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祖六:政府介入市场应循“大拇指”法则

来源 :财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tertn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经济渐渐冲出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樊篱,市场力量不断壮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初显雏形。但改革大业并没有完全大功告成,中国依然是一个矛盾交织的复杂转轨经济体,无形的市场力量与计划制度下行政配置资源的“看得见的(重)手”同时并存,互为制约。
  过去四分之一世纪的经验清晰地表明,中国经济所取得的几乎每一成就都是市场化改革的结果;而几乎每一至今依然困扰我们的重大棘手问题,皆可追溯为计划经济时代残存的体制性障碍。
  中国正面临一个重要的问题,即政府职能如何做根本性调整,政府角色怎样重新定位。显然,对于政府以行政指令性手段配置经济资源的职能与权力应严格限制,直至最终取消。市场经济中,企业与家庭的私营部门应是投资、生产、销售、储蓄和消费等经济活动的主体,独立自主地做出与自身相关的经济决策,政府不能任意干涉,但这并不意味着政府只能扮演被动消极的角色。
  恰恰相反,政府必须承担许多重要职能。关键在于如何明确界定,从而使得政府和市场各司其职,各履其责。经济理论和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提供了一个“大拇指法则”:凡是私营部门和市场能做好的事情,政府原则上不应插手;只有市场自身做不好的,政府才应考虑适当介入。但在中国的现实中,政府不该管的事它偏管,政府本来该管的事它却完全忽视或没有管好。
  简单而论,只有在特定条件下,比如,当存在不完全竞争、公共品、外部效应、道德风险、信息不对称等“市场失效”时,政府的干预才是必需的、也可能有效地改善资源配置效率。按照这一原则,政府应关注法治、保障财产权利、维护公平竞争、基本教育、环保、国防与外交等公共品与服务。如果政府揽责过多甚至越俎代庖,即使本着良好愿望,也往往产生“政府失效”,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阻碍经济发展和国民福利提高,社会公平也往往成为政府难以兑现的廉价承诺。
  由于生产技术和消费品味的变化,以及包括信息不完备等上述因素,自由市场经济在总量上(如产出、就业、物价水平等)会呈现固有的周期性波动。如果波幅过大,对市场资源配置效率和社会福利将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在市场经济中,政府有一核心职能,即保持宏观经济稳定。本质上,稳定物价可视为“公共品”,政府是提供这一公共品的理想之选。没有人可以怀疑中国政府担负宏观调控职责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但要注意,政府行使这一职能时,应主要通过审慎财政预算政策和独立中央银行制度来实现其目标,而不能继续沿袭计划经济时代的行政手段。因为行政方式往往矫枉过正,压抑了市场功能,会产生适得其反的后果。
  此外,不应把宏观经济稳定与结构调整(如“三农”问题、地区差异问题等)和产业政策(汽车也罢,房地产也罢)混为一谈。否则,多重目标的设立和政策工具的滥用会使宏观调控的成效大打折扣,并模糊政府的功能与定位,妨碍中国向市场经济制度过渡的历史性进程。
其他文献
无论国家权力的自我重构还是民间维权,2005年都指向一个方向,即限制权力,保障权利,尊重民意。这种趋势将持续下去    回顾2005年,尤其是将其置于2004年3月22日国务院发布《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2004年7月1日《行政许可法》生效,至2006年1月1日《公务员法》生效这样一个稍长的时间段中思考,应不难发现,通过法治话语改造权力,寻求新的合法性资源的支持,正在成为未来中国政治发展的基
期刊
温伯格自1981年起担任里根政府的国防部长,1987年因“伊朗门”事件曝光辞职,从此淡出聚光灯下。他的政治生涯充满了戏剧性的对比:他曾因早年出任管理与预算署署长之时大幅削减政府预算而获有“剃刀”之称,亦因主持美国和平时期最大的军费扩张而被称为“长杓”——意指不分青红皂白四处散财;他主张美国军队应当不断扩充军力,却同样坚决地反对动用武力;他反对向伊朗出售武器,却终因里根政府“伊朗门”丑闻而蒙羞。  
期刊
2006年1月19日,山西省长治市原人大常会会副主任夫妇被杀案由长治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终结,被告人小保姆樊建青一审被判处死刑。  2004年4月3日凌晨,长治市原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郭某及其妻子焦某被人杀死在家中,保姆樊建青也遭捆绑,口中被塞口罩昏厥在地。警方侦查后,将犯罪嫌疑锁定为樊建青,经过询问,樊最终承认了杀人事实。  案件破获后,长治市中级法院依法审理此案,于2005年7月21日及8月19日先
期刊
体制问题要靠改革解决,而结构调整则应该主要由市场机制自主完成。好的宏观经济政策应该有利于结构调整和优化,而不是试图用行政手段直接解决结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对市场经济的认识不断深化。中共十二大提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十四大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在十四届三中全会上指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期刊
2006年,在香港的内地股票的市场契机,在于大板块的盈利都有不错的保障,以及A股市场走出熊市步入牛市    踏入2006年以后的头几个星期,在香港的内地股票,市场走势可谓凌厉——H股指数上涨了14%;红筹指数虽略为逊色,但也涨了8%;更让人高兴的是,国内的A股、B股终于走出五年来的阴霾,B股市场更可称得上是气势如虹。  我们认为,市场有如此强劲的表现,主要是由于以下两个契机。  第一个契机,是大板
期刊
尽管长期看A、B股合并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但至少短期内,此举要面临许多重大障碍    基于A、B股将在短期内合并的市场预期,B股股价在过去一段时间大幅上升。  显而易见,在B股股价与A股还存在大幅折让的前提下,如果现在A、B股合并的话,对大部分B股来说是个绝大的利好。现在的问题是:A、B股会不会合并?如果合并的话,会在什么时候?当中存在哪些障碍?  从长远来看,B股并没有太大的存在价值,它与A股合并
期刊
“为监管立规,为发展松绑”,这一立法特征集中体现在《证券法》和《公司法》修订中    “从1月1日到1月12日,北京市已经注册了12家一人公司,平均每天一家。”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处的一位工作人员向《财经》介绍,“新的《公司法》实施后,市场的反应远比我们想象的迅速、热烈。”  这只是2005年金融法律修订中很具体的一个突破。  与中国上一轮金融立法的高峰——1995年相距,恰好已经历了十年。十
期刊
房价下跌、就业机会减少、通货膨胀、美元走弱等因素难以对美国消费造成很大影响,美国消费将继续走强    让我们从一个简单事实开始:亚洲的对外出口正在放缓。下图反映了亚洲对中、日、欧、美等主要出口对象的出口增长。过去两个季度里,亚洲出口持续下降。这清楚地表明,2003年-2006年间全球经济的一轮强劲扩张正在走向终结。  图表中最有意思的地方在于亚洲出口的结构。仔细观察该图,你会发现日本进口需求大幅下
期刊
外部压力和内部压力都在逼迫中国及早做好准备,在坚定推进节能减排、积极调整经济结构的同时,中国应该做更多的功课    一系列环境事件接踵而来,以至在股市格外波谲云诡的五六月之交,中国人不得不把更多的目光投向气候——这个过去谈论毕竟还不很多的主题。  从无锡的太湖蓝藻爆发,到厦门的PX化工项目被迫暂停,公众的环境觉醒和环境受损对人类的报复同时呈现。6月4日,中国正式实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三天后
期刊
伟大哲人拉比希勒尔(Rabbi Hillel)曾对个人和个人在社会环境中的行为之间错综复杂又自相矛盾的关系做过精辟的描述。他说:“如果我不为我自己的话,那么谁为我呢?并且,如果我不为其他人的话,那么我是谁呢?同时,如果不是在现在,那么会是在什么时候呢?”这里,通过三个连续的句子,我们了解到了个人自我实现的需要以及社会良知和社会行为之间紧张关系的本质。  我在这里要以理性的观点,或者要特别指出,以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