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物理教学中提高学生能力

来源 :学周刊·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tw8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能力,是使人们顺利完成某项活动所需的主观条件。物理学方法论告诉我们:“在物理教学中要培养、提高学生的观察实验、思维和解题能力。”如何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能力,使学生顺利地完成课堂中的学习任务,是当前摆在物理教师面前的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也是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重要途径。现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就能力培养问题浅谈如下:
  一、能力在概念教学中的培养
  物理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这些能力,使其更具有操作性?首先在概念教学中不能只强调结论,而应重视其形成过程。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引入某概念,此概念是在什么基础上建立的?某规律是通过什么实验总结出来的,或在什么基础上推导出来的?科学家的概念的产生和发展、规律的发现过程中起的作用是什么,他们又是怎样思考的?若是从这些方面去讲,那么理解得就会比较清楚,应用起来就比较得心应手,便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当然所用的方法,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和观察、实验的能力。如讲比热概念时,首先通过演示实验总结出结论:质是相等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相等。为了比较物质这种性质上的不同,物理学引入了比热的概念。然后讲怎样定义,引导学生分析得出比热的概念,对比热的概念加深理解,热量计算公式也就轻而易举地推导出来。总之,分析概括能力的培养,往往取决于方法,因为它是能力的外显。知识是培养能力的载体,也就是通过知识掌握培养能力,因此能力的形成离不开方法的教育。中学物理最基本的教学方法,就是分析、概括、演绎等方法,掌握了这些方法,培养能力的要求才能得到落实。
  二、能力在实验教学中的培养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物理知识包括所有的定量、定律、基本概念,都是人们经过观察、实验、推理等系列活动归纳总结出来的。学生实验课的目的,一方面是获得感性知识,加强对所学知识的能解应用,另一方面则是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和分析综合逻辑推理能力。为此,在实验课的教学中,应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亲手操作,得出实验数据后引导他们分析、思考、讨论,总结、归纳最后得出结论。例如,欧姆定律的得出,首先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当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强度跟电压有什么关系,当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电流强度与电阻有什么关系。最后通过总结、归纳得出欧姆定律的内容、公式。再如,课本中的每一个小实验,都要鼓励学生认真去做,帮助学生找器材,对做得好的同学要及时表扬;让他们带动全班同学,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学习物理的兴趣。总之,物理实验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以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能力在习题教学中的培养
  教学实践中常常会遇到学生在课堂上听得明明白白,下课解题却束手无策的情况。如何解决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这个问题?除了加深学生对物理概念、规律、原理、理论体系的理解之外,还需要在解题方法上下功夫。因此,指导学生的解题方法,对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尤为重要。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我们不能采用教师讲例题,学生做练习的方法,不能依靠题海战术,而应采用科学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指导学生解题。实践表明,通过教师生动精辟的讲述,学生只能达到领会水平,要达到应用水平并形成技能,就非经过本人解决问题的实践不可。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今天在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倒不如说:“授人以渔,不如与人同渔。”
  例如:电学中变化电路题,在物理中考计算题里是必定出现的题目,学生又往往对此类型题感到棘手。在解决此问题时,关键是教会解决此题的分析方法。对此类题要掌握三大基本环节:一是题图对照、侧重识图、二是疏理条件,抓住关键、三是合理应用公式,灵活选择解法。在识图时,认准连接方法,抓关键时,找出关键字眼。如灯在正常发光时说明它在额定电压下工作,电灯电阻不变,电源电压不变,串联电流相等,并联电压相等。运用公式时,要搞清公式的适用条件,不能盲目地乱套公式也不能只看结果。重要的是掌握题目的分析过程,否则将不能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四、开发潜能,实现教育质量飞跃
  素质教育水平如何,最终要落脚到课堂教学中,具体途径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面向全体学生,正确处理学生为主体和教师为主导的两者关系
  一堂物理课,无论采用何种教学方法,都离不开教师的主导。教学重点突出、难点突破等主要依靠教师精心设计,合理安排,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正确指导知识、能力基础。“导”的如何,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应指导学生去主动地学习,创设课堂境界,充分发挥学生的眼、耳、手、口、脑等多种感官的功能,从而最大限度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教师只有精心备课,既要研究教材又要研究学生,既要研究教法又要研究学法,才能实现主体和主导的最佳结合。
  (二)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的能力是课堂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和体现
  科学的方法和能力是相互依存的,素质教育特别要求教师要传授给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因为学好物理知识还是感性的,所以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物理的思想与方法是物理学发展的灵魂,也是一把物理教学的钥匙。学生能否学好物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学到物理学的思想和方法。新教材的编排体系和特点为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有利条件,我们应加以有效利用。
  (三)丰富第二课堂,培养学生个性特长
  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继续和补充,是学生从事实践,把书本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的最佳途径。丰富多彩的物理课外活动,可以加深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发展学生的特长和个性,培养学生独立实验的能力和创造能力,同时还可以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因此,物理教师必须高度重视第二课堂教学,创造良好条件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开展小实验、小制作、小发明、小论文等“四小”活动,举办科普讲座、知识竞赛,指导物理兴趣小组活动,组织学生到工厂参观调查等等。
  总之,能力的培养,在概念、规律、实验习题教学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若真正能使能力的培养渗透到教学中,物理的教学质量将会大大提高。
其他文献
高职高专课桌文化呈现出现象的广泛性、内容的复杂性、所表现的思想观点的真实性的特点,产生的原因包括大擎生的心理因素、课桌文化环境的诱导、大学生的无聊空虚状态以及大学
彭泽华,男,1965年1月出生,湖南省湘潭县人。1986年毕业于湘潭大学图书情报专业,研究馆员,衡阳师范学院图书馆馆长。主要研究方向:现代图书馆管理和数字图书馆建设。
项目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实践性教学方法,适用于各类实践性和操作性较强的知识、技能的学习。教学实践证明,将项目驱动教学法运用于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不仅可行而且成效显著。
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这就为多媒体技术进入语文课堂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不可否认,在新课程改革中,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教育教学技术,为语文教学信息传递增添了一条全新的通道。多媒体技术集文本、图画、音频、流动的画面融入简洁的文字、构建了一个立体化的媒体世界,从多方位、多角度刺激接受者的多种感官,让原来静态的文本按照预设的
广珠铁路江门特大桥主桥(85+2×145+85)mT构连续梁组合结构桥式方案,具有结构新颖独特、刚度条件好、经济美观、施工方便等特点。主要介绍该桥主桥的结构构造、结构计算及结构
主要介绍国产高速精轧机辊箱的一些常见故障并分析轧辊轴窜动超标、辊箱进水、油膜轴承烧毁和辊缝调整装置失效等故障原因,通过优化装配工艺、改进设计缺陷等进行改进,有效地
关于公元前5—4世纪雅典政治家克勒翁的出身问题,学术界一般都根据阿里斯托芬喜剧中的描述,认为是皮革制造商出身。黄洋同志为论证希腊城邦社会的农业特征,则以“鞋匠的说法至多
借助SolidWorks软件自身的二、三维一体化功能,在充分发挥其特征建模优势的同时,基于VB对由三雏实体模型自动转化生成的工程图进行了二次开发,建立了具有用户特色且符合国家标准
结合设计图纸和矿体赋存地形条件,开采范围内矿体采用平硐开拓方式,充分利用现有公路。自上而下划为:四个主要运输水平;十四个主要出矿水平。通风采用回风井逐层往下延伸。采矿主
随着中学语文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对中学生语文素质进行科学合理评价的问题也逐渐被提上日程。构建一个符合中学语文教育发展及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现代评价体系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