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课时目标的准确制定在品德课中的重要性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ron7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品德课的目标制定源于对品德课程标准的解读,而目标制定要忠于对教材内容的解读。要认识“阶梯”式的编排体系,从单元主题对目标进行横向定位,把握课文的提示语、关键词和插图等细节,以做好品德课堂教学目标的定位。
  关键词:小学品德;课时教学目标;制定;准确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08-0013-01
  当前品德课堂上,部分新教师甚至有些老教师对于每一堂课的课时目标定位,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如何定位和把握教学目标,是所有一线品德教师值得探究与思考的问题。下面以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一课为例,探讨如何进行品德课堂教学的目标制定。
  一、目标制定源于对品德课程标准的解读
  课程目标和每一课课时目标虽然看似不在同一个层面上,但却是一个相互关联、有机结合的整体。只有认真解读课程目标,才能更好地把握课时目标。课时目标是对总目标的诠释,需要通过具体的活动、操作、鲜活的事例以及师生之间的互动,把新的课程理念结合到每一堂的教学实践中。每一位品德教师都要有效把握好两者之间的关联,让品德课堂教学能在目标的指引下有序开展。
  二、目标制定要忠于对教材内容的解读
  (1)认识“阶梯”式的编排体系。“阶梯”式的课程设计思路是品德课程的特点之一,指的是相类似的内容和主题在不同的年级段反复出现,但对每个年级段的要求不一样,会逐级提高。在浙教版品德學科教材中,“我们的社区”这一主题教学目标呈现阶梯状主要体现在:二年级下“我们的社区”侧重于“从社区提供的服务,激发学生热爱社区和尊敬社区工作人员的情感,”重点在“移情”上;三年级下“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侧重于“积极参与社区中的各项活动,成为小小志愿者”,重点是“导行”;四年级下“精彩的社区生活”侧重于“通过主动参与社区活动,知道精彩的社区活动能丰富社区成员的生活”,重点是“明理”。对于这一系列主题的内容来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自然地从“移情”阶段通过“导行”实践上升到“明理”感悟阶段,因此,这节课侧重“参加各项活动后产生的困难,如何解决困难”的方法指导,让学生明白在活动中相互合作,才是解决困难的最好办法。可见,同一系列的主题,在不同年级段侧重点完全不同。教师在指导教学目标时,只有从整体出发,体会不同的编排意图,才不会局限于一课的内容,从而做到准确定位。
  (2)从单元主题对目标进行横向定位。在教学中,教师必须从整体出发,着眼于整个单元的内容,进行横向定位。“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是三年级下第一单元的第三课,这一单元的主题为“话说社区”,重点关注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养成环保意识和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怀等品质。这一单元共含四项内容,相互关联,相互衔接。第一课“社区——我的大家”引导学生认识社区并了解其价值;第二课“可爱的社区人”引导学生认识社区干部,民警和社区里的其他劳动者,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公德意识,学会尊重别人的劳动”;第三课“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引导学生了解社区中的各项活动和志愿者活动的意义;第四课“走进社区”引导学生学习社区里对社会有特殊贡献的人,激发自己的自豪感。教师只有抓住各课的目标,从整体出发,理清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思考每节课目标的定位,才能做到目标明确,教学有度。
  (3)把握课文的提示语、关键词和插图等细节。品德学科教材,每一课都有它的关键词、提示语。“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这一课的提示语是“社区是我们的大家,社区的活动丰富多彩,我们要积极参与”,关键词是“社区活动”。从这些提示语和关键词就知道,学习生活是最主要的目标。教师在教学中要把“积极参与社区的各项活动,加入志愿者的行列,成为小小志愿者”作为教学重点。同时,将教材分成三个板块,通过“看、忆、做”来激发学生内心的体验:一看,观看视频,走进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激发兴趣。二忆,回忆自己社区的活动,感受活动的丰富,激发学生对社区生活的向往之情。三做,引导学生在社区中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成为小小志愿者。在教学目标的制定过程中,如果只注重教材中的提示语和关键词,不一定能准确地抓住目标,教师还要细看每一幅图,细读每一段文字。“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有两组图,第一组是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图中的同学在笑容满面地参与各种公益活动。现在大多数孩子是独生子女,有些以自我为中心,缺乏为他人服务的精神。由此,这课教学目标就可以明确定位在尽自己的力,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献出一份爱。第二组图是同学参加公益活动时会遇到的问题。出现在“咨询角”的这一组图,就是引导学生分析思考活动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让学生学会轻松面对困难,寻求解决办法。因此,课堂教学目标可以定位于:积极面对活动中的困难,学会与他人合作。
  三、结束语
  总之,课时目标决定着一堂课的教学效益,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灵魂和动力,课时目标如何准确定位,必须认真解读课程标准,细读教材内容,从学生实际出发,精心预设教学活动。只有这样,才能通过具体的活动、操作、鲜活的事例以及师生之间的互动,把新的课程理念结合到教学实践中。
  参考文献:
  [1]程振禄.对小学品德课程实施现状的思考[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4(03).
  [2]吴炜.关于思想品德活动课教学实效性的探析[J].广西教育,2009(23).
其他文献
随着C5/C6异构化工艺的发展,低温异构化催化剂开始在国内新兴炼厂的异构化装置中被应用。使用这种具有较强酸性功能的低温催化剂的工艺技术与使用其他类型异构化催化剂的工艺有
目的探讨小儿暴发性心肌炎的临床表现与诊治。方法收集2003年1月至2012年12月诊治的29例小儿暴发性心肌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9例患儿经治疗后死亡3例(10%),治愈26例。
摘 要:班主任的主要职责就是正面教育、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文章从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与学生展开良好的沟通、严格要求教师和学生、平等对待学生等四个方面,研究班主任情感教育的方法。  关键词:情感教育;班主任;方法;沟通  中图分类号:G631;G45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12-0009-01  要想真正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班主
采用隆线溞(Daphnia carinata)纯生物株Dc 42为试验生物,参照ISO6241大型溞致死生物试验法,研究油炸食品残油对隆线潘24~96h的致死效应,生物急性毒性试验表明,残油具有极强的生
摘 要:学好一门语言的根基是语言意识和口语发音,正确的英语意识和标准的口语发音可以使学生在未来的英语学习中事半功倍。在学生最早接触英语时,就应该让他们的音标发音达到标准的水平。文章从讲述故事、揭示规则,赋予情感、指导发音,开展活动、提高效率几方面研究优化音标教学,深化英语意识。  关键词:小学英语;英语意识;音标教学;强化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
(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 常州 213025)  摘 要:全面质量管理理念的应用,能够有效地提高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文章分析全面质量管理的内涵以及全面质量管理理念对高职优秀班集体建设的启示,并进一步研究全面质量管理理念在高职班集体建设中的具体实践。  关键词:全面质量管理;TQM;高职;优秀班集体;班级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1;G45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
目的探讨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麻疹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8例小儿麻疹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4例,其中治疗组采用炎琥宁注射液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进行治疗,治
为了提高我校科学教育专业学生对物理化学理论课程的学习质量与学习效率,我们在课时缩减的情况下对物理化学的教学要求、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等进行了探讨,探索出一种新的物理
综述了H2-TPR,TEM,XRD等物化方法在负载型金属催化剂的结构性能(包括金属分散度、表面结构、电子状态)方面的应用,为更好地认识和使用负载型金属催化剂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目的提高实习护生的实习效果,培养专业化全方位的护理人员。方法通过对2011年实习护生进行实习前的考核,制定个性化的实习计划,分为认知期、过渡期、成熟期共三个阶段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