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代大学生和谐人格的培养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gl65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今我国正在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是人自身的和谐发展。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其人格发展状况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焦点。本文以思想政治教育学中和谐人格内涵界定的创新为切入点,尝试着解读了当今大学生思想状况的调查资料,从中发现了其人格不和谐的现象并分析了原因,最后立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塑造大学生和谐人格的策略。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和谐人格
  
  一、 和谐人格的内涵
  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含义是为了保证党和中华民族奋斗目标的实现,以宣传和传播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体系,引导人们的政治态度,解决各类思想问题,提高思想、道德和心理素质,完善人格和调动积极性为根本任务,对人们进行以政治思想教育为核心与重点的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的综合教育实践。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学中人格内涵应该是体现具有政治意识形态的“政治人格”与个人的气节操守、道德品质、人格情操相关的“道德人格”和以知、情、意、行为特征的“心理人格”三要素构成的结构体系。政治人格是指能正确认识国情,理解四项基本原则和各项方针政策,在重大政治问题上普遍有清醒的认识,拥护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赞同走中国特色的政治文明之路,具有较强的政治是非识别力。道德人格是指个人区别于其他物种的内在规定性,是个体作为人的尊严、价值和品性的总和,是个人在一定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统一。心理人格是指人的心理,即知、情、意活动的内在关系协调,心理内容与客观世界保持统一,并据此能促使人体内、外环境平衡和促使个体与社会环境相适应的状态。政治人格、道德人格、心理人格共同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学中和谐人格的要素,它们之间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有机统一体。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培养的和谐人格主要是使大学生具有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具有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道德品行规范以及有健康的个性心理特征,这些要素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形成,外显于人的行为之中,并构成人格动态协调发展的有机结构。
  二、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大学生和谐人格的策略
  和谐人格的培育和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日趋成熟和完善的。在大学这一阶段,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会发生“疾风骤雨般的”变化,他们的理想、信仰、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都将在这一时期逐渐形成和定型,他们的智力水平、情感体验和知识经验等都将在这一时期飞速发展,这意味着他们将由一个依赖于成人、遵从成人和社会规范的孩子,开始向独立的成年人转变。在这一时期能否拥有和谐人格,直接关系到大学生一生的发展前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应抓住这一塑造大学生和谐人格的良好契机。当今要培育具有和谐人格的大学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须循着正确的途径,遵循科学的方法进行。具体而言,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强化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在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坚持用科学的思想理论武装大学生的头脑,以鲜活的内容和生动的方式加强对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增强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提高他们对先进思想意识、先进文化、主流文化接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引导、指导、培养大学生确立积极的人生态度,高扬远大的理想风帆,形成奋发向上的人格风貌。要经常性地进行形势和政策教育。在形势和政策教育中,要注重引导大学生善于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形势,正确认识主流和支流、本质和现象、局部和整体、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等等。一方面要让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的现状,讲清问题的缘由,要正视这个问题;另一方面讲清党中央也已发现党内存在腐败问题并加大了治理力度,在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做着不懈努力。在教育学生党员提高自身的党性修养和原则,积极发挥其在学校中的模范带头作用的同时,要争取更多的学生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并加入我们的党组织。
  (2)加强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将“发展个人与成就社会、回报国家有机结合起来”作为培养大学生积极、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中心主旨。具体而言,我们可以通过将平时开展的政治理论学习、专题研讨和重大社会事件结合起来,就地就事就情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对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案例进行分析,通过可歌可泣的人物和事件去感动他们,通过默默的爱去滋润他们。及时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加强教育的针对性。针对特定专题的讨论、演讲、辩论或者让学生自编自演道德小品、组织学生自己的励志演唱会或歌咏比赛等灵活多变的形式,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与学的互动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通过强大的人文关怀和更加人性化的管理感染他们,对同学们形成强大的感染力和震撼力,从而帮助学生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提高政治鉴别力。
  (3)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从大学生人格状况分析中可知,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并非都是思想政治问题或道德品质问题,其中许多属于心理问题。著名心理学家陆建华在接受新浪观察采访时认为:大学生人群,是一个比较特殊的人群。在人格和心智逐渐独立后,生活和经济上却得不到完全的独立。其次,大学生生活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还没有完全融入社会,但同时对自己的各方面普遍存在着比较高的期望值。所以,当现实与期望值达不到统一,也就是说当出现个人挫折时,往往容易发生心理问题。因此,我们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还要进行必要的心理卫生方面的引导和教育。因此,塑造和谐人格就需要我们通过开展谈心活动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处理好成长过程中的各种具体问题。把学生思想工作与学生心理疏导有机结合起来,在心理疏导中加强思想教育;在思想教育中强化学生的自我心理调适能力,全方位、多角度地整体推进大学生心理教育。
  (4)注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的创新。①对大学生进行隐性教育。针对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及大学生的身心特点,思想政治教育除了用正面的、显性教育之外,更要重视隐性教育。隐形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就是指教育主体在运用中介系统时,通过比较隐蔽的形式,使教育对象在无意识间获得某种思想意识的教育方式。这种教育方式淡化了受教育者的角色意识,遵循了人的无意识的模仿性,尊重了教育对象的独立性、自主性,给教育对象以充分自由发展的空间,使受教育者在无意识的情况下,自愿自觉地接受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最终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前苏联教育家苏霍林斯基说:“教育者的教育意图越是隐蔽,就越是能为教育对象接受,就越能转化成教育对象自己的内心要求。”②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完全从课堂到书本、从理论到逻辑。单纯的理论教育、抽象的解说,如果不与当前社会形势、国情相结合,就无法做到“有的放矢”。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才能促进大学生知行统一。理论只有用于实践、指导实践,才有其生命力。社会实践活动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载体,它能够使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自我教育相统一,有助于增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学校教育的延伸,是大学生实践自己价值取向的舞台。
  学校要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应用性、综合性、导向性的实践活动,让他们在实践活动中了解社情、国情,使大学生提高认识,锻炼才干,磨炼意志,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坚定建设社会主义的信心。总之,在新形势下,应在保持良好传统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内涵,更好地发挥社会实践在大学生成长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陆林.高校和谐文化建设与大学生和谐人格塑造[J].江苏高教,
   2007(3).
  [2]刘元芳,潘黎.培养个性和谐、全面发展的人[J].教育探索,2006(8).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数学与统计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幼儿时期所受的教育关系到一个人一生的发展,幼儿教育在幼儿成长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教师的教育理念、发展的眼光、教育技能、行为举止,健全的人格都直接熏陶感染着幼儿。  关键词:教育观念;发展眼光;教育技能;行为举止;健全人格    一、现代的教育观念    教育观念是人们对于教育活动认识的结晶,它既集中反映教育现实的变化,又深刻地影响着教育现实的存在。南京师范大学鲁洁教授指出,教育的现代化首先要
〔摘要〕本活动设计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自我挑战,感受同伴温暖。通过简单设计的椅子桥,让学生置身一个人为制造的视觉剥夺空间里,学生蒙眼走在其上,在同伴的鼓励和帮助下进行自我挑战,通过与同伴的沟通交流、合作互助,深刻体验同伴情谊,提升学生的信心和勇气,拉近同学关系。  〔关键词〕走盲桥;高中生;活动设计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8)03
岁月不居,一本杂志从诞生到弱冠之年,如呱呱坠地的婴儿成长为青春少年,时光见证了流淌的岁月,见证了众人的付出与汗水。多年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栉风沐雨,历经草创时期的曲折迷茫,发展中的求索奋进,二十载艰辛伴着欢欣,玉汝于成,熠熠芳华。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全国唯一一份专注服务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专业期刊,自2001年7月创刊伊始,沐浴改革春风,与时代同行。二十年来,我们始终坚持科学
荒芜先生去世近二十年了,带着他平生的遗憾、郁闷和悲哀。而他的音容,棱角分明地留在他的几卷遗作里。旧有所谓“怒书”,不多见但不可无;我说荒芜的诗就是“怒诗”,不但大违儒家“温柔敦厚”的诗教,也超出了这一诗教标榜“兴观群怨”对怨艾所允许的限度。  在这方面还是西人说得好:“愤怒出诗人”,或译“义愤出诗人”,总之这样的诗人写的是“怒诗”吧。荒芜的怒诗,如果不是更早,那大概在一九六六开始的十年浩劫中,遭到
在词、曲的旧选本中,常见不标举词调、曲调而题做“前调”的,不标举作者姓名而署做“前人”的,这一“前”字意指调名和作者与该选本中前一首的相同。从选本中引述此等词、曲时,自须恢复原名而不能径作“前调”或“前人”。《读书》一九八三年十期115页上有这么一段话:“辛弃疾以文为词,如《前调》‘杯,汝來前’一首,就是一个例子。”此处引辛词应称《沁园春》而不应漫云“前调”,外加一个书名号就更叫人摸不着头脑了。
摘要:英语课堂的阅读教学,必须重视学法指导。要重视学生“读”的训练,指导学生“思”的方法,渲染学生“议”的气氛,培养学生“练”的能力,从而逐渐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  关键词:读;思;议;练    一位专家说过,一个喜欢阅读的学生就是一个潜在的优等生。而我还想补充,一个善于阅读的人,就是一个潜在的高素质的人。英语课堂的阅读教学,必须重视学法指导,这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提高的过程,我们不要操之过急,要
简单主义正在成为一种新兴的生活主张。因为大多数的生活,以及许多所谓的舒适生活,不仅不是必不可少的,而且是人类进步的障碍和历史的悲哀。人们更愿意选择另一种生活方式,过简单而真实的生活。  斯迪芬在她所在的社区的一次停电中,发现许多事情的真相。在那次意外的停电中,斯迪芬和她的家人,对科技强加的黑暗中的秘密十分感兴趣:不仅有神奇的萤火虫,还有城市的静寂、久违的家庭温馨和邻里关怀。  其实,在离他们不远的
今年以来《读书》载Kertész所摄读书而忘车马喧闹之照片,去年我在泰晤士报文学副刊上即见过一帧;定购,迄今未到,不意在贵刊得之,然则《读书》真读书人之杂志也。读书而临明窗,倚净几,自是佳事,但不难。Kertész独于街头巷底,树根,岸旁,并非幽静闲适之地,找到了(或布置了)可以说是忘我忌物的精神生活享受者,这是他的匠心慧眼。然则Ker-tész之所作,并不是张张上品,潘贺同志所摄,颇有胜他的。中
〔摘要〕心理活动课注重体验与分享,而活动笔记本的运用可以使学生及时捕捉课堂活动中瞬间的印象,记录自己即时体验到的感悟,并提高分享质量。但是在课堂实践的过程中却遇到种种困难,比如学生的内部动机不足,记录的内容流于表面,常常无话可说、无内容可描述。本文从规范笔记本使用情况、培训学生表达习惯、课堂活动设计等方面入手,对心理活动课上活动笔记的应用进行探索。通过笔记本中的活动记录,对自己的人际关系、人格特点
中国现代戏剧运动的拓荒者,在南方为欧阳、田、洪三老,在北方则为熊佛老。他们在中国现代戏剧史上的功绩应该说是各有千秋,他们都是剧作家和戏剧运动的领导者。欧阳老功在草创,并尽瘁于戏剧教育;田老披荆斩棘,树立南国“在野”旗帜,终于将戏剧引进革命洪流;洪老先则为奠定中国舞台艺术“摩顶放踵”,后则为抗战戏剧“茹苦含辛”。熊佛老从美国留学归来后首先担任北京艺专戏剧系主任,以后任北平大学艺术学院戏剧系主任,抗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