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东亚发展模式及其当代意义

来源 :今日湖北·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gote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关于东亚发展模式,许多学者认为东亚并不存在统一的发展模式,甚至东亚各国或地区也不存在前后一致的发展模式。但是,国内外学术界在分析东亚经济奇迹时又习惯用东亚发展模式来予以解释。本文试图从理论上说明东亚发展模式的概念,并探讨东亚发展模式的本质特征,以期对东亚的崛起有一个理性认识。
  关键词 东亚经济奇迹 关系为本 政府主导 现代化
  一、东亚发展模式的基本内涵
  东亚主要由儒家思想支配或以其为官方思想体系的社会,包括中国、日本、韩国等,这些国家的文化起源和语言不尽相同,但是,他们的儒家思想都是源于中国。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面临大发展。在当代怎样才能实现中国社会的真正发展,少走一些弯路,就需要用正确的发展观来指导当代中国的实践。
  自1949年建国以来,早期并没有采取一种本土的发展道路,而是选择了追随苏联模式,苏联模式是基于工业国和集体农业的。并且,没有依赖世界经济,一方面是中国主观的原因,即要终结帝国主义的干预,另一方面,是因为朝鲜战争期间美国的制裁,使中国不得不放弃对世界经济的依赖。经过实践证明,苏联模式在中国的发展显然没有那么有效。因此,到了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开始修正苏联模式,寻找自己的道路。经历了坎坷与挫折,最终发展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发展至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国经济发展的速度比任何国家都要快,而且,中国经济的改革无疑使东亚崛起的重要因素。这种经济发展模式在当时无疑使得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其造成的社会隐患也在不断显现,比如,环境的恶化、腐败现象的频繁出现以及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的社会问题等等,这些都是当今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东亚的经济发展模式
  东亚经济发展模式是建立在东亚经济、文化和历史背景上的,以政府主导(推动)、外向战略、赶超目标为本质特征,具有亚洲文化的经济增长模式。
  1、“东亚经济奇迹”的产生
  60年代中期以来,在世界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东亚经济保持了30年的高速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一大奇迹。 从根本上看,东亚的经济发展模式与亚洲国家几千年来流传下来的、稳定而均衡的“关系为本”制度分不开,在市场规模不大的赶超前期,利用政府主导下的“关系为本”制度,不仅平均交易成本低,而且可以再短时间内集中国力,模仿发达国家的经验和技术。与西方发达国家不同,在东亚国家(地区),是政府主导(推动)经济发展。
  2、从金融危机看东亚经济发展模式的局限性
  隐藏在“东亚经济奇迹”背后的也正是这种制度的局限,即“关系为本”的制度只能将市场扩展到一定的限度。继续依靠“关系为本”的平均交易成本就明显要高于使用“法制为本”,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在“关系为本”的制度中,竞争会导致投资(或投入)减少,显然是一种负面效应。更为严重的是,在分权化过程中发生的这种非连续的制度中断,很难被外界所观察,“关系为本”通常是黑箱作业,信息不透明。因此,当危机出现后,要在“关系为本”的制度与“法制为本”的制度之间建立一个跨国的治理结构来共同应付危机的成本十分昂贵,外国投资者因此产生了更大的恐慌感,导致大量资本抽逃也就不难理解。
  3、东亚经济发展模式的发展与演变
  模式只能是一种相对的稳定,而不是绝对地静止不变。 当初东亚模式造就了东亚经济奇迹,后来爆发的东亚金融危机使人们认识到东亚模式的缺陷和弊端,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东亚经济的复兴使人们又重新认识到东亚模式的价值。东亚各经济体在经历了金融危机以后,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进行经济改革和调整,以促进经济的复苏。
  首先,知识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主体。其次,科技创新提高企业活力。再次,灵活汇率降低货币风险,建立大量的国际货币储备。最后,东亚区域生产网络的形成与区域经济的构建。以日本、“四小龙”、东盟以及中国为主的“东亚经济圈”的形成,实际上是资本、技术、货物等生产要素在区域内各国间自发流动的“非制度性安排”的结果。
  三、东亚发展模式与拉美发展模式的比较分析
  1、经济发展的不同
  东亚在各个时期都比拉美经济发展迅速。尽管东亚经济增长速度在不同时期也有发展快慢的变化,但平均来看,基本上都能保持在高增长范围。拉美则在经济发展的稳定和持续方面,都表现出严重的问题。
  2、城乡、区域发展均衡程度不同
  很多拉美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长期忽视农业甚至歧视农业,致使城乡、区域发展很不均衡。一方面,政府重工轻农政策和农村土地的高度集中,使得大量劳动力盲目流入城市,造成了城乡劳动力比例失调,农村和城市的贫困进一步加深。另一方面,城市化过度集中,造成严重的“城市二元”经济与“城乡二元”经济现象。
  相对而言,东亚比拉美在城乡、区域均衡发展方面要好得多。但是,在城乡、区域发展方面,一些东亚国家和地区也存在不同程度上的失调问题。许多东亚国家目前超过50%人口集中于城市区域,包括韩国、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等。
  3、国家干预的有效性不同
  东亚国家的政府对经济生活进行了强干预。与拉美国家相比,东亚的干预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灵活性,即政府愿意并且有能力随时随地调整各种经济政策。
  第二,合理性,即政府的干预以取得最大限度的经济效益和国内外市场信息为基础。
  第三,公开性,虽然东亚社会常常被视为“关系为本”的社会,这种关系具有隐蔽性的特点,但是在金融危机爆发后,政府的干预活动以及为此而采取的措施具有较强的透明度。
  参考文献:
  [1]李情.论当代中国发展观[D].西南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2.
  [2]单玉丽.从亚洲金融危机看“东亚模式”[J].亚太纵横,2000(3).
  [3]沈静.东亚模式----东亚经济[J].财经研究,1994(4).
  [4]邵志勤.东亚经济复兴与东亚经济发展模式[J].东南亚纵横,2009(2).
  [5]刘洪钟.论东亚地区经济的关联机制[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0(5).
  [6]卢伟.东亚经济模式与拉美比较[J].亚非纵横,1994(2).
  [7]徐长生,刘士宁.从东亚、拉美模式看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D].用科学发展观统领中国经济发展——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十九次大会论文,2005.
  (作者单位:辽宁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其他文献
光纤余长是光缆设计和生产中的重要参数。光纤的余长设计及控制对光缆的性能指标影响非常大。光纤余长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光纤的抗拉性能、温度性能、直径、重量、成本和工艺参
期刊
海派文化作为我国民众的精神财富之一,它是我国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传承海派文化,有利于海派文化精神的传播与继承,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本文主
摘 要: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语文的思想感情”,“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因此,在进行语文教学时,一个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显得尤为重要。文章就营造语文教学中良好的课堂气氛方法和手段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新课程;语文教学;课堂气氛;营造方法  课堂气氛作为教师与学生教学活动的生动体现,课堂气氛的好坏
2004年7月28日,联想集团(HKSE:992)与亚信科技(NASDAQ:ASIA)在京签署协议:联想集团以其IT服务业务主体部分作价3亿元,置换亚信公司15%的股权.双方通过业务资产和股权置换的方
大学课表问题是一个多因素的整体优化问题。在各高等院校的教务管理中,课表问题都是非常重要的。本文首先论述了改进的量子行为粒子群算法,并通过研究大学课表问题中的影响因素
本文从现实层面探讨了休谟人性哲学对我国社会的影响意义。包括休谟道德同情原则对我国青少年进行道德教育的启示;休谟正义理论对我国确立和完善保护个人财产权法律制度的借
据英国《每日邮报》网站8月1日报道,最近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科学家们在人造皮肤这个课题研究上取得了巨大突破。这一突破性的科研成果刊登在国际知名期刊《先进材料》上。目前
【摘要】本文简单回顾了地震散射波的概念,对其研究历史和发展现状作了大致的概括,并对散射波理论及其在油田应用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描述。  【关键词】油田应用 地震散射波 散射理论 非均匀性  1 地震散射波及其研究意义  地震散射波研究领域比较广泛。广义而言,由任何三维非均匀性介质引起的地震波变化都称为散射波。但是,一般把可以用几何光学(射线理论)处理的,而由大尺度非均匀性引起的走时和振幅变化摒除于散
摘 要:霸王鞭是白族具有特点的舞蹈组合。自产生起,就以独特的方式存在、发展和延续着。民族的舞蹈不只是依靠文字,而是一代又一代艺人的口传和肢体的表达。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了那个世代的生产能力和特定的民族环境,霸王鞭是民间活动绕三灵中必跳之舞蹈,可见与群众的民俗活动极其密切。可以通过舞蹈中特定的形态和舞姿表达民众的内心世界。展示出民族特有的魅力。所以,对霸王鞭的深入研究和发展,不仅是对民族文化的一种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