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理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来源 :吉林画报·教育百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ai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堂教学自主学习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独立地主动地获取知识信息,创造性地运用知识信息,从而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为本,摒弃过去为知识而知识的教学,在教学中给予学生充分关注。更是一个在主动、生动、活动的教学氛围中释放教师和学生创造力的过程。
  【关键词】地理教学 自主学习 能力培养
  在地理教学中,学生地理能力得到了培养,那么对地理知识的传授、地理智力的形成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由“要我学”变“我要学”,能使学生轻轻松松地学好地理学科。但是在地理教学中,对地理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要坚持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目标,将素质教育落实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高中地理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综合学科。新教材无论从知识的编排上,还是从插图的设计上、活动安排顺序及活动方式上都体现出对学生能力培养、学法指导、自主探究精神的重视和推崇。如何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培养兴趣,激发学习的主动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生对于学习活动的一种选择性态度,是学习活动的自觉动力,是鼓舞和推动学生探求新知识的巨大力量。所以要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习成为一个能动的过程。德国教育学家第多斯惠曾经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醍、鼓舞。”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经验、认知规律等方面,抓住学生思维活动的热点和焦点,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材料,从学生生活中喜闻乐见的实情、实物、实例入手,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动手画图,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地理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常常需要把具有时空和地域因素的复杂事物表示出来。“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学。”地图是地理学的重要工具,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充分运用地图的主体性,引导学生看图、填图、画图、用图,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和空间想象力,使地理课更加充满“地理味”。所以,让学生根据课文中的描述和看到现象来自己画示意图,实际上就是先让学生在头脑中把所阅读的东西变成表象,然后将头脑中的表象以图画的形式表现出来。而学生要把语言描述变成表象,就必须对学习材料进行积极的加工。这种加工,不是简单地记录和记忆信息,而是要改动对这些信息的知觉,把自己所学的信息和自身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这样才能产生一个理解。很显然,学生画图的过程是一个积极思维的过程,画出的示意图,就是他们积极思维的结果。例如,在讲《地球公转与季节》一课时,我先带领学生通读课文,再根据多媒体演示地球公转的现象,在白纸上画出二分二至日地球的侧视图和极地俯视图。然后用视频展示仪展示学生的作图,找出错误,有针对性地讲解。这样,既能锻炼学生观察和组织材料的能力,又能培养学生读图看图作图能力,加深了印象。
  三、剖析地理原理,指导学法
  自主学习不同于自学。自学是没有老师指导,自己独立学习。而自主学习有赖于教、学双方的良性互动,需要教师经常组织、启发、点拨、引导和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只有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才能逐步培养起来。
  1:学会提炼规律
  在高中地理有关地理规律的内容很多,例如,正午太阳高度角的纬度分布规律、气候类型分布规律、我国气温和降水的日变化、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规律、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海水温度和盐度分布规律、洋流分布规律、陆地自然带的水平和垂直分布规律、地质演变规律、城市演变规律等,如果能引导学生对地理事物进行空间分布、时间分布或演变方面的规律提炼,则有助于学生归纳能力的提高,也有助于学生思维水平的提高。
  2:学会学法总结
  要善于对习题进行归类分析,细心揣摩答题思路,精心总结解题规律,认真解剖思维障碍,从而能够得出每一类问题的思维方法和解题方法,从中也可以使学生的思维方式得到超越。
  四、启发思维方式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如果还能够对地理思维能力和各种地理思维方式进行有意識的训练,并不断地引导学生思考,则能够促使学生站在一定的高度看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分析问题,在这种思维过程中学生不但能够发现思维中存在的问题,而且学生的思维品质能够得到很快得提高,进而还有助于学生逐步摆脱僵化的思维模式,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和良好的思维习惯。
  五、整合知识,建立地理认知结构
  如果学生能够建立起一个良好的地理认知结构,无论对于其今后继续学习地理知识,还是进一步解决地理问题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通过建立知识间的联系形成地理认知结构对于学生来讲是一个难点,然而这种思维对学生来讲是极为有益的,可以说这种地理认知结构的建立是进一步培养学生地理学科能力的基础和前提,同时这一结构的建立过程就是对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过程。灵活运用知识,建立知识线索,搭建知识间畅通联系的渠道,从而能够达到知识联系紧密、思维培养深入的目的。
  在具体操作时,可以在每一单元学完以后,帮助学生总结本单元知识结构,逐步实现知识向技能化、能力化发展,并加强了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我深深体会到学生能自主学习是教学的最高境界,学生由“他主学习”到“自主学习”是学生学习品质的飞跃,学生不待老师教而能自学是最成功的教育。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教师的作用是“创设一种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环境”,教学关注学生学的过程,关注学生是用什么样的方法获取知识的,强调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态度,把让学生学会学习作为主要目标。
  总之,我们应认真研究新课程理念下的地理教学,真正解决好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方面理念和操作层面上的问题,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正如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
其他文献
【摘 要】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把教学的侧重点由教师的“教”转到学生的“学”上来,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积极性,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呢?是我一直在探索的问题。、  【关键词】物理 教学 策略  一、抓好入门教育  物理课是初二年级的一门新学科,这对刚接触这门课的学生来说,往往有一种新鲜感。许多学生对此学科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但这种兴趣仅仅是停留在表面的一种新奇,如不及时深化,“热”的时间是短暂的。这就要求教师
摘 要 本文归纳了90后高职生的思想及行为特点,并分析了导致90后高职学生思想及行为的成因。由此笔者提出作为从事学生工作的辅导员该如何共同营造以大学人文精神濡养学生性情的理想教育模式。  关键词 90后 思想行为 思想政治教育 人文精神  2008年各高职院校迎来了第一批90后的大学生,笔者经过四年的分析与探索,总结出90后高职学生具有以下方面的个性特征。  一、高职学生思想及行为特征具有一定共性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不能靠喝骨头汤补钙.但很少有人知道,在家常菜中,有一些汤确实是“补钙高手”,比如鱼头豆腐汤、紫菜腐竹汤等.不过,需要提醒大家,喝汤时要把熬汤的食
期刊
摘 要 韩邦庆的《海上花列传》是清末著名的长篇小说,同时也是中国第一部方言小说,其非凡的艺术成就奠定了其在近代文学小说中的地位。然而韩邦庆创作这部小说的动机却众说纷纭,其中,王燕认为有“谤书”之嫌,但胡适从各个方面推翻这一说法,两者都力图从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作者本人等方面还原历史的真实。  关键词 《海上花列传》 创作动机 谤书 胡适 历史真实  《海上花列传》的创作动机:  《海上花列传》的作者是
作为中国东部发达省区,浙江一直都是劳动力流入大省.据统计,2010年全省常住人口中省外流入人口为1182.40万人,占到全省总人口的1/5强.外来人口绝大多数从事低端制造业和服务
摘 要: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新课导入是教学的重要和必要环节,是衡量教师教学艺术水平高低的标志之一。艺术地导入新课,能给听课者以耳目一新的美感和藝术上的享受。  关键词:新课导入 学生 兴趣    教学有法而无定法。新课导入方式很多,但没有固定的模式,它因人而异,因课而异。教师无论以什么形式引入新课,只要能迅速创造一种融洽的教学氛围,把学生带进一个与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相适应的理想境界,就都
斑症指雀斑、黄褐斑等.雀斑多发生于青少年的面颈等暴露部位,尤好发于肤色白的女青年,其色泽黧黑,针尖或豆粒大小,形如雀卵,故而得名.其春夏加重,秋冬变淡,病因与遗传、内分
在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人的生存质量更加取决于个人实力。如何提高人的竞争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为此,培养中学生学习的兴趣,势必成为学校体育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在分析中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特点的基础上,围绕如何培养中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提出个人观点,以供同行在开展学校体育工作过程中参考。  一、中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特点  (一)具有广泛性  小学生进入初中后,随着初中
信息化建设是提升中国石化整体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一体化能源化工公司的必由之路。根据中石化物装部对企业业务考核要求,结合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