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酸克雷伯氏菌SG-11生物合成吲哚-3-乙酸的检测

来源 :分析测试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sarur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产酸克雷伯氏菌SG-11是从水稻根面分离的植物根际促生细菌,能有效的促进水稻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为探索其促生机理,通过色谱 -质谱联用、薄层色谱与高效液相色谱的定性和定量分析,证明了在产酸克雷伯氏菌SG-11的代谢产物中存在着较高浓度的植物生长素吲哚 -3-乙酸。 Klebsiella oxytoca SG-11 is a rhizosphere-promoting bacteria isolated from the root surface of rice, which can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rice plants. In order to explore its mechanism of promoting growth, through the combination of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The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by layer chromatography and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demonstrated the presence of a higher concentration of the auxin indole-3-acetic acid in the metabolites of Klebsiella oxytoca SG-11.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沙尘暴是甘肃省主要气象灾害之一。本文着重从地面气压场,各有关站的气压、气温、湿度、风速自计资料对"4.12"沙尘暴天气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这次强沙尘暴的触发系统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从中期预报的角度,对2000年4月12日甘肃河西中东部强沙尘暴天气过程的环流演变特征、波谱特征以及冷空气活动等方面,进行了初步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这次强沙尘暴天气是在2波转
研究了锆钼蓝杂多酸在碱性溶液中的极谱行为 ,提出了测定微量锆的极谱法新体系。在0.04mol/L盐酸及抗坏血酸溶液中 ,锆 (Ⅳ)与钼酸铵反应形成锆钼蓝杂多酸 ,在pH8.5~10.5的NH3
前言rn2000年春季我省的沙尘暴天气十分频繁,其中4月12日出现的强沙尘暴、黑风天气是2000年最强的一次.本文利用GMS-5卫星云图中的红外云图资料,对这次强沙尘暴过程的云图特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金龙山金矿是产于南秦岭镇安-旬阳晚古生代沉积盆地细碎屑岩-碳酸盐建造中的微细浸染型金矿.主要载金矿物毒砂、黄铁矿,粒度多为10~100μm,约为次显微状金颗粒直径的1000倍左
卡伯(Kapppa)值是纸浆质量的重要指标,而纸浆中的木素含量决定了纸浆的卡伯值.该文研究了用可见分光光度法在线测量酸法制浆过程蒸煮液中溶出的木素含量去预测纸浆中木素含量
报道了应用高效液相色谱 (HPLC)及电喷雾 (ESI)质谱对基因表达产物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进行非在线鉴定分析 ,获得了满意的结果。实验表明HPLC及ESIMS在分析鉴定未知样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