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家“一带一路”文化传播研究基地成立

来源 :中国广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rkage122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来源:本刊
  9月28日,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一带一路”文化传播研究基地揭牌仪式暨首届“一带一路”传播论坛在西安举行。
  会议邀请国内媒体精英、业界专家、商界领袖对“一带一路”背景下广播电视媒体对外传播的路径和方略进行研讨。这是近年来关于“一带一路”文化传播方面最具代表性、学术权威性的盛会,为世界深入理解“一带一路”提供了展示窗口,为推动合作对接搭建了桥梁。
  本届论坛由中国广播电影电視社会组织联合会“一带一路”文化传播研究基地主办,陕西省广播电影电视协会、陕西广播电视台研发部承办。
  全国政协委员、中广联合会副会长、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席胡占凡在致辞中表示,希望基地切实开展学术研究工作,完成既定的研究任务;注重学术研究成果的转化落地,积极组织“一带一路”多国跨境联合采访活动,组织精锐采编团队深度报道,形成融媒体矩阵立体传播,多形态产品整合推广;和国内外广播电视制作传播机构合作进行具体的项目实践,形成从内容制作、传播到相关行业的产业实体运营的闭合产业链,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据悉,中广联合会“一带一路”文化传播研究基地是国内第一家以“一带一路”命名的文化传播类的研究基地。基地将以文化传播研究为主线,打造聚合“一带一路”多种文化资源的共享平台,成为丝路文化传播的专业智库,提供科学、合理的传播解决方案,为“一带一路”倡议提供强有力的传播支撑。
  会议确定了基地理事长单位和秘书长单位由陕西广播电视台担任,并颁发了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副秘书长、研究员证书。
其他文献
随着全球化和多元文化的发展,人口流动日渐频繁,离开自己的家乡到外地任教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在异地生活和工作,对这些外来青年教师而言,会遇到很多困境,从而影响他们的生存
在广播新闻中,现场报道是最鲜活、最生动的新闻报道形式。记者在进行现场报道前要做好"热场"并充分准备报道内容、准确设置时间悬念、恰当运用报道语言、做好点位设计等,使现场
来源: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官网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关于学习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的通知,要求在国庆节、五一国际劳动节等重要的国家法定节日、纪念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广播电台、电视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广播電视台,应当于北京时间上午10点整在其主频率、主频道播放国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应当在适当的时点依法播放国歌。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国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