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属人的特色学校文化构建路径

来源 :中小学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ta_d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特色实验学校为龙头,以“特色项目-学校特色-特色实验学校-区域教育特色”为思路,打造区域教育特色……使学校形成具有独特性、整体性、稳定性、发展性的办学个性,从而带动学校整体水平乃至全区教育水平的提升。
  ——摘自《花都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近年来,创建学校特色、提炼校园文化、打造学校品牌,成了教育界的一股时尚潮流,席卷了神州大地。在教育界,从班主任到校长,再到局长,要想有所作为,似乎就一定得有“文化”。“以文化人”,这本是教育的正道,无可厚非,但问题在于,现实中的“文化”多成了一个筐,什么都往里装。鱼龙混杂之下,难免夹带“私活”,成了“政绩工程”的工具。为文化而文化,远离了学生的学校德育,从一开始,就迷失了方向。
  花都的德育,同樣走着一条特色文化之路。但与许多地方不同的是,花都的特色文化紧紧围绕“人”来展开,这让记者感受到了一种难得的清新和质朴。
  在尊重人,为了人,发展人的前提下,花都区教育局倡导学校通过构建特色文化来引领学生的发展。沿着个体意义上的人和关系中的人两个维度,花都区各中小学探索出独具特色的文化建构路径。
  路径之一:基于生命个体的文化特色创建
  人首先是生物意义上的人,是个体的人。离开了生命个体,教育毫无意义。学校建构特色文化,必须观照个体的发展水平、知识经验和心理特点。
  个体发展水平:特色文化创建的起点
  人的发展水平不可能一刀切,必然有高低之分。相应的,学校特色文化的建构,也应体现出不同的层次水平。
  坐落在花都区新华街道秀全大道的秀全中学作为一所国家级示范高中,生源质量在全区首屈一指:品行端正,学习习惯好,成绩优秀。为让这些优秀生源变得更优秀,学校提出了“明史润德,聚秀育全”的德育目标。“秀”即优秀,“全”即全面,“明史润德”则是路径。此后,学校又提出了培养“学生的领导力”的育人目标。培养具有领导力的秀全人,立足于现在,放眼学生的未来,体现了秀全人高屋建瓴的胆识和魄力。
  与秀全中学不同,位于花都西北隅的狮岭镇振兴一小却是另外一番景象。
  简陋的教育楼,“原生态”的操场,不大的校园在门口便一览无余。
  校园虽小,却充满了“精、气、神”。墙上,十大开国元帅神采奕奕,英气逼人;身边,路过的孩子双目有神,腰板挺直。
  “以前的孩子可不是这样的。” 同行的钟新苟校长回忆起7年前他上任时的情景:“当时,由于80%的学生是来自边远地区的农民工子女,穿得破破烂烂不说,行为习惯还极差,几乎没有纪律概念。”如何改变他们?钟校长很是犯愁。一个偶然的机会,钟校长发现,这些来自农村的孩子特别崇拜军人。于是,通过“小军人”教育来培养学生便成了钟校长“烧的第一把火”。在观军威、唱军歌、进军营、学军人、念军恩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逐步养成,精神面貌有了质的改善。
  可见,不管学生发展水平如何,只要我们把准了“脉”,构建起符合学生发展水平的特色文化,才能取得很好的育人效果。
  不同学校学生发展水平往往不同,而同一所学校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学生的整体水平也必然会存在差异。要适应这种变化,就要求学校的特色文化在保持特色的前提下,不断创新。
  发展视角下的学生个体:学校特色文化的延续与创新
  同样在狮岭镇,冠华小学可是一所不折不扣的名校。从钟丽香担任校长开始,“主体个性化发展”便成了她构建特色文化校园的关键词。但7年前的冠华小学,还只是一所很普通的学校。如何让“混沌中”的学生振奋精神?在钟校长看来,首先要唤醒学生。于是,唤醒教育便成了她首先提出的德育理念。“提出这一理念,一是源自盘古传说与盘古精神。盘古在混沌中沉睡18000年后自我唤醒,进而开天辟地,创造宇宙。二是狮岭镇的崛起。近十年来,狮岭镇似睡狮觉醒,凭着敢为人先、勤劳创业的精神,从默默无闻的农村小镇发展成为闻名中外的中国皮具皮革之都。三是源于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的名言‘教育的艺术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能体现现代学校教育的本质规律”。
  唤醒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短短几年,冠华小学便由一所普通的农村小学跻身为广东省名校,全国德育实验校、广东省一级学校等盛誉接踵而来,学生的发展水平也有了巨大的提升。面对成绩,钟校长很冷静,又提出了“诗意冠华”的育人理念。在她看来:“诗歌,是人类美好情感的生动凝聚,是人类至真至纯情感在瞬间的灵光闪现,是最真实最朴素最高雅的生命方式的完美演绎。”对于新起点上的学生,她的要求更高了。
  梳理冠华小学的强势崛起历程可以发现,“有个性的主体人”始终是学校的育人追求,但在不同的阶段,学校的着力点是不同的。而这些着力点,与学生成长轨迹是高度契合的。正是这种契合,成就了学校的超常规发展。
  德育花开别样红。邝维煜纪念中学对“文化”的诠释另有创见。
  经过10年的发展,邝中已经成了当地颇有名气的一所中学。站在新的起点上,如何构建特色文化,培育更高起点的邝中学子?
  2005年,学校提出了“文化育人”的理念。学校把“礼、孝、俭、忠、善、信、和、志、义、强、度、毅”的释义融入校徽、校训之中,并创作了校歌《梦想在邝中飞翔》,激发学生“爱校、立志、立品、成才”,牢固确立并大力弘扬“顽强勇毅,奋发有为”的邝中精神,引领一届届邝中学子奋发进取,成长成才。
  初一从“礼、孝”出发,开展礼仪孝心教育,使学生守法纪、行礼节、会感恩、懂生活;初二从“俭、忠”出发展开勤俭爱国教育,使学生学会勤俭节约、乐于助人、明辨是非、坦诚待人、爱校爱家;初三从“善、信”出发开展为善和诚信教育,以善道行,诚信为本,提高学生道德素养;高一从“和、志”出发开展团结、励志教育,使学生志存高远、斗志昂扬、奋发向上;高二从“义、强”出发开展责任、自强教育,使学生知艰难、明大义、敢担当;高三从“度、毅”出发开展心态和毅力教育,使学生调心态、树理想、养大气、奔前程。   如此,学校德育在文化濡润之下,逐步向系列化、课程化、精细化的道路迈进,达到了新的标高:2012年5月被评为广东省德育示范学校,2013年,又荣获了“全国中小学德育实验学校”称号。
  高低错落,方能相映成趣。花都德育这个大花园,正是因尊重了“花朵”的本性,才会如此美丽,才会如此吸引人的目光。
  路径之二:基于关系中的人的特色文化创建
  人,不仅有自然属性,还有社会属性。德育要回归人,不仅要回归个体生命意义上的人,还必须回归社会意义上的人。由此,特色学校文化创建,同样要观照学校生活中的人、家庭生活中的人,社会生活中的人。
  家庭生活:奠定学生发展的情感基础
  “曾经,有这么一群中国人,因为时局动荡而漂洋过海,到异国他乡谋生。而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或因满腔建设新中国的热情,或在国外遭到打击和排挤,他们挈妇将雏重返故园。”说起花侨小学的来历,曾祥志校长娓娓道来。“政府为了安置被驱赶回国的归难侨,创办了华侨农场,办起了华侨农场中心小学。转制后,学校划归地方管理,更名为花东镇花侨小学。”
  这是一个与其它学校学生完全不同的群体,但他们又有着极为相近的家庭生活背景:“学生家庭的60%由早期来自东南亚的华人华侨组成,而这些华侨以印尼和越南人士居多,他们的生活习惯仍然保留着浓郁的东南亚特点,大多数懂东南亚国家的语言,一部分人还能歌善舞。这些得天独厚的资源是同地区其它学校所不具有的。”
  根据学生高度相近的家庭生活特点,学校利用信手拈来的丰厚德育资源,进行了“侨文化”的特色建构。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花侨的学子们感受到了先辈的艰辛,体验到了异域文化的精彩,开阔了视野,坚定了建设强大祖国的决心。
  家庭教育奠定了学生发展的情感基础。基于花侨小学孩子们所共有的家庭背景,这侨文化育人取得成效的一个重要前提。
  学校生活:赋予学生成长的价值基础
  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专门场所。学校生活中学生的特点,是创建特色文化的基本依据;而学校的特色文化,又反过来会影响学生的发展。
  2005年,一起突发的网络事件,让云山中学声名扫地。“2006年秋季,原本招了20个班的学生,结果竟然走掉了7个班。当时,不管是开展教研活动的老师,还是在外吃饭的学生,都羞于说出自己学校的名字。”说起当时接手的云山中学,张帜校长仍心有余悸。
  “学校的校风校纪问题多多:班主任和科任老师不敢管、不愿管学生,一些劣迹学生与校外青年混在一起,欺负校内其他同学。每当放学后,常常有一些失学或无业青少年在校外游荡,寻找机会滋事,或打架或勒索。这让家长不放心,让学校头疼不已。”
  为此,学校成立了一个特殊的队伍——由8名体育教师组成的“学校风纪队”,他们中有广州军体院毕业的“散打高手”,有长跑健将,有“高大威猛”的本村籍教师。风纪队的职责,一是对游荡于校外侵害学生利益的小青年进行监控,二是负责维持放学时的交通秩序,并定期对学生仪容仪表进行检查。风纪队对学生严重违纪发现一件,解决一件,决不留尾巴。
  作为一剂“猛药”,风纪队对学校德育走向正轨功不可没。“但这还不是真正的德育,因为它是强制性的。”张校长说。为激发学生的道德自觉,学校开展了一系列感恩教育活动。“第一次感恩报告会之后,学生的触动很大。家长告诉我们,孩子回去后变得懂事了,好像突然之间长大了。”之后,学校借助班会、征文活动等继续深化感恩教育。这一教育传统,学校延续至今。
  2008年,走向正轨的云山中学开始实施阳光德育,培养学生的阳光形象与阳光心灵。身处高位的学校又开始了新的发展。
  云山中学的华丽转身,让人思绪良多。基于学生的学校生活特点构建特色校园文化,以特色文化引领学生的校园生活是云山中学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
  区域文化:延续社会的精神血脉
  在学生所处的社会关系中,区域社会生活是另一种基本形态。区域文化以或历史或现实(历史的延续)的方式,影响着学生,传递着社会的精神血脉。为此,学校特色文化的构建,就不能不从学生社区生活的维度进行审视。
  花都人杰地灵,文化教育源远流长、底蕴深厚。厚重的民间文化、丰富的人文资源,为区域教育发展提供了不竭的源头活水。花都还是革命之区,在太平天国农民运动、辛亥革命、抗日战争年代,在建立新中国和建设新中国期间,花都人屡建奇功,享誉中外。花都革命历史作为一笔珍贵的精神財富,锻造了花都人精神,丰富了教育内容。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花都人秉承“兼容、创新、厚德、奋发”的新花都精神,迈上一条具有花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也正是这种精神,使花都人在教育现代化的道路上不断创造着奇迹。
  地处杨屋村的杨屋一小,一半学生都是杨家子孙。杨氏文化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的民族传统教育资源。晋朝丞相杨震是杨氏家人的杰出代表,他由普通平民到位居丞相的成功奋斗史,成为杨氏后人的楷模。其体恤百姓疾苦,为官清廉的高尚品格,更为世人景仰。他训示杨氏后人要“笃志博闻,清白传家”。从此,杨氏祖训代代相传。在祖训的鞭策下,古今杨氏名人数不胜数。学校利用杨屋村独有的人文教育资源,构建起独具特色的“祖训文化”,成为花都众多校园特色文化的一朵奇葩。
  不仅是杨屋一小,花都区众多学校都能充分利用社会文化资源,打造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花东镇中心小学的剪纸文化特色、莲塘小学的莲文化特色、圆玄小学的至善德育特色等,都无不散发着地域文化的浓香。
  可见,学校特色文化的创建,不是信手拈来的。只有基于人,才会有旺盛的生命力;只有依托于学生的社会生活,才能有效传递社会价值,才能搭建起个体生命与群体生命血肉相连的桥梁,才能建立起人与文化的间的有机联系。
其他文献
一、从三堂常态课说起    镜头一:《感恩》教学片段  师:我们应该感谢谁呢?  生:感谢老师、感谢父母……  师:我们为什么要感谢老师呢?  生:老师每天要为我们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很辛苦!  师:还有吗?  (教室内鸦雀无声)  镜头二:《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课本中描绘了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我们大家一起来数数有哪些。  (学生一起数)  师:我们身边有这些活动吗?  
“陶养”一词,由德文Bildung翻译而来,它既强调“人类发展自己的天赋和能力的特有方式”,又强调人在发展过程中自我造就的能力与自由。从“陶养”的视角审思,学校教育要以尊重与强调学习者内在天赋与建构自我为前提,为学习者创造自我发展的时空,让他们的外在作为与内在精神得以和谐发展。  近年来,陶育路小学秉持“陶德随身,养艺随行”的“陶养德育”理念,在发展学生的身心、品德、学识、才艺中陶冶性情,培养智慧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离不开的生活必需品,而在很多教学方面,网络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现如今,网络教学有明显的优越性,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于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进行研究与实践。现我们就从网络教学的优点出发,对网络环境下进行初中英语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展开探讨,为初中英语教学提供一个更好地教学思路。  【关键词】网络环境;初中英语;
【摘要】目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随着国家间的交流交往日益密切,所以英语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本文就结合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实际开展情况,重点了解在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方式,希望能够真正地发挥出英语阅读教学所具有的优势和特色,从而保障学生能够在良好的环境下真正地吸收更多的知识,提高自身对英语知识的认知水平,使其在未来的发展和成长过程中,从容地使用英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对于十分之九的人来说,教育就意味着学校,意味着性质特殊的、用课程、方法和专业人员体现其内容的一种活动——一个只能用它自己特有的名称“学界”来描述的世界。学校是生活中的一首插曲,有入口,有出口。学生进校时穿上学生服,离去时就脱下。我们能够理解成人为什么不愿意做这样的事情,为什么只有为需要或义务,一般是经济上的或职业上的需要和义务所趋势的人才会去做这种意义上的学生。  如果教育要在个人的整个一生中、在
许宏,杭州市学军小学副校长,浙江省特级教师。曾先后荣获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中小学德育先进工作者、浙江省中小学优秀青年教师、浙江省教育科研青年标兵、杭州市师德“十佳”楷模、杭州市优秀辅导员等荣誉。在儿童文化的实践与研究下,致力于“做一名童心的呵护者”。  在27年教育生涯中,许宏取得过一个又一个成绩与荣誉,但初见许宏,却一时很难将那些沉甸甸的荣誉与她联系起来,甚至一点也觉察不到她就是鼎鼎有名的许校长—
向阳小学座落在一个小山坡上,为一小四合院结构,黄砖黑瓦,远远看上去,像一只用稻草和枯枝编成的鸟雀窝,向着太阳张开。院内砌着两个花坛,种着洗澡花、指甲花、美人蕉等,都是些易种易活的花草,正如那些山里的孩子,不需要很多的照顾,照样勃勃地生长。教室里没有天花板,阳光透过瓦的缝隙照进来,一块块小小的光斑,落在黑板上,落在三尺讲台上,圆圆的,黄澄澄的,仿佛一枚枚熟透的果实,我随便伸出手去,便能摘下一枚。上课
【摘要】英语课程改革由知识本位向素养本位转变,UBD教学设计模式强调以终为始的逆向思考,关注预期结果,再从学习结果入手,明确评估证据,最后再根据目标和评价标准设计合适的教学活动和学习体验。UBD逆向设计模式打破惯有的教学设计思维模式,旨在追求能够实现理解的教学设计,推动小学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落地。  【关键词】UBD理论;小学英语;逆向教学设计;单元整体教学;核心素养  【作者简介】许露珍,厦门市集
2008年5月9日,对远在香港九龙湾圣若翰天主教小学交流指导的施健校长来说是一个特别的日子。这天,新东小四十多个学生组成的游学访问团将来香港看望他们日夜想念的施校长。就要见到阔别两年的孩子们了,施校长的心情无比激动。上午10时,孩子们准时来到圣若翰天主教小学参观,打开车门的一刹那,孩子们蜂拥而下和她紧紧地拥抱在一起。“施校长,我好想您呀!”一声声亲昵的问候带着孩子对母亲般的思念。施健校长幸福地抚摸
摘 要:通过重建班级公共生活,可以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使学生养成公共精神。具体途径是:更新教育目标,培养民主社会所需要的合格公民;转变教师角色,使其成为创建民主班级的先行者;完善班级生活,营造体现现代社会民主精神的公共空间。  关键词:公民教育;班级公共生活;公民意识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2)05-0043-03    成熟的班级形态产生于