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萧红墓前的5分钟演讲

来源 :语文世界(初中版 )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tff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也许老师的每次提问你都想一试身手;也许学校的每次聚会你都想一鸣惊人,但是,腼腆内向总让你变得沉默寡言;口才不好总让你引来哄堂大笑。“出口成章”正是为你准备,让我们一同学习说话的艺术,相信不久的将来,无论是参加学生会高手云集的竞选演讲,还是和三五好友谈天说地,你的幽默、风趣,你的妙语连珠,定会让大家羡慕不已。
   主持人: 雨 田
  年轻的朋友们!
  讲演对于我倒不是件难事,然而要不多不少恰好“5分钟”,却使我感到困难。而主席又只要我作“5分钟”的滩头演讲,好让你们早点跳下海去,作你们的青春之舞泳。
  
  〔开场白,应对自如,饶有风趣。〕
  我想了,本来我可以这么开始我的演讲:“各位先生,各位女士,请大家沉默5分钟!”于是当大家沉默5分钟的时候,我便说:“沉默毕了,我的讲演完了。”
   大家假如要反诘我:“你向我们作5分钟的演讲,为什么叫我们沉默5分钟呢?”我可以理直气壮地回答;“朋友,人们不是说:‘沉默胜于雄辩’吗?”
  
  〔设问作答,情趣盎然,富有吸引力。〕
  本来我可以这么开始我的讲演的,但是当我听到了×先生两分钟的演讲,太漂亮了!他说:“人民的作家萧红女士一生为人民解放事业奔走,到头来死在这南国的海边,伙伴们把她埋在这浅水湾上,今天,围绕在她周围的都是年轻人,今后的日子里,不知有多少人围绕着她。朋友们!我们是年轻人,我们没有感慨,请大家向萧红女士鼓掌。”
  
  〔明里赞扬别人的演讲,实则为自己的议论作铺垫〕太好了,我的5分钟演讲只好改变计划了,让我把年轻人引申来说一下吧。
  年轻人之所以为年轻人,并不是单靠着年纪轻,我们倒看见有好些年纪轻轻的人,却已经成了老腐败,老顽固,甚至活的木乃伊——虽然还活着,但早已死了,而且死了几千年。
  反过来我们在历史上也看见有好些年纪老的人,精神并不老,甚至有的人死了几千年,而一直都还像活着的年轻人一样。所以一个人的年轻不年轻,并不是专靠着生理上的年龄,而主要的还是精神上的年龄,便是“年轻精神”充分的,虽老而不死;“年轻精神”丧失的,年虽轻而人已死的。
  
  〔从生理年龄说到精神年龄,引申出“年轻精神”。〕
  那么,什么是年轻精神的品质呢?
  第一,是真理的追求者。他是一张白纸,毫无成见地去接受客观真理,他为饥为渴的请人指教,虚心坦怀的受人指教,他肯向一切学习,以养成他的智慧。这是年轻人的第一特征。
  第二,是博爱的实践者。他大公无私,好打抱不平,决不或很少为自己打算,切实地有着人饥己饥、人溺己溺的怀抱,而为他人服务,这是年轻精神的第二特征。
  第三,是勇敢的战士。他不怕任何艰难困苦,他富于弹性,倒下去立刻跳起来,碰伤了舐干血迹,若无其事,他以牺牲自我的意志彻底一切。这是年轻人的第三特征。
  这三种年轻精神的特征,每一个年轻人都是有的,假如他把这些特征保持着,并扩大着,那他便永远年轻;假如他把这些特征失掉,比如年轻轻、便做狗腿子的事,那他不仅不年轻,而且老早是一个死鬼了。
  
  〔分条逐款阐明“年轻精神”的内涵。既赞誉死者,又激励生者,催人奋进,引人共鸣。〕
  就在这样的认识之下,我们向“年轻精神”饱满的青年朋友们学习,使自己年轻,使中国年轻。
  〔结语言简意赅,从个人上升到国家,
  意义更加深远,主题得以深化。〕
  
  简 评
  这是郭沫若1948年在萧红墓前的一篇精彩的即兴演讲词。他匠心独运,构思巧妙,感情真挚,平中见奇,娴熟自如地抓住演讲现场情景,一波三折,生发开去,深刻阐明了纪念萧红的意义,鼓励人们发扬“年轻精神”,使“中国年轻”。
其他文献
每逢过年,家家户户丰席盛宴待客,走亲访友叙旧,尽享天伦之乐。最让人难忘的,莫过于办年货和拜年了。  进入腊月二十二、二十三,人们可就开始忙开了。因为不像城里,什么年货都可以买到,那些准备年货的事就成了每家每户在近年前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了。大伙儿三五成群地聚到一块,准备一起到街上去赶集,把自家需要的东西全部买回来。农家人虽然不是很富有,但集市里卖的各式各样的东西还是把小村庄过年的气氛提升到高潮。年画
期刊
岁月里流淌着真情、言行中饱含着真情、内心里蕴藏着真情、眼光里诉说着真情……人间处处有真情。她时而显现、时而隐晦、时而温馨、时而奔放。所以并不是所有的真情,我们就一定能发现;也不是说发现了真情,就一定能够在文章中表达出来。这要看我们怎么去捕捉、体验和感悟,运用什么媒介传递出来。读了本章内容,我相信你一定会有所启迪。下面就让我带领你一起去感悟那丰富的情感世界吧!    一、理解“感悟真情”    生活
期刊
雾起了,年轻的司机很无奈地用手碰了碰棉帽,又很快地缩了回去。这时候,是容不得你分心的。在暮色降临时走盘山公路,实在是最不明智的选择,我叹了口气。车的左边是黑雾蒸腾的悬崖,右边则是寸草不生的褐色岩石,汽车就走在这岩石下方掏空的一条小径上。抬眼望去,真有点泰山压顶的感觉。  唯美主义的我,实在不忍心看着这荒山野岭来度过美好的除夕夜,只好轻轻地闭上眼睛。然而大脑的思维就在这时开始模糊,只感觉远方的山坡上
期刊
题目1 关注伤痛或疾病    人,到了一定年纪,或许会出现这样那样的伤痛或疾病。这不,奶奶又犯了腰疼病。请你对此进行一番追踪,然后写出以“奶奶为什么会得腰椎间盘突出”为主题的科学小论文。  【创新点拨】疾病的产生似乎是不可变更的规律。其实,有的疾病只要经过预防,还是能加以控制的。这里的演练题目,我们要注意三个词眼“奶奶”(年纪大)、“为什么”(总有一个过程)、“腰椎间盘”(关系到生理学或解剖学)
期刊
师生同台赛,会写你就来!《过年》“擂台赛”在广大读者朋友的热心支持、参与下,已圆满结束。优秀稿件实在太多、太多,现选取其中几篇以飨读者,其他稿件我们将陆续刊出。请老师和同学们继续参与下一个“擂台赛”——《生命中的大石块》。  主持人:火龙果  年初一,参加完在南京堂姐的婚礼,当晚我便乘火车回家了。  不知到了哪个小站,上来一个农民模样的人,牵着一个小女孩,手拿车票仔细对着车号,辨认清楚了,他们才坐
期刊
社会为人的生存提供了广袤的生活场景,而生活又用自己的不成文法则支配着人类。瞿秋白在《赤都心史·序》中说:“人生的经过,受环境万千现象变化的反映,于心灵的明镜上显种种光彩,于心灵的圣钟里动种种音响,铿锵递转,激昂沉郁。”这是因为“世界是现实的,而人是活的”。人生活在这样一个大千世界里,从幼稚走向成熟。风风雨雨几十载,既有青山绿水的应接不暇,也有凄风惨雨的潇潇而下。法国作家雨果说:“人生至高的幸福,便
期刊
“祝大家新年大发、小发、发发发,送上一束花,鲜花礼仪拜年……”真新鲜,我把刚从报纸上看到的这条广告读给爷爷奶奶听。没等我读完,爷爷便以他那种世故的姿态发起了评论:“唉,现在的人哪,真会作怪,不就拜年嘛,还这么拜那么拜呢!哪像我们那时候!”  “你呀,老思想行不通啦!”奶奶打断爷爷的话,“现在的人,就是聪明。哪像我们那时候!”  “你不懂,什么鲜花拜年,简直是浪费!”爷爷显然不同意奶奶的话,望着奶奶
期刊
风云际会,时事更迭,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社会内容包罗万象。早在20年前,小平同志就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具有前瞻性的口号,引导中国人民以科学的眼光看世界,以发展的眼光看未来,以求实的眼光看现代化。从此,科学这一词语走入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中。接触自然科学,我们会觉得达尔文精神的可嘉;抚摸社会科学,我们会感到马克思主义的深邃;品味生化科学,我们会感染于王淦昌“两弹”的壮烈;细读天文科学,我
期刊
牛雅文,女,1988年6月出生于山西关公故里。从小学三年级起至今,曾在《儿童文学》《语文世界》《中国中学生报》《中学生》《全国中学生优秀作文选》《中国少年报》《美文》等100余家报刊杂志上发表作品300余篇,长篇校园系列小说《你是“小偷”我是“贼”》被《少年文艺》连载,少儿童话故事系列被浙江《家庭教育导报》连载,其作品集被昆仑出版社出版的展翅鸟丛书《我们不是垃圾》一书收录。牛雅文被评为2001年度
期刊
“科学圣经”今天要给大家介绍一位科学家和他的著名发现——单侧面。如果有兴趣,你可以自己在家做这个侧面,你甚至可以抓一只小蚂蚁让它来验证一下,你会发现,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日常生活中,竟然有这么多神奇、有趣的现象等着我们去发现。   主持人:雨 田  走进北京中国科技馆的大厅,你会看到一个巨大的带子状的物体,上面串串彩灯沿着带子不停地转动,这就是著名的“莫比乌斯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