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pisk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是创新性思维的萌发点。培育课堂民主气氛,让学生乐于提出问题;培养学生提问意识,让学生有问题可问:培养学生提问能力和技巧,让学生善于提出问题。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提出新的问题就要找到问题的关键。”哲学家苏格拉底也曾说:“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想的产生。”可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能力的重要性,新课改也把学生质疑问难作为学习数学的重要活动方式。“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质问的能力,是创新型人才的关键。
  一、创设民主宽松的课堂气氛,使学生乐问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课堂上学生如果出错,你会怎么对您的学生说呢?是火冒三丈还是冷静对待?是批评教育还是顺势引导?如果学生出现了错误,我们何妨停下脚步,对学生说:“错误真是一个宝贝,为我们提供一个又一个纠错进步的机会。你的错误使全班找到进步的方向,谢谢你的这个错误。”表面上看这是我们课堂应急处理能力,实际上却是我们教育教学理念的认识和提升。如果我们课堂是以学为重的,以学论教的,我们肯定就会把握好课堂上的错误资源,眼睛不是盯着学生的错误,无限放大学生的错误,而是看到这些错误资源的可贵,以错为凭,纠错提炼,一人出错,全班受益。比如,《圆的认识》这课的教学,学生在探究圆的直径和半径的特征时,一部分学生画的直径和半径没有经过圆心,教师该怎么处理呢?这时可以放慢教学的脚步,听听学生的想法,引导学生发现直径和半径的特性,看到直径是必须“经过圆心而且两个端点都在圆上”的线段,半径是两个端点在“圆心和圆上”的线段,进而弄清了“圆心”“圆中”“圆外”这三者相对的关系,拓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回头看看,这里的错误是“及时雨”般的错误,是美丽的错误,是多好的探究素材。在这样的气氛下,学生还会因怕出错而不敢发言提问吗?当我们的教育理念有所改进,我们的思考角度就会焕然一新,课堂气氛的创设就会慢慢发生改变,由原先的唯成绩论发展到学生成长论,由备教材到备学生,以学定教,察学施教,教学相长,课堂气氛将会更宽松自由,数学研究将会更加深入广泛,无论老师与学生,都将受益良多。
  二、培养学生提问意识,使学生可问
  部分老师可能很疑惑:“我班级的学生心态倒是放轻松了,课堂气氛也蛮好的,可也不见学生发现问题的数量有所增加,提问的质量有所提高呀?”的确,一个气氛宽松的班级不一定是会提问题的班级。笔者见过一个这样的班级:班级气氛的确宽松,学生活动的确自如,教师行为的确到位,可学生就是不提问,眼巴巴地看着老师,希望老师多给提示,多做讲授。这个课堂气氛慢慢地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这节课最终不欢而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究其原因,是教师平常没有很好地培养好学生提问题的意识,导致学生遇到学习问题,首先想的不是提问解决,而是静待标准答案,对老师的讲授形成了依赖性。要彻底纠正这种不好的学习习惯,建议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问一问自己,反思下自己平常的教学行为。
  1.每一节课您都向学生提问了吗?问了学生几个问题?
  2.每一节课学生都向您提问了吗?问了您几个问题?
  3.每一节课学生之间有互相提问吗?提问的问题小组有解决吗?
  4.每一节课学生问了几个有效的数学问题?您是怎么引用的?
  如果学生养成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习惯,自然而然就会去想问题、找问题,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慢慢地养成了提问题的习惯,教师也就形成预设问题和预设课堂的良好备课方式。
  三、掌握提问技巧,使学生善问
  学生有了提问意识、养成提问的习惯后,他们还需要掌握一些提问的方法和技巧,并养成发散性的思考习惯,这样才能提高问题的质量。所调“教无定法,行必有方”。
  (一)问题要有指向性
  要想提问有明确的指向性,就需要教师根据课时内容选择问题,找到学生的知识起点和认知经验,启发学生的学习需求。比如在数学《圆柱的体积》时,学生的认知起点是圆柱的认识、长方体与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和圆柱的面积计算,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新知转化为旧知”的探究办法,学生就会提出“转化”的问题:“我们可以把圆柱转化成已经学过的什么图形呢?他们之间到底有什么联系呢?”这样的问题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探究需求,学生的课堂热情被彻底点燃了。
  (二)问题要有发散性
  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雷特,个人思考的角度和个人水平之间差异,决定了每个人对同一内容都会有不同的解读。试想:同课异构时,同样的内容都会上出不同的课堂效果,更何况学生丰富的个性和异常活跃的思考成长空间?记得我在教学《分数的意义》时,为了渗透“平均分”的概念,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寻找需要平均分的数量,并表示出每份的数。在寻找过程中,学生发现学过的数不够用了,于是提出了下面的问题:“以前学过的数不够用了,我们接下来怎么办呢?”全班议论纷纷,教师顺势引导:“同学们,想一想怎么表示这种新的数?”学生炸开了锅,纷纷拿出自己的解决方案。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班级里面竟出现了十来种不同的表示法,我及时与学生一起比较优劣,优化表示办法,形成了分数意义的概念。
  今天的社會是创新型的社会,我们需要培养的是会思考、会提问、会创造的新一代人才,要让学生从问题中来到问题里去,培养敢问、能问、善问的新时代人才。学从问中来,问里大学问,唯有抱着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决心和不到黄河不罢休的毅力,经过教师长期不懈的努力和坚持,才能在课改大潮中守住这一方明月,树立课堂问中学、学中问的教学新风。
其他文献
以莜麦蛋白为原料,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莜麦蛋白制备抗氧化肽工艺。以酶解液的还原能力为指标,研究pH值、加酶量、酶解温度和酶解时间对莜麦蛋白酶解产物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根据《兽药管理条例》和《兽药注册办法》规定,经审查,批准辉瑞意大利阿斯科利制药厂等3家公司生产的马来酸奥拉替尼片等3种产品在我国注册,核发《进口兽药注册证书》,并发布
根据《关于推进“主食厨房”建设实施意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优质粮食工程”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自治区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依据规模化、信息化、标准化、规范化要求,通过“
Grey(1972)在人单核细胞培养上清中发现对小鼠胸腺细胞的增殖促进因子,称为淋巴细胞激活因子(LAF),又称为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 1,简称IL-1)。Morgan等(1976)以植物凝集素
创新是社会政治经济以及科技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创新型人才的前提和根本,也是创新型社会发展所要求的基本条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能够帮助学生体验创新思维灵活性给学生解决数学问题带来的便捷性,培养具有创新思维能力的人才能够满足国家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  小学生正处在一个从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逐渐过渡的阶段,而一个人的思维能力,尤其是创新思维能力,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培
本文对一名因骨折休学再次返校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探究,提出小学生的逆商培养是极具现实意义的问题。如何提高小学生的逆境中承受能力,引导其调整心理状态,正确对待挫折,是摆
核心素养视角下数学思维微课程的构建是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将数学教材作为参照物,从文化、实践和思维三个方面构建数学思维微课程。数学思维微课程的内涵实质是通过为学生构建思维课程体系,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从而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思维,进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最终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个人价值。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经成为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和目标,这
打造和建设书香校园,借助古诗词诵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最有效的策略之一。诵读古诗词已成为学生传承祖国传统文化、陶冶情操、增长智慧、健全人格的重要载体,当学生在千古美文的滋养下、在浓郁的文化氛围中提高语文素养,成长为一代新人,成为社会的栋梁,正是素质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所在。  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瑰宝之一就是古诗词,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也是古诗词。语文作为弘扬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学科,所
在《数学课程标准》出台后,小学数学的课程的任务和目标越发明确,就是要不断创新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诱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那么这个主线和基准又要如何把握,才能使小学数学课程改革没有走偏,保持有轨正向行驶呢?那就要有个基准,有了基准就不会走偏。根据儿童的成长周期,小学阶段,必须要基于儿童天性,进行小学数学课程改革,这樣的教学创新才会更加适合小学数学课程。  教学创新,是为了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所谓培养学生的“学习力”就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在老师的指导帮助下,让任务、问题变为驱动力。学生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通过对资源的利用,反复地活动探究。学生一边学习、一边探究,就能不断获得成就感,促进学习力的提升。  一、任务驱动培养学习力  教师培养学生的学习力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系统性。教材给我们的任务是明确的,环节设置是有层次的,我们教师要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材教。所以学习力的培养就必须以学科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