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型肺癌的支气管血管集束征——CT病理表现及其形成机制

来源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yao3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周围型肺癌的支气管血管集束征CT表现,并结合病理改变探讨其形成机制和判断预后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70例周围型肺癌支气管血管集束征的CT表现和病理基础。依据数目和程度将支气管血管集束征的CT表现分为0~Ⅲ度,并对该征象在肺癌瘤体上的方位进行计数分析。结合各度支气管血管集束征与肺癌的大小、手术病理分期、病理改变的关系分析此征的形成机制和判断预后的价值。结果:①小于或等于10mm周围型小肺癌的绝大多数支气管血管集束征为0度。11mm以上周围型肺癌支气管血管集束征的程度加重,但是11~20mm和21mm以上组两组肺癌之间无明显差别。②随着肺癌病理分期的提高,重度支气管血管集束征的比例亦升高。③支气管血管集束征在肺癌瘤体的4个象限上均可出现,支气管气相以肺门区和外围区为多。结论:①肺癌瘤体内纤维化灶和肿瘤增殖破坏致使肺结构的塌陷皱缩是形成支气管血管集束征的基本原因。②血管集束征并非肺癌的供血血管和肿瘤血管。③支气管血管集束征的程度间接预示肺癌的恶性程度和预后。
其他文献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道出了亿万中华儿女的心声,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中国梦高屋建瓴,意蕴厚重,内涵丰富,升华了我党的执政理念,是当今中国的高昂旋律和精神旗帜。
本文通过对十一个矿不同变质程度的主采煤层样品的宏观裂隙、微观裂隙的观测统计分析,得出了煤体中普遍存在的8种裂隙基本形式及其不同组合而形成的裂隙渗流网络,以及这些网络形
今年“七一”,我们迎来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92周年纪念日。92年来,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坚持走自己的路,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
全国宣传部长会议1月4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出席会议。会议强调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现就我科2004—01~2006—01收治的因滥用糖皮质激素导致肺结核加重并播散26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15例,女11例,年龄15~82(平均28)岁。临床表现为高热26例,咳嗽,咳痰,
在市场情绪乐观得几近疯狂之时,股灾爆发了,股民们开始纷纷呼吁救市,有人称救市行动为“为民接盘”。而事实上,何为救市,救的又是什么?很多投资者觉得救市救的是直线下跌的指数.是他
现对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溶栓1例分析如下。
我们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了70例肝硬化患者肠系膜上动脉(8MA)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并与健康者进行对比分析,着重观察肝硬化患者深部血管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及其与肝硬化腹水形成的
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核心课程。将杜威的“ 从做中学” 实践教学理念引入国际贸易实务课堂, 以贸易术语为例, 结合“ 思维五步” 来探讨国际贸
过去有这样一段顺口溜描述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七家子镇毛岭沟村:“山上没有树,山下田不收,步步踩石头,农民受饥苦。”而今的顺口溜变成:“山上松涛滚,山下清水流,五谷大丰收,群众乐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