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开了咋会翻窗

来源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s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小学是青少年成长的关键时期,也是决定青少年一生前途命运走向的重要时期。正是在这期间,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都会发生巨大变化,特别是性发育逐渐成熟,性意识发生萌动。而谈到性,中国人总有些难以启齿,在传统教育中,我们总是让孩子们“从游泳中学习游泳”。但是,随着信息时代的迅猛发展,孩子们已经生活在一个由鼠标和键盘操纵的时代,各种信息唾手可得,面对这样的世界,对于刚跨入青春期大门的孩子们,如果得不到及时、正确的说明和引导,极易导致各种生理、心理疾病的产生,甚至引发少年性犯罪。因此,在此阶段正确教育、引导青少年认识这方面的知识非常必要。
  本文通过对成都外国语学校附属小学、成都人北实验小学、成都苏坡中心小学、西昌市第一小学和马尔康师范附属小学等6所学校的221名教师和888名小学生家长的调查进行分析,揭示了目前小学生性健康教育的现状,从而探索在小学生中开展性健康教育的实施对策。
  
  一、对“小学教师眼中的小学生性健康教育”的调查情况
  
  86.9%的小学教师认为在小学生中开展性健康教育课非常必要;82.4%的小学教师认为在小学开展性健康教育的最好形式是开设专门的课程;不到;1/4的小学教师对小学生进行过性健康教育;3/4以上的小学教师认为对学生之间的过密交往“应该引导使维持正常的交往即可”;不到两成的小学教师“对青春期青少年性发育特点”有很多的了解;近九成的小学教师认为“社会上的性信息对孩子的负面影响大”;约1/2的小学教师认为“开展小学生性健康教育应迫切解决的问题是家长先接受教育”;1/5强的小学教师认为“应先培训师资”。
  
  二、对“小学生家长眼中的小学生性健康教育”的调查情况
  
  九成以上的父母没有正面回答孩子“我是从哪里来的”;仅有一成不到的家长对孩子的态度是“想谈”或“适当时对孩子谈”;不到1/2的小学生家长“了解”孩子的遗精或月经情况;86.9%的家长认为“学校开课更适合小学生接受性健康知识”;1/5强的家长认为应在“小学三年级以前开设性教育课”;1/2强的家长认为“应在小学三年级以后开设性教育课”。
  
  三、结论与对策
  
  (一)分析与结论
  1.在大多数小学教师的观念中,“性”仍是禁区
  我们在调查选样中发现,有相当多的学校拒绝进行小学生的性健康教育现状调查。在愿意接受调查的6所学校的221名教师中,也仅有23.5%的教师对学生进行过性健康教育。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性不能登大雅之堂,不能交谈,教师与学生谈性,羞于启齿,有失身份。这致使许多小学校的领导和教师谈性色变,将性教育视为“禁区”。
  2.大部分小学教师对青春期孩子的性发育特点来予以关注
  调查数据显示,仅有18.1%的小学教师对青春期孩子性发育特点较为了解,大部分小学教师自身对青春期孩子的性发育特点未予以关注。
  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青少年进入青春期的年龄普遍提前。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目前开展了青春期教育的学校也大多是在四、五年级才开始,结果出现教育与学生生理现象相比相对滞后。由于第二性征的出现,多数学生感到羞怯和害怕,有的学生甚至束胸、走路不敢抬头、盲目减肥等,不能正确面对月经和遗精,普遍都有一定的心理压力和精神负担。如果青少年进人青春期时得不到及时开导,多数学生都会对生殖器官发育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生理、心理现象感到困惑、焦躁、恐慌,甚至陷入无端的痛苦之中。
  3.家庭将性教育视为洪水猛兽
  在我国,由于长期以来受“万恶淫为首”的性观念的影响,家长与孩子说的最多的话题是学习,很少有家长主动与孩子讨论性健康问题,更不用说性健康教育。这说明青春期性教育在家庭中未被提升到应有的地位,部分家长对青春期性教育是忽视的,这不利于孩子健康度过青春期。
  当家长面对孩子提出的“我是怎么出来的”问题,有的父母敷衍道:“你是捡来的”、“你现在还小,等长大了就知道了”等,对小孩一脸的不信任。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大部分父母都不能正确回答和正确对待孩子所提出的性问题。
  4.父母对孩子青春期的发育关心和体贴不够
  调查数据显示,一些父母不了解孩子青春期的发育特点;有的父母从未关心过孩子性生理方面的成长。1/2以上的父母在“对小学阶段的孩子谈性的态度”上,或“不知用什么语言谈”,或“想谈,但孩子不配合”,有的家长认为“根本用不着谈”。
  因此,90 %以上的小学生的父母认为只有学校最适合对小学生进行性教育。正因为父母在孩子青春期前期就没有很好地利用这一关键时期,没有与孩子在最隐秘的性问题上建立起良好的亲子关系,因此,很多校学生不愿意将自己的身体变化告诉父母,父母也很少成为孩子的知心人。
  
  (二)转变小学生父母及小学教育者对开展小学生性健康教育的观念,发挥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
  对孩子进行性健康教育应由社会、家庭和学校三方力量合作进行。学校是导向,应发挥性教育的主阵地作用;家庭性教育是青春期少年最早涉及到的性环境之一;社会是广阔的背景基础。三者是相互依赖的。
  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是实施教育的主阵地,也应是进行性健康教育的主渠道。我们这次调查的相关部分数据显示,小学3~6年级的孩子的性知识通过教师讲授掌握的比率占了1/2以上;与之对应,通过其他非科学渠道(影视、网络色情等)获得性知识的比率肯定就低得多。也就是说:只要我们打开了性教育的大门,何惧孩子们翻窗去其他途径猎奇性知识。
  学校要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形式开展性健康教育。北京性健康教育研究会会长、首都师范大学生物系教授高德伟认为,人的性意识从两三岁就开始有了,两三岁的孩子只是出于质朴的好奇,才会提出有关性的问题,但他们并没有成人的性概念。研究表明,儿童时期不适合的性教育会在孩子成人后引发性心理障碍、性扭曲、性功能障碍等问题。因此,性教育开展得越早越好。我们应让学生有计划、有步骤地认识生理变化的自然现象,让他们知道到青春发育期身体各方面会发生哪些变化,这些变化会带来哪些心理变化,应如何认识和对待这些变化。特别是应让他们了解月经来潮和遗精等正常的生理现象及处理办法,使其对性成熟的生理、心理变化作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利用学校课堂教学的优势,发挥参与式教育和同伴教育的优势。小学的性健康教育,要提高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其方法是让孩子们与同龄人一起学习交流,从小培养他们在异性 交往方面的社会规则意识,更好地把握与异性交往的方式。同伴教育的本质特征在于充分发挥有信任感的同龄伙伴关系,通过良性的群体人际交流,在他们建立的同伴信息反馈网中,通过老师的引导,让孩子们自己相互分享生活中有利于健康成长的性信息。
  利用学校的主阵地,通过网络技术积极开展性健康教育。大部分小学都有互联网,学校要利用这一条件,引导孩子们分辨网络性信息的良莠,教他们正确使用网络,学会适时、适度、轻松地从网络中获取性健康知识、解决疑难问题的方法。同时,还要通过在校园网上建立性健康教育网站等形式,消除师生之间性信息的交流障碍。
  学校要为小学的孩子开设专门的青春期咨询室。无论是心理健康还是生理健康,都应该体现“防治并重”的原则,对全体学生普及“性”健康知识和自我保护常识是预防性的,但还有一部分学生需要个别辅导。因此,学校有必要设置专门的青春期咨询室,让孩子在遇到烦心事时有个倾诉的地方,使他们在宜泄和排解的同时,又能获得正确的指导。
  开设家长课堂。家长会不要只是以通报学生的学习成绩为惟一内容,要多与家长交流引导孩子健康成长的经验。
  
  (三)发挥家庭教育在小学生性健康教育中的主体作用
  学校教育应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家长对孩子最了解,应该是孩子性教育的第一任教师。为此,家长应做好性知识和青春期知识的储备,对孩子提出的性问题保持平等、乐观、主动的态度,采用自然、幽默的口吻,抓住一切偶然的机会进行性教育,切忌讳莫如深或随口乱说。如果父母回避了孩子第一次非常自然的提问,那么他们也许水远失去了刘孩子进行性教育的机会,下一次遇到问题时,孩子会自己到别的地方去寻找答案。
  
  (四)全社会营造关爱青少年的良好氛围
  人是社会中的人,人的生活离不开社会。尽管青少年交往面较窄,但社会的影响对他们还是很大。特别是在当今的信息时代,不良文化对未成年人的危害不容低估。为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全社会要积极地营造关爱氛围,大众传媒尤其要带头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坚决消除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不利因素;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介的作用,通过开设专栏、座谈等形式,加大宣传,为开展性健康教育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
  总之,加强青少年性健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密切配合,三管齐下。只有当全社会都像瑞典等发达国家那样,把关心青少年的性健康教育、心理辅导、法律援助等都纳入到社会的职责时,我们的孩子才有了获得性知识与性健康保护的窗口,那时,我们就不会感叹孩子们会通过“翻窗”等非法途径去获取性知识,黄色网站才会失去“腐蚀青少年”的作用,我们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任务才真正落到了实处。
  此报告是四川省教育厅重点课题《中小学生性健康教育实施研究》最终成果之一
  总课题负责:四川省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 胡 珍
  四川省教育厅体卫处 赵晓玲 卢 旭
  分课题主研:四川省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 程 静 门从国
  数据分析:四川省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 王进鑫
  调查组织:四川省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曹 璇
  编辑/于 洪
其他文献
〔摘要〕文理分科是高中阶段的一件大事,若分科后学习成绩不好,学生很容易责怪自己当初选错了。本案例的来访者正是如此,选择文科后成绩不佳,一直后悔为什么没选理科,处于焦虑状态中,影响了生活和学习。咨询中通过情绪梳导、帮助树立信心和介绍职业生涯教育让来访者释怀,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文科生;个案辅导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
当代诗歌很多是在一种充满暴力的基因传统下进行的写作。重走经典美学道路,需要异常的代价和勇气。反抗的姿势有很多种—牺牲的,讨巧的,激进的,温吞的,投机的……李少君选择的,是以“后退”的姿态去对峙、搏击和冒进。李少君的诗歌当中,凸现“美即最大霸权”。诗人自称是“贪婪的诗意的寻芳客”,立誓“狠狠地榨取美的最后的剩余价值”(《过临海再遇晚秋》)。这些审美和耽溺,非但不是老套的古典复归,反而是危险的美学冒进
〔摘要〕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第十高级中学是一所省级心理健康教育特色高中,多年来,学校致力于心理教育“三个融合”建设,所谓“三个融合”即心理教育与学校文化、学校管理、学校教学的融合,为此,学校确定了建设心理教育特色学校的发展目标,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渗透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成为了学校的发展战略,学校以此进行国家课题“构建学校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融合体系的研究”的实践探索,特设两个心育特色班进行全方位研究
〔关键词〕人际交往;小学生;辅导案例  一、学生主诉  我与同桌A是好朋友,一个多月之前,A向我打听B同学在原来的学校是不是风评不好,我就和她闲聊了几句,也没有说B坏话。但是,之后A就添油加醋地把我们的闲聊说给了别人听,而且惊动了B的爸妈。B的爸妈打電话和我爸妈说了这件事情,说我在背后说人坏话。我感觉同桌并没有把我当好朋友,否则不会把我的话说出去,而且歪曲事实。A肯定是故意的,故意挑起这个话题,再
征 稿 启 事  为更好地贯彻执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进一步提升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将于2017年开展“健康杯”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成果评选活动。评选活动秉承“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旨在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提供交流探讨与成果发表的平台。现将有关事项说明如下,欢迎投
〔关键词〕生命教育课;感悟;生命品质;自我生成  2011年12月3日—5日,我们有幸参加由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在广东顺德主办的“第七届中华青少年生命教育论坛”。此次论坛可谓是一次视听盛宴,既有生命教育学术专家的专题讲座,又有生命教育资源与教学资源的精彩展览,尤其是由一线生命教育教师带来的生命教育教学示范课,从理论到实践全方位展示了极为丰富的、多元的经验资讯,使代表们受益匪浅。其中来自宝岛台湾“彩虹爱
〔摘要〕为了更好地探索解决当前学校中问题学生教育难、效果差、实效短等问题,以一名学生迟到为例,将叙事心理疗法的基本理念应用在问题学生的教育和转化过程中。实践操作得出,叙事心理疗法对于问题学生的教育是有一定意义的,可以激发问题学生内在的积极力量,从而使问题学生转化。  〔关键词〕叙事心理疗法;问题学生;教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7)22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学科走心课;教学要领  当前,随着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小学的普及,学科教学正不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元素。这种渗透的重要依据就是早在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目标。十多年来,从小学到高中,从普高到职高,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然而,纵观各学科教学实践,这种渗透容易被排挤、忽视,趋于表面化,逐渐湮灭于学科教学课堂中。笔者认为,学科教学与心理健康
〔关键词〕严重心理问题;系统脱敏法;辅导个案  一、基本情况  (一)个人及家庭情况  小A(化名),16周岁,普通高中二年级学生,独生女。身高1.60米左右,体态正常,无重大躯体疾病史。父为普通工人,母为某中学教师,父母均为大专毕业。家庭和睦,无老人同住,无家族精神病史。  (二)主诉与个人陈述  主诉:睡眠不好,焦虑烦躁;上课注意力很难集中,学习效率低;害怕老师提问,尤其害怕老师让自己读课文;
〔摘要〕为了考察工作记忆广度与心算能力的关系,本研究选取了大连市某小学五年级学生63名,实验要求被试首先完成工作记忆广度任务,然后完成心算任务。结果发现,工作记忆广度与心算成绩存在显著相关;进一步的回归分析发现,数字工作记忆广度对心算成绩起作用。  〔关键词〕小学生;工作记忆广度;心算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2684(2010)07-0011-04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