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来源 :农民致富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ish_m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玉米病害防治
  1、玉米大、小叶斑病
  玉米大斑病和玉米小斑病主要为害叶片,有时也侵染叶鞘和苞叶,小斑病除为害上述部位外,还可为害果穗。这二种病害统称为玉米叶斑病。
  (1)玉米大斑病的典型症状是由小的病斑迅速扩展成长菱形大斑,严重的长达10-30厘米,有些长斑甚至超过30厘米,有时几个病斑连在一起,形成不规则形大斑。病斑最初水浸状,很快变为青灰色,最后变为褐色枯死斑。空气潮湿时,病斑上可长出黑色霉状物。
  (2)玉米小斑病的症状特点是病斑小,一般长不超过1 厘米,宽只限在两个叶脉之间,近椭圆形,病斑边缘色泽较深,为赤褐色。此外,病斑的数量一般比较多。玉米大、小斑病的病菌都以分生孢子附着在病株残体上越冬,或以菌丝体潜伏于病残组织中越冬,第二年孢子萌发,进行初次侵染,感病后的植株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引起再次侵染。
  防治要点:发病初期(8 叶期)用20% 三唑酮1500倍 70% 代森锰锌600倍 600倍天达2116 壮苗灵喷雾,或用50% 敌菌灵 0.5千克(或 50% 的甲基托布津、或 50% 的退菌特2000-3000倍) 天达2116粮食专用型600倍 天达裕丰1500-2000倍液喷施,每隔10-15 天喷一次,连续喷施 2-3 次。或用 50%天达腐霉利50-100 克于心叶末期至吐丝期喷雾1-2次。 上述药剂掺混天达有机硅6000倍,省工省时又省力,下雨无须再重喷,效果更佳。
  2、玉米黑粉病
  症状:玉米整个生长期地上部分均可受害,但在抽雄期症状表现突出。植株各个部分可产生大小不一的瘤状物,大的病瘤直径可达15厘米,小的仅达1—2厘米。初期瘤外包1层白色发亮的薄膜,后呈灰色,干裂后散出黑粉。叶片上有时产生豆粒大小的瘤状堆。雄穗上产生囊状的瘿瘤。其他部位则多为大型瘤状物。
  防治技术:(1)农业防治。实行轮作;重病区栽培抗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避免氮肥过多,抽雄前后要保证水分供应;田间早期发现病瘤应及时刈除并深埋,秋收后彻底清除病残体,进行深翻 ,可减少初侵染源。(2)药剂防治。播种时用种子量0.4%的20%粉锈宁乳油拌种,同时以多菌灵等杀菌剂进行土壤和粪肥处理。生长期彻底防治玉米螟等虫害。
  二、玉米虫害防治
  1、玉米螟
  為害状:玉米螟取食叶肉或蛀食未展开心叶,造成花叶;抽穗后钻蛀茎杆,使雌穗发育受阻而减产。蛀孔处遇风易断,则减产更严重。幼虫直接蛀食雌穗嫩粒,造成籽粒缺损、霉烂、变质。
  发生条件和传播途径:一般越冬基数大的年份,田间1代卵量和被害株率就高。越冬幼虫耐寒力强,冬季严寒对其影响不大,春寒能延迟越冬幼虫羽化。湿度是玉米螟数量变动的重要因素。越冬幼虫蛟食潮湿的秸秆或吸食雨水、雾滴,取得足够水分后才能化蛹、羽化和正常产卵。低湿对其化蛹、羽化、产卵和幼虫成活不利。以高龄幼虫在寄主植物秸秆、穗轴或根花中越冬,来春化蛹、羽化、成虫产卵于寄主植物叶背,孵化成幼虫后形成为害。
  防治技术:(1)消灭越冬虫源。在越冬幼虫羽化前,将玉米、高粱等有虫秸秆作燃料、铡碎沤肥和封存穗轴,是消灭越冬幼虫,压低虫源基数的有效措施。(2)药剂防治。于玉米大喇叭口期采用“三指一撮”法以3%呋喃丹颗粒剂或1.5%辛硫磷颗粒剂按每亩1.5—2公斤用量灌心,防治效果明显。(3)生物防治。心叶中期撒施白僵菌颗粒剂,即将含菌量为50亿—500亿/克的白僵菌孢子粉500克与过筛的煤渣5公斤拌匀,撒施于玉米心叶中;放赤眼蜂治螟。即在越幼虫羽化率达到20%时,每亩设5—10个放蜂点,放蜂量为15000—30000头放蜂防螟。
  2、粘虫
  为害状:以幼虫取食为害。食性很杂,尤其喜食禾本科植物。咬食叶组织,形成缺刻,大发生时常将叶片全部吃光,仅剩光杆,抽出的麦穗、玉米穗亦能被咬断。食料缺乏时,成群迁移,老熟后,停止取食。
  发生条件和传播途径:粘虫喜温暖高湿的条件,在1代粘虫迁入期的5月下旬至6月降雨偏多时,2代粘虫就会大发生。高温、低湿不利于粘虫的生长发育。粘虫为远距离迁飞性害虫。在我县不能越冬,一代成虫从南部初始虫源基地远距离迁飞至我县产卵,二代粘虫幼虫造成为害。
  防治技术:(1)药剂防治。冬小麦收割时,为防止幼虫向秋田迁移为害,在邻近麦田的玉米田周围以2.5%敌百虫粉,撒成4寸宽药带进行封锁;玉米田在幼虫3龄前以20%杀灭菊酯乳油15—45克/亩,对水50公斤喷雾,或用5%灭扫利1000—1500倍液、40%氧化乐果1500—2000倍液或10%大功臣2000—2500倍液喷雾防治。(2)生物防治。低龄幼虫期以灭幼脲1—3号200PPM防治粘虫幼虫药效在94.5%以上,且不杀伤天敌,对农作物安全,用量少不污染环境。
  3、玉米红蜘蛛
  为害状:以成、若螨刺吸玉米叶背组织汁液,被害处呈失绿斑点,影响光合作用。为害严重时,叶片变白、干枯,籽粒秕瘦,造成减产,对玉米生产造成严重影响。
  发生条件与传播途径:玉米红蜘蛛喜高温低湿的环境条件,干旱少雨年份或季节发生较重。以雌成螨在作物、杂草根际或土缝里越冬。越冬雌成螨不食不动,抗寒力强。春季气温达7—12℃以上产卵孵化,发育至若螨和成螨时,转移至杂草和玉米上为害。7—8月进入为害盛期。
  防治技术:(1)农业防治。深翻土地,将害螨翻入深层;早春或秋后灌水,将螨虫淤在泥土中窒息死亡;清除田间杂草,减少害螨食料和繁殖场所;避免玉米与大豆间作。(2)药剂防治。当叶螨在田边杂草上或边行玉米点片发生时,进行喷药防治,以防扩散蔓延。可用20%三氯杀螨醇乳油、73%克螨特乳油或5%尼索朗乳油1500倍液喷雾防治。其它防治麦红蜘蛛的药剂亦可用于防治玉米红蜘蛛。
  (作者单位:157623 黑龙江省林口县青山镇农技站)
其他文献
玲融资租赁在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产生, 作为一种新的将融资和融物相结合的方式, 在快速发展的当今世界, 迅速的发展, 已经成为企业融资的主要方式之一. 随着近几年我国经济进
一rn1950年,那年我十七岁.我们十几个正在秋征工作队的青年,被中共广济县委组织部保送至湖北人民革命大学第一分部(黄冈仓子埠镇)学习.五六幢小洋楼的校舍,让我们这群学生感
期刊
在利率对消费的影响的实证研究中,关于利率对不同发展程度地区消费的影响的研究分析并不多。然而,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的地区的居民消费水平受利率的影响是否一致也是值得分析研究的。因此,本文将会从这一角度来研究分析2007-2012年利率对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地区的消费的影响。  一、变量的分析与选取  1.变量的选取  消费的变化涉及多个影响因素,如利率、可支配收入、储蓄、货币供应量、消费者物价指数、消费者心理
蔬菜是人们生活中每天必不可少的重要食品,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温室的蔬菜生产发展十分迅速, 已经成为农民致富的重要途径。各地区根据本地的自然条件、生产习惯,都发展适合本地区生长的温室蔬菜栽培技术。但是,多数菜农对于温室种什么、怎样种却知之甚少,往往是跟风种植,造成某些蔬菜生产过剩,收益受到影响。因此,只有实施温室蔬菜高产栽培技术,才是成为增加农民经济收入的重要途径。   
对高中化学教学进行教学模式的探究,意在创新中提升化学教学效果.在新课标教学情境下,教师要做好高中化学的教学设计,使用创新思维实施教学手段.教师要掌握化学教学创新的方法,依据学生的化学基础和学习特点制定合理的教学设计,提高化学教学水平.  一、高中化学创新教学设计  1.创新教学结构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创新教学结构,能够做好课堂的开始、进行和结尾,保证化学课堂的顺利完成.在化学课堂开始的时候,教
摘 要:一直以来,西藏中小企业在在推动西藏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解决就业、增加税收以及推动科技创新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由于西藏中小企业由于资金薄弱、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信誉度不高、经营风险大等原因,所以融资渠道一直很狭窄,融资需求状况较差,以致制约了西藏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及其健康发展。本文以拉萨市为例,通过对拉萨市的中小企业进行实地调研,进一步分析了拉萨市中小企业科技
野生五味子经人工选择、训化、改良、提纯后,在农田中全光照栽培,产量高、果实满、色泽艳、质量好、药效佳、用途多、销路广、效益高。是农民发家致富的优势项目。但是通过栽培后发现五味子易发生病虫害。正确识别病虫害,掌握其发生规律及发生条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是保证五味子正常生长,获得高产、高效的关键性措施。  一、病害  1.叶枯病(1)症状。由五味子叶枯病菌侵染所致,是常发病害,5月下旬至8月上旬高温
自主学习是个体对学习获得的内在需求,是一种自觉的行为.在中职数学教学中,教师的传授方式与方法、学生的行为习惯等因素都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效果的具体表现.内容围绕中职生
摘 要:普华永道和世界银行于2006年底公布了一份关于纳税成本的研究报告,在这份报告所调查的175个国家中,我国内地的纳税成本排在第8位,由此可以看出,降低纳税成本已是刻不容缓、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不仅是我国目前提高税收管理水平、深化税制改革的重大课题之一,也是保证税收效率、衡量我国税收工作成果的重要尺度之一。  关键词:纳税成本;影响因素;优化思路;信息化建设  一、纳税成本的构成及评价指标  1
鉴于自我调控因素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作用,高校英语教师应该对如何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如何帮助他们掌握和有效运用正确的学习策略,形成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等等,有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