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语的骄傲和光荣何时回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ha123456he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4-0003-02
  我们这里界定的“母语”,本应指作为我国基础教育学科之一的“语文”。母语承载着祖国五千灿烂文明在历史的风雨中走过,以其古老而生生不息的旺盛生命力闻名于世,国人也无不以此而倍感骄傲和光荣。不久前,莫言又让中国人首获诺贝尔文学奖,更为母语增添了莫大的喜气。但令人百思莫得其解的是,作为母语教育的语文教育却久久以来让国人大跌其眼。“误尽苍生是语文”言犹在耳,新近《语文学习》上又登出了莫言旨在批评当时中学语文教育的一篇旧文——《虚伪的教育》,再看看当前举步维艰的语文新课改,我们不禁要问:搞好中学语文教育,难道真有当年李白说的蜀道那么难?
  语文(母语)教育到底有多难的问題,恐怕一时仍不能下定论,但确实相当难则是无疑的。否则,对“语文是什么,又何以为教”的问题,在“语文”作为正式学科名已有六十多年的今天,仍然有人纠结不已就难以解释了。至少,从总体而言,当今语文至今还没能让人真正满意过,不仅社会不满意,学生不满意,连教师(包括大学教师)也不满意,认为“中国的语文教育出了大问题”(孔庆东语)。究竟问题何在?症结何在?恐怕也是众说纷纭。
  我们不妨先听听莫言在《虚伪的教育》一文中开出的药方。
  他认为,语文教育出的问题是多方面的。有教材的,有教育目的的,有教师地位的,有社会道德的,有体制习惯的,有内容方法的等等;但主要问题则在于教育的目的导向问题。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目的发生了导向性的偏差,偏左倾,唯政治,从而导致教材的老化、教学的无趣甚至学生的人格分裂等诸多问题。为此,语文教育成了一种“虚伪的教育”,必须有一个根本性、革命性的改变才行。语文课应上得妙趣盎然,应特别重视阅读,培养文学语感,并应贯彻“学以致用”的原则,等等。
  莫言的观点和看法,真是难能可贵。他作为当时就已很有名气的作家,不在其位,也谋其政,对语文教育投之以认真的关注和思考,表达了颇有参考价值的独到之见,充分说明了他极其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格良知,也隐示出了他不久将获诺奖而无愧的些须端倪。在该文中,莫言作出“虚伪”乃是更为广泛的国民性的判断,对学生作文的鹦鹉学舌、千篇一律的揭露和批判,大量阅读对提高语文水平的重要性的强调,以及认为应“把语文课教学搞得妙趣盎然”的对语文教学的憧憬和提倡,都表现了他对语文教育的不俗卓见。
  在莫言的语文见解中,有两点值得特别地说说。第一点是关于“大量阅读”的,第二点则是语文课应“妙趣盎然”的。这两点,可谓是切中语文教学之肯綮,乃语文教学的宝珠真经。如果我们真的把语文课上得“妙趣盎然”且成为常态了,又能调动和促使学生去自发地“大量阅读”,那么,再要让学生不喜欢语文,不提高语文素养,再要让语文教学“少慢差费”,恐怕也得大兴“蜀道”之叹了。莫言说自己是一个说故事的人,说着,说着,就居然把自己这样一个没有受过完整学校教育的人说的故事说到世界文学之巅去了。难道他的经验之谈,还不值得我们去重视、借鉴和取用吗?
  当然,对莫言写下的《虚伪的教育》一文,本人亦非全是溢美之词。虽然是“弹指一挥间”,该文离现今已是十多年,但其中有些观点却仍实难令人苟同,故而在这里亦不能不说。大概正是由于莫言没有受到过系统而完整的学校教育,而只是凭着对文学的喜爱,通过对大量文学作品不断的读读读,辅之以痴迷般的写写写,终致因烂熟而成奇巧,写出了篇篇佳作而臻诺奖的缘故,莫言就根据他自己长期的读写经验而自然而然地觉得,在语文教育中,“下里巴人”是不需要学那些语法、修辞知识的——这照他的原话说就是:“我们没必要让中学生掌握那么多语法和逻辑之类的知识,实际上,绝大多数的人,一辈子也用不到自己的母语的语法,一个基本上不懂语法的人,完全可以正确的使用母语说话和写作。”还说:“如果把语文比喻成一台钢琴,那么,的确需要一些人学设计、学修理,而绝大多数的人,只要学会演奏就行了。肖邦未必能修理钢琴,沈从文未必能写出一本语法方面的书,而写了很多语法书的吕叔湘,好像也没能写出一部很好的小说。”莫言的这些话,是说母语语法(逻辑亦同类)对大多数人来说是无用的,这看似有理,其实是大有偏颇的。
  首先,从历史常识看,对使用母语的人来说,不懂语法也能正确地说话和写作,这是很自然和正常的,因为语言本来就是先于语法而存在的;但这并不能说明语法没什么大用和不重要,相反,这却更能说明语法的必要性。因为“说话和写作”在语言上的正确与否,还是得由“语法”来判定的,也就是说,“语法”不能用“有用还是无用”简单判定,而应用“隐性”还是“显性”(或用“有意识还是无意识”)来加以区分。事实上,一个基本上不懂语法的人,想要做到“完全可以正确的使用母语说话和写作”,可以说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完全可以正确”相对恰当的表述应该是“基本上不会影响正确理解”,因为对母语的“完全”正确使用,即使是大作家如莫言本人也实难做到,更何妨占人口“绝大多数”且没正式学过母语语法的芸芸众生呢?
  不客气地说,我们在《虚伪的教育》一文中就发现有一些语言基础方面的瑕疵。例如第一段的首句:“不久前,由北京的几家报刊牵头,发起了一场对现行语文教育的声讨。”这个句子就出现了高考中常考的六类语病中的一类语病——成分残缺,正确的应去掉介词“由”或在“由”前加一个合适和相应的名词,否则本句就是缺主语了。我们虽然还可以在该文中再挑出其它诸如语法、修辞甚至标点方面的一些刺来,但其实仅此一例就已足以说明问题了。如嫌不足,也无妨再举一例:在《透明的红萝卜》这篇小说的第三节中有这样一句话:“清晨上工时,人们看到工地上的石头子儿被洗得干干净净,沙地被拍打的平平整整。”很明显,“沙地被拍打的平平整整”中的“的”应为“得”,是典型的结构助语误用。据此推想到语文教育的现实,或许正是由于某些大人物们对语文基础的偏见,遂造成本应为语文大厦奠基工程之一的语文“双基”教学被严重轻忽的局面。现在许多高中语文教师都有一个同感,就是由于初中语文没有系统地给学生传授过语法、修辞、逻辑乃至标点符号等基础知识,致使高中学生对教学过程中的许多教学内容都是似懂非懂的。举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现在的高中学生对标点符号的使用就普遍不重视,一逗到底的也大有人在。高中语文基础不仅没被夯实,反而较前更差了,语言的随意性和不严谨性更显突出。这样的母语教育,怎么能让人民、让社会放心呢?   其次,语文是语文,文学是文学,两者并非同一;语文的内涵和外延要比文学的内涵和外延多而广得多。语文作为母语教育的学科曾分设为“汉语”“文学”两科,后虽仍合而为一了,但其兼具语言的科学性和文学的艺术性两者的特性则也应是显而易见的。故有论者认为“语文非科学”,也有论者认为“语文亦非工具和人文的结合”,还有人说语文是生活,是美,是民族之根,如此等等,应该说都有其对的一方面,但又都往往是不全面的。目前的语文界,最为需要的,恐怕就是能有一位语文教育的集大成者倏忽面世,而不再让“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混乱局面持续下去,更不能把语文教育中的可贵成果也轻易地否定掉。莫言“把语文比喻成一台钢琴”,这比喻如同他的小说一样,是很有创意的;但正如列宁所说过的,“任何比喻都是蹩脚的”,那么这个比喻就很成问题:一是国人目前大多数还买不起钢琴,二是买得起钢琴的人弹奏的也希望是没问题的钢琴。至于莫言关于肖邦、沈从文和吕叔湘的类比,则更是不妥:“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同是丰碑式的人物,岂能借语文褒贬之(即使无意亦然)。
  末次,莫言说:“什么时候当官的都想当教师了,别说语文教育中存在的这点问题,再大的问题也会迎刃而解。”也就是说,照莫言看来,只要“官本位”变成了“师本位”,本国就会发生完美蜕变,能将语文教育这一“丑小鸭”立马飞成“金凤凰”。这不仅造成了他前语逻辑上的不顺溜,在现实中也似不存在丁点的可能性,所以说了等于没说。或许莫言的本意实不在此,个中真意微指,国人自當深思。
  清人云:“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语文教育当亦如是,无论有多难,只要我们众志成城,有心有意有毅力,攻艰克难,最终拿下也就不在话下。五千年无与伦比的厚重积淀在那里,多少志士仁人的心血在这里,语文界中特级、优秀者们的点点汗水凝成的累累硕果在面前,我们母语教育想做和应做的,其实万事俱备,只唤东风!
  东风者谁?
  东风者是脚踏实地,为中国的大多数人奔走呼号且奋斗的当政者,如阿习们;东风者是真懂教育,有实力、有宏志、有胆魄的教育当权者和教育思想家,如蔡元培再生;东风者是能如集儒学之大成的西汉董仲舒般集语文教育之精华于一体的当今语文泰斗,如(不知为谁,暂付阙如)。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现已向我们吹响了民族复兴的新号角,而语文复兴当是民族复兴之题中的应有之义,故也是时代性的命题之一。在这样的形势下,如果我们还能安于中学语文教育的现状而心安理得,那实在是一种不能容忍的不作为表现而必有愧于民族之复兴大业了。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现在当是中学语文教育展新课改雄起之新颜,以一扫己之长期徘徊难进而饱受垢病之旧观,亦以称己为母语教育而无愧的时候了!
  要问母语的骄傲和光荣何时回?脚踏现实怀抱理想的人们的回答是:“快要”了!何谓“快要”?借用伟人的说法则是:“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6-0163-02  高效课堂是我们追求的理想课堂,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多学”。一个好的教学模式就是要达到让教师少教,学生多学的最有效的途径。“尝试、诊断、示范”法教学模式是在开放式教学、尝试法教学实验之后,在课堂实践经过不断的探索、总结、反思、改进而进行的一
期刊
【摘要】本文以铜锌原电池为例,从金属单质-金属离子及自由电子的解离平衡入手,详细分析原电池反应之所以能够发生的原因,树立正确的自然科学的认识论与教学论,提倡从微观和根本原因入手,步步推导,层层分析,得出相关结论,从而更好地让学生理解、掌握与应用原电池的相关知识来解决问题,并且形成良好的理科思维。  【关键词】原电池 反应原理 解离平衡 认识论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
期刊
【摘要】图表的阅读分析能力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考试成绩,所以在每个专题复习中,应该重视地图、图表、图文之间的有机联系和相互转化,尤其要结合地理图表来提高学生的读图、识图、填图、绘图、用图、析图的能力。本文根据教材原型(原生态图),深挖问题,再结合常考变式图,从中寻找共性、特点,最后规律总结,达到提升的目的。  【关键词】引图向导 迁移贯通 规律总结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
期刊
【摘要】以小组合作为基本单位在班级管理中有着积极作用,本文结合初中班级管理实践,提出了小组合作的科学化分组方法、量化考核制度,并通过班级监督机制保障了小组合作方式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组合作 班级管理 量化考核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6-0202-01  一、小组合作管理概述  小组合作管理是指班级在分成若干个小组的基础上,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6-0196-02  一、班主任的责任长度  每位合格的班主任都会负责任,作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你首先要想到的是你要对学生的哪个阶段负责,而更多的班主任会倾注全部心血让学生在自己管理的阶段出类拔萃。“为了每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绝对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那是对我们当前教育管理学生现状存在的问题所开的一剂良药。  
期刊
【摘要】合唱的艺术在中学音乐课堂显得尤为重要,合唱是一种多声部的声乐演唱形式,它和交响乐一样,具有丰富的色彩和立体感,而由于它是由人声组成,所以更具有可调节性、亲切性和可参与性。初中生是人生观逐渐形成、思维方式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的重要阶段,教师组织良好的合唱教学,能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歌唱方法,达到“字正腔圆”的目的。通过歌唱,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合唱艺术的魅力,体味到和谐、均衡、统一的合唱音响之美。在合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6-0208-02  她叫王倩,是我在教学生涯中改变的一个我最骄傲的学生。她是一个“单亲”儿童,特殊的家庭环境使这个学生的学习及心理都受到一定的影响,这一切我看在眼里,疼在心上。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像春雨那样慢慢滋润学生的心扉。于是我暗下决心,必须把这个学生教育得和一名正常的学生一样,成为一个德智体全面发展
期刊
【摘要】为了保证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的顺利、有序进行和学生顶岗实习的每个环节都能不折不扣地完成,本文研究了“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顶岗实习达到实习效果的具体措施,并制定了判断顶岗实习成效的评价标准。  【关键词】高职院校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 顶岗实习 具体措施 评价标准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6-0233-01  顶
期刊
【摘要】《PLC技术及应用》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术应用型课程,本课程教学的突出特征是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并重,而高职院校主要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对理论的要求是“适度、够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PLC编程软件和试验台,将理论教学的基础知识融合到完成驱动任务的技能训练当中,做到“教、学、做、导”一体化,以学和做为主,教和导为辅,把课堂还给学生,以学生为主,激发学生学习该门课的热情和主动性,培养学
期刊
【摘要】以云南省国家示范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建设情况来阐述影响高职社会服务能力的要素,并分析影响程度,并进行思考,寻求解决办法,提出建议。  【关键词】高职示范 社会服务能力 云南省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4-0016-01  《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下面简称《意见》)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