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下的企业用人之道

来源 :销售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gl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危机的蔓延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不断优化调整的助推剂。
  
  全球性金融危机已经影响了中国的实体经济,尤其是外向型企业。受金融危机影响,企业员工的主动跳槽率会有所下降;但一些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的新兴企业却没有受到太多的冲击,往往选择在这一时期进行人才抄底,乘机争夺优秀的中高端人才。因此,在中高端人才最容易流失的时期,企业要特别注意员工管理,才能确保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一)薪酬调整策略
  
  在金融风暴袭来之际,各个企业面临的困难可能并不一样,因而在薪酬对策上也可能各不相同,但总的原则是,金融危机下的企业薪酬调整策略,必须体现薪酬的保障维持功能和适度激励功能,以凝聚人心,共度艰难。
  1、做到信息透明,帮助员工树立信心。面对企业遇到困难,一些职工会产生恐慌和不安的心理,甚至会出现一些流言蜚语。在这种关键时刻,企业管理层应该坦荡面对员工,实事求是地把企业遇到的困难告诉全体员工,帮助全体员工树立信心,克服薪酬下降等暂时困难。在赛迪顾问的研究案例中,一家跨国厂商坦然地向员工公布公司的经营现状,并推行《和企业共渡难关倡议书》。在后期的走访中发现,在职员工面对经济危机也降低了自己的薪酬预期,都欣然接收并签订了协议。
  


  2、有备无患,备足薪酬资金。面对金融危机,企业要加强现金流量管理,合理安排生产经营活动的资金需求,量入为出,留好头寸,特别是备好薪酬资金。要适度压缩投资规模,审慎安排资金投放,防止短贷长投,加快资金融通,为关键时刻薪酬资金的筹集打下基础。即使是在企业出现暂时亏损的情况下,也要充分利用国家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千方百计筹集薪酬资金。
  3、做出表率,实现“上下同欲者胜”。在金融危机面前,管理层应该以实际行动,实现“上下同欲”。比如降低年薪标准,减少职务消费,停止购置小轿车等高档消费品,停建或者缓建楼堂馆所,制止身边工作人员乱花钱,带头增收节支等等。这样做不但能为企业节省很多开支,而且能在员工中起到表率作用,以实际行动来鼓舞士气,增强企业战胜困难的凝聚力。
  4、发挥激励功能,调动全员积极性。面对金融危机,企业也要坚持与绩效挂钩,对一些表现特别优秀的员工,实施有条件的薪酬激励,调动全体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让大家明白,无论在多么困难的时期,只要业绩表现突出,仍然可以得到更高的激励。在这一过程中,企业也可以考虑将薪酬激励与其他方式的激励相结合,燃起冬天里的一把火。
  5、按时发放工资,防止流言蔓延。在非常时期,企业要给员工一个经济面的安全感。赛迪顾问调查表明,在“你最希望企业做的事情”选项下,80%以上的员工填写“按时发放工资”。可见,按时发工资是大多数员工的迫切需要,也是国家有关劳动法律法规对企业的基本要求。企业的凝聚力,一方面来源于企业的前景,员工为了发展与梦想而工作;另一方面则源于企业的物质待遇。常常发现这样的事情:处于上升期的企业,由于市场竞争的需要,员工的报酬并不高,但由于有预期,企业照样有吸引力。但在企业处于困难的时候,更需要注意员工的物质待遇问题。
  
  (二)职业发展策略
  
  受到金融危机影响,员工对职业生涯发展的不确定性增强,而员工都具备不断成长、发展的强烈要求。在此背景下,企业对于员工职业生涯发展的关注程度必须要提高。因为员工在一个企业工作,必须有足够的满意度。这种满意是双向的。企业要生存和发展,需要有其满意的员工;员工要生存和发展,需要有其满意的企业。寻求满意的员工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核。赛迪顾问认为,在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企业为员工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实事求是。准确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是制定职业发展规划的前提。尤其在目前的环境下,如果不能准确的认识自我,而盲目行动,是很容易走人误区的。
  2、切实可行。首先,个人的职业目标一定要同自己的能力,个人特质及工作适应性相符合,一个学历不高又无专业特长的职员,却一心想进入管理层,在现代企业中显然不切实际。其次,个人职业目标和职业道路确定,要考虑到客观环境条件。例如,在一个论资排辈的企业里,刚毕业的大学生就不宜把担当重要管理工作确定为自己的短期职业目标。
  3、协调一致。员工是借助于企业而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的,其职业计划必须要在为企业目标奋斗的过程中实现。离开企业的目标,便没有个人的职业发展,甚至难以在企业中立足。所以,职员在制定自己的计划时,要与企业目标协调一致。
  
  (三)员工培训策略
  
  据统计,2D09年,包括会计、审计、金融、法律、IT等专业方向的培训热度都有了明显的提升。由此可见,在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培训已经成为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重要手段。赛迪顾问的一项调查显示,仅有7%左右的受访者将宝押在公司提供的培训上,主动寻求充电的心态可见一斑。
  在员工对企业培训普遍唱衰的前提下,一些有条件的企业应该积极利用金融危机给企业带来的闲暇时间,为员工充电,提高员工的素质和能力。同时,为了提高培训的效果,企业可以将管理人员专业培训的考核成绩及普通员工的技能培训考核成绩列入奖励内容,合理化建议、增收节支业绩等也可以列入奖励内容。
  在赛迪顾问的研究案例中,一家国内民营企业利用闲暇时间,组织全体员工进行企业流程再造培训;另外,在B公司刚刚出台的应对危机的文件中,“加强全员培训力度”被作为一项重要举措列举出来。
  
  (四)持续优化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俗话说,危机危机,有危才有机。在动荡的外部经济环境下,危机却给企业内部调整和改革提供了难得的机会。企业可以利用这一阶段,解决快速发展过程中沉积下来的内部管理问题,尤其是战略和人力资源管理问题。
  从人力资源管理的历史演变过程来看,不同的公司,甚至是同一公司的不同阶段,人力资源管理可能扮演不同的角色。当然,不同的角色对公司经营管理目标实现起着不同的作用。经济危机的蔓延也让更多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团队意识到,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不能再单纯的停留在行政管理定位上,而需要逐步向职业化服务、甚至经营者伙伴的定位过渡,积极主动地为企业的防御和发展提供更多、更好的人力资源支持。
  综上所述,经济危机的蔓延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不断优化调整的助推剂。企业应该抓住这一时期,积极地改善与员工的关系,消除隔阂,为企业摆脱经济危机的阴霾和持续健康发展而共同努力。
其他文献
不仅可以结交更多的朋友,还可以与好友在线分享自己的生活。当SNS网站能够满足消费者这样的需求时,就注定了它将成为网络媒体中的“时尚一族”,为企业带来独特的营销价值。  借助SNS网站上真实的用户信息和彼此之间可信赖的好友关系,企业不仅能够与消费者双向沟通,还能够让消费者主动传播这种信息。而这种好友之间的信息传递更容易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  通过对SNS营销深度而全面地把握与应用,全球知名快餐品牌
期刊
目标给我们的行为设定明确的方向,让我们充分了解自己每一个行为的目的,在没有得到结果之前,就能“看”到结果。  和君商学院二届的同学陆续从学校毕业了,不时有同学就未来的一些想法与我交流,或职业、或工作城市或创业领域等等问题不一而足。  有的人对未来充满了憧憬,也有的人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忐忑不安。  正像有人所说的,我们这些年轻人的最大麻烦是选择太多,也正是因为选择太多,难以取舍,迷失了方向。  怎么取
期刊
其实,A企业的遭遇是单一企业在向集团化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典型问题。之所以说典型,是因为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由原来只关注生产作业管理的单一企业,经过价值链切分后,形成了具有多个子公司的企业集群式集团。在集团化管理模式下,以前由单一企业各部门执行产供销的协作模式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将此价值链切分,产供销分别归属于不同的子公司。这些子公司都是独立法人,各自有利益驱动,很容易出现公司间协作不畅、公司利益
期刊
战略的三大主题同样适应我们每个人的成长。  又到岁末,忙碌了一年,突然想起三年前写的一篇文章,是对我所从事的管理咨询职业的感悟。在这个湿冷的冬天里,这些文字令我温暖:  从事管理咨询八载有余,时有“天下文章古人做尽”之感,但也有所悟道。终于悟到管理的真义:产业组织的唯一命题是效率,管理效率、结构效率和资本效率,最终必须“落地”到人的效率。成功的企业就是不断发现与复制优秀员工的路径、方法和作业行为,
期刊
1 慧聪网促成鞋王对话    11月20日,“玉林富英杯”慧聪网2008~2009年度皮革&制鞋行业十佳评选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了隆重的颁奖典礼。下午的“创新与影响力”论坛上,慧聪网董事局主席郭凡生与奥康集团总裁王振滔、安踏集团副总裁张涛、匹克集团总经理许志华等鞋王之间的精彩对话,不时引发现场阵阵掌声。  王振滔的发言给中国鞋企进军欧洲市场很多启迪;张涛展示了安踏如何成功打人体育圈的核心主流队伍
期刊
落实到企业员工的行动中去,使之成为企业员工自觉的行为习惯,营销文化的价值才能得以实现最大化。  来自不同企业,不同文化背景的成员,要融合为一支富有战斗力的团队,是一个长时间的考验。  全球经济衰退已是不争的事实,为了竞争市场空间,企业的竞争对手可能不仅来自于国内,同时也来自于国外。在努力实现自身有机增长的同时,并购成为企业扩大市场、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可以预见,在这次金融危机下,国内企业间并购重
期刊
通过主导品类,进行品类营销,抢先进入消费者心智。  近年来,随着国民品牌消费意识的逐渐加强,以及新经济环境下数量众多的中国企业面临着从以出口贸易为主到寻求立足国内市场的转型挑战,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开始关注“品牌”这一有力的“营销武器”。但是,仅仅是单纯地不断加大对品牌的传播推广投入,效果却并不一定非常理想。  到底要怎样做才能为品牌增值呢?    品类营销的实效力    自从定位观念诞生并影响至今
期刊
“昨天也有人问我杨老师,全球气候变暖,怎么现在天越来越冷?我跟他说,你发烧的时候是不是会感觉到发冷,气候变化问题要用科学的发展观来看。这么大个事,有争议不奇怪。我的判断是全球二氧化碳大量排放引起温室效应,使得地球发烧了。而低碳经济为生病的地球开出了一剂退烧药。”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杨志接受《南方都市报》采访时说。    1    2010空调产业高峰论坛暨“芬尼克兹杯”空调制冷十佳颁奖盛典圆满落幕  
期刊
通过手柄、定脚、动脚的配合,圆规完成了美丽的任务。我们的企业也是一样。    巧遇三个朋友,他们的故事令我深思:  第一位朋友是江苏某企业的副总,分管外贸营销工作。他上任一年,销售额就从连续三年徘徊在3000万突破至1个亿,在年终的会议上总经理表扬了他。但他心里并不舒服:因为他听到老板的小舅子私下说,1个亿的销售额都是业务员做的,他连英语都不会,怎么可能是他的功劳?而据说总经理对此评价也没有明确提
期刊
在销售军团中,只有成为有效“带兵”的人,才能成为有效“管兵”的人。而所谓的“带兵”就是训练,因此,只有掌握好如何训练,才能掌握好如何管理。但是,就管理者和教练而言,工作方式上到底有什么样的差异呢?如何在这两者之间取得平衡呢?    “用”与“教”    管理者更偏重于用,而教练更偏重于教。  多数的销售管理者都偏重于人员的使用而轻视教育。比如,我们都希望有非常得力的下属,他们能够非常默契地完成我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