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学发现区培养幼儿的探究和创新能力

来源 :新校园·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bing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期学生的探究能力是摆在幼教工作者面前的主要课题之一。经过多年的探索与研究,笔者发现在科学发现区引导幼儿探索发现、培养兴趣、积极论证、切实表征,可以让幼儿乐不思蜀。只有让幼儿像科学家一样亲身经历探究的过程,才能使他们真正体悟到科学的真谛。
  一、师生共同创造科学发现区
  通过探索活动激发幼儿探究能力和创造力的前提条件是使幼儿成为环境的主人。
  1.科学发现区源于孩子的需要
  幼儿做自己喜爱的活动能心情愉快、兴趣十足地投入到活动中,提升探究能力。因此,活动区的创设必须是幼儿所需要的,必须符合幼儿的要求。
  2.创设环境的过程,本身也是促进幼儿发展、激发幼儿创造的过程
  我与幼儿曾经玩过一个用油桶和塑料瓶玩水的游戏,有一个去过农村的幼儿把油桶当成水井,用塑料瓶在“井中”打水,他问我:“老师,您见过辘轳吗?咱们在油桶上架一个辘轳,那玩起来多有意思呀!”就这样,全班师生开始了制作辘轳的活动,又一起制作了水车、影子钟、小电话等模型,在这个过程中,幼儿积极参与,出主意想办法。这种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为幼儿探索创新活动提供了前提条件。
  二、设置导向性问题
  这是帮助引导幼儿创造性地想出各种方法进行活动的导火线,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想办法刺激幼儿的感知、操作及思维能力,引导幼儿主动探索,从中寻找答案,这就要求教师在设置问题时必须针对活动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设置一些具有启发性、导向性的问题,并加以引导。例如,玩声音传播的游戏前,教师可以设置问题“不同的材料传播声音有什么不同?”幼儿可以通过敲敲暖气管、拍拍桌子,发现铁管、木头、线等许多东西都可以传播声音,有的清脆,有的发闷,然后教师引导幼儿得出物体粗细、弯直等不同的物理状态会影响声音传播这一结论。幼儿很容易被这些有趣的现象吸引并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探索热情,甚至可以根据相关的现象举一反三,发明创新。
  三、自由、宽松、愉快的环境,是培养幼儿探究能力的关键
  1.教师以同伴的身份参与游戏,是引导幼儿喜欢发现区,培养幼儿探究能力的主要途径
  一次活动区活动时,笔者发现幼儿在明亮的教室里玩光斑游戏,但效果不太好。于是,笔者提议到寝室试验。拉上窗帘,幼儿纷纷打开手电筒,屋里出现了几束明亮的光柱。光线照在印有星星、飞机、火箭图案的小镜子上时,奇迹发生了:明亮的星星、飞机、火箭,而四周很黑,好像置身于浩瀚的宇宙中,幼儿欢呼雀跃,师生一起拍手叫好,“老师,天上的星星太少了!”一个幼儿突然说。“对呀,宇宙中的星星应该是数不尽的!”我也像孩子一样,操着好奇、稚嫩的语气说道:“晚上,有时我看到一棵树,有两个影子,那是怎么回事呀?”“我知道,那是因为有两个灯照着那棵树。”幼儿突然明白了,几个手电筒同时照在一个“光斑星星”上,然后看到了许多“星星升到了太空”,整个活动中幼儿始终沉浸在有趣的光斑游戏中。
  2.给予鼓励与肯定,是激发幼儿不断探究创新的催化剂
  适时、适度地对幼儿的良好行为和优秀品质予以表扬和激励,在幼儿品质和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常常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催化作用。在一次探索活动中,一个幼儿不小心把碎纸屑撒在小插片玩具筐中,他尝试了很多办法都很难将碎纸屑拣出来,最后他联想到以前实践过的摩擦生电的探索活动,在当时的探索中他发现塑料泡沫在摩擦后可以产生很大的吸力,于是他利用这一原理成功地把碎纸屑清理了出来。可见,通过探索活动幼儿掌握了很多小知识并能够灵活地学以致用。为了鼓励他这种优秀的品质,我特意制作了精美的小卡片,上面写着“你发现的秘密越多,就会越聪明!”他因此更加爱动脑发明创新了。
  3.更新观念,鼓励幼儿“非常规性”的玩法,是通过科学探索活动,激发幼儿探索和创造的关键因素
  在探索活动中,教师常常会发现,有的幼儿没有按照常规性的玩法去玩游戏,更像是在进行“破坏性”的行为。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例如,玩“沉浮”游戏时,多数幼儿都是把辅助材料一次性餐盒盖儿当作浮在水面的小船,上面放许多不能浮在水面的东西使之浮在水面上。而旭旭小朋友却用小棍儿把餐盒盖儿捅了许多小洞;玩万花筒玩具时,甜甜把万花筒拆开,里面的玻璃、塑料片摆了一桌……事实上,他们的想法很具创造性:旭旭在餐盒盖儿上捅小洞是在试验,浮在水面的餐盒是否能够沉入水底;甜甜拆开万花筒,发现了制作万花筒的原理。可见,幼儿的许多“非常规性”的活动,是在幼儿创造性思维中产生的。这时,更需要教师的接纳、扶持。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活动中利于培养创造力的因素,给予幼儿鼓励,会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幼儿在这种宽松、民主的环境中,没有任何心理负担,更易产生新奇的想法、做法。
其他文献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阅读是怎么一回事?是吸收。好像每天吃饭吸收营养料一样,阅读就是吸收精神上的营养料……写作是怎么一回事?是表达。把脑子里的东西拿出来,让大家知道。阅读和写作,吸收和表达,这两件事,无论做什么工作都是经常需要的。他还指出,实际上写作基于阅读。老师教得好,学生读得好,才写得好。因此,不难看出,在语文教学中,既要让学生读书,又要教学生作文。语文教师要正确处理好阅读与作文的关系,采用行之有
2031份痰液结核杆菌检测的护理体会(323000)浙江省丽水地区医院何一芳痰找结核杆菌阳性是肺结核病人的主要传染源,它是判断结核病人是否需要隔离和评价化疗效果重要科学依据。现将三年来2031份
胸部损伤97例临床治疗体会(067200)河北省兴隆矿务局职工医院魏增华胸部损伤是矿山和交通事故中的常见病,可发生严重的呼吸和循环障碍,甚至危及伤员生命。因此在创伤急救和治疗上,均占重要
传统教学模式讲求系统化传授知识,注重培养教师的权威性和主导性,忽视学生的自主能力,导致化学教学效果一般,学生学习能力弱、解题能力弱等问题.提高学生的能动性,提高学生的
文章分析了三门县油茶产业的历史背景和发展潜力,提出了发展目标、保障措施、预期效益等,以促进三门县油茶产业发展,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强化科技支撑、促进油茶产业可持续发展
算理与算法是计算教学中两个不同的术语,有其不同的内涵。算理是计算的道理,它有两层含义:一是列式的依据,即某一问题为什么要用加法而不能用减法,这是根据所求问题与条件的关系确
案例:    最近,笔者在听本班数学公开课《轴对称图形》时,想到以前看到的一道哈佛难题——只要运用轴对称图形的知识便可解答,便决定作文课上让学生练一练,再让学生把自己解题过程中的体验写下来。  那一周的作文课上,笔者首先告诉同学们,今天老师当回哈佛大学的主考官,请大家来做一道考哈佛大学的难题。同学们显然都被“哈佛”两字镇住了,他们张着大大的嘴巴,瞪着惊奇的眼睛!这时老师告诉大家,既然让你们做这道题
急性阑尾炎手术临床分析(233000)安徽省蚌埠市第二人民医院徐宇红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急性阑尾炎共68例,其中男40例,女28例;发病年龄7~62岁,平均25岁,20~30岁30例,占全组44.12%;手术距发病时间24h以内者24例,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