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科办学点教育技术专业课程培养方案思考

来源 :职业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jie3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分析了国内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现状。从地区环境与专业发展、社会需求和学生就业等方面对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现代教育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进行了分析,阐述了课程体系设置需要处理好的几个重要关系,并提出了对现有课程体系优化的参考方案。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体系;专科办学点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随着教育信息化进程的推进,培养具有先进教学理念、能够利用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法、解决教学问题的教育从业人员,是师范院校服务地区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
  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山东省目前唯一一所专门培养培训专科层次小学、幼儿教师为主的师范专科学校,重点面向农村进行小学、幼儿师资培养。由于定位准确、培养目标合理、方法得当,毕业生在当地就业竞争力很强,颇受用人单位好评。本校现代教育技术专业课程建设尚处在探索阶段,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和优化。
  一、国内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体系结构
  通过对国内二十多所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计划的分析,作者得出:大多数院校采用“平台+模块”的课程结构;课程体系由通识类课程、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教师教育类课程组成。目前,对教育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本科层次,随着《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育质量国家标准》的研制和发布,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课程建设将更加规范。
  对于区域性较强的现代教育技术专科办学点课程体系的研究相对较少。专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培养目标有别于本科层次[1],相应的课程体系也应与本科层次有所不同。“教育技术学”专业变为“现代教育技术”专业,看似只改动了几个字,其中的转变是深层次的[1]。一般来说,专科层次更侧重于解决具体问题能力的培养,主要学习应用性知识和技能。为实现人才的分层次差异化培养,对专科层次和本科层次课程体系进行差异化设置有重要现实意义。
  二、本校现代教育技术专业的发展与现状
  在学校六十年的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小学、幼儿教师培养经验,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培养体系,所培养的小学、幼儿教师,基本教学技能功底扎实、音体美等综合素质突出,在当地广受好评。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展开和不断推进,学校及时调整专业结构,在原有小学教育(计算机与信息技术)专业方向基础上,设立现代教育技术专业,并成为重点专业建设对象。现代教育技术专业的设置所体现的应该是一种区别于原有计算机与信息技术专业方向的教育理念的深层次变革。这种变革的最直接表现应该是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的合理设置。专业设立初,人才培养目标仿照本科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培养目标制定,能够基本体现教育技术学核心价值和特征,但却缺少了地方和学校特色。
  三、课程体系建设需处理的几个关系
  1.专业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的关系。地方性师范专科院校是直接为地方教育发展服务的,以就业为导向[2],应该根据地方人才需求和自身优势,专门培养从事基层和一线工作的教育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3]。专科层次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的制定,应该深入分析当地的需求,而不是机械地照搬兄弟院校或全国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提供的课程框架[4]。
  2.理论与应用的关系。在课程体系建设中,理论类课程与应用类课程所占比例关系是比较不容易把握和均衡的。为了实现与本科院校差异化的人才培养目标,在课程体系设置时必须放弃一部分理论性较强的课程,突出专业实用性。而专科层次教育技术人才也必须具备与高等教育相适应的基本理论知识,以区别于专业技术培训。基础理论过分薄弱,则会影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2]。因此,在课程体系设置中,理论类和应用类课程的合理设置是明确教育技术学科定位和特色的关键[5]。
  3.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关系。目前多数高校将必修课与选修课结合,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其中,必修课是学科核心价值的体现,是专业人才基本规格和质量的保证,就像一座大厦的地基,是必不可少的。而选修课的设置则是为了拓宽学生知识面,并进一步加深和巩固学生的基础理论[5],其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等方面所起的作用,是必修课不能替代的[6]。必修课相对稳定,而对于学科前沿的内容,以及社会需求的动向,可以通过适当调整选修课程来体现。处理好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关系,就能使专业课程体系既相对稳定,又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灵活性。
  4.就业去向与分流培养的关系。在目前较大的就业压力下,应该尽量避免所培养的学生挤在一个门槛就业抢饭碗的情况,这就需要人才分流培养的思想。不同的就业方向对知识和技能的偏重是有所区别的。因此,在课程体系设置上,要体现分流培养的思想,允许学生有自由选择的空间,在某个方向有所侧重。
  四、课程体系的优化思考
  在现有课程体系的基础上,根据培养目标、社会需求,以及毕业生主要流向来优化和重构参考课程体系如下:
  1.公共课设置。公共课程分为必修课和任意选修课,基本保留了原有课程体系的结构和内容。参考重点院校以及部分地方院校课程分类原则的基础上,结合课程自身的性质和作用,将原来划入专业课的高等数学、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师口语、写字、音乐、美术三门课归入公共必修课。
  2.专业课设置。专业课程分为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其中,专业必修课又分为教师教育课和专业基础课;专业选修课又分为专业任选课和专业限选课(方向课程)。
  专业必修课是该专业人才培养基本规格和质量的保证。其教师教育课程模块是本学校在六十年办学实践中积累的小学、幼儿教师培养特色课程。该课程模块直接面向地区小学教育实际,针对性强,突出了服务地区教育发展的作用。而专业基础课是对现代教育技术专业毕业生的最低学习要求,除教育技术核心课程以外,设置了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法、精品课件分析(案例)、动画设计与制作I、图形图像处理I等贴近小学教学和技能学习的课程,以突出专科教育的实用性。此外,教育科学研究方法I是在原有“小学教育科研”课程基础上拓展而来,一方面保留原有课程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另一方面,加入部分教育和教育技术研究入门知识。
  专业选修课由任选课和限选课组成。该部分课程设置是为了体现分流培养的思想,满足学生不同学习需求,因此,在理论与应用方面均提供了不同深度和类型的课程内容。学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深入学习教育技术学专业主干课程和应用课程,或根据兴趣在三个方向中任选一个作为主修方向。该课程体系使学生有更多的自主权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同时也可以根据社会需求和专业发展的动向调整选修课内容,使课程体系有更大的灵活性和开放性。
  3.关于课程内容的延续性和递进性。该课程体系除增加了数量和门类丰富的选修课以外,与以往课程体系一个重要区别在于采用了内容上具有延续性和递进性的课程组织方式。这主要借鉴于美国部分高校教育技术专业课程的特点,例如,印第安纳大学,教学开发和产品过程课,在必修课中就有教学开发和产品过程I、教学开发和产品过程II以及教学开发和产品过程III等。这些课程名称相同但内容上存在难易程度的递进性[5]。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动画设计与制作和图形图像处理等课程都是按照内容的延续性和递进性进行设置的。其中,教育科学研究方法I是在原有小学教育科研基础上设置的,既保证原有的特色内容被继承,又适当拓宽学生理论基础。有能力有兴趣的学生,可以选修教育科学研究方法II,增加学习内容的深度。动画设计与制作I和图形图像处理I主要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多媒体素材处理技能,是必须达到的最低技能标准,而学生也可以根据兴趣继续选修其后续课程。递进性的组织课程,既能够保证学生达到该专业人才培养的最低要求,又能够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学生对课程的学习也可以逐步深入。
  4.实践课程。在原有实践课程的基础上,增加了微格教学训练。在未来专业建设中,应该进一步制定相应措施保证微格教学训练的实施。
  五、总 结
  本专业现行课程体系的特点是:不成熟、多样化、变化快,这就要求课程建设的体制与机制必须是动态、开放的,而且必须与不同特色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毕业生专业素质培养的设计要求相适应[7]。本文从地区环境与学校专业发展现状、社会需求和学生就业,以及学生发展等方面进行分析,阐述课程体系设置需要处理好的几个重要关系,并提出了对现有课程体系优化的参考方案。
  参考文献:
  [1] 杨哲,钟生海.高职高专“现代教育技术”专业建设的思考[J].安康师专学报,2006,(10).
  [2] 李炘琪,李文高,苟泽志.边远地区高职高专教育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宿州学院学报,2008,(12).
  [3] 周晓春.地方本科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探索与实践[J].软件导刊,2008,(3).
  [4] 伍顺比,江玲.关于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思考[J].现代教育技术,2007,(8).
  [5] 任丽萍,张屹.美国教育技术学硕士培养方案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电化教育研究,2006,(1).
  [6] 刘光然,陈建珍,王彩霞,詹青龙.职技高师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与实践[J].现代教育技术,2004,(1).
  [7] 桑新民,梁林梅,刘永贵.教育技术学专业的继往与开来[J].中国电化教育,2005,(1).
其他文献
摘要: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特色菜肴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也具有鲜明的文化特点,然而由于语言和文化差异,中国菜名很难与英语的表达方式实现对等,尤其是中国文化菜名,这也是酒店专业学生在实习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作者在酒店专业英语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并提出对写实型和写意型菜名的翻译方法并对菜单的设计方式提出想法,以促进中国饮食文化的传播。  关键词:饮食文化;翻译;菜名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中国融入世界
期刊
摘要:结合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精品课程《常量组分分析》教学实际,围绕课程说课的目的意义、高职院校如何进行专业课程说课等进行了论述,以期使高职院校说课活动广泛开展,成为教学管理、教学交流和教学探讨的一种新形式,供职业院校教师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评估:课程说课;设计案例    为了更好地贯彻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和《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精神[
期刊
摘要:高职毕业生首次就业选择时,要以职业生涯规划为依据合理选择就业,不受企业大小、初始的薪资高低、地域等因素影响。以企业回访中高职毕业生职业发展的实例,说明如何做好首次就业合理化选择及其重要性。  关键词:高职毕业生;首次就业选择;职业发展    对于首次就业的高职毕业生,在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就业政策下,不能合理地选择首次就业公司或岗位,将影响个人的职业发展;许多高职毕业生的长辈们或老师也不能很
期刊
摘要:随着高职教育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有幸得到各类不同层次的高等教育,使得“精英教育”逐渐转化为“大众教育”,随之出现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学习能力良莠不齐等现象,给高职教学带来诸多问题。文章通过对江苏城市职业学院高职数学现状的分析,提出具体的高职数学改革方案,并且对改革具体措施提出几点要求,同时对未来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高职数学;课程改革;方案措施    一、高职数学现状分析  1.高职学
期刊
摘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职业院校首要任务之一。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结合本地区的特点,始终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中心地位,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地方文化相结合、与校园文化相结合、与素质拓展相结合、与学生管理相结合,努力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以全面实现高素质技能型这一人才培养目标。  关键词: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中共中央历来高度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期刊
摘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与技术的扩散,传统意义上的国际政治安全内涵正发生巨大的变化。传统安全,诸如领土、军事、主权等重要性在不断下降,非传统安全,比如恐怖主义、跨国犯罪、金融危机等对国家和国际社会的挑战日趋凸显。在当前中国与东盟经济合作蓬勃进行的时期,加强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合作,无疑为经济进一步的发展扫清了障碍,是值得借鉴和研究的新课题。  关键词:中国;非传统安全问题;应对思路    后冷战时代
期刊
摘要:采用视频、音频、文本、互动等多元输入教学法扩大输入量;从存储的角度,提出语言模型和认知推理教学法,培养学生语言迁移能力;从识别的角度,在英汉对比的基础上提出了语言表达辨认法,排除中西文化障碍;从输出的角度,提出了任务驱动教学法和图式理论指导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构建了网络环境下教学方法定位与实施模型,保证教学方法与网络环境的有机衔接。  关键词:网络环境;专门用途英语;教学
期刊
摘要:探讨了数学基础课教学中培养问题意识的策略:强化基础,在清晰的知识储备中孕育问题;研究性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突出问题;注重应用,在实践中激发问题;大胆质疑,在求新求异中发现问题;营造环境,寓方法引导于教学过程之中。  关键词:数学基础课;问题意识;研究性教学    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主题输入“问题意识”搜索到2008年以来的文献4300多篇,但出自大学教师的却寥寥无几。而实际上,作为教学一
期刊
摘要:以湖南农业大学农药学专业研究生培养过程的各环节为着眼点,从生源质量、导师指导制度、营造学术氛围、学位论文、学生实践能力、学生道德观的培养几个方面浅析了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几点实践,以期为提高我国农学类研究生培养水平提供参考。  关键词:研究生培养;培养质量;农药学    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1999年
期刊
摘要:以武夷山市举重选材面临的问题为研究内容,通过分析提出了武夷山市举重选材面临的问题,旨在为我国举重事业的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关键词:举重选材;武夷山市;调查    举重在我国众多现代竞技体育项目中,属于优势项目之一,在近几年的世界和洲际大赛上,屡屡获得好成绩,引起世人的注目。在武夷山市举重也被列为重点拳头项目之一,但是在其举重训练中,目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众所周知,要培养优秀的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