和车辆安全因素的两个角度入手,探究影响司机不安全驾驶行为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预防事故的措施建议,对驾驶员安全行车有着一定有参考借鉴作用。【关键词】安全驾驶;影响因素;安全驾驶措施随着我国近十年来的经济社会迅猛发展,国内的机动车的数量出现了非常迅速的增长现象,而交通事故率仍未居高不下,根据2014年交通部门对事故统计发现,造成交通事故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往往是驾驶员的不安全驾驶行为和车辆安全技术状况因素影响,由于个体驾驶行为造成的交通事故占总事故的92.7%。道路交通事故给世界各国都带来了大量的经济和社会损失,至此各种交通事故的发生,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去了很大的损失。因此,加强对全安驾驶了解和把握不论对个人还是社会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一、影响安全驾驶的原因引起车辆事故的原因包括人为因素和车辆安全技术状况两大方面:(一)人为因素人为因素分为驾驶人技术因素和心理因素。驾驶技术是驾驶员对车辆控制的熟练程度及对路况中所出现的各种情况的处理能力。驾车多年的驾驶员在技术方面一般不会有大问题发生车辆事故的最主要原因还是,心理因素。其主要表现为:1.赌气行车。驾车赌气是很多驾驶员易犯的弊病。市内行驶堵车现象时有发生肩时驾驶员急于赶路,前面的新手偏偏蜗牛般爬行,鸣喇叭、闪灯无济于事,一怒之下,找个间隙左冲右插不顾一切地超越,有的还故意在其它车之前以更慢的速度阻挡报复;有时其它车辆超了自己时,心里不服气就猛然提高行驶速度与之一较高低,直至决出胜负。2.违规行车。醉酒驾车、酒后驾车、吸食毒品、逆向行驶、疲劳驾驶、急速狂飘等违反交通法规的行为易引起车辆事故是行车常识。可有些驾驶员怕月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威者抱有侥幸心理其实这也是心理扭曲的表现(二)车辆安全技术状况虽然由于车辆安全技术状况不良引起的交通事故的比例并不大,但这类事故一旦发生其后果往往比较严重。这类事故的起因通常由于制动失灵转向失灵车辆装载不符合规定及牵引失误等造成。另外车辆长期运行过程中各机件由于磨损及其他原因,其技术状况逐渐变化,由此会引发汽车的机械故障。故障的突然发生段经验的驾驶员不知如何处理,从而酿成交通危险。可以说,良好的车辆技术性能是保证安全驾驶的物质基础。车辆安全技术状况不良看似客观原因,其实与驾驶员主观努力密切相关大多车辆安全隐患都能够通过驾驶员的细心检查被发现并消除所以作为驾驶员应该经常检查自己的车辆使其保持良好的技术状况并学会处理行车中的不正常及危险等情况。二、保障驾驶安全的有效措施(一)提升驾驶员的职业素养机动车驾驶员是造成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据有关资料统计,交通事故中,驾驶员负有直接责任的占70%而行人和乘车人的责任占20%,其他10%。一个合格的驾驶员应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严格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和交通法规。时刻绷紧安全之弦,始终做到遵纪守法、安全行车、文明驾驶、礼貌行车。1.良好的驾驶心态。机动车驾驶员应礼让三分,获得他人的尊重与人方便启己方便。如果人人都能文明驾驶,交通事故一定会大大减少,道路拥堵也会大大缓解,驾车出行更加方便快捷。安全礼让,这一点对安全驾驶是非常重要的开车时始终保持一种平和的良好心态,也是检验一个驾驶员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2.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良好驾驶技术。机动车驾驶员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包括交通法律法规知识和机动车日常维护知识两个方面。驾驶员要有法治观念要熟知各项与道路交通安全有关的法律、法规并且模范地予以执行和遵守。另外,驾驶员还应具备一定的机动车日常检查与维护能力。同时要学习如何在气候恶劣的情况下和特殊路况下驾驶和处理紧急情况。(二)保障车辆良好的安全技术状况1.车辆的日常检查与维护。日常维护是每日出车前,行车中,收车后由驾驶员负责执行的车辆维护作业,其中心内容是清洁、补给和安全检视。为保证汽车安全行驶和性能良好可靠,每日出车前应检查:转向和制动系统;灯光及信号装置;仪表及警告灯;燃油量;后视镜位置;前后风窗玻璃清洁及轮胎气压。每周末收车后应检查:发动机机油面;冷却液面;制动液面;风窗玻璃清洗液面。每月末应检查:发动机有无漏水、漏油、漏气现象;动力转向油面;蓄电池电解液液面(免维护电池除外);雨刷片的状况;轮胎外表状况和气压。2.车辆的定期检查与保养。定期保养就是按照一定的行驶里程或行驶时间间隔对车辆进行的保养维护,以保持车辆的使用性能涎长其使用寿命。定期保养是车辆使用中经常要做的事情重视保养质量几乎等同于重视车辆的使用安全。定期进行例行保养,不但能减少汽车安全事故,而且也能降低车辆的油耗。在保养中对于需要定期更换的部件不能省略,只有将车辆保持在最佳的状态,才能保证行车安全和满意的油耗。3.安装汽车新型安全装置。安装汽车新型安全装置,也能够对车辆安全行驶起到有效的辅助或补充作用。近年来各汽车制造厂商陆续推出了各种新型安全装置,有的成为了汽车的标准配置,有的可以选装。如车载防撞系统、打磕睡或注意力不集中的报警系统、轮胎气压过低警报系统、倒车雷达(或倒车影像系统)、汽车行驶记录仪或者GPS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等。如果条件允许,建议尽量能够安装,为安全行驶提供多一层保障。综上所述,只有在驾驶员身心健康和机动车车况良好的情况下才能够避免发生道路安全事故,保障驾驶安全,而且驾驶员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其自身在驾驶过程中所产生的危险性,能够使驾驶员自觉地减少自己的不安全驾驶行为,同时,要充分考虑影响驾驶员不安全驾驶的因素,正确地采取科学的措施,从而有效地减少驾驶员的不安全驾驶行为。参考文献[1] 商利军. 驾驶员如何保证行车安全[J]. 今日科苑. 2009(10) [2] 李利. 夏季安全行车注意事项[J]. 道路交通管理. 2010(06) [3] 孙全军. 疲劳,安全行车之大敌[J]. 道路交通管理. 2009(07)[4] 彭伟. 浅析汽车行驶中的安全距离[J].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12)
其他文献
第一部分是全文的基础,由1、2两章组成,首先论证金融监管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对金融监管进行成本分析,接着参照美国的监管制度对有效金融监管的基本组成要素作详细分析,然
购并是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等学科的重要应用研究分支,目前关于购并的研究主要围绕购并动因,购并绩效,购并价值评估,购并融资,购并融资,购并与反垄断等主题展开,而其中,购并
该文运用博弈论对信誉机制的产生演变作了理论上的探讨.长远利益处先对信誉重新作了一个定义,认为信誉是一种在某类长期重复博弈中产生的,其他所有的博弈方对任一博弈方的行
论文大致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简要介绍了公共选择理论的缘起和该理论所运用的经济学方法.第二部分叙述了公共选择理论的政府失败论的主要内容.第三部分介绍了公共选择学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