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信息技术构建高效的初中语文课堂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bing09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前,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居民生活以及相关行业,教育界也并不例外,利用信息技术构建教学课堂,已经成为教育界的一种潮流。信息技术在教育界的推进,一方面有助于教师更加直观地完成教学任务,而另一方面也展现了教育行业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行业特点。本文对运用信息技术构建高效初中语文课堂的方式方法进行了粗浅的探讨。
   关键词 信息技术;初中语文教学;高效课堂
  推动科技与教育的融合,是时代对于教育行业发展提出的要求。因此,教育工作者要立足于时代发展,做好语文课堂中的信息技术应用,以此达到通过信息技术来构建高效课堂的目的,从而推动教育改革的发展。目前,信息技术已经开始全面融入各学科的课堂教学,因此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协调好信息技术的应用与学科教学工作,以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初中语文教学课堂的意义
   信息技术,顾名思义是指人们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信息的相关交换、存储、加工以及控制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们可以获取相关的知识与信息。目前,信息技术已经广泛渗透进到许多应用领域。以教育领域为例,信息技术加速推进了课堂教学的改革工作,在应用过程中,信息技术对于推动高效课堂的构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信息技术丰富课堂内容,优化学生的课堂感受
   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最直观的表现便是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广泛运用。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融合,使得语文课堂出现了美丽的图片、条理有序的课件以及生动的视频,同时,语文课堂也不再仅仅局限于语文课本之中。因此,相比较过去的传统语文课堂而言,现在的学生可以在课堂上观看反映长征的红色电影,以了解红军战士不畏艰难险阻的大无畏英雄精神,以达到更好地理解和领略《七律·长征》的内涵;学生还可以看到鲁迅故居的图片,了解鲁迅先生笔下的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以达到高效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目的。除此之外,学生还可以听到名家朗诵,从表达志向的《观沧海》到思念家乡的《次北固山下》,从具有美丽景色的《钱塘湖春行》到心怀不舍、告别友人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了另一种可能,让图片、视频、音频等多样化的教学形式走进了课堂,使初中语文课堂所展现的内容更加丰富形象。除此之外,信息技术也有利于优化学生语文课堂的感受,提升学生对语文学科学习与探索的兴趣。例如,笔者教学《木兰诗》时,利用多媒体播放自制的有关花木兰的动画片,让学生的注意力特别集中,生动灵活的画面,特别是木兰露宿黄河边呼唤爹娘的情景,使学生感动得满脸泪水,一个“孝”字,一个大义凛然的女中豪杰形象凸现在学生眼前,直观的感受给学生以非同寻常的影响,当学生看到木兰冲入敌阵,一马当先,奋勇杀敌时,学生们一片欢呼,感情激昂,他们为民族的勇者而赞叹,为中华的奇女子而佩服,这何止是一堂有意义的语文课,简直是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信息技术为构建高效课堂提供了有力的支撑,达到了“一石多鸟”的效果。
   2.信息技术提供充足的学习资源,推动学生主动学习
   将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最突出的一个优势就体现在可以展示丰富的教学资源。今天的时代被人们称作“网络信息时代”。网络信息时代,由于信息技术的作用,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是多样化的,获取信息的方式非常简单,因此,学生在获取学习资源的途径也是十分多样的,学生只需要在各大网站上输入关键字就可以获得相关的学习资源和知识内容。例如,学生可以在网上找到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的翻译,帮助自己增加文言文的知识储备,还可以搜索优秀的作文进行阅读,以此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除此之外,学生在遇到困难问题的时候还可以寻求信息技术的帮助。因此,教师要认识到时代的发展变化,根据课堂教学的内容以及课堂任务的设置来给学生提供问题,鼓励学生在课下共同研究、探讨解决问题,或者上网查阅资源寻找问题的答案,以此来达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其主动学习的热情,是中学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因此,教师要做好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协调工作,以求达到促进教学改革的目的。
   3.信息技术使学生的学习不受限制,为学生学习拓展了空间
   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多媒体运用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展示与语文课堂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以及ppt课件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更好地学习语文内容。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推荐一些优秀的教学视频让学生观看。这些电子学习资源可以打破时空的限制,学生只需要借助手机等电子设备,就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对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反复的观看揣摩,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再次的巩固,以达到充分获取知识的目的。因此,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学生的学习可以摆脱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因此,教师要做好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融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优势,以此达到打造高效语文课堂的目的。
   二、推动信息技术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途径
   1.做好课件的应用,梳理课堂教学内容
   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打造高效课堂,可以分为三个方面,即课前、课中和课后。在正式讲课前,教师要明确课堂所讲的内容,并设置相关的问题。例如讲古诗词,教师便可以安排学生了解作者的生平简历,以及作品所处的时代背景;讲文言文,则可以布置学生粗略地理解文章的大意。这些问题可以由学生在课下共同探讨完成,也可以上网查阅相关的资料完成,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达到预习的效果。在正式上课时,教师就可以借助图片、视频以及相关课件来达到辅助自己完成讲课任务的目的。例如,教师在讲解《曹刿论战》一课时,就可以通过ppt展示来使自己所讲的内容更加有条理。首先,教师要带领学生对《曹刿论战》的出处《左传》进行了解,其次便是教师对事件发生的时代背景进行介绍后,要組织学生一起进行生字的学习以及重难点的字、词、句的理解,最后,就是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重点是让学生明白为什么曹刿在第三次才允许鲁庄公乘胜追击。通过明晰的教学内容的设置和教学计划的安排,教师可以帮助学生高效地掌握该课的知识点及重难点。下课之后,教师还可以把该课的课件发放给学生,一方面让学生再次完善自己的笔记,以防课上有遗漏的地方,而另一方面,学生再次浏览课件也可以条理地梳理课堂知识,这对于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是很有帮助的。
   2.利用多媒体技术,完善语文课堂的重难点教学
   信息技术使世界变成了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信息技术能十分方便快捷地实现资源共享,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各种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以达到帮助学生更好地接受和掌握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知识。例如,在语文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觉得文言文学习是一个非常困难的过程,究其原因,是学生无法准确地掌握文言文中的字、词、句的含义。因此,教师便可以对初中语文教材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字以及特殊句型的知识要点进行归纳和总结,并制作成专题课件,让学生通过课件对这些重难点知识进行反复的疏通,直到完全理解,熟练掌握为止。
   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完美融合,对于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教师要做好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使其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以此来达到构建高效课堂的目的。
   [作者通联:甘肃定西市安定区李家堡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对烧伤病区的7例病人从入院起对其创面、咽部、肛周及病室环境物品(包括医护人员手及工作服)每周二次绿脓杆菌检测。病例咽部及肛周标本均阴性;5例创面于入院后3~7天出现该菌
前些天我们销售组的组长建了一个微信群,他把每一个组成员都拉进了群,我暗自神伤,自己的手脚又被微信捆绑了一圈。自从到公司上班后我被迫进的工作微信群已经有几个了,比如公
约翰·罗尔斯是现代美国著名的伦理学家和新自然主义法学家。本世纪五十年代以后,罗氏先后发表了许多有影响的论著,特别是1971年出版的《正义论》一书,引起美国哲学和法学界的广泛重视:称《正义论》是美国“全国各大学政治科学和哲学课程的标准精神食粮”。显然,罗尔斯在《正义论》中所阐述的新自然主义法哲学思想无疑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网络和信息技术支撑的新一轮教学模式将“翻转”语文教学课堂,要适应和面对这些“翻转”,就要求我们教师静心梳理、观察研究,理性操作实施。因为各种因素的限制,“翻转课堂”
我国面积辽阔,但山地多平地少,在一些地区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一方面要增加建设用地,另一方面又要保证耕地的总量动态平衡,这就迫使各地想出办法挖掘土地潜力。在浙闽
本文对我院1990年全年的精神科出院病人进行了调查分析。认为精神病人的医院感染率与原发精神症状的特点,病员之间的交叉感染和无菌操作或消毒不严有显著关系,而与年龄、性别
虚构与真实是小说的本质特征。近几年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理解的测试语料基本选用小说。测试的内容稳中有变,相对于我们常见的人物形象、情节结构、主题意蕴等考查内容,高考小
本文介绍了一种医院污水消毒余氯检测盒的制备方法及实用效果,并与常用的碘量法滴定做了比较。结果提示,本法对不同水质余氯量(0~10mg/L)有理想的分辩效果,能满足医院对污水排
摘 要 海洋工程海域勘察测绘,主要为海上钻井井位提供前期的海况调查,为海洋钻井平台是否插桩就位提供意见和参考,以及领导决策的根据。通过海域勘察,得到井场附近水域的数据资料,绘制甲方所需要的各种数据图件,据此得出分析结论,最终编制成海况调查报告。得出海底井位的水深地形图、海底地貌图、海底各分层埋深及各层厚度图等。  关键词 海域勘察;海洋工程;数据资料  中图分类号TE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在语文学科教育教学中词语教学是最为基础的教学内容之一,学生只有在掌握词语大致意义的基础上才能够对文本的内容有一个更深层次的理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