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龙说赵太后》课堂实录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ntworth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安群/执教 王世发/点评
  
  师: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不朽的灵魂。读不完的诗词歌赋,看不尽的经史子集,将五千年的悠悠岁月汇成一条文化的河流,融入我们精神的血脉。儒家的积极有为,道家的超然通达,纵横家的智谋权变,都能给人深刻的启迪。今天,我们又将接受一份历史的馈赠。让我们一起走进《战国策》,去欣赏《触龙说赵太后》。它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精神启迪呢?大家先自由朗读课文,遇到不懂的地方就打上问号。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师:课文里有哪些字词或句子不好理解呢?
  生:“对曰:‘甚于妇人。’”不懂。
  师:谁能帮他解决疑难?
  生:男子比女子更疼爱自己的小儿子。
  师:女子?
  生:男子比妇女更疼爱自己的小儿子。
  师:你呢?有哪些需要大家帮助的地方?
  生:“微独赵,诸侯有在者乎”这句怎么理解?
  生:不仅仅是赵国,诸侯的子孙被封侯的还有存在的吗?
  师:这是省略句,翻译得挺好的。
  生:“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一句怎么理解呢?
  师:这句话也省略了一些内容,理解时应补充成“岂非(为燕后)计久长(使其)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谁来说说它的意思?
  生:难道不是替燕后打算长远让她有子孙一代代做王吗?
  师:还有疑问吗?
  (学生无人举手提问了)
  师:这篇文章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第二段有一组表示脚步移动的词,大家找找。(生答:“徐趋”、“疾走”、“强步”。)它们是有细微区别的。“徐行曰步,疾行曰趋,疾趋曰走。”“步”是什么意思?(生齐答:慢走)“走”呢?(生齐答:跑。)“趋”呢?(生:一步步向前慢走。)“慢走”是“徐”的意思,不是“趋”的意思。古代拜见尊长或君王,有规定的礼仪,必须小步快走表示恭敬。走得慢了,就要受到责罚。触龙应该小步快走,又不得不慢走,矛盾的动作中见出了他的年老体衰。
  师:(出示课件)文中有一组应答词:“敬诺”、“诺”、“然”,它们都表示肯定回答。文中有一组活用词:“唾”、“侯”、“继”。“唾”是“吐口水”,做动词;“侯”是“被封为侯”,做动词;“继”解释为“继承人”,做名词。阅读文言文,要善于发现问题,并通过查阅工具书或者与同学交流来解决疑难,还要善于积累整理,这样理解的能力就能慢慢提高了。
  师:《古文观止》评价:“左师悟太后,句句闲语。”所谓闲语就是与正题无关的言语。触龙见到太后,应该说的正题是什么?他为什么不直接进入正题?
  生:正题是劝太后同意长安君去齐国作人质。因为太后说“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触龙如果直接说,就会失败。
  师:失败了会有什么结果呢?
  生:太后会吐口水在触龙的脸上。
  师:那么触龙是害怕个人受辱才不直说正题的?
  生:如果劝说失败,齐国不会派援兵,秦国紧急攻打,赵国就可能灭亡了。
  师:据历史记载,此时秦国已攻下赵国三座城池,赵国已经危在旦夕了。原来触龙担忧的不是个人安危,而是国家的生死存亡!那触龙迂回曲折地说了哪些“闲语”?太后听了有什么变化?
  生:触龙先是问太后的身体饮食情况,太后听了怒色稍微消解了;然后触龙故意谈到了自己的小儿子,为说长安君作铺垫;紧接着就说到太后对女儿燕后的疼爱;最后说到了赵王和诸侯的子孙对继承人的爱。
  师:问饮食——托幼子——说燕后——论继承,太后听了有哪些变化呢?
  生:刚开始太后是“盛气而揖之”,后来是“色少解”,最后是“然”、“诺”。
  师:还有个表情变化,大家好像没发现?
  生:笑。
  师:“盛气而揖之”——“色少解”——“笑”,从表情描写中我们看到了太后情感的变化; “必唾其面”——“然”——“诺”,从语言描写中我们体会到了太后在道理上的心悦诚服。
  (板书“情”“理”两个字)
  师:一个怒气冲冲的太后怎么会笑起来?只有走进太后的内心世界,才能揭开其中的奥秘。我来读一读这部分内容,不过,大家换一个角色来听。你们都是太后,是那个怒气冲冲的有着戒备心的太后,面对触龙的一言一行,你内心会有哪些波动呢?读完后,请选择感兴趣的地方为太后补充心理独白。
  (教师背读“赵太后新用事……太后笑曰:‘妇人异甚。’”)
  师:各位太后,听了老臣这番肺腑之言,您内心有什么波动呢?
  生:听到“盛气而揖之”,我想:“哼,来者不善,善者不来!这老头今天来,必定心怀叵测。看我不吐他一脸口水!”
  师:我不禁为触龙捏了一把汗,仿佛可以感到朝堂充满了紧张气氛。
  生:听到“入而徐趋”、“曾不能疾走”,我想:“这触龙,多日不见,怎么这样老态龙钟了?真是岁月不饶人啊!”
  师:触龙显出老态,让太后顿生恻隐之心,不忍吐口水,以老病之苦引起太后怜悯。
  生:当触龙问“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时,我想:“别以为这样说我就不吐你口水了!”
  师:太后对触龙满怀戒备,时刻提防他劝说自己。
  生:触龙的一句关怀语“日食饮得无衰乎”,让我感慨万千:“想我身处国家内忧外患的时候,又年老体弱,弄得心力交瘁!大臣们只关心长安君的事,却不知问老妇一声冷暖!总算还有人关心我的身体!”
  师:关切之真情使太后怒气渐渐消解。
  生:触龙托付孩子“愿令得补黑衣之数”,我想:“看来我是错怪触龙了,他原来是想托付自己的孩子的。”
  师:太后的戒备完全消除了!
  生:听到“虽少,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我想:“想不到触龙和我一样,都很疼爱小儿子。”
  师: 疼爱孩子的深情引起了太后共鸣。问一问身体饮食,真诚的关切之情消解了太后的怒气,紧张的气氛得到了缓和,矛盾得到了缓冲;谈一谈幼子舒淇,深沉的爱子之情引起了太后共鸣,消除了太后的戒备心理。触龙的这番语言,可真是曲径通幽!
  (边总结边板书“缓冲”“共鸣”)
  师:太后一笑,气氛就融洽了。从“必唾其面”到“然”、“诺”,太后终于心服口服了。触龙是用什么道理来说服太后的?
  生: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师:你懂它的意思吗?
  生:父母疼爱孩子,就要为他作长远打算。
  师:请轻声朗读第3、4段,读完后思考,触龙是怎么让太后明白“爱要深远”的道理的?
  (学生轻声朗读第3、4两段)
  师:触龙是怎么让太后明白“爱要深远”的道理的?
  生:触龙托付幼子,是对幼子深远的爱,让他能为国家做出贡献。触龙是用自己对幼子的爱来引导。
  师:这是“现身说法”呢!
  生:太后为燕后祈祷,让燕后能世世代代有子孙做王,用对燕后的爱来对比。
  师:对比?燕后与长安君到底谁为主谁为次?(生齐答:长安君为主。)那谈燕后是为了什么?
  生:衬托,反面衬托。
  生:用赵王和诸侯的子孙对继承人的爱来启发,让太后意识到自己短浅之爱的严重后果。
  师:赵王和诸侯的子孙对继承人的爱与太后对长安君的爱有什么关系?
  生:相似。
  师:这是用的什么方法?
  生:类比。
  师:韩非子曾说:“凡说之难,在知所说之心,可以吾说当之。”触龙正是了解了太后的什么心思?(生齐答:疼爱孩子。)他并不劝阻太后去割舍这份爱,而是顺应太后的心思,引导她去正确地疼爱孩子,所以,他成功了。
其他文献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形成“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手段。它重在学习过程,重在学科内外的联系,注重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有利于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感受能力、综合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策划能力等。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和综合性”,要“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实践活动,拓宽学生
目前的中学文言文教学仍然在两个极端跳跃,要么“死于章句”,要么“废于清议”。“死抠章句”、“一味清议”也正是形成中学文言教学一直以来高耗低效态势的原因。  如何在“章句”和“清议”的两极中寻求平衡点进而改变文言教学高耗低效态势,应该是我们走出文言教学困境思考和实践的着力点了。  我们认为,用现代言语实践激活文言教学,是走出文言教学困境的科学之路。“语文教学是言语教学,言语教学是关于语言运用的教学”
高中语文教学中,文本解读是一个基本的教学环节,学生对文本意义的理解,就是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完成的。文本解读要想得出对文本主题的认识,既取决于学生的解读过程,也取决于教师的引导。一般来说,后者是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之上的,如果学生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能够将文本内容与自身的认识进行充分的碰撞,那形成的认识就会非常丰富,而在认识丰富之后,教师再进行适机的引导,教学效果就会更好。在这一思路之下,笔者发现在语文
《观潮》一文中第一段第三句“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此句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修辞和最具表现力的夸张手法,由远到近,从形状、色彩、声音、气势四个方面表现了海潮雄奇壮观的景象,给人留下了极为深刻而鲜明的印象。这是海潮图轴中夺人心魄的一幅风景画。  在教学过程中,我着重引导学生细化朗读,从标点和句式上细品其妙处,并在此基础上梳理内容
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作文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了中学语文教学的水准。而高考作文,则对中学作文教学起着指挥棒的作用。因此,研究高考作文尤其是其命题走向,对于中学作文教学有着较强的指导意义。   我国从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语文高考已经走过了30个年头。30年来,我国的高考作文也经历了重大变化,从命题的形式到写作的要求都有了深刻的变化。    一、30年高考作文命题形式变迁    
景一:十里长亭路,相思慢慢行    [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这支曲词是历来公认的写景名句。相传王实甫写完此句后,思虑殚尽,扑地而死(晕厥)。曲子写的是秋景,传统观点一般认为是通过萧瑟的景物烘托了人物悲凉的心情,这值得商榷。我认为这幅秋景的基调不是悲凉萧瑟的,此曲所本的范仲淹的《苏幕遮》词为“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这里,碧云、黄叶
在指导学生背诵《离骚》的导语中,我说道:《离骚》是屈原留给这个世界的绝命书。在这封遗嘱里,他告诉关注他的人们,他本来不想死,又不得不死的心结,他曾经做过不死的努力,但最后失败了。他的死绝非一时冲动,而是苦思冥想、蕴酿长久的理性行为,因为他活着不仅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帮助楚王实行美政,而且连自己的清白都无法证明。他的死是对楚国政治现实中那些居心叵测的政敌们的控诉,是他在饱受侮辱和损害时仍保持高
巴西的保罗弗莱雷在著名的《被压迫者教育学》中说:“没有了对话,就没有了交流;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了教育。”“在所有的教学中,进行着最广义的对话……不管哪一种教学方式占支配地位,这种相互作用的对话是优秀教学的一种本质性标识。”“教学原本就是形形色色的对话,拥有对话性,这就是教学的对话原理。”同时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阅读与鉴赏活动中,须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渐加深对个人与国家,
初读史铁生是在大学时候,是从《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开始的,读罢让我久久难以平复心中的那份激动。那段知青生活让史铁生失去了最宝贵的健康,也暗淡了最绚烂的青春,但文中却没有一丝灰暗。对陕北那片贫瘠的土地,他爱得那么深厚、那么质朴,质朴得就像那遥远的清平湾。它是小说,我却从中读出了散文的荡气回肠。文章中那份对土地和生命默默的关怀,强烈而持久地震撼着一颗年轻的心灵。  今天,轻轻翻开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我
编者的话:  学术是一个不断累进的过程。“语文教育论著评析”专栏选取近年在语文教育研究诸领域有创新价值的代表性论文、论著,放置在语文教育研究发展历史和当前语文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予以评析。评析跟论文、论著构成对话关系,目的是传播语文教育研究已取得的成果,构筑语文教育研究的学术平台。  主持人简介:王荣生,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博士,上海师范大学学科教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语文科课程论基础》、《新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