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翻译美学角度看中国古代文学翻译

来源 :职业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xiao198106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如何使中国文学更好地输出以及如何再现原文的美是译界的热点问题之一。文章选取《桃花源记》为例,以翻译美学为切入点,研究了方重和林语堂的译本。
  关键词:桃花源记;翻译美学;文化交流
  
  翻译美学是一个翻译与美学联姻的新学科。古代文学是我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美学意义自不待言。翻译美学的出现和发展为中国古代文学翻译的赏析开辟了一条新路,也为中国文学翻译提供借鉴。
  一、陶渊明与《桃花源记》
  陶渊明是东晋著名诗人,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色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散文以《桃花源记》最有名。魏晋南北朝时期,战火不断,社会十分黑暗。在这种社会环境下,陶渊明创作了《桃花源记》,以这个幻想中的桃源世界,寄托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同时也表达了对当时生活在战乱中的人民的同情。《桃花源记》中的语言质朴自然,精炼,文笔简洁优美。
  二、审美主体翻译家方重与林语堂
  方重是我国著名文学家、翻译家,译有《乔叟文集》、《理查三世》及《陶渊明诗文选译》等。林语堂是中国当代著名学者、文学家、语言学家,他将孔孟老庄哲学和陶渊明、李白、苏东坡、曹雪芹等人的文学作品英译推介到海外,有意于将中国的古典文学、传统文化乃至中国式的生活理念介绍到国外,为西方人士认识中国搭建起一道桥梁。
  三、《桃花源记》英译评析及其美学意义再现
  就审美客体而言,刘宓庆将其分为形式系统即审美符号集和非形式系统即审美模糊集两大部分。其中审美符号集包括语音、文字、词语层和句段中的审美信息,而审美模糊集则包括“情”与“志”和“意”与“象”的两部分审美信息。就《桃花源记》的翻译而言,文章将选取审美符号集的词语层和审美模糊集中的“意”与“象”部分进行两个译本的研究,评析其审美的再现途径。
  1.词语层。“有审美价值的用词显然是经过原语作者精心选择的,通常符合以下标准,也是我们的审美依据,即准、美、精。“准”是指用词表达了原意和适应了语境,“美”指用词能给人身心以很大愉悦的品质,“精”指翻译时用词应该精练,无拖沓”。《桃花源记》中有一段对桃花林的描述,原文如下: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方重和林语堂的译文如下:
  方译:All of a sudden he came upon a peach grove.For hundreds of paces along both banks of the stream,the peach-trees were in full bloom.No other trees were to be seen in the whole grove.The soft grass looked fresh and beautiful.Here and there falling blossoms were dancing gracefully in a thousand hues.
  林译:he suddenly came upon a peach grove which extended along the bank for about a hundred yards.He noticed with surprise that the grove had a magic effect,so singularly free from the usual mingling of brushwood,while the beautifully grassy ground was covered with its rose petals.
  此段中原文的“忽”字凸显了桃花林的出现不仅出乎渔人的意料,也出乎读者意料。方译中短语“All of a sudden”被置于句首,进行了强调,林译中副词“suddenly”被置于主语后,也是强调,据此,两译者均体现了用词的“准”,适应语境的需要,即后文的“渔人甚异之”。两位译者对于“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翻译处理侧重不同。在方译中,译者详细刻画,通过“fresh and beautiful”形容芳草,“dancing gracefully”,和“in a thousand hues”来描述桃花,为读者展示了一幅动态美景,突出了“美”,即用词“能给人身心以很大愉悦的品质”。林译则突出“精”,即精练,无拖沓,一句“the beautifully grassy ground was covered with its rose petals。”简洁明了地道出桃林的全景。
  在字词微观方面,两位译者均向目标读者展示了《桃花源记》中蕴含的美学因素,一个强调动态美,一个展示简洁美。
  2.“意”与“象”。“意象、意境运用是中国艺术的独特的创作手法,因此翻译审美绝对不可以忽略”。“意象”指作家主观情志和外在物象(物,景,境)的结合,或“情”之于“文”的“赋形”。“意象”蕴涵着“情”与“景”及作者的“意”与“志”,是审美的高级阶段,而“象”也指象征手法,审美者需根据“象”来理解作者的“意”,即其要表达的概念。作为译者,领悟原文中的“象”至关重要,因为“意象”反映的是作者特定的文化背景和独特的审美情感,因此,译者在翻译时要了解意象的文化所指。《桃花源记》文末提到: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
  方译:A good scholar of Nanyang,on learning of it,was anxious to rediscover the place. Nor did he succeed,and died soon of illness.
  林译:Liu Tsechi of Nanyang was a great idealist. He heard of this story,and planned to go and find it,but was taken ill and died before he could fulfill his wish.
  陶渊明在《桃花源记》的文末提到刘子骥,实际上是在寄托自我情怀,要借其隐逸之心,抒发自己对世外桃源的向往。同时也突出了“世外桃源”并不存在之意。方译中“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译为“A good scholar of Nanyang”,人名被略译,从审美角度来看是译者领略到了原文的“象”,即虚无的桃源,而突出“未果,寻病终”的结局,所以此处弱化了人名的翻译。林译中直接用“idealist”一词来翻译,即“理想主义者或空想家”,也同样表达出了桃源的虚无之意,可以说两位译者是异曲同工,都表达出了原文中的“意”与“象”。
  两位翻译大家为读者呈现出不同的桃源之美,都传达出了桃花源的象征意义,给读者带来美感的同时,也让目标语读者领略到中国古代文化的深刻内涵。
  参考文献:
  [1] 方梦之.译学词典[K].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2] 江华,戴炜华.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翻译的美学思考[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2011,(1).
  [3] 刘宓庆.翻译美学导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其他文献
摘要:结合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精品课程《常量组分分析》教学实际,围绕课程说课的目的意义、高职院校如何进行专业课程说课等进行了论述,以期使高职院校说课活动广泛开展,成为教学管理、教学交流和教学探讨的一种新形式,供职业院校教师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评估:课程说课;设计案例    为了更好地贯彻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和《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精神[
期刊
摘要:高职毕业生首次就业选择时,要以职业生涯规划为依据合理选择就业,不受企业大小、初始的薪资高低、地域等因素影响。以企业回访中高职毕业生职业发展的实例,说明如何做好首次就业合理化选择及其重要性。  关键词:高职毕业生;首次就业选择;职业发展    对于首次就业的高职毕业生,在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就业政策下,不能合理地选择首次就业公司或岗位,将影响个人的职业发展;许多高职毕业生的长辈们或老师也不能很
期刊
摘要:随着高职教育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有幸得到各类不同层次的高等教育,使得“精英教育”逐渐转化为“大众教育”,随之出现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学习能力良莠不齐等现象,给高职教学带来诸多问题。文章通过对江苏城市职业学院高职数学现状的分析,提出具体的高职数学改革方案,并且对改革具体措施提出几点要求,同时对未来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高职数学;课程改革;方案措施    一、高职数学现状分析  1.高职学
期刊
摘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职业院校首要任务之一。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结合本地区的特点,始终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中心地位,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地方文化相结合、与校园文化相结合、与素质拓展相结合、与学生管理相结合,努力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以全面实现高素质技能型这一人才培养目标。  关键词: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中共中央历来高度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期刊
摘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与技术的扩散,传统意义上的国际政治安全内涵正发生巨大的变化。传统安全,诸如领土、军事、主权等重要性在不断下降,非传统安全,比如恐怖主义、跨国犯罪、金融危机等对国家和国际社会的挑战日趋凸显。在当前中国与东盟经济合作蓬勃进行的时期,加强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合作,无疑为经济进一步的发展扫清了障碍,是值得借鉴和研究的新课题。  关键词:中国;非传统安全问题;应对思路    后冷战时代
期刊
摘要:采用视频、音频、文本、互动等多元输入教学法扩大输入量;从存储的角度,提出语言模型和认知推理教学法,培养学生语言迁移能力;从识别的角度,在英汉对比的基础上提出了语言表达辨认法,排除中西文化障碍;从输出的角度,提出了任务驱动教学法和图式理论指导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构建了网络环境下教学方法定位与实施模型,保证教学方法与网络环境的有机衔接。  关键词:网络环境;专门用途英语;教学
期刊
摘要:探讨了数学基础课教学中培养问题意识的策略:强化基础,在清晰的知识储备中孕育问题;研究性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突出问题;注重应用,在实践中激发问题;大胆质疑,在求新求异中发现问题;营造环境,寓方法引导于教学过程之中。  关键词:数学基础课;问题意识;研究性教学    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主题输入“问题意识”搜索到2008年以来的文献4300多篇,但出自大学教师的却寥寥无几。而实际上,作为教学一
期刊
摘要:以湖南农业大学农药学专业研究生培养过程的各环节为着眼点,从生源质量、导师指导制度、营造学术氛围、学位论文、学生实践能力、学生道德观的培养几个方面浅析了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几点实践,以期为提高我国农学类研究生培养水平提供参考。  关键词:研究生培养;培养质量;农药学    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1999年
期刊
摘要:以武夷山市举重选材面临的问题为研究内容,通过分析提出了武夷山市举重选材面临的问题,旨在为我国举重事业的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关键词:举重选材;武夷山市;调查    举重在我国众多现代竞技体育项目中,属于优势项目之一,在近几年的世界和洲际大赛上,屡屡获得好成绩,引起世人的注目。在武夷山市举重也被列为重点拳头项目之一,但是在其举重训练中,目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众所周知,要培养优秀的运
期刊
摘要:分析了国内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现状。从地区环境与专业发展、社会需求和学生就业等方面对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现代教育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进行了分析,阐述了课程体系设置需要处理好的几个重要关系,并提出了对现有课程体系优化的参考方案。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体系;专科办学点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