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怎样学好初中化学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zulong1988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化学实验的内容相当广泛,给了我们教师丰富多彩的素材。我们要充分利用丰富多彩的实验内容来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热情。特别是初中化学开始的绪言课。对学生的学习心理、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将有深刻影响。因此,绪言课上的成功与否也决定初中生对化学的兴趣。绪言课应结合典型实例,突出启发引导、激发学习兴趣和动机,通过必要的演示实验,让学生明确为什么要学以及怎样来学。根据学生的好奇心,绪言课老师可以安排一组趣味实验。
  例如:
  1、烧不坏的手帕。
  用一块棉手帕,在盛有乙醇的体积分数为70%酒精的烧怀中浸泡,待均匀湿透后取出。将浸泡的手帕舒展开,用镊子夹住两角在火焰上点燃,当火焰熄灭后,手帕完好无损。
  2、捉迷藏。
  用玻璃棒蘸取酚酞试液在滤纸上画一只小猫。把滤纸放在浓氨水瓶口上方,滤纸上很快出现一只红色小猫。在把此滤纸放在浓盐酸瓶口上方,小猫渐渐消失。
  学生对化学就有了一种特殊的好奇心和兴趣,但在很大成分上是以满足好奇心为主。但是不能持久,可能会在困难和挫折面前转变成消极情绪。要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提出一些他们感兴趣的问题打下“伏笔”,使学生迫切要知道一些化学知识,就会积极主动地学习,进而激发他们探究物质奥秘的积极性。为此,在学习过程中举一些日常生活、社会生产等常见的示例。
  例如:农村的麦场中会经常堆放麦秸垛,时间久了,既不是人为的点火,它也会自己燃烧起来。过去老百姓迷信说法这是“天火”。老天爷的惩罚。像这样的问题提出后。学生可以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针对问题可能的原因、来由、结果等进行猜想、提出假设。然后学生围绕自己的猜想和假设,设计实验、查阅资料、安排调查等活动,以获得尽可能多的证据,对问题作出解释。通過学生的集体努力问题得到了解决。同时防止“天火”发生的措施也得出结论。在这一活动中过程中也提高了每一位学生的分析、判断、推理能力。
  对于学好化学,基础知识是学生所必需的。化学基本概念是十分重要的。初中化学基本概念,把元素合物知识、化学原理、化学计算等融合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要求学生准确地、深刻地理解基本概念。任何概念都有其内涵和处延;概念的内涵是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特有属性,概念的外延指适合于该概念的一切对象。
  例如:“分子”这一基本概念,“保持物质化学性质”是概念的内涵;分子决定物质的化学性质,不能决定物质的物理『生质。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微粒”则是概念的外延;分子只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而不是唯一的微粒,构成物质的微粒尚有原子、离子等。分子是一种客观存在的肉眼看不见的微观粒子。把握了概念的内涵就抓住了概念的实质,搞清了概念的外延就明白了概念的使用范围。
  学生进行学习中特别要注意基本概念中关键字词。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剖析其中的关键字词,强化关键字词的认识。如,酸的定义:“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叫做酸”,要突出“全部”和“化合物”字。每一概念的形成和发展,重视联系对比,形成概念网络。
  化学用语初中涉及到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也是识记的一大难点。为了分散难点。提高兴趣,从“绪言”开始,就有选择地给出某些元素符号来记忆。不能干枯的记,可利用化学园地、课外活动专题报告会等形式,增加一定趣味性。化学方程式要突出化学反应本身,并始终强调质量守恒定律是书写和完成化学方程式的根据。通过练习、讲解,让学生充分理解、掌握“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这样通过多次严格的培养、训练,为其后讲授关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以及物质的结构和性质等打下了坚实基础。
  元素化合物知识在整个教材中占有重要地位。知识面广,头绪较多。学生往往不重视具体物质的学习,而喜欢记几条结论,或者背定义;不重视化学变化发生的条件和现象,习惯于孤立地记化学方程式。在学习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制法、用途和存在等知识时,往往忽视其间的依存和制约关系,把它们并列起来进行记忆。造成学生认为化学“难学、难记”的主要因素。让学生把有关知识“串”起来进行记忆,学会全面地、联系地看问题防止孤立割裂。学生要运用实验手段,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究精神。从实际情景中发现问题、提出假设、收集证据、解释并得出结论。
  例如:晚饭时,李华的妈妈要做一道凉拌紫卷心菜,妈妈用热水烫过菜后,用盐、醋等调料拌,这时李华突然发现卷心菜的颜色变了,这是为什么?
  做猜想:于是李华问妈妈,母女俩开始讨论:
  1、紫卷心菜遇盐或醋变色可能是偶然现象。
  2、紫卷心菜也可能像酸碱指示剂一样在酸碱溶液中显示不同的颜色。
  3、基他的菜或花也可能有这种现象。
  探究竟:于是母女俩开始了实验探究:
  l、取紫卷心菜榨汁,分别向菜汁中滴加盐酸、醋酸、氢氧化钠、纯碱溶液、食盐溶液,观察汁剂的颜色变化。
  2、取紫萝卜皮、芹菜、韭菜、白菜、月季花、紫罗兰、喇叭花等物榨汁,在分别向这些汁中加入醋酸或纯碱溶液,观察汁剂的颜色变化。
  实验现象记录如下:
  面对实验结果,李华很惊讶:“生活中这多物质与实验中的指示剂相似啊!”
  学生通过生活在实际问题,展示其才能,也提高了能力。扩大了学生知识面。使其从化学的角度去认识科学,以期在面临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时,能做出更理智、科学的选择。
  对于影响持久的基础知识、技能进行归纳整理,形成知识网络。对自然现象、生活实际问题、化学实验过程等从多学科角度进行分析、认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能力。就会最大限度地“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
其他文献
每年6月,在新疆伊犁河谷的霍城县境内,数万亩薰衣草竞相盛开,蓝天白云映衬下的紫色花海,弥漫在乡间的袭人花香,为当地赢得了“中国的普罗旺斯”的美誉。新疆霍城在上世纪60年代开
近日,黑龙江省尚志市元宝镇元宝村栽培的黑木耳开始进入采摘季节。近年来.尚志市大力发展黑木耳产业,黑木耳栽培给全市30万农民带来户均收益4300元。据悉。尚志市2011年黑木耳栽
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材是师生间互动、交流、沟通的纽带,是教学活动得以开展的重要载体。它直接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效率。新的教材观强调:“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就要求教师既要潜心“走进教材”,又要善于“走出教材”。而要充分发挥小学数学教材的作用,就必须在正确理解教材、准确把握教材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个性化地处理和创造性地加工,使教学教材本土化、生活化、活动化,进而让数学教材在教学过程中充满生机和活力
期刊
期刊
摘要:小学阶段英语课堂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情境教学法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学生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交际,从而达到学英语的目的。教师通过创设情境,从而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关键词:小学英语 情境教学 方法  在当代,小学时期是学习英语的最好阶段。小学生在开始接触英语课时,感觉非常新鲜,会产生好奇心。然而,小学英语教育和其他阶段的英语教育有所不同。小学英语教育重点是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这样一句话:“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现这样的现象:明明是一道数学过程非常简单的题目,有些学生总是出错。究其原因,不难发现由于数学语言的符号化、逻辑化及严谨性、抽象性等特点,数学阅读又有不同于语文阅读的特殊性。很多学生由于由于年龄特点和认知结构的原因,他们数学阅读的能力很低,缺乏足够的信息识别能力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