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拓展英语精读教学课堂

来源 :成功·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wen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所具有的优势出发,探索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拓展英语专业精读课堂的新思路。
  【关键词】精读教学;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效果
  一、英语专业精读课程的教学要求及目标
  英语课程是英语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程,国家教育部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中明确提出了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译的综合训练,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精读课是专业培养的中心环节,也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主要环节,有效地完成这一环节必须在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基础上逐步把教学重点转向对交际能力培养,从而实现全部的教学培养目标。要达到这一目标,除了教材内容要多样化以外,还必须有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在现代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教师靠一本课本、一支粉笔、一块黑板打天下的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越显陈旧,也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会受到限制。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为我们拓展精读课堂容量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能在不降低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来辅助教师授课,为学生的需求为导向充实课堂内容对于拓展精读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二、现代教学技术在教学中的优势
  1.能够营造出浓厚的学习英语的氛围。构建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多方位的刺激在学生知识认知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而现代教育技术包括了运用互联网、录音机、VCD、DVD、语音室、幻灯、投影仪、电视机等各种多媒体形式及设备。运用这些设备进行教学,基本上是图、文、声并茂,全方位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使学生的认知渠道多元化,营造出了浓厚的学习氛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了英语学科教学效果。
  2.能够为课堂提供真实的语言环境。在互联网流行的今天,我们完全可以在网络中寻找到丰富的教育资源,把这些资源融入到教學过程中。通过动画、图片、声音、视频等各种网络媒体来配合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观看图片、短片、电影等方法让学生尽可能地接触真实的语言环境,让其自然地接受英语的熏陶,直接地接触英语国家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把对语言和文化的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使语言学习更加直观、真实。
  3.能最大限度的训练听、说、读、写等技能。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周围环境对于建构学习者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发展自身认知结构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多媒体教学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强调激发学生的内在的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性,引导学生主动接受外部信息,发挥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现代教育技术能够为学习者提供充足的多样化的外部信息,构建完美的外部环境,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并提供了增加新知识的途径和材料,从而最大限度的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技能。
  4.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是建立精读新型教学模式的需要。现代教育理论强调认知主体的内部心理过程,并把学习者看成是信息加工的主体。由于多媒体所特有的优势将有效地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发展。在传统应试教育、灌输教学的模式向现代素质教育、引导教学模式转变的今天,仅仅依靠教师“填鸭”式的教授和理论讲解,必然会造成学生的高分低能。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恰好能够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参与性强的氛围,让学生一点一滴地培养动手能力、实践能力,使抽象的理论知识具体化,进而提高学生的素质。
  三、如何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拓展精读教学课堂。
  1.要优化教学思想,确立学生为导向的教学思路。 精读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活动。因此,多媒体教学的设计和运用都要围绕学生这一主体。有些教师为了突显多媒体的作用,付出了大量时间试图将教学的所有内容都搬上屏幕。但往往会由于课件太长,影响了常规的英语教学,使以“学生为导向”的教学思想演变成了以“电脑+教师为中心”的教学事实。不仅消耗教师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禁锢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和创新性也会使学生由于过久的观看而产生视觉疲劳,进而影响学生注意力的集中,甚至会产生厌倦情绪。
  2.多媒体的设计要注意紧扣教材内容。 充分把握教材重、难点,找准多媒体与教学内容的切入点,体现出相应的教学策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构建出必要的交际情景从而突显多媒体集文字、图像、影像、声音及动画等多种信息和功能为一体的优势,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语言运用机会,充分体现精读课堂教学的实训作用。
  3.教师在现代教育教学手段下做好角色转换。 在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持下精读课教师不再是传统教学中的知识“储备箱”。教学也将摆脱知识灌输和倾倒的历史。“教的目的是为了不教”。“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要逐渐从传统课堂中的主讲者转变为课堂的幕后导演。尤其是精读课程对知识量、信息量的要求较大,教师更应该巧妙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合理组织课堂,通过任务驱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将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
  四、结语
  时代在发展,教育在进步,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更要与时俱进,不仅要在理论方面学习现代教育思想,更要在实践方面运用先进教学技术。
  参考文献:
  [1]蔡基刚.大学英语精读课多媒体教学可行性研究[J].外语界,2000(2):49-51.
其他文献
随着新课改深化,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和追求的目标。有效的课堂教学是指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教学方法的科学化和教学效果的最大化,旨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有效课堂的作用在于摒弃掉“无效或低效”的课堂教学行为,达到“轻负高质”的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益,使学生在牢固掌握“双基”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结合我们目前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现状,笔者认为,新课标下
期刊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摘 要】随着当今科技的快速发展,信息化的角度逐渐融入我国各行各业。伴随着这种信息化的脚步的发展,我国教育教学领域也看中了信息化发展的势头,积极的把信息技术与小学教育融入在一起,创造出一片新天地。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语文教学  本文通过对我国当今信息技术的发展现状作出分析,并针对其在我国小学教育教学中的卓越表现先做出阐释。希望通过笔者的介绍,我国小学信息化教育教学领域会有一个新的飞跃。  
期刊
【摘 要】本文从和谐课堂的内涵、新课程下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为什么追求和谐、新课程下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实现和谐的建议三方面论述了和谐是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新追求。  【关键词】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和谐  一、和谐与和谐课堂的内涵  和谐,是指事物或现象各方面的协调、配合与多样性的统一。现象本身合乎规律的过程。在哲学上,和谐是真、善、美的统一,是事物最佳的表现形态,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共同特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对远程教育工程提供的DVD教学资源的使用的利和弊做了全面分析,并就农村教师如何用好DVD教学资源做了讲解。  【关键词】DVD教学光盘;农村中小学;教学设计  现在,我县的农村中学和中心小学都已经配置了远程教育设备设施。使用光盘组织教学实际上就是把别人好的教育资源直接搬进教室,直接面对农村学生,让他们直接享受优质学校的优秀教师的授课,不断地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使其能够全
期刊
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是亚热带、热带低海拨的常绿阔叶树种,天然更新和造林树种之一.它具有生长快、长材时间早、材质优、价值高等特点,市场应用前景极为广阔.本文通过
当前,各大高校在信息化教育进行全面改革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并随着应用服务和多样化实验课程的产生,需要更多的服务器设备.因此传统的服务器管理形式,已
【摘 要】在教育改革的今天,多媒体技术正在进入到教育的各个领域和环节,尤其是多媒体技术更是以惊人的速度进入课堂教学。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越来越不适应现代特殊教育的需要了, 运用多媒体技术于语文教学已成为当今特教老师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四个方面论述了多媒体技术在聋校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多媒体;语文教学;聋生  我国现有8300万残疾人,其中聋人约有2057万,居各类残疾人之首。其
期刊
随着远程教育工程的顺利实施,使广大农村的教育教学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在课堂教学中,应用远教资源已成为当今教学改革的趋势,它使地处偏远的农村孩子能够享受与发达地区的孩子相同的教育资源。在学校规模不大、设备有限的情况下,广大农村语文教师,要不断探索和实践,因陋就简,恰当、合理、巧妙地运用远教资源,使之更好地为语文教学服务。  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项目工程的实施,让我们看到了农村小学教育发展的宏伟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