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松粉蚧生物学特性及发生规律研究

来源 :广东林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hao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湿地松粉蚧在广东省疫区1年发生4~5代,以4代为主.越冬虫态为一龄若虫.若虫爬动能力强,具有涌散、聚集、泌露和泌蜡的习性;雌虫在白色蜡包内,产卵量大;卵的孵化率高.粉蚧最适发育温度为24~25℃.在疫区边缘,存在8~10 km宽的种群高密度区.粉蚧主要分布在树冠上层.上半年虫态整齐、种群密度大;下半年世代重叠、种群密度小;全年种群密度变化呈单峰型.经对粉蚧侵入林分持续5年的观察,越冬代以第2年的种群密度最大,非越冬代各年度的种群密度差异不明显.夏季高温和春季抽梢是影响粉蚧种群数量消长的主要因素.
其他文献
以湛江市林业良种场及澳大利亚昆士兰林研所提供的杂种松在雷州半岛2个试验点造林,7~15年生结果表明,优良杂交组合以本种加勒比松优良家系(吴2,河6,南2)为母本与湿地松优良家
本试验共测定了54个短周期桉树无性系在人工气候培养室中的低温胁迫伤害指数和死亡率.结果表明,不同低温处理对无性系伤害差异极其显著;苗木不同培育年份对低温伤害指数的影
文章记录了广东省马占相思病害共22种,阐述了为害林木较为严重的心腐病、根腐病、黑心病、梢枯病、根结线虫病、白粉病和立枯病的发生情况、危害症状,并鉴定病害的病原菌.
对广东省16块6~10年生的杉木无性系试验林生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生长性状方差分析,无性系间生长量差异达显著水平以上的试验林占88.2%,各试验林最优无性系与最劣无性系的材积
剖面位于黑龙江省绥化市四方台镇前头村—幺屯村,区域构造属松辽盆地东南隆起区,沉积环境为干旱-半干旱。地层构造总体呈一个缓背斜的褶皱形态,其中以北翼出露地层较全,出露
1984年在广东雷州半岛遂溪进行加勒比松种源试验,共有3个变种,9个种源,用当地湿地松作对照.20年生种源试验林生长结果表明,种加勒比松可在我国热带及南亚热带沿海地区发展,生
衡阳县城坪冲水库库容1740万立方米。1976年到1985年十年中,共起水鲜鱼50250公斤,年平亩产仅12.88公斤。为了提高水库养鱼的产量,自1986年开始,水库在充分利用天然饵料的同时
科学评估目前的择伐方式对森林结构与功能的影响对区域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以择伐过的阔叶红松林为研究对象,并以原始林为对照,分析了择伐对物种组成、林分结
对尾叶桉36个家系子代生长性状、形质性状进行差异分析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在家系子代间差异均极显著,家系遗传力大于单株遗传力,生长性状相互间表型及遗传相关紧密,
浙江省畜禽规模养殖场按照省委、省政府"五水共治"的决策部署,把科学落实生态化治理要求作为深化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措施,把深化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作为巩固"五水共治"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