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普遍性发展理论及其对我国幼儿教育改革的启示

来源 :学前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62162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塔夫茨大学(Tufts University)发展心理学家费尔德曼(David Henry Feldman)教授于1980年在<超越普遍性的认知发展>(Beyond Universals in Cognitive Development)一书中提出了一种新的关于人的发展的理论--非普遍性发展理论(The Nonuniversal Theory/The Theory of Nonuniversal Develop-ment) .
其他文献
1997—08~2005-10我们共完成冠状动脉造影1100例,其中左主干病变18例.分析如下。
观察维生素K3氧气喷雾吸入方法的平喘疗效,为喘憋性肺炎的喘憋发作提供有效的平喘方法。方法:应用自己改制的喷射式雾化器,对104例喘憋性肺炎应用维生素K3氧气喷雾吸入作平喘治疗并与61例
最近日本的核事故告诉我们这样一个“常识”:一是核辐射没有国界,核安全不是一个国家的“家事”,而是整个地区甚至整个“地球村”的“村里事”。
目的:探讨副肿瘤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诊断方法,提高对副肿瘤综合征的认识,减少误诊、漏诊。方法:报告1例副肿瘤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特点、实验室检验和治疗情况,
目的:作者对本院1990~1998年收治的37例开放性胫腓骨骨折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比较分析。材料与方法:本组石膏固定或牵引治疗6例,内固定22例,外固定架8例。一期截肢的1例未统计
目的:为了解新农合对农民门诊利用的影响,进行抽样研究。方法:利用郑州市新农合发展战略研究方案调查资料对参合与未参合农民的门诊利用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参合农民的门诊利用
胰岛素是具有多种生理效应的肽激素,其原发机制是与受体结合,诱导受体β亚基多处酪氨酸残基(Tyr)磷酸化。磷酸化的受体除具有酪氨酸蛋白激酶(PTK)活性,催化一系列底物蛋白磷
初中阶段是青少年发展思维的重要时期。数学是初中阶段重要的基础学科,在数学教学中引入合作学习的方式能够促进学生发展个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在实际开展过程中,不
分析了研究活塞环自由状态型线的重要性,并针对研究自由状态型线涉及的一些问题如采用何种方法计算环截面的惯性矩等进行了详细分析,此外,还给出了一些常用截面惯性矩的计算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