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多媒体的重要性

来源 :人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m88991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要经常通过图片、声音、视频等多媒体因素更加形象、生动、深刻地给学生展示缤纷多彩的生物世界以及各种生命机理,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时必须学会运用多媒体设施。
  关键词:生物课堂;多媒体;合理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4-0249-01
  现代教育技术正迅猛发展,多媒体技术教学正逐步步入课堂,多媒体教学直观形象、生动有趣,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欢乐的情景中获取知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以现代教育媒体来突破抽象的概念和内容,将想象再现出来,增强学生直观感性认识,而高中生物教学是多媒体利用率最广的学科之一。
  一、全方位的感官刺激,提高了学习生物的兴趣
  多媒体技术使计算机能交互地综合处理文本、图形、图像、动画、音频及视频影像等多种信息,其合理的利用以其形、光、声和色等多种功能作用于学生的多个感官,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在生物新课标新教材中,虽然没有绪言课的教学内容,但对第一节生物课而言,关键就是使学生懂得生物研究什么和研究的意义,怎样让学生爱上这门课。教师就应搜集有趣的生命现象视频,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或用投影片和录像片提供史料,介绍生物科学史和成就,向学生渗透思想教育。再如,在免疫调节教学中关于HIV的讲解中,教师播放科普视频《AIDS》,让学生深刻感受到预防艾滋病的重要性,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而加强对学生的健康教育。
  二、有效的静动转化,丰富了生物教学内容
  教材中的照片、图像、挂图,以及模型等传统的教学媒体,往往缺乏动态变化,而许多的生命活动规律和本质往往是一个连续的变化过程,从而使学生仅通过观察图片,挂图和模型等难以理解。多媒体技术可以创设出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使学生进入一种喜闻乐见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如《水分代谢》一节,可以用多媒体电脑分别制作模拟失水、吸水过程中的植物细胞的内部结构、变化过程,如细胞质与细胞壁的分离、液泡变大变小以及水分的出入细胞的过程等。将制作的软件以液晶投影投放,使学生在欣赏”电影”的同时,学到了知识,教学组织简单,效果较好。
  三、大密度的信息呈现,拓展了学生生物的视野
  “大信息、全开放、多媒体、高效益”的改革目标模式是顺应时代的要求的。多媒体技术可以进行高密度、大信息量的知识传授,利用文字的闪动,图像的移动,颜色的变换等手段,不仅容量大,速度快,效果也更好。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增大相关教学内容的知识信息容量,并以习题或问题的形式及时进行反馈矫正,强化训练,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和展示机会。比如:在“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复习时,就选用了紧扣教材的“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光合作用的场所”,“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等多媒体视频资料;又如在性状遗传的规律性一部分,涉及到7个新名词的掌握应用,特别是遗传图解的规范书写,传统的教学手段至少需要二个课时,而利用信息技术与生物课程资源的整合,在所有新名词出现后都配合图片和习题强化;遗传图解的标准格式,也在步步给出后,马上引导学生练习并分小组展示作业,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对学生出现的共性或典型问题,及时给以矫正、警示强调,使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得到解决,从而加深学生印象,这些都是传统教学手段无法作到的。
  四、多样的信息转化,降低了生物教学难点
  生物学科的特点是细微、动态、抽象,使得生物学知识信息不容易直接被学生感知。利用多媒体技术能够把这些信息通过转换变成一种直观的形式,真实、生动、形象地展示生物的各种生理活动,显示生物的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变化,而许多的生命活动规律和本质往往是一个连续的变化过程,从而使学生仅通过观察图片,挂图和模型等难以理解。多媒体技术可以创设出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使学生进入一种喜闻乐见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实地再现于课堂,让学生耳闻目睹、身临其境。例如:“遗传的物质基础”这一节的难点是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DNA分子是一个复杂有序的空间结构,图片的平面结构以及文字的单调叙述妨碍了学生对于DNA分子结构的认识,模型则过小而使学生看不清楚。多媒体不仅使学生看到了立体的DNA分子,而且还可以从多个角度去观察。DNA分子结构中磷酸和脱氧核糖核酸的连结,碱基的互补配对则可采用动画的方式,展示了DNA分子的全貌及基组成形式,较好地解决了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DNA分子的复制本身就是一个动态过程,即边解旋边复制。传统的教学方法无法清楚地表示这一动态过程,多媒体的虚拟现实使学生看到了这一动态过程,而且对半保留复制也有较深刻的理解。复制的最后结果是产生了与原来母链完全相同的两条子链,从而保持了遗传的稳定性。这一结论的形成是通过电脑的动态演示而得出的,使得信息的表达更为丰满完整,更容易被学生理解。多媒体还有利于将课堂教学重点及时总结,并附了巩固练习,加强重点内容当场消化吸收,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再如:在细胞的分裂教学中有丝分裂、减数分裂、无丝分裂的过程,借助多媒体的模拟展示,分步展示各个时期的变化特点和整个过程,使学生有直观的感受,而且通过三者的比较,能够熟练地把握三者之间的根本区别。还有,选修3中“基因工程”的内容,对学生来讲看不见、摸不着很难理解,教学过程中使用多媒体课件,从目的基因的提取开始,给学生演示限制性内切酶如何识别核苷酸序列,将磷酸二酯键和氢键断开,DNA连接酶又怎样连接磷酸二酯键进行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的结合,借助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让学生理解目的基因是如何导入到受体细胞中的,随受体细胞的分裂目的基因进行扩增,最后实现目的基因的表达。通过动态模拟这一显微操作过程,加之视觉、听觉的共同作用,
  总之,在生物的课堂教学中,只要明确多媒体在生物课堂教学中的辅助地位,合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充分发挥多媒体在生物教学中的导学作用,就会加大课堂教学容量,活跃课堂教学气氛,调动教学主体(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当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整体素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就能够发挥多媒体在提高教学效率与培养学生素质方面的优势,使课堂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以达到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
其他文献
如今教育已经得到政府和人民大众的广泛关注, 随着教育力度的不断加深, 一些独立学院纷纷成立, 给教育事业增添更多的力量.当前很多独立学院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仍然存在
公平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普遍追求。公平加工常用最后通牒博弈和独裁者博弈任务进行研究,发现人们普遍具有公平偏好倾向。公平加工认知机制是融合认知和情绪因素的双系统理论。
“导学单”通常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学情,为学生设计的学习目标、内容与流程等学习方案.这是新课改背景下衍生的一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构建知识能力的重要媒
探讨儿科患者留置针穿刺过程中协同护理模式(CCM)的有效性。方法:抽取80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模式,对实验组的患儿及家属实施协同护理模式,统计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养成阅读新闻习惯,关心国内外大事及社会生活,能准确、迅速地捕捉基本信息,就所涉及的事件和观点做出自己的评判.”这为我们关注新闻阅读,开发
本文以外研社版小学英语教材为例,在明确了教材评价的意义基础之上,浅析了如何更好地利用其原则和具体方法进行教材评价,以进一步推进英语教学研究的发展.
数学学科是初中教育体系中一门相当重要的科目,主要教学目的是训练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培养他们的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在初中数学解题中应用分类讨论思想,不仅可帮助学
以前我不太喜欢读书,小时候,每天都是妈妈给我念书,讲故事。等我上一年级时,妈妈为了让我自己养成看书的习惯,就想出了这样的一个办法:晚上睡觉前妈妈和我一起看书,她先读一
期刊
随着教育教学领域的不断发展与改革,在全新的现代化教育背景下应该向着信息化方向持续迈进。而信息化教学就是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充分融入现代化教学理念,并以信息技术作为基础采
一、问题提出rn最近,沈阳医学院预防医学系劳动卫生教研室副教授王灿作出了,它从疾病和心理两个方面对中学教师尤其是毕业班教师的健康作出了详细的调查,这个调查是对沈阳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