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荡市场中的一丝曙光

来源 :大飞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landagu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4月,第七届亚洲公务航空展在上海举行。作为中国乃至亚太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展览之一,本届亚洲公务航空展不仅新增了虹桥机场二期公务机机库,展出面积创历届之最,前来参展的飞机也涵盖了从活塞式飞机到大型洲际公务机的全谱系产品,充分显示了各大制造商对于亚太市场的重视。
  盼望已久的复苏
  2017年,全球公务航空市场终于迎来了盼望已久的复苏之态,让人们在持续震荡的市场中看到了一抹黎明前的曙光。根据通用航空制造协会(GAMA)的统计,2017年全球市场累计交付公务机676架,较2016年增加了15架。虽然增幅只有2.3%,但却是从2014年以来,全球公务机交付量首次出现环比正增长,扭转了此前逐年下行的颓势,传递出明显的复苏信号。
  展会期间,亚翔航空发布的《亚太地区公务机机队报告》也印证了这一趋势。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年末,亚太地区现役公务机的总数为1179架,较2016年增长2.1%,延续了自2015年以来较为平缓的增长速度。大中华地区,尤其是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推动了整个亚太地区的机队增长。而其他一些地区的机队规模增长缓慢,甚至出现了负增长,拖慢了整个区域的机队增长速度。
  2017年,亚太地区共有115架公务机投入运营,其中包括54架新飞机和61架二手飞机。同一时期,有91架飞机退出现役机队。总体而言,飞机的新增(包括新交付和二手交易)数量仍保持着增长的态势。但另一方面,退出机队的飞机数量也更多。2015~2017年,亚太地区每年机队新增数量从98架增至115架,同期的减少数量则从41架增至91架。
  从目前来看,中国内地、澳大利亚、印度和中国香港依旧是亚太地区排名前四的公务机市场,这四大市场的机队总数为804架,占亚太地区机队总数的68%。
  从制造商的角度来看,亚太地区市场占有量排名前三的公务机制造商分别是庞巴迪、湾流和赛斯纳,它们各自的机队分别占总体机队数量的26%、25%和19%。得益于猎鹰7X的交付,达索成为机队增长速度最快的制造商,而波音和湾流分别凭借BBJ和G650、G650ER的交付紧随其后。
  从机型来看,亚太地区最受欢迎的三大机型分别是湾流G550(98架)、G650/ER(70架)和G450(66架)。机队增长速度最快的机型为G650,该机型在2017年净增加27架(16架G650和11架G650ER),增长速度超过2016年的22架。远程型公务机是增长最快的公务机类型,增速达12.1%。
  就机龄而言,亚太地區公务机的机龄在世界范围内最低。该区域有超过半数的公务机的机龄在5~10年之间。根据亚翔航空预计,随着G500、G600和环球7000等机型在2018年陆续交付,新交付飞机市场有望触底反弹。因此,亚太地区公务机机队的整体增长速度在2018年将有望重返2.9%的年增长水平。
  新机型表现抢眼
  除了北美和欧洲市场之外,亚太地区不仅是全球最重要的公务航空市场之一,同时也是公务机交易最为活跃的区域市场。尽管亚太地区公务航空起步较晚,但是发展势头迅猛,因此该市场一直以来也是各大公务机制造商的必争之地。
  本届公务机展上,湾流、庞巴迪、巴航工业、达索、塞斯纳等主流飞机制造商带来了各自最新的产品。湾流派出了G500、G600、G550、G560ER和G280的强大机队参展。其中,屡创公务机飞行纪录的G650ER更是吸引了众多业内人士的关注。客舱宽度达到240厘米,航程加长到12000公里的G600也是本届展会的焦点。根据湾流的规划,G600将取代目前的旗舰公务机G550,预计将在年内完成取证,2019年开始交付客户。届时,G600将很有可能取代G550成为又一款深受中国买家欢迎的公务机机型。
  作为欧洲主流的公务机制造商,达索公司带来了猎鹰8X。作为公司旗下最新服役的一款公务机,猎鹰8X在2017年取得了不错的销售表现,公司陆续向美国、欧洲、中东、印度和中国等市场交付了多架猎鹰8X,保持了飞机交付量的稳定。
  从航程上看,在搭载了3台普惠升级版PW307D发动机后,猎鹰8X可以在0.8马赫的速度下连续飞行超过12000公里。在本次展会上,达索表示,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公司正在着手对飞机进行升级换代。此前,由于受到赛峰“银冠”发动机推迟交付的影响,达索宣布取消猎鹰5X的研发,转而与加普惠公司合作,启动全新的双引擎远程公务机项目——猎鹰6X。据悉,由于考虑到市场对大客舱远程公务机的需求强劲,猎鹰6X与猎鹰5X相比,不仅增加了客舱的长度和宽度,最大航程也提升至10186公里,预计新机型将在2022年左右投入市场。
  在中国市场,庞巴迪公务机的占有量仅次于湾流。本次展会,庞巴迪带来了其“交付冠军”机型——环球6000和新一代远程公务机环球7000的等比例实物模型参展。
  作为公司旗下大型公务机的主打产品,庞巴迪5000/6000持续畅销全球,2017年这两款机型在全球的销量为45架,随着2018年底环球7000的交付,庞巴迪将有望继续保持在大型公务机市场的优势地位。
  此外,由于在C系列项目上,庞巴迪选择了与空客合作,这使得公司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公务航空市场。除了正在研发的环球7000之外,庞巴迪还计划启动环球8000项目。从已经公开的信息看,环球8000的客舱虽然比环球7000略小,但是最大航程可以达到14600公里,可以执飞悉尼-洛杉矶、香港-纽约、孟买-纽约的超长距离航线。与此同时,庞巴迪还将目光聚焦到了中型公务机的更新换代,计划启动新项目来替代现有的“挑战者”650。
  巴航工业近几年在中国市场的销售可以说是“不温不火”,因此如何大力拓展中国乃至亚太市场一直是公司关注的重点。本次公务机展上,巴航工业带来了超大型公务机世袭1000E以及公司旗下新一代中型喷气式公务机莱格赛650。   进入市场之初,巴航工业就将莱格赛650定位为越洋航程中性价比最高的公务机。从运营表现来看,莱格赛650确实可圈可点。尽管市场上比莱格赛650更大、更豪华、升限更高、巡航速度更快、航程更长的公务机不在少数,但是莱格赛650的经济性是同类机型难以比擬的。但是,这款机型在中国市场的销售一直不温不火。
  值得一提的是,在众多制造商纷纷开始新机型研发的时候,巴航工业并没有发起新的公务机项目,而是坚持不断完善莱格赛450和莱格赛500两款已有机型。从目前来看,巴航工业这一较为保守的做法,已经让其与湾流、庞巴迪相比在销售上处于劣势。根据《航空周刊》对未来5年全球公务机市场的预测,在约1000亿美元的市场中,湾流将占32.3%的份额,庞巴迪将占27.7%的份额,而巴航工业所占份额则为6.5%。因此,未来巴航工业是否会尽快推出新机型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值得业界关注。
  在中轻型公务机市场,德事隆集团旗下的塞斯纳公司可谓独树一帜。在本届公务机展上,塞斯纳也是最大的赢家。航展期间,塞斯纳分别与海若通用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湖北蔚蓝国际航空学校签订了52架塞斯纳172S飞机订单。除此之外,塞斯纳还展示了其大客舱公务机家族中首款投入市场的奖状680A纬度公务机,并收获了来自天骄通用航空的2架订单。
  凭借智能创新技术、宽敞客舱设计、超越中型机的配置以及较同级别机型更低的运营成本,奖状680A纬度已连续两年成为全球交付量第一的中型公务机。在不到两年半的时间里,其市场规模已经达到10亿美元,无疑是公务机领域最成功的机型之一。
  售后市场日趋活跃
  根据亚翔航空的统计,目前亚太地区机队规模最大的十家运营商中,有九家的运营基地都位于大中华地区,这些运营商所管理的机队占该地区机队总数的26%。因此,本届航展也吸引了金鹿公务航空、香港丽翔航空、东方公务航空等知名企业前来参展。


  得益于市场回暖,2017年大中华区公务机运营商都有不俗的表现。其中,金鹿公务航空凭借运营的57架公务机,继续保持其在亚太地区的领先地位。随后是TAG航空和亚联公务机,分别运营47架和43架公务机。近两年新成立的公务机运营商中,香港丽翔公务航空的表现可圈可点。2017年,公司新增10架公务机,成为区域内增速最快的运营商。
  由于拥有优厚的利润空间,公务机改装和维修业务一直都是飞机维修企业关注的重点。因此,包括德国汉莎技术、北京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等在内的国内外知名厂商也都纷纷亮相展会,寻觅商机。
  其中,北京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在本次展会期间展示了一款以“龙”为主题的最新内饰概念设计,该设计入围了全球唯一一项表彰飞机内饰卓越创新的国际奖项——“水晶客舱奖”。作为国内最大的飞机维修企业,北京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上世纪90年代中期就开始涉足大型公务机改装和维修服务。
  目前,北京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拥有一座专门用于公务机改装和维修服务的独立机库,以及两个配备了先进设备的公务机内饰制造车间,并逐步建立了橱柜和家具商店,以保证拥有为客户提供自定义改装的能力。除了改装服务之外,公司的公务机维修能力近几年也不断增强。2017年,公司完成了多架BBJ和ACJ公务机的重维修服务,其中包括完整的内饰翻修服务。
  2017年,北京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成为亚洲地区唯一一家同时获得波音公务机改装中心授权和保修服务中心授权的飞机维修企业。在展会期间,公司表示,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北京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计划投资建设新的内饰制造车间,进一步扩大产能。新车间预计2020年前后投入使用,届时,北京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的公务机内饰制造产能将增加两倍。
其他文献
美国兰德公司和麦肯锡公司曾经进行的一项联合调查研究表明,从长期来看,世界500强胜出其他公司的根本原因在于这些公司拥有一种优秀而充满活力的企业文化。文化,是世界500强最终的取胜之匙。  对于成立仅仅十年的中国商飞公司而言,要实现大飞机事业的成功,不仅要研发世界级的产品、塑造世界级的品牌、建设世界级的企业、形成世界级的能力,还要塑造世界级的企业文化,可谓是任重而道远。  文化是基业长青的根基  航
期刊
他的身上镌刻着中国航空工业发展40年的印记,他的基因里充满了一个老航空人的刻苦和坚守。他是韩克岑,C919大型客机常务副总设计师,一位广受尊敬的航空人。  人们尊重他,不是因为他的职务,也不是因为他2004年就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9年获得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事实上,对于这些荣誉,韩克岑从不提起,很多人也并不知道。人们尊重他,是因为他骨子里的谦逊和担当。在他身上,大家看到了航空人的气
期刊
大型客机投资大、周期长、技术门槛高、市场竞争激烈,对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有很高的要求。目前,世界上能够研制大型客机的只有美国、欧盟、俄罗斯等少数几个国家和地区,而世界大型客机市场基本上為美国波音和欧洲空客所垄断。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被称为“现代工业之花”的大型客机是中国发展高端制造业必须攻克的最重要的堡垒之一。  由于大型客机事业发展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中国商飞公司自2008年成立以来,在组
期刊
我是成都航空的飞行员李波。今年是我参加工作的第10个年头,也是我到成都航空的第10个年头,也是我飞空客A320的第10个年头。哈,对了,我一毕业就来到了成都航空的前身鹰联航空,从那时到今年4月,我一直在飞A320。  这10年中,我见证了鹰联航空的重组和成都航空的诞生、成长。中国商飞公司的介入,使成都航空一诞生就加入了中国民机产业的核心序列。2015年11月29日,全球首架ARJ21新支线飞机交付
期刊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的重要论断,这既是党在改革创新中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也是新时代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的深刻认知,是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重大课题。  作为一家年轻的中管企业,中国商飞公司自2008年成立以来,认真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将党建工作有效融入企业管理,充分发挥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党建工作领航企业发展,在型号研制取得多项重大
期刊
自2005年以来,中国航空运输总业务量已经连续13年位居世界第二,且多数预测都认为在不久的将来将超越美国跃居世界第一。这么大的运输量,自然需要补充大量的新飞机。国际主要飞机制造商都预测,未来20年中国将需要超过7000架新飞机,价值超过一万亿美元。  如此巨大的市场,是中国民机产业得天独厚的先天保障,也是其光明发展前景的预示。2008年中国商飞公司成立以来,随着ARJ21、C919等项目不断获得突
期刊
在民用飞机市场,航空公司与飞机制造商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当年,如果没有泛美航空的百般挑剔,可能就不会有日后波音747的不朽传奇。可以说一家好的航空公司可以推动一款经典飞机的诞生与发展。如今,在中国同样的故事也在上演。  2018年6月28日,ARJ21新支线飞机交付成都航空运营两周年。与两年前相比,无论是制造商中国商飞还是运营方成都航空,都对这款飞机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两年时间里,中国商飞与成都航空
期刊
国航西南分公司、东航云南公司、南航新疆分公司、海南航空、厦门航空、山东航空、成都航空、天津航空、春秋航空、河北航空、华夏航空、幸福航空、瑞丽航空、江西航空、长安航空、桂林航空、北部湾航空、乌鲁木齐航空、北京航空、天骄航空、天驹航空、华鸿国际航空、宁夏航空、敦煌航空、禧佑源航空……  6月28日,2018年中国支线航空发展座谈会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举行。黑龙江省副省长聂云凌,国家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司副司
期刊
历史上,推动航空技术进步的途径有很多,如各国政府和企业的投入等,此外,一些社会组织的赞助或奖励也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这方面,英国的《每日邮报》可以说是一个典型。  为航空技术的发展设奖,早在莱特兄弟动力飞行之前就开始了。1900年4月,法国富商亨利·德拉莫尔特为能驾驶飞艇在30分钟内从圣克鲁特飞往埃菲尔铁塔并返回的人设立了10万法郎大奖。1901年10月19日,巴西人阿伯特·杜蒙驾驶他的第6号
期刊
1980年9月26日,运十飞机实现首飞。运十飞机记录了一段永不放弃的历史,更展现了一种永不放弃的精神。这种精神,在大飞机事业中历久弥新。  在运十飞机首飞38年后,记者采访了一位曾经参与过运十项目的航空人——原上海飞机设计研究所副所长杨作利。前不久,杨作利来到中国商飞祝桥基地停放的运十飞机前,虽已年过七旬,但步伐依然矫健。他踏上舷梯,迈进阔别30多年的机舱,忽然像一个意气风发的青年,迫不及待地向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