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斜角肌卡压综合征

来源 :中华骨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mbg1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本研究通过动物实验,观察不同长度自体静脉移植对修复动脉缺损早期的影响。将兔自体耳静脉分别取8、12、16、20mm移植到自体股动脉,修复动脉缺损。8周时,行肉眼观察,电磁血流量测量,光镜和电镜下观察移植静脉的组织学及超微结构的变化,综合判断自体静脉移植的长度因素对血管近期通畅率和血管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静脉移植长度因素对早期血管通畅率不构成影响(P值>0.05)。(2)自体静脉移植后血管口
报告17例移位髋臼横形骨折(下称DTFA)的诊断和治疗,其中单纯DTFA11例,合并后壁骨折6例。采用Matta顶弧角临界值划分累及臼顶(TTF)12例(10例手术,2例因严重脑外伤未手术);累及臼窝(ITF)5例(4例骨牵引治疗,1例因合并后壁骨折手术)。随访1~5年,结果4例ITF关节功能和X线表现均优良,手术治疗的1例ITF和10例TTF优良率82%,尚可18%,非手术治疗的2例TTF均为差
脂肪栓塞综合征(FES)主要表现为呼吸功能不全、PaO2下降、低氧血症而出现一系列病理改变。本实验应用高压氧(HBO)对用骨髓制作的FES动物模型进行治疗。结果显示,HBO能使PaO2明显升高;同时,由于PaO2升高,肺内渗出、水肿、出血等病变明显好转,机体状态获得改善。作者认为,提高PaO2在FES治疗中是关键,而HBO是提高PaO2有效的方法之一,这为临床上应用HBO治疗FES提供了实验依据。
从1992~1995年作者采用自制的半环状梯型钢板,治疗严重的股骨干粉碎性骨折20例,21个股骨干。其中男17例,女3例。年龄16~35岁。在这些病例中,闭合性骨折18例,开放性骨折2例。依据骨折的不同程度,粉碎性骨折的21个股骨干分为:Ⅰ型4个,Ⅱ型10个,Ⅲ型7个。20例均经6~35个月的随访,临床优良率为94.7%。平均骨愈合时间为16.5周。与普通钢板或AO钢板不同为:该钢板由长短两臂经3
股骨干远段骨折应用Küntscher针常由于无法控制骨折远端旋转移位而造成治疗上的困难。内锁式髓针Interlocking nail则由于其配套设备要求较高及手术难度等原因,使其推广受到限制。基于以上原因,我们研制了组合式防旋转髓内针(combined antirotation intramedullary nail, CAIN)。该针为分体式组合结构,通过内针的侧刃及远端分叉的两翼向外针传递扭矩
作者自行设计的双加压“L”形钢板有纵向和横向加压作用,该钢板最大创新之处是在普通“L”形钢板的短臂上设有一导引孔,并可穿入一枚加压螺栓。该钢板可通过其短臂上的导引孔沿导引针准确地被打入预定的位置,从而避免膝内翻或膝外翻;该钢板上的螺栓还可对股骨髁间和胫骨平台骨折进行横向加压,其固定性能可靠,病人可早期在CPM仪上进行功能锻炼。使用该钢板治疗股骨髁上、髁间骨折和胫骨平台骨折24例,随访1~2.5年,
自1975~1995年,作者采用切开复位,钢丝内固定治疗了胫骨髁间隆起撕脱骨折以及合并胫侧副韧带等损伤31例,其中单纯胫骨髁间隆起撕脱骨折24例;合并胫侧副韧带或内外侧半月板损伤者7例。术中骨折均达到解剖复位。术后骨折愈合良好,检查抽屉试验转阴率为89%。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优良率为89.6%,而同期非手术治疗者优良率仅为79.2%。作者认为:膝关节稳定性和功能的恢复,与骨折块良好复位及周围软组织
期刊
自1983年以来,对40例下肢长骨干骨折患者,其中股骨12例,胫腓骨28例,采用骨折部髓内钉固定,外用下肢绞链支具外固定,使患肢早期负重、持拐行走。利用对骨折部的合理压应力,以促进骨折愈合。经6个月~11年,平均1.5年随访,其中5~7周内骨折愈合者占40%,较传统方法缩短疗程1/3~1/2,无1例发生骨不连接和延迟愈合。股骨组和胫腓骨组愈合时间无明显差异。由于早期负重活动,也减少了因骨折后长期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