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自主表演游戏《小羊和狼》诞生记

来源 :基础教育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ting1981982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伟克,山东省青岛市平度经济开发区中心幼儿园高级教师,青岛市学科带头人,青岛市教学能手。入选第三期青岛市名师培养工程,教学成果在山东省“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中获评优秀课例。主持了青岛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立项课题“有效开展幼儿园表演游戏的行动研究”,参与了学前教育研究会“十三五”规划课题“幼儿早期阅读与表演游戏的开展研究”和青岛市教育科学“十二五”“十三五”两项规划课题。在各级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
  表演游戏是幼儿根据文学作品中的情节、内容和角色,通过语言、表情和动作进行表现的一种游戏。以往的表演游戏,常常是教师导演的多,幼儿像牵线木偶一样被操纵,没有自己的角色理解,自主性得不到充分发挥。怎样把表演游戏还给幼儿呢?
  2018年5月,山东省青岛市平度经济开发区中心幼儿园的“幼儿早期阅读与表演游戏开展的研究”立项为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十三五”滚动课题。在实践中,教师们以早期阅读活动为中心,以表演游戏为载体,将早期阅读与表演游戏融合,互相促进,互为补充,实现了“静态”阅读与“动态”阅读的有机结合,探索出“先读再演”“边读边演”“先演再读(先观看表演游戏再进行阅读)”等模式。在此,以童话故事《小羊和狼》为例,介绍其中的“先读再演”模式。
  一、选择材料与前期准备
  童话故事《小羊和狼》主要讲了狼要找茬吃掉小羊,结果小羊在许多好朋友的帮助下,不但没有被狼吃掉,反而机智地战胜了狼的故事。故事情节简单有趣,语言朗朗上口并多次重复,动作性强,深受幼儿喜爱,适合幼儿进行表演。
  以往在进行表演游戏前,教师会和幼儿讨论表演什么,貌似把自主权交给了幼儿,实际上仍是由教师主导。在《小羊和狼》这一教学案例中,笔者做了一些新的尝试:先进行大图书《小羊和狼》的集体阅读,然后在阅读区的显眼位置投放了小图书《小羊和狼》,以帮助幼儿进一步熟悉和掌握故事内容;表演区则投放了狼、小羊、小马等动物的头饰,为幼儿的自主表演游戏提供材料支持。晨间活动时,把活动区新投放的图书和游戏材料向幼儿们进行了介绍。笔者希望通过这些尝试,引发幼儿真正自主地表演游戏。
  二、分享阅读,储备游戏经验
  阅读区里,四个小朋友聚在一起阅读图画书《小羊和狼》。因为之前进行过大图画书《小羊和狼》的集体阅读,所以幼儿对故事情节已经比较熟悉。辰辰指着图书讲给小朋友听,围观的阳阳、宁宁、檬檬随着故事情节不时地低声交流:“你看大灰狼的样子好凶!”“小花猫用爪子抓大灰狼的时候是这样!”四个小伙伴在语言交流中加入了动作(注:文中幼儿的名字皆为化名)。
  前期小图书和头饰的投放,满足了幼儿进一步阅读的需要,不仅是幼兒储备经验、进行表演游戏的基础,更是一种无形的引导,能够点燃幼儿的表演热情。因此,幼儿在使用小图书进行分享阅读的过程中,自发地生成了剧本语言和表演动作,自然地流淌出铭记于心的情节并抓住了表演游戏的精髓。
  三、自娱自乐,形成游戏的雏形
  加餐后,辰辰、阳阳、宁宁聚在一起。辰辰学着大灰狼的样子,向阳阳、宁宁发起“进攻”,宁宁则一边学着小猫叫一边模仿小猫挠向“大灰狼”,而阳阳用脚作势踢向“大灰狼”,即兴的游戏在一阵欢笑声中结束了。刚看到三位小朋友嬉笑打闹时,教师没有像以前那样制止,而是坚持进一步观察,并发现这是幼儿们在用自己的方式再现故事情节。
  “自娱性”是幼儿在游戏中发展的基石。表演不一定非要在特定的舞台上发生,灵感的火花随时可能萌发并再现于某个生活场景,教师的作用就是发现它并支持它。在加餐后的一段闲暇时间里,幼儿依据文学作品中的线索,联系自己的经验,生动、活泼地运用语言、表情、动作进行创造性表达,自发地再现文学作品。这是表演游戏的雏形,也是游戏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四、尝试略读,理清游戏脉络
  午睡后,四个小伙伴又聚集到阅读区,取出并翻阅图画书《小羊和狼》。“我记得小猫是第一个帮助小羊的,谁是第二个?”辰辰说着快速翻开绘本。四个好朋友开始七嘴八舌地说着小动物们出现的顺序,情绪渐渐高涨,音量越来越高。这时教师走过去把食指竖在唇边,提醒他们不要影响别的小朋友阅读,然后指了指表演区。幼儿们压低了音量,大约两分钟之后,他们一起离开了阅读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们在兴趣的指引下,进一步精读故事,运用之前掌握的略读方法,从图书中寻找需要的信息,掌握故事脉络,弄清角色出场顺序。教师的智慧在于既强化了幼儿的规则意识,又用手势暗示幼儿可以到表演区进行表演游戏,推动了游戏的进一步发展。
  五、寻找道具,进行游戏物质准备
  四个好朋友的身影出现在表演区,他们找到了需要的头饰。由于表演区有一组小朋友正在进行表演游戏《蚂蚁搬豆》,所以四个人带着头饰来到走廊上的公共表演区。教师跟了出去,听到幼儿们说:“这个地方好,又大又漂亮。”“我们还要搭一座房子。”“对,还有灶台。”“还缺好多东西呢,要有大树。”四个人你一言我一语,说着说着情绪就低落下来。这时教师走过去说:“我们一起去教室找找,看看有什么东西可以用。”正一筹莫展的四个小家伙顿时有了精神。很快大家找齐了需要的材料:用两块大型实木积木搭出一个房子的门,房子的问题解决了。大泡沫积木当灶台,教师帮他们把走廊里的一棵“幸福树”拖过来,大树到位了。“还需要什么?”教师问。“最后大灰狼被扔到河里,我们还没有大河。”辰辰说。“这就是河。”阳阳指了指矮矮的舞台下面,地面离舞台大约5厘米,完全可以当作“河”。“真是不错的主意。”教师向阳阳竖起了大拇指。“你们的小舞台太漂亮了,可以开始了吗?”“可以了!”四个好朋友异口同声地答道。
  因为缺少道具,幼儿的游戏热情有“降温”的苗头,这时教师及时出现,为他们出谋划策,使他们恢复了热情。在自主游戏中,教师要扮演的是支持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只有当游戏进行不下去或有危险因素出现的时候,才可以“出手”。   六、自主分配角色,拉开游戏序幕
  “我来当大灰狼。”辰辰自告奋勇。“檬檬,你来当小猫,你的声音细细的。”辰辰接着说。“我是小羊”,阳阳戴上了小羊的头饰。“我是小黄狗。”宁宁拿起小狗的头饰。而大象的头饰孤零零地躺在舞台上。“没有人演大象。”辰辰拿起大象的头饰。“老师,您来演大象吧!”其他几个人也一起央求教师。“好,我来!”教师爽快地答应了,幼儿们一阵欢呼雀跃。
  幼儿们邀请教师扮演“大象”,是参与他们的游戏还是建议他们去邀请别的小朋友?教师的拒绝会不会让幼儿们再次失去游戏兴趣呢?短暂的考虑后,教师决定用自己的热情进一步点燃幼儿们的激情,让游戏在民主平等的师幼关系中继续下去。这也正是自主游戏的重要基础,能够使幼儿真切地感受到来自教师的支持与关爱,使他们敢于大声说出自己的诉求,而不必担心被呵斥。
  七、全情投入,体验自主带来的快乐
  游戏开始了,虽然有时幼儿之间需要互相提醒故事情节或台词,可是在整个游戏过程中,幼儿们情绪高涨、乐在其中。尤其到了最后教师扮演的“大象”抱起大灰狼“扔”到河里的时候,幼儿们一起欢呼起来,真正进入角色。第一遍游戏结束了,教师摘下头饰,幼儿们又一起拉着教师说“老师再玩一次吧”。“老师还有别的事要去做。”教师“无情”地拒绝了他们。“我们再去找一个小朋友。”辰辰说。“不行,你看刚才老师可以抱起大灰狼扔到河里,小朋友抱不動啊。”幼儿们有些着急。“一定要把大灰狼抱起来吗?”教师问。“故事里说大象用鼻子把大灰狼扔进河里的。”辰辰说。“可以这样。”辰辰一边说一边用两条胳膊当大象的鼻子“卷住”阳阳并推下了舞台。“那我们再去找一个小朋友和我们一起玩吧。”四个小伙伴风一样地跑回教室。
  在一遍游戏之后,教师拒绝了幼儿们的“挽留”并退出了游戏,目的是把更多机会还给幼儿,教师在这一阶段的“使命”已经完成。教师退出游戏并不代表置之不理。当有的幼儿提出小朋友扮演大象“不能像老师那样抱起大灰狼扔进河里”时,教师用问题“一定要把大灰狼抱起来吗”引导幼儿大胆想象、表达、尝试,教师成为游戏的引导者、助燃器、观察者和支持者。
  在本例中,教师通过集体阅读活动,机智地抓住了幼儿的兴趣点,提供了必要的材料支持和指导,突破了由教师高控制、幼儿对教师模仿和服从的传统表演游戏的模式。教师始终以促进幼儿主体性发展为宗旨,并建立了平等的师幼关系。当幼儿在游戏中遇到困难、或因思维受到限制而使游戏无法继续深入时,教师参与策略的核心是关注幼儿需求,通过抛出启发幼儿思维的问题、营造民主平等的氛围等激发幼儿不断思考,引导幼儿试着自己解决问题。让幼儿在自主游戏中对游戏活动具有支配、控制的权力,并不意味着幼儿可以为所欲为,而是自由与规则并存,自主与指导相依,愉悦与教育共生。
  自主表演游戏《小羊和狼》还在继续,在游戏的进行中还会有新的问题出现,教师将会继续默默守望,让幼儿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成长,让幼儿的成长像呼吸一样自然。
  (责任编辑
其他文献
经过多年的探索与积累,很多小学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理念、发展思路与特色,对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等问题有了自己的思考,并对学生的知识基础、习惯特点等进行了深入分析。在此背景下,北京市一些小学基于《北京市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的内容与要求,开始探索适合本校学生特点且具有本校特色的综合素质评价内容与方式。由此,产生了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校本化研究的需要。  笔者作为教科研员,负责推动北京市石景山区的小
大南路小学是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区属小学,现有12个教学班,450名学生,33名教师,是广州市特色学校、广州市粤剧传统特色学校。随着教育现代化进程的逐步加快,教育个性化和办学特色化已经成为发展的必然选择。学校充分评估自身实际情况及社区资源,适时调整了本校发展及特色建设方向,提出了“尊重与包容,给每一位学生燃亮自信成功之光彩;传承与创新,让每一位学生具有广府印记之神采”的“粤彩”教育愿景。  一、依源
近年来,贵州省习水县第一中学在深化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大力推行“六环一线”课堂教学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其中“六环”指的是“检测预习、依标导学、互动交流、小组展示、质疑探究、达标检测”六个环节,“一线”指的是以“教师引导学生学习”为主线。“六环一线”课堂教学是要将课堂的主角从教师转变为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六环一线”课堂教学模式的提出
[摘 要]英语儿童文学在思想内容、语言难度、趣味性等方面都比较适合初中学生。在英语教学中引入儿童文学作品,能够较好地落实新课标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以《夏洛的网》为例,分阅读前、阅读中和阅读后三个阶a段开展阅读教学,在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也实现了人文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英语教学;人文素养;儿童文学  语言是促进心智发展的重要工具。“作为母语之外的符号工具,外语能够调节学习者与
[摘 要]家校合作一直是我国教育政策关注的重点,但实践效果并不理想。梳理已有研究和实践效果后发现,家校合作存在功能定位不明、家校关系不对等、合作内容狭隘等问题。依据教育逻辑线索,进一步发现家校合作效果不佳的根源在于教育理念误解、角色认知局限和合作意愿差异等方面。建议家庭和学校共享科学的教育理念,遵循儿童发展规律;在澄清家庭角色定位的基础上,构建平等的家校合作关系;深化家校合作内容,为家庭提供教育支
工业革命4.0、创新2.0、“互联网 ”时代的到来,标志着人类社会已进入了一个瞬息万变、飞速发展的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学校教育该如何发展?在此,结合江苏省南通第一中学物理课程基地发展的情况,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一、走进大数据时代,走出技术应用的误区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全面形成
[摘 要]从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分析我国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制度的变迁历程发现,经济社会的发展促使其由数量需求走向质量需求。教师资格考试制度的变迁受到关键节点的推进,并表现出较强的路径依赖。教师资格考试制度创新需突破单次标准参照性考试的考核框架,实现从单次终结性考核的考试制度向多次阶段性考核的考试制度变迁,从而形成系统的教师资格考试制度体系,突出过程性考核逻辑和专业化价值取向。  [关键词]教师资格考
2017年3月,加拿大发布了《泛加拿大人工智能战略》(Pan-Canadia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Strategy),这项战略对世界人工智能的发展起到了向导作用。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超级计算等新理论新技术以及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共同驱动下,当前人工智能快速发展,推动着经济社会各领域从数字化、网络化向智能化加速跃升[1]。而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对于教育领域也有着重要意义
[摘 要]“互联网 教育”是党的十九大关于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内容。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教育局基于本地实际情况,建设了“鼓楼e学校”这一师生互动式教育信息化网络平台,针对个体个性问题、群体共性问题、不同群体需求建设了四大模块,并建立了对应的奖惩机制,取得了良好效果。  [关键词]互联网 ;教育现代化;信息化  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开启了加快教育
历经30年发展,湖北省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东湖高新区)从当初的“电子一条街”起步,发展到如今国内知名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国家自由贸易试验区。出于当时光电子产业的优势和创业者的远见卓识,因光而兴,聚光成谷——“中国光谷”的名字也应运而生,并快步向“世界光谷”迈进。高新区成立30周年,也是“光谷教育”创立20周年的重要节点。“光谷教育”从托管两所学校起步发展到现在的150余所中小學(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