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语文教学中如何营造良好课堂氛围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matc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语文的思想感情”,“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因此,在进行语文教学时,一个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显得尤为重要。文章就营造语文教学中良好的课堂气氛方法和手段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新课程;语文教学;课堂气氛;营造方法
  课堂气氛作为教师与学生教学活动的生动体现,课堂气氛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真正做到教师只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那么,怎样的课堂教学结构才能构建这样的学习氛围呢?
  一、以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之火
  古人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教师的语文感悟,教师的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文采,那就象丰富的矿场中闪烁的颗颗耀眼珍珠,光彩夺目,让人喜爱。教学中讲故事、说典故、谈轶事、读美文,纵横几万里,上下几千年,用丰富的新颖的内容吸引学生,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打动学生,把学生引入广阔的语文天地。如果每一堂课都精心设计,词句华美,色彩斑斓,妙语如珠,情真意切,给人以美的享受。教师的教学语言不仅要生动形象,具有激发性和感染力,点燃学生心中的情感之火,还要讲究轻重缓急的节奏,丰富多彩的内容,抑扬顿挫的语调,富有美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配合适当的体态语言,以激昂的情绪,饱满的精神,奕奕的眼神,有声的语言与无声的语言结合为主体语言,声情并茂,“一石激起千重浪”,波动学生的心弦,引起学生的感性共鸣,使学生与作者的感情沟通,引发学生的探求热情,使学生“感知”、“求知”,全身心地投入语文学习中,忘身于课文所展示的情景。
  二、动手操作调动课堂气氛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儿童多动手操作会促进智力的发展。从脑的结构看,人的大脑皮层的各种感觉和运动部位中,管手的部位所占面积很大,所以手的运动能使大脑的很大区域得到训练。动手操作的过程,调动了学生的感官参与,手脑结合。学生的思维离不开动作,动手操作是智力的源泉,发展的起点,激发了学生对操作活动的兴趣。动手操作建立学生的表象思维,是学生的直观学习,把书本内容生动化,让语文学习更加形象,课堂学习气氛不再是讲和听的形式。
  三、以微笑的方式授课,塑造教师亲切可感的外在形象
  在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中,充满微笑地去授课,这是一种简单易行,而又行之有效的方法。当然,这种微笑是发自内心的,是对学生的一种关爱,是一种与学生心理上的交流,而非一种矫揉造作、虚假的表情。学生在洋溢着微笑的课堂中,会感到教师的可亲可敬。现在有些教师在授课时,总是板着面孔,处处想着在学生中树立威严感,这就在无形中就扼杀学生对你的亲切感。那样的话,试问,学生还愿意和你交流问题吗?其实,教师的威严不是建立在严厉的表情基础上的,而是来自于你的学问和修养。微笑着面对学生,其实是一种自信,一种认为自己的魅力可以征服学生的自信。而板起面孔去说教,往往是因为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征服学生,而运用一种外来的压力去迫使学生去做,我想,这有时似乎会起到一定的效果,但往往不能持久。
  四、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情趣和学习的兴趣
  “班班通”等多媒体教学已成为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和要素。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使教学形式和教学方式变得灵活多样,彻底改变了过去单凋死板的课堂教学方式;让多媒体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环节有机结合,生动有趣的教学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例如,教学《三峡》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真实地感受三峡奇山异水的美景。教师可以寻找一些三峡的图片,再配上适合的背影音乐,制作成幻灯片,从而让学生真实、生动地感受三峡的美。通过多媒体技术不仅可以感染学生,更重要的是可以使课堂教学活动生动有趣,调动学生对语文学习的興趣和爱好,让学生喜欢语文学习,爱上语文,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生情趣和学习兴趣。
  五、创设悬念引发课堂气氛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教师不愿活跃课堂气氛,也不知怎样活跃课堂气氛,惟恐一发而不可收,形成了灌输式的教育,学生在听话的听教师讲课,整节课下来,教师讲得多,学生说得少。课堂上教师在唱独角戏,下面的学生静如一潭死水,被动地接受知识,缺少师生互动,课堂气氛沉闷,导致了教与学被割裂开,处于对立面,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因此,教师必须改变这种传统的教育观念,建立活跃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有趣的,带有挑战意味的,悬念式的情境,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课堂气氛活泼起来。学生在悬念下产生认知矛盾,对疑问有了探究的欲望,自觉地去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让学生大胆发言,组织讨论学习,课堂气氛活跃,激发了学生的思维,碰撞出灵感的火花。
  六、要提高教师本身的教学艺术
  教学艺术是教师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方法、技巧和创造能力的综合表现,它主要表现在教师对教学过程的把握和教学方法的运用上。在影响语文课堂气氛的诸因素中,教师的教学艺术是一个重要因素,教师首先应从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放手,应积极培养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探索欲。“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同时,教师要善于用自己的态度、语言和技巧创设一种宽松、和谐和进取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思维处于高度活跃状态,此时,教师也不需担心教学效果如何。
  综上所述,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语文教学活动,教师要给学生创设一个好学上进、互助互爱的集体气氛。创设课堂气氛的方式、途径多种多样,教师要结合语文学科特点、教学对象、教学环境等因素,灵活地采取适合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
  参考文献:
  [1]王洛倩.创设良好的英语氛围,提高学习兴趣[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02).
  [2]钱霞.注意各个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中国校外教育,2009(05).
其他文献
社会的快速发展,引来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也十分迅猛。但是,这种“发展”犹如一把双刃剑,带来进步的同时也带来的一些严峻的问题。一件件危机事件的发生使构建和谐文明校园面
在国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大背景下,大学生就业指导应更加应受到高职院校重视,本文以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为例,结合该专业毕业大学生就业难的情况,围绕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如何完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尊敬的各位老师、家长、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望子成龙,望女成风是我们每个家长的愿望,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是每个老师对学生的殷切希望。因此,要想我们的孩子安全、健康的成长,离不开校园这片沃土,离不开老师的辛勤培育,更不能缺少家庭的关怀。那么我们做家长的应该做些什么呢?我想从以下四个方面和大家共同探讨。  一、孩子是家庭的希望  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续和希望,孩子是自己命运的主宰者。人在年轻的时
期刊
本文着重论述了基层新闻价值构成的特点,多样性、结构的多层性,决定了基层新闻价值是多层次的特点,多项价值组成的统一价值系统.本文对此进行了较全面的探讨,为人们深入理解
文章阐述了资源共享是地区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突出馆藏特色,减少重复,避免浪费,协作协调网络最终使命是实现资源共享。 The article expounds that resource sharing is th
高校辅导员是高校学生工作最基层的领导者、组织管理者和协调者,既是教与学双向交流的信息员,又是学生学习生活的服务员。作为一名外国语学院辅导员,我有幸参加了襄阳职业技术学院2014年的高校辅导员网上培训班,通过聆听专题讲座的形式进行学习,我不仅对辅导员工作有了更系统,更深刻的理解,而且还学到了很多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工作方法。现将部分学习情况和总结心得汇报如下:一、培训班学习的简要概况  本学年的高校辅导
光纤余长是光缆设计和生产中的重要参数。光纤的余长设计及控制对光缆的性能指标影响非常大。光纤余长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光纤的抗拉性能、温度性能、直径、重量、成本和工艺参
期刊
海派文化作为我国民众的精神财富之一,它是我国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传承海派文化,有利于海派文化精神的传播与继承,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本文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