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性的光辉照亮学生的心灵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eannie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教育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素质教育,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理所当然处于主导地位。语文教学作为中学基础教育中的一门主要学科,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上责无旁贷。这正如著名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先生所说,学习语文“毫无疑问,需要端正思想态度,学习怎样做一个人,做人的基本规范要了解,要能够遵守,这是一个中学生首先需要的”。中学语文教材选编了许多中外文学名篇,它们为学生展示了一条长长的人物画廊,这些人物丰满可感的形象,吸引着学生的思想触角一遍遍地去抚摸每一个鲜活的灵魂,从而带给学生们一次次心灵的震颤。人物形象对学生思想的教育摒弃了空洞的理论说教,取而代之的是生动性、自然性,取到了润物无声的效果。本文试从语文教材中人物形象对学生的教育意义这一角度来探讨语文学科的德育功能。
  
  一、人物形象对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意义
  
  中学语文教育应义不容辞地承担起教育学生具有良好伦理道德的重任,让他们在对课文人物形象的分析过程中受到多方面伦理道德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爱国主义。结合年龄特点,可以通过感性地分析、理解人物形象,让英雄的人格力量冲击学生的心灵,从而增强他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增强学生对社会主义祖国的使命感、责任感。课文《苏武传》中的苏武,不以个人身家性命为念出使匈奴,喝雪水,吞羊毛,历经磨难十九年,终于回到汉朝。合卷深思,一身褴褛汉服、满脸风霜、手持汉节的苏武形象时时在学生眼前浮现,而民族激情更像潮水一样一遍遍拍打着学生的心岸。
  在课文《〈指南录〉后序》中,学生们清楚地看到文天祥“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誓不休”的赤胆忠心,在元人百般利诱、九死一生的情况下,他毅然舍生取义,表现出了难能可贵的爱国精神。文天祥的形象让学生明白了“民族气节”这个词语的真正内涵。
  2.爱心教育。朱自清先生的《背影》紧扣父亲疼爱儿子这个中心,生动描绘了父亲买橘而步履蹒跚这一形象,让学生于泪眼朦胧中体会出了父亲的用心和艰辛,更让学生明白要亲爱父母的道理。
  课文《回忆我的母亲》作者、老革命家朱德,用饱蘸深情的笔墨描绘了一生勤劳俭朴的母亲形象,对儿子的关爱、对妯娌邻居的宽厚,无疑给学生莫大启迪,让他们更能理解天下父母心。《窦娥冤》里被押往刑场的窦娥,为了避免让年迈婆婆见着伤心,苦求差人绕道而行,自己承受着天大冤屈,心里还想着自己的婆婆,这份孝心,虽时隔百年,仍打动着学生的心,让他们懂得了这样一个道理:一个人只有从小心里装有亲人,长大后,他的胸怀里才能容纳别人,才能装着天下。
  3.同情心教育。人的情感深处都有向善的一面,同情心应从小培养,从学生时代培养。课文《一碗阳春面》中有这样的感人形象:年三十,贫穷的母子三人同平素一样只要了一碗阳春面,老板娘同情他们,想给他们盛三碗,但老板没有这样做,他说,这样他们会尴尬的,却暗暗地在一碗中多放了半碗的分量。老板夫妇的做法不但让学生体会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情,更会敦促他们在别人困难时伸出援助之手。
  4.责任心教育。《左忠毅公逸事》中的主人公左光斗,风雪中微服私访,为国家寻觅栋梁之材,受阉党迫害,身陷囹圄,虽遭炮烙之刑,全身筋骨尽脱,仍心系国家,责骂学生史可法只重师生情谊而不以国家为念。通过这个人物形象的分析,学生们看到了一个以国家安危为己任的忠臣形象,触摸到了一个对国家、对老百姓有着高度责任感的忠诚灵魂。
  
  二、人物形象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二十一世纪是充满竞争的世纪,勇于探索、善于竞争、富于创造是新世纪对人才规格的基本要求,这些品质无一不与良好的心理素质密切相关。因此,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之一,成为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成为新形势下德育工作形式的延伸和补充。语文教学通过对一些鲜活可感的人物形象分析,对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起着不可忽略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耐挫心理培养。许多学生跨进非重点中学大门时都带着中考的失败,内心苦闷自卑,挫折感特别强,但当他们学习了课文《一碗阳春面》后,他们便学会了笑对人生。大年三十冒着风雪严寒来到小店合吃一碗阳春面的母子三人,他们勇敢面对生活的不幸与苦难,逆境中互相体贴安慰,凭着这种不畏挫折的精神,母子三人走出困境迎来了光明,这样美好的结局会让学生明白:挫折面前容不得一丝自暴自弃、半点放任自流,只有砥砺意志、无怨无悔才能紧紧握住自己美好的未来。
  2.协作心理培养。现代职业活动是一种群体活动,促进群体活动的条件是团结协作,这就需要每个人都能处理好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而现在的中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从小就是家庭的中心,很少懂得谦让,与他人协作的能力较差。语文学习能通过人物形象的分析让学生懂得团结协作的重要性,从而培养他们的协作精神。
  课文《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蔺相如这个人物身上就闪烁着团结协作精神的光辉。面对廉颇的宣战,蔺相如“不肯与会,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望见廉颇则“引车避匿”,他的这种“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的态度终于感动了廉颇,遂成就了历史上一段将相和的佳话,也最终让敌人对赵国不敢轻举妄动。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想象着相如的引车避匿、廉颇的负荆请罪、二人的刎颈之交,想象着敌国对赵国的望而却步。这一幅幅精彩画面、一个个传神人物形象,让学生明白了团结协作精神对个人、对国家、对民族的意义重大。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通过对汉语“心”和英语“heart”语义领域转移的比较,以期说明藏在语义转移现象背后的人类共同心理认知规律的存在。从“心”的个案分析来看,这种规律是存在的。人类的认知过程具有普遍性,在不同的语言里具有同一指称义的词其语义转移模式有共同的规律可循。当然,其中也会存在一些差异,这些差异往往是由不同文化心理造成的。  关键词: 语义领域转移 比较    1.引言    语义转移是由相似和相近联
期刊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建设者,对学生的影响很大,甚至终生难忘。作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除了正常的教学之外,更要完成好育人的宗旨,这也是我一直努力的方向。从93年走出大学校门步入班主任岗位已经十余年了,我更加深刻体会到“爱”是班主任工作的核心。下面通过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试验,结合班主任工作,谈谈自己的点滴感受:    一、 做学生的朋友    1.热爱学生,研究学生  我认为,带着一颗爱心去了解学生、
期刊
摘要:社会结构的急剧“转型”,必然带来内部诸要素的重新变迁与风化组合,德育结构亦是如此。本文将基于对我国目前初中德育现状的认识,并结合“转型期”的社会特征和德育的特殊功能,对德育结构的重构调整进行剖析。  关键词:德育 价值真空 人文精神 价值澄清 道德智慧    我国正处于社会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不仅是战略机遇期,亦是矛盾凸显期。对于德育结构亦是如此。社会结构的变迁为德育结构的重新调整组合提
期刊
近几年来,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已尤为突出。在“以德治校”的育人之路上,我们学校重德育、教师讲师德、学生修德行,始终坚持把德育放在首位,用心去做,持之以恒,积极地探索着,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成长的快乐。为此,我们针对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了以下“12个一”的实践活动,也得到一点启迪和收获:    一、实践    1. 行动计划性德育——展开德育活动的先导  每学期制订一个周密的德育计划。任何行
期刊
摘要:英语教学一直都在改革,而本文通过统计分析近两年的英语四级考试成绩发现,相对应的学习者的水平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提高。教育界提倡的自主学习需要自主教学环境,随着近几年计算机技术迅猛的发展,虚拟现实技术出现在我们的面前,它具有传统教学方式无法比拟的优点。本文提出了虚拟现实技术与传统教学的结合的方法,引导和促进英语学习者自主学习,提高教学效率与学习者成绩。  关键词:自主学习 虚拟现实    1.引言
期刊
摘要: 本文对我院04级学生的计算机技能考核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计算机技能 考核 分析 对策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对高校毕业生计算机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高校计算机教育改革必须进一步深化和加强。  为了全面检验我院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2005年9月,学院教务办公会议做出决定:将计算机操作技能单独作为一门课程,只考核不上课,其考核方式分为打字、
期刊
在现行的高考中,生物是以理科综合的形式出现,由于在卷面中生物所占分值较少,所以考题数量有限。全卷共7个题,覆盖高中三册内容,知识点多面广,一道选择题可能涉及好几章的内容,这给高中生物复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重点内容的把握要深浅得当,对非重点内容要“广积粮”。通过几年的高三教学,笔者就高中生物的复习提出自己的一点体会,即在复习中一定要注意知识的“点、线、面”结合,形成知识的系统化、网络化。高中生物复
期刊
摘要:计算机专业英语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主线课程,本文就如何提高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效果,结合实际教学中的具体情况,提出将pairwork教学方式合理有效地运用到计算机英语教学中来,并对pairwork活动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英语 计算机英语教学 pairwork    在信息时代和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计算机专业英语已成为我们参加国内、国际IT认证考试的必备工具之一,
期刊
摘要:在传统教学中应用现代计算机仿真技术,可以使电工技术理论课的教学变得生动、形象,且教学具有很好的交互性,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辅助教学手段。  关键词:EWB 仿真电路 教学    《电工基础》是研究电路和电磁现象的基本规律及分析方法的一门技术基础课,是学习电工专业知识必备的理论基础,其内容概念多、原理抽象、难懂难学,是电工专业学生感到学习难度较大的一门课程。现在,优秀仿
期刊
摘要:注重教师教育,突出师范特色是师范教育的重要课题。为基础教育培养数学师资的高师院校数学系应大力推进教师教育改革,提高师范生素质;加强数学教育课程教学,提高师范生教学理论水平;加强数学教学基本功训练,培养师范生实际教学能力。  关键词:教师教育 数学教师 教学能力 师范生    教师教育体现国家意志,肩负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神圣使命,教师教育也承载着支撑基础教育的重任,在一定意义上说,师范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