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新课的导入方法

来源 :中学理科·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glancao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导入是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形成学习动机、明确学习目标和建立知识间联系的教学活动方式。这一意图性行动广泛地应用于上课之始,或应用于开设新学科、进入新单元、新段落的教学过程。导人的方法要依据教学的任务和内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需求,灵活运用,万万不可千佛一面。
  新课的导入虽仅占几分钟或几句话,但它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和阶段,它正如戏曲的引子、影剧的“序幕”一样,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拨动学生的心弦,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还可起着新旧课之间的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讲好每节课的开场白是十分重要的。对于化学新课,其导入方法有:
  
  一、开门见山法
  
  这是直接阐明学习目的和要求、各个重要部分的内容及教学程序的导入方法。强调重要性也是一种开门见山的引入方法。有些化学知识十分重要,且抽象难学,在上新课前先强调学好这些化学知识的重要性,对于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从而努力学好这些知识是大有帮助的。如,在讲解摩尔知识前,先给学生强调这部分知识贯穿于中学化学教材的始终,是中学化学计算的核心,只有学好它才能学好化学,从而使学生对该内容加以重视。
  
  二、实验引入法
  
  学生学习之始的心理活动特征是好奇、好看,要求解惑的心情急迫。在学习某些章节的开始,教师可演示富有启发性、趣味性的实验,使学生在感官上承受大量色、嗅、态、声、光、电诸方面的刺激,同时提出若干思考题,通过实验巧疑布阵、设置悬念,使新课内容得以自然导入。
  
  三、设问引入法
  
  读书需要思维,思维始于问题。设疑是教师有意识地设置障碍,使学生产生疑问,引导学生思考,是一种有目的、有方向的思维导向。用设问引入新课,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学生积极地学习。
  
  四、激情引入法
  
  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已知的素材为出发点,教师通过生动而富有感染力的讲解、谈话或提问,以引起联想,自然地导入新课。根据教材内容,教师还可用激情的语言,讲述一些化学史料,借以唤起学生爱祖国、爱科学的热情,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
  例如,在学习碱金属部分知识时,可先向学生介绍金属钠是由英国化学家戴维发现的。戴维用电解法电解钾后,将分解得到的生成物倒入盛有清水的大玻璃杯中时,“轰”的一声发生了猛烈的燃烧和爆炸,戴维从此失去了一支眼睛,但这丝毫没有动摇戴维酷爱科学,勇于攀高峰的决心,他十分风趣地说:“幸好只瞎了一只眼睛,还有一只眼睛,还可以继续为化学事业工作。”后来戴维更加努力工作,成功地用电解法制得了钾和钠,还成功地制得了钡、钙、锶、镁等金属,此外还制取了非金属硼和氢气(H2)等。我们要好好向戴维学习,将全部精力用于学习,将来为祖国的四化建设,作出一份应有的贡献。
  
  五、化学魔术引入法
  
  用化学魔术引入新课,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从而把新课推向高潮。
  比如,在讲解氨的结构和性质一节时,可先给学生做“空瓶生烟”的小魔术,然后提出:氨气除了具有与氯化氢作用生成氯化铵的性质外,还有哪些性质呢?我们这节课就详细讨论氨气的结构和性质。
  
  六、类比引入法
  
  有些化学概念,表面看来很相近,但实际是有区别的,有的学生易把它们混淆起来。在上新课时,采用类比引入,便于学生把新旧概念区分开来。
  例如,讲电解时,可先让学生回忆电离的知识,然后再提出:电解与电离是否相同,如果不同,它们又有何区别与联系?我们学习了电解的知识,这个问题就不难解答了。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电解的有关知识。
  
  七、设问引疑法
  
  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所以有经验的教师,常在教学之始,编拟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起学生联想或渗透本课的学习目标。
  
  八、悬念激趣法
  
  在化学教学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缺乏趣味性,学起来枯燥,教起来干瘪,对这些内容就要求教师有意识地创设悬念,使学生产生一种探求问题奥妙所在的神秘感,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原电池的知识时,引言可这样设计:“一艘满载着精选铜矿砂的‘阿那吉纳号’货轮正向日本海岸行驶。突然,货轮上响起了刺耳的警报声,船员们惊呼:漏水了。坚硬的钢制船体为什么突然会漏水呢?是货轮跟其他船只相撞还是触及了水底的暗礁?都不是。是钢制船体因锈蚀而穿孔漏水了吗?这可是从来没有过的事。这究竟是何原因?原因是船上的货物:精铜矿砂。为什么精铜矿砂可使钢板出现漏洞呢?我们学习了原电池的知识就可解释这个问题。我们这节课就讲关于原电池的知识。”这样引入新课可使枯燥的知识变得趣味横溢。九、以旧拓新法
  人们认识事物,总是遵循由已知到未知、由低级向高级这一客观规律,学生学习也是这样,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可以把旧知识作为新知识的“引燃点”,由复习旧知识人手,导入新课。
  例如,在讲摩尔浓度的知识时,可先复习溶液的概念、溶液的浓度、百分比浓度的概念,然后告诉学生,配制质量百分比浓度时,用的是质量,但实际上量取液体时一般多用体积,因此引入了新的表示浓度的方法:摩尔浓度。这样引入新课显得自然流畅,且把百分比浓度与摩尔浓度作了对比,以防止学生混淆。
  学习是循序渐进的。有经验的教师,常以复习、提问、做习题等教学活动,提供新、旧知识联系的支点,使学生感到新知识并不陌生,能降低学习新知识的难度,在学习之始就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这样的导入,要求教师要摸清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和认识水平。
  
  责任编辑:罗艳
其他文献
教书育人是学校工作的重要任务,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的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过程,然后才成为科学获知的一部分.这正体现了德育在整个教育中的地位,学校工作应把育人的德育教育放在首位.而学校进行德育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可见各学科都担负着由学科自身特点所形成的德育任务.物理知识及物理学的发展都贯穿着大量的德育因素,这不是外加的而是其内在所具有的功能.那么,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
集体协商作为解决劳资冲突、达致产业和平的社会发明,在中国各级政府主导下迅速发展,但实质意义的协商并未普遍实现。究其原因,政府干预过度的纵向一体化协商模式难逃其咎。
人人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一个人对某个事物感兴趣了,他就会自然而然地去学习、去研究、去探索,并从中得到乐趣。  在中小学英语普及的今天,如何培养和保持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已成为一个重要话题。那么如何培养和保持他们的学习兴趣呢?    一、贴近生活,培养兴趣    1.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情景教学。英语新教材中出现了不少日常交际用语,都需要学生去理解掌握和运用。比如在问路这个话题的单元学习中,学生熟
物理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物理认知结构,从而发展学生的物理思维与物理创新能力,在推进学校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创新学习作为一个全新的概念、一种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模式,被提到教育科研的重要课题中来,并立即在全国许多学校及众多师生中引起热烈反响.创新学习的有关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开展得十分红火,我们面前就有一处创新学习的好来源——现行教材.教材真正体现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文化科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