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浅析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gnc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情感与知识交流的一个互动过程。高中数学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改效果显著,然而始终存在课堂教学效率低的问题。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要发挥好“问题――互动”教学模式的作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主要从教师提问要讲究技巧、在课堂中与学生保持有效互动、“问题――互动”式教学的应用效果三方面对该教学模式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高中数学 提问 互动
  由于高中数学本身就是一门抽象、逻辑性的学科,因此,过于沉闷的课堂氛围不但制约了学生主观能动性发挥,而且也不利于开发学生的扩散性思维。随着《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逐步实施,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教学的需要,因此,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应采取师生互动式的教学模式,从而实现师生间的有效交流与沟通。一、师生互动式教学的应用措施1.注重问题设计的开放性,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在高中数学的教学环节中,为了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与掌握,教师应课堂上设计出与知识点相关的问题,并且互动式教学也是通过教师的提问与学生的回答实现的。因此,数学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在结合所学知识的基础上,注重问题设计的开放性。在以往的互动教学中,教师对问题的设计大多是固定的思维模式,这就限制了学生扩散性思维的发挥。例如,数学教师在提问关于“函数概念”的知识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题型:已知函数f(x)=4x2+3x,求f(2)+f(-2)的值,这在无形中加深了学生对函数概念的理解。因此,开放性问题的设计,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在无形中挖掘了学生的内在潜力。2.拓展互动教学的空间性,加强学生的深入探究。
  课堂提问的主要目的是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挥学生上课是的主观能动性。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和讨论,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课堂上不能总是只有老师一个声音,但要维持“问题――互动”式的教学状态,取决于老师能否提出一个有效合理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回应,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
  一、教师提问要讲究技巧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提问是一项技能、一门艺术。什么时候提问,如何提问,问哪个学生,学生答错该如何引导,这些都是需要用心策划、认真考虑。
  1. 提问要表达清晰
  数学语言言简意赅,教师在提问时既要注意语言的严谨、简洁,又要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用准确、精练的语言提出问题,确保表达清晰,学生能够理解。
  2. 提问要有序
  教师在上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根据课堂上的知识内容,循序渐进,同时考虑到学生对知识接受的次序,步步深入,合理地提出问题。不顾知识的先后顺序随口提问,只会混淆学生的思考,扰乱其思维顺序。
  3. 提问要有度
  随意浅显的问题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超前深奥的问题又使学生摸不着头脑,只有把握一个准确的度,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二、课堂中与学生保持有效互动
  学生是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改中要求把课堂学习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真正的主人,所以要采用“问题――互动”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学习。教师应该注意以下几点,在课堂中与学生保持有效互动。
  1. 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教师对学生课堂上启发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占有很大的作用,有学者认为,启发式教育是教师教学的基本功。教师对学生应该将“启发”作为教学过程的常态化要求,作为衡量教师素质的一个基本条件。
  2. 把握课堂意外,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虽然教师可以事先对课堂教学的情境进行大概预测,但在课堂上还是会偶尔出现意料之外的情况。倘若教师置之不理,对于学生的疑惑搪塞过关,就会错失一个很好的教学机会,还会挫伤学生的创造性和积极性。
  3. 提出有效问题,教学双方保持互动
  教学过程中要持续不断地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这样才能学生投入到课堂中来。一个合理的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够帮助教师洞察学生课堂上的思维参与情况,根据等到的反馈调整自己的教学程序,使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很好地互动。
  三、“问题――互动”式教学的应用效果
  1.促进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问题――互动”式教学方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突出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同时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在课堂上会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提出问题,学生在参与讨论的同时提高了学习的积极热情,实现了自身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2.促进师生间的关系
  教师在互动式的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教与学”的固定关系,并促进师生间情感与知识的交流。
  3. 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由于数学这门学科比较抽象,教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因此学生思考问题的时候思维也比较发散,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针对具有探究性的问题,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知识内容的了解,还能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
  【参考文献】
  [1]张金.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协作互动的教学策略研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河北卷)[C],2010.
其他文献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语言的学习,最关键的一步即是对所学语言产生兴趣,接下来才能开始探索语言的步伐。英语是小学生除母语以外接触的第一门语言,如果一开始就采用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方法,就会使学生们失去对英语的兴趣,从而严重影响他们学习的动力,最终影响学习效果。教师要重视英语作为小学基础教育阶段基础学科的重要性,把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和爱好作为重点,运用情趣教学法,营造浓厚的教学氛围,从而提高学生
居住区绿化以其服务最广泛、使用最方便、造价最经济、影响面最大的特殊性,在整个城市绿化中占有一席重要位置。因此,安徽省马鞍山市在大力发展城市公共绿地绿化的同时,也注
采用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TPEG),与马来酸酐(MA)、马来酸单甲酯(AMA)、丙烯酰胺(AM)及丙烯酸(AA)等原料进行聚合反应,制备了一种保坍型聚羧酸系减水剂。研究了单体配比、反应
我从事初中英语教学工作多年,在教学中时常会碰到一些英语学习上的困难学生。他们对学习没兴趣,基础比较差,行为习惯不好。学困生作为学校教育客观存在的一个群体,直接影响着校园的和谐构建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新课程要求教师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因此,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每个教师不容忽视的任务,也是每个教师必须认真研究的课题。就此我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学困生转化的对策。  一、走进学困生心里,唤醒学
本文从个人、组织和外部环境层次对核心员工保持策略进行探讨,以期为企业吸引和留住核心员工提供实践参考意见.
【摘要】本文强调针对小班幼儿规则意识较差的问题,采用比赛的形式,逐步增强幼儿遵守规则的自觉性;针对小班幼儿缺乏安全感的问题,要增进与家长的沟通,增强幼儿对幼儿园和教师的亲和感;针对小班幼儿自我服务机会少的问题,创造幼儿自我服务的机会,教育幼儿独立、自信;针对小班幼儿自控能力较差的问题,采用标记管理法,逐步增强幼儿遵守规则的自觉性。  【关键词】常规管理 幼儿园 沟通  一、绪言  《幼儿园教育纲要
为了探究干混抹灰砂浆的干燥收缩特性,以干燥起始时间为参数,通过实验研究分析了干燥过程中的水分损失规律及其与干燥收缩之间的关系,同时通过圆环约束试验评定砂浆的开裂性能,考
南京市星火计划经过10年实践特别是通过“八五”期间发展,已由孕育起步、滚动前进走向良性循环阶段。它的主要特证是:由适用技术向先进技术、高新技术发展,由单个企业示范向
【摘要】班级特色文化是高职学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受教育最直接、最重要的源泉之一。发挥班级特色文化的育人功能是解决学风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班级的制度文化、宿舍文化和文化生活等方面的文化建设,形成一个良好的文化育人环境,从而使学生在良好氛围的熏陶中,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关键词】高校 班级特色文化 学风建设  一、高校班级特色文化的内涵  高校班级特色文化是指班级成员在大学校园
生命在于运动。这句口号已家喻户晓,近年来科学家发现“生命在于脑运动”。美国一位医学教授提出以下几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